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是怎么学习的?
2021-03-30 21:29

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是怎么学习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题图来自《赌神》


如何学习“官场生存术”?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用“奥卡姆剃刀原则”论证了一个观点:一个人做了不利于你的事,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对方出于无心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恶意。


虽然大部分读者认同,但也有不少反对意见:同事的那些看似无心的举动,背后常常都是有目的的,并且这个比例高到你无法忽略。


这些读者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身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大一点的国企。


我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也加上一个附注——这条规律不包括公务员和国企员工。


比如说,其他办公室的一个跟你没什么来往的同事,午餐忽然坐在你身边,跟你聊了起来,在一般的企业,同事的这个举动通常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碰巧坐在你身边。


但如果是在上述环境中,这位同事跟你说的话,你可能需要细细推敲,其中是否在传递某个信息,这些信息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烟雾弹。


官场的大部分消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交流的,如果你不理解这套规则,听不懂其中隐藏的信息,就会成为“睁眼瞎”。


这里有更大比例的阴谋论爱好者,因为他们身边真的有各种阴谋。


这些人并非天性如此,一旦脱离了工作环境,则立刻回归到普通人的表达方式。


所以,本文并不打算谈官场生存术一类的内容,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人是如何独自学会这套“官场生存术”的?


这类学习,肯定没有人告诉你规则是什么(事实上也不存在明确的规则),一开始,你连自己做错了还是做对了,都不知道。但少数聪明人在吃了几次亏之后,就能隐约感悟到一些基本法则,以保证自己不犯致命的错误,然后再继续修炼,从而更好的应对,更多的人在瞎蒙中错过机会,有些人只能选择逃离(比如我)


不光是官场的规则,有些人不需要学习恋爱术,很快就能进入高分恋人的角色,有些人在销售岗位上,很快就理解别人需要什么。


这一类“没有人教,没能明确规则”的技能学习,其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科学的分析呢?


内隐式学习


学习分为三类,一类是因为喜欢而学习,学习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纯粹是因为爱好、好奇、不服气,等等。


第二类是具有功利色彩的学习,典型的是在上学期间,主课学习是为了高考,副科学习是学校为了完成教育部门的要求。


以上两类都是主动性学习,它们的学习方法都是“从特殊现象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现象”,有老师教,有明确的规则。有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学习者不但能使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特殊现象),还知道其中的规律是什么(一般规律)


还有一类隐藏的学习,学习者并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也没有人教,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会了,就算学会了,也无法总结其中的一些规律。


心理学家称之为“内隐式学习”,最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母语学习”。母语学习都是在上学之前完成的,几乎没有正式的学习过程,习得后,也无法总结语言的一般规律。


这个例子被用得太多了,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只有语言学习是内隐学习。事实上,人际关系、情感关系处理的学习,育儿与亲子关系的学习,欣赏品位的提升,等等,一切规则模糊领域的学习,都至少有一部分需要内隐式学习。


我们在上学前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内隐式学习,上学后就变成了主动式学习,工作之后,内隐式学习的重要性又开始渐渐提升。


在主动式学习中,学习与应用是分开的,容易造成一些人学习能力强,应用能力弱,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高分低能”;而内隐式学习,学习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学习,不存在“高分低能”。


可以说,对人最具影响的,都是内隐式学习。


偏偏对于内隐式学习的机制,研究成果非常少,因为这个过程太过玄妙,比如儿童学语言的能力远远超过大人学外语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呢?


不断的试错


近些年有一种理论认为,内隐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机制是“试错”。


小孩子在学语言时,一开始总是有各种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大人们只是告诉正确的用法是什么,但其中的规则很难总结,难道你去讲主谓宾?他们也听不懂啊。但只要多错几次,小孩子就自然会正确的运用,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规则是什么。


这种不知道规则,不断试错,“从特殊现象到特殊现象”的认知方法,看似低效原始,却是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


比如传统媒体时代,写稿时,编辑会给出明显的意见,特别是一个有经验的编辑,给你的意见能帮助你很快适应某一类读者的要求。


但到了写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没有人会给出专业而明显的意见,文章的效果很难预测,你信心十足的写出来文章,读者没有什么反馈,你随手写的一篇,感动了一大片。


但公众号文章有一个好处,数据比较详细,打开率、分享率、点赞率,都对应着文章的某一些要素,特别是文章每一部分的读完率,可以明确告诉你,文章的问题出在哪儿。


这些不是编辑的专业意见,只是一堆概率,你就需要一个个的试错。


比如说一篇文章的点赞率不错,但打开率却不高,那很可能就是标题的问题,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网上有很多经验,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能用的只是其中某一些,而且标题不是打开率高就是好的,还要防止标题党,还要与公众号的调性吻合,还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去想,这些都需要反复试错,从一次次的成功或失败中,慢慢稳定在某一两类特定的写法上。


整个过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律性,最多就是一些固定的套路,属于“特殊现象——特殊现象”的内隐式学习。


很多名人会向大众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但我们要明白,这些看似“一般规律”的经验,都是成功之后总结出来的,在成功之前,这些人也停留在“特殊现象”上。


不过,这个“特殊现象——特殊现象”的过程,看起来还是比较玄妙,有没有更科学的分析呢?


嗯,最接近真相的可能就是“贝叶斯原理”,即今天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推荐的算法基础。


贝叶斯原理与官场生存术


以抖音快手一类视频App的推荐算法为例,它先根据初始画像,给男生推荐军事,给女生推荐美妆,再根据你的反馈加大其他内容的推荐比例,再根据和你喜欢同一内容的人的喜好,给出更多的推荐,并根据打开概率不断修正你的浏览偏好,最终稳定在一组推荐概率上。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它不会总结你个人偏好的一般规律,它也无法理解这些,你对于它而言,就是一堆概率的汇总,心理学家认为,内隐式学习的机制可能更类似于此。


以开头提到的官场人际关系的学习为例。


网上流传着很多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但这些经验大多适用范围模糊,且常常彼此是矛盾的。


比如说,你问有同事欺负你怎么办?有人回答,应该“不远不近,不卑不亢”。这等于屁话,你要知道怎么“不远不近,不卑不亢”,还用得着问吗?还有这个问题也比较虚,人家到底是什么欺负你的,是直接数落你办事不力?还是仅仅是你的感觉?


这种问题的答案,本质上是一组概率的组合。


比如说,领导今天主动跟你打了个招呼,这代表了什么呢?


如果你是一个刚入行的公务员,你很难判断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它可以转化为一个标准贝叶斯概率问题:


1. 领导平时主动跟你打招呼的概率有多大?(先验概率)


2. 平时跟你这一类人打招呼的概率有多大?(可能性函数)



这两个概率基本上可以判断“后验概率”,即“领导本身就是一个和蔼的人”,或者“他一向对你比较偏爱”,还是“他对你突然表现出兴趣”,这三者的可能性哪一个更大。


这些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来总结,看起来也不难,但难点在于之后如何应对,这就变成了一连串的“贝叶斯概率”:


领导主动跟你打招呼之后出现的可能性有哪些?它们的概率分别为多少?


每一种可能性的应对方法有哪些?哪些应对方法可以覆盖更多的可能性?


哪些应对方法给你带来的利益更大,哪些应对方法危险性更高?


你需要先根据经验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及其概率,从可能性更大的方法开始试错,每一步后在将得到的结果当成“先验概率”,去修正之前的判断,再重复下一个步骤……


把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步骤,你肯定会觉得很荒谬,但这可能就是大脑学习人际关系的真实过程。


难道那些天生适应官场的人,大脑处理器真的这么强大吗?


官场生存术的真相


人际关系的学习是一个需要大量数据处理、不断试错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如果只靠自己试错,成本极高,你可能早就被当成一个“情绪极其不稳定的怪物”看待了,重要的方法是观察周围其他人的应对,特别是跟你差不多位置和性格的人,即寻找更准确的“可能性函数”,缩小风险收益比高的应对组合范围。


所以,那些看上去天生适应官场的人,并非真的擅长“内隐式学习”,就好比最主动地学习并运用贝叶斯概率的,都是程序员,你能说程序员最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吗?


真相是:他们不太可能是大学毕业之后才积累各种“先验概率和可能性函数”,往往是大学以前的家庭环境的作用更大,他们的父母本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多的高层次人际交往,这些人从童年时就在有意无意中进行“内隐式学习”,支付了极低的试错成本,积累了各种“先验概率和可能性函数”,才具有先天优势。


相反,那些毕业后才接受这类环境的人,试错的高成本和挫败感很容易造成人的自我封闭,所以,对于没有相关家庭背景的人,官场的考验可能比你想象的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