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卫星差点相撞,Starlink和OneWeb“掐了一架”
2021-04-26 16:09

因为卫星差点相撞,Starlink和OneWeb“掐了一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光谱、杜晨,原文标题:《卫星险些相撞?竞对“恶人先告状”,Starlink 怒斥其“小题大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去年10月,SpaceX 终于面向普通用户开放了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的小范围测试。全套终端设备包括路由器、天线价格499美元,外加99美元的月费。


Starlink 不是美国第一个,但毫无疑问是目前野心最大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去年10月,Starlink 的在轨卫星数量就已经达到860颗,完美覆盖美国,而过了短短半年,截至今年3月底,卫星数量已经增加到了约1300颗,相信不久后就能达到全球覆盖(约1800颗)的要求。


Starlink 的配套手机 app 截图


然而在 Starlink 快速扩张的太空野心背后,是卫星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一场技术革命。而在任何一个行业,颠覆者的出现都会加剧市场竞争,甚至夸张到恶性竞争的程度——卫星互联网也不例外。


这不,本月 Starlink 就“险些”被卷入了一起卫星运行安全事故。


OneWeb,另一家美国卫星互联网业务公司,突然致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FCC,表示 Starlink 的卫星险些和自己的卫星相撞。该公司还宣称,SpaceX 在过程中合作态度恶劣,甚至关掉了 Starlink 卫星上的自动碰撞规避系统……


在函中,OneWeb 要求 FCC 对 SpaceX 进行制裁,在未来碰撞情况可能发生时,强制 Starlink 卫星首先主动进行规避,并且明确 OneWeb 的卫星(比 SpaceX  一部分卫星更早发射)拥有在当前运行频段上的优先……等一系列特权。


不仅如此,在此事尚没有明确处理结果出炉的时候,OneWeb就直接找了媒体爆料。该公司政府事务负责人 Chris McLaughlin 对媒体宣称,SpaceX 方面“关掉了AI驱动的自动碰撞规避系统”,并且“对于避免碰撞无能为力。”




不出意外,SpaceX 对此事件的发展方向非常不满意,甚至认为 OneWeb 企图操控舆论,让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和“受害者”之间的角色互换……


近日,SpaceX 直接召集了 OneWeb 公司和 FCC 的代表开会当面对质,宣称两家公司的卫星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碰撞风险,并且所谓 Starlink 卫星“关闭自动碰撞规避系统”的操作,明明是 OneWeb 方面提出的要求。 


一出互联网卫星碰撞的闹剧,在近地太空中上演。然而这一切到底是怎样一回事?SpaceX 和 OneWeb 究竟谁是加害者,谁是受害者?


OneWeb: 要撞了要撞了

SpaceX:撞不上撞不上


目前,只有 SpaceX 方面提供了一份含有准确时间轴的事件详细过程报告,并且此报告没有得到 FCC 的异议。因此我们只能采用 SpaceX 的报告,结合 OneWeb 公司对媒体爆料的一部分内容,来还原事情的发展经过。


前情提要:3月25日,OneWeb 在俄罗斯远东的一座发射场成功发射了36颗用于卫星互联网的卫星上天。


3月30日,美国太空军负责轨道监测工作的18中队发出通报,表示这批卫星中的其中一颗 OneWeb-0178,有可能和 Starlink 的1546号卫星产生碰撞。


具体来说,OneWeb 卫星的轨道高度为 1200KM,Starlink 550KM,两者本不在同一个高度。不过18中队的计算认为,刚发射没多久的 OneWeb 卫星,还在升轨的过程中,和 Starlink 卫星碰撞的风险增大。


1)美国西海岸时间4月1日上午11点26分,OneWeb 通过电子邮件联系 SpaceX 告知了18中队的这一通报。SpaceX 在“几分钟内”回复 OneWeb,1546号卫星可以机动。


2)4月2日早上5点20分,OneWeb 再次电子邮件联系 SpaceX 要求提供更多资料。SpaceX 在几分钟内回复:


Starlink 卫星如果需要机动,设定的碰撞可能性阈值是十万分之一(比18中队的阈值实际上还要低10倍);如果要机动的话,会在到达预计最近轨道距离的前12小时发生;


1546号卫星可以机动,并且卫星上的自动碰撞规避系统正常工作;


如果需要机动,只需要进行单次在轨点火即可。



3)当天上午10点30分,两家公司首次通电话,沟通了如下情况:


18中队没有再发布新的通告;


卫星追踪公司 LeoLabs 的报告认为两颗卫星的碰撞可能性较低;


OneWeb 表示其0178号卫星不会进行机动;


OneWeb 同意目前预测的碰撞可能性存在已知的偏差;


SpaceX 自愿进行机动,但双方同意等待第三方的进一步通告。



4)当天中午12点15分,两家公司再次通电话,并做了如下沟通:


18中队没有发布新的通报;


SpaceX 主张继续等待新的通报,并认为这是风险最小的方案;


OneWeb 方面如果要进行任何机动,需要的准备时间比 SpaceX 更久,所以该公司不想继续等了,并表示将会对自己的0178号卫星进行机动;


因为这一决定,OneWeb 要求 SpaceX 关闭1546号卫星的的自动碰撞规避系统。SpaceX 在电话会上完成并对 OneWeb 确认了这一操作。



5)当天下午3点50分,OneWeb 照函 SpaceX,18中队发布的进一步通报显示,两颗涉事卫星的碰撞可能性低于阈值,并且持续降低。


根据18中队和 LeoLabs 的报告,最终两颗卫星的实际最近距离大约在1100米左右,碰撞可能性低于一万亿亿分之一 (1×10-20……


OneWeb: 你不合作!

SpaceX:你想挑事!


在公众看来,这次沟通还是卓有成效的,避免了一次本来也几乎完全不可能发生的卫星碰撞。


然而在 OneWeb 看来,SpaceX 的态度不好,行为莽撞,必须受到制裁!


4月12日,OneWeb 找到了 FCC 主席以及几位高层顾问开会,告了 SpaceX 的状,表示 Starlink 卫星的存在会增加“非对地静止卫星系统”的干扰情况。


为此,该公司呼吁 FCC 应该在当前一轮的卫星技术工作中,对 SpaceX 进行制裁。OneWeb 的具体主张包括:


当 SpaceX 和 OneWeb 卫星共存时,FCC 应要求 SpaceX 主动进行规避;


FCC 应要求 SpaceX 对卫星碰撞情况进行更加密切的监控,不要完全依赖 Starlink 卫星内置的自动碰撞规避系统;


因为 OneWeb 卫星获得特定频段使用许可的时间比 SpaceX 更早,FCC 应该明确 OneWeb 卫星在该频段上的优先权。



一边找 FCC 告状,一边 OneWeb 还找了一些媒体爆料此事。


这下 SpaceX 可不乐意了:OneWeb 你这不是挑事儿吗! 


在美国,私营卫星行业已经存在了数十年,政府部门/空军(以及现在的太空军)与私营公司,以及私营公司之间的合作,也由来已久,并没有什么大碍。


在现行制度下,美国太空军18中队会持续监控各卫星轨道和网络的运行状况。当碰撞有可能发生的时候,18中队会及时对卫星运营商发布通告。


而多大的可能性是“有可能”呢?据了解,当预测的碰撞可能性高于万分之一,且预测的最近距离小于1千米的时候,18中队会在预测碰撞发生前72小时通报给卫星的运营商。


如果涉事的两颗卫星属于不同的运营商,那么两家公司之间需要直接沟通,来定下一个机动的方案,从而降低碰撞发生的可能性。


至少根据 SpaceX 这边透露的情况,该公司和 OneWeb 的第一次沟通发生于去年3月12日,当时 Starlink 的一颗卫星通过自动规避系统进行了机动;在那之后也成功完成了多次类似的沟通,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换言之,在 SpaceX 看来,两家公司沟通避免碰撞,谁来实施机动,你来我往,根据情况来就行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更何况,两家公司的卫星压根就不在同一高度,除了升轨,平时没什么太多可沟通的,完全可以和和气气的嘛。


而这最近的一次事件,最终碰撞的可能性也远低于各方的阈值,完全达不到“差点相撞”的程度。


要解决问题就解决问题,现在你 OneWeb 跑去 FCC 告我的状,不是小题大做吗?


SpaceX:开会!道歉!

OneWeb:......


坚决不背锅的 SpaceX,也照猫画虎,在4月20日这天召集了 OneWeb 公司和 FCC 的相关高层人员开了个电话会,并在会后第一时间给 FCC 发了一份会议备忘录:


“SpaceX 和 OneWeb 都(在会上)同意,这次碰撞沟通是成功的,造成了积极的结果。碰撞的可能性从未超过需要实施机动的阈值,且就算两个卫星都没有机动,它们也不会碰撞。尽管 OneWeb 方面此前做出了相反的表述,SpaceX 的自动碰撞规避系统一直保持正常工作,并且只在 OneWeb 提出请求之后才关掉了该系统,是不争的事实。”


在备忘录中,SpaceX 就 OneWeb 公司高管误导公众的发言,向 FCC 表达失望。“我们感谢 OneWeb 在会上承诺撤回此前的错误表述。我们期待着 OneWeb 方面确认撤回工作的完成。”



做错就认错,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问题是,在政府官员面前被打了脸的 OneWeb,此刻还要嘴犟。


SpaceX 召集会议的次日,OneWeb 又再度致函 FCC说:“我们可没有答应要撤回什么错误表述啊!”


OneWeb 是这么解释的:



翻译过来大概这么个意思:


本公司对媒体所作的表述没有任何问题,是媒体的报道出了偏差。


反倒你们 SpaceX 对媒体支支吾吾,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呀?


SpaceX 还在等 OneWeb 的道歉和撤回。而 OneWeb 拒不道歉和撤回……至此,两家卫星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恩怨,暂且告一段落。


目前,SpaceX 的 Starlink 卫星在轨数量超过1300颗,已获 FCC 批准的总发射量为1.2万颗。


至于 OneWeb 这边,这是一家小得多的公司,曾用名 WorldVu,之前还一度面临破产,所幸成功重组,由英国政府和印度跨国巨头 Bharti Global 共同持股运营。根据公开信息,OneWeb 已经发射了146颗卫星。



SpaceX 和 OneWeb 两家公司,卫星数量目前差距比较显著,从体量和声量上都不在一个段位上(更别提卫星的轨道也不在同一高度)——说真的,确实没什么可吵的。


但整件事情,并不像 SpaceX 所说的那样缺乏意义“伤和气”。两家公司的口舌之争,反应的其实是:随着各公司技术和业务的拓展、用户的兴趣增长,以及私营航天带来了更充足的发射能力——卫星互联网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竞争已经加剧。


除了已经拿到批文的1.2万颗,SpaceX 的终极计划里还有额外3万颗卫星;而 OneWeb 虽然小,只有80名员工左右,计划也十分远大,目标也是几万颗。太空确实很大,然而受制于卫星互联网通讯技术,已知适合放置卫星的轨道高度就那么多。


在这盘生意里,谁卫星发得早、发得多,谁占据的频谱多、带宽大,谁就占有绝对领先优势。毕竟,卫星之间的竞争,可不像小巴之间互相砸车、送餐平台之间抢餐馆员工打架那样“直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光谱、杜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