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玩剧本杀能谈恋爱,真的吗?
2021-06-04 18:31

听说玩剧本杀能谈恋爱,真的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苏小七,监制:猫爷,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想快速谈恋爱,有什么方式吗?对于这个永恒的难题,许多人现在给出的答案是:剧本杀。


剧本杀,越来越成为当下年轻人线下社交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在很多媒体的报道里,它被视为“财富密码”、“下一个风口”。当然,也有很多声音唱衰,说剧本杀的红利早就要过去了,只是一窝蜂的创业大潮而已。


虽然可能很多人还不太能搞懂剧本杀是什么,但不妨碍它像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地方冒了出来,剧本杀综艺,剧本杀手游,剧本杀文旅……


不管怎么说,剧本杀早已成为一股潮流,而在网络上,也经常能看到剧本杀的各种层出不穷的花样视频,让人不禁感叹:连剧本杀都卷成这样了啊!


为什么是剧本杀?这次,我们与剧本杀玩家、店主、编剧都聊了聊,通过发掘剧本杀热度的源起,发现它身上也承载着扮演游戏、推理小说与青年社交等种种有趣的议题。


一、剧本杀、三国杀、狼人杀……都是些啥?


说到剧本杀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曾在前几年风靡过的三国杀、狼人杀。也许还有人疑惑,它跟更为小众的桌游、跑团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按照Wikipedia的说法:“剧本杀源自于英国,后来在中国开始流行的一种桌游。玩家通过分饰剧本中的角色,围绕剧本中案件展开推理、还原人物关系、挖掘证据,最后找出凶手。剧本杀也被看做是一种社交平台。”


在游戏之初,每个玩家都会拿到一本属于自己角色的剧本,比起以往的影视剧本,它少了其中用以铺陈的环境气氛和人物情感铺垫,留下的是都是高度浓缩的情节故事。


每个玩家拿到的剧本,都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展开和讲述,一般都是纠葛、复杂,隐藏着很多陈年过往的故事。题材也五花八门,发展到今天,恐怖、悬疑、奇幻、科幻……可以说几乎所有影视中的类型元素,都会在剧本杀中有所呈现。


最后,通过几个小时的对话与游戏剧情的推进,每个玩家身上的秘密故事和隐藏线索被一一揭示出来,大家一同拼凑和推演出故事真相。


图片来自:《轮到你了》


有意思的是,按流行的大致时间来看,前些年的一些线下游戏,从“杀人游戏”到“狼人杀”,再到如今的剧本杀,“你会发现是一个身份设定和规则逐渐复杂化的过程”,推理小说爱好者莫雨笙告诉我们。


杀人游戏的角色很少,只有法官、警察、杀手、平民四种,到后期已经形成了许多固定的套路和规则。


狼人杀则引入了更多的身份,预言家、女巫等,后期还有各样事件,但也确实因为它已经流行了很久,许多玩家也开始总结套路,还形成了许多口诀,譬如“金水”“平民跳预言家”等等。


“任何游戏,尤其是社交游戏,一旦出现‘高端玩家化’,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就像现在许多游戏圈子都会有的生态系统,最高层是几个‘大神’,中间有许多熟面孔,最下一层都是小弟,大家只管膜拜就完了。


但一旦形成了这种风气,其实游戏和社交属性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大家的身份就不平等了,完全变成了熟悉规则和黑话的‘专家’对于普通人的输出。”


莫雨笙进一步总结说,因为实质上,杀人游戏与狼人杀是“弱情境、强规则”的,一旦以规则为导向,就很容易总结出规律。


但剧本杀却是“强情境、弱规则”的,之前高度抽象的杀人游戏被复杂化了,加入了许多角色差异、剧情走向,“因为情境是变化的,角色也会高度分化,每个角色的剧本之间还会形成信息不对称。这样的话就算是高端玩家也很难指点江山,只能老老实实按照剧本走。”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三国杀里,比如后期某些近似BUG存在的角色,通过某几种搭配,基本可以实现碾压式的胜利。


过往的这些游戏,都更偏重于竞技性,这会造成另一个问题,早期被杀的玩家,早早出局后,就只能在旁边无所事事地干瞪眼几小时了。


但在剧本杀中,即使你拿到的角色被怀疑是凶手,也得大家一齐将剧本完成,到最后一轮才揭露和投票,很少出现一个人参与度很少的情况。


前编剧,现在转行剧本杀创作兼店主的楚歌告诉我们,普通的影视剧本,需要突出两三个主角的戏份,其他都是配角。但在剧本杀中,每一个玩家都是自己剧本的主角,需要深挖所有角色的故事,每个角色的身世、经历与死者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全面而均衡。


如果要用小说来对比,就有点类似于《冰与火之歌》中的POV(Point of View)写法。一般来说,剧本杀也不会像狼人杀、杀人游戏这样,不同角色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好坏。


它更像是一种《东方快车谋杀案》式的故事——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基本上都不是完全的好人。很可能是一人一刀,交织杀死了被害者,造成了最后的结局。即使中间被指认为是凶手,随着故事的铺开,都有可能出现反转再反转,甚至翻盘。


而乐趣便隐藏在其中:人性有着千万种变化,故事走向也有着千万种可能。


二、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当然,规则也只是游戏的一个位面,那为何这么多人沉迷于剧本杀呢?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和朋友们经常在玩的游戏,《龙与地下城》(DND)。这类游戏在国内被昵称为“跑团”,这是一种TRPG(Tabletop Role-playing game,桌上角色扮演游戏)


图片来自:《生活大爆炸》


其核心的要义就在于“role play”,也就是角色扮演的部分。几个朋友一起,通过看规则书、掷骰子,调动一切想象力,构想出天马行空的故事走向。


不同人想象的故事走向,处理的方法也可以千变万化。正如《生活大爆炸》里所呈现的,跑团的乐趣在于扮演,在于朋友之间的默契度联系与互动,在于大家如何构想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前几年推动了剧本杀热度的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看点也并不只是最后的案情本身,而在于明星们的扮演过程,在于前几季所铺陈后出的人物互动、每个人的性格表现。


不过,跑团还是相对门槛较高的游戏,每周需要凑齐固定的玩家,还需要一个长时间且非常了解规则的主持人。在当下这个生活节奏和压力日益激增的时代,它的门槛和难度无疑都要更高。


与之对比,剧本杀拥有一个固定的故事结构,也设定好了开头、故事走向和结尾,几个小时就能体验一个较为完整故事和扮演过程。


当然,许多人好奇,为什么剧本杀能让人一坐下来就是几小时,而且有时候最后推演出的结局也让人觉得“就这?”,这又有什么好玩的呢?


在与莫雨笙、楚歌的对话中,他们都提到了一个词汇,“诡计”,这是推理小说里的用语,比如《名侦探柯南》中柯南每集推算出的作案手法。大部分剧本杀都需要设计一个诡计来制造悬疑、推动剧情让大家解谜。


如果要对比推理文学和影视作品,剧本杀中的诡计内核,其实并不新鲜,往往都在经典作品中出现过,而且描写得更加精妙。


但剧本杀的乐趣并不全在于最后真相揭露的时刻,也不是大家通过多么环环相扣的严密逻辑,所推理出的案情真相。


作为推理小说迷的莫雨笙如此看待这个问题:“读推理小说更多还是属于自己与作者和作品的对话,侧重于隐藏和发现谜题的博弈和快乐。


但玩剧本杀,更重要的是中间的几个小时的过程,大家困在一起,跟不同的人互相‘勾心斗角’、聊天说话。


剧本杀的核心在于,没有人手里面是完整的剧本,必须要把信息从其他人嘴里掏出来,才能进行推理,实际上案件的推理难度并不高。但重点在于,即使有人没玩过,有人的游戏水平低一些,也能参与到这里面,都能入戏。”


图片来自:《轮到你了》


有趣的是,就像是推理小说发展到后来,并不都全是注重于精巧布局和严密推理的英式古典推理小说,还发展出了诸如冷硬派、社会派等注重于氛围、过程和探讨社会议题的类别。


而现在的剧本杀,也并不只局限于案情推理本身,楚歌介绍,目前剧本杀中大致分类有这么几种:硬核本(注重于推理)、恐怖本、情感本、阵营本、欢乐本。


楚歌介绍了自己的剧本杀店里,近期比较受到玩家一致好评的两款剧本杀。比如《舍离》属于情感本,推理部分稍弱,很能让大家演绎和沉浸在剧情之中的情感部分,许多人玩到后面都会哭得不能自已。


另一个则是《漓川怪谈簿》,其中加入了带有日本妖怪的奇幻世界设定,把设定规则做得很详细,玩家通过剧本所给予的信息,比如法术、特殊技能等等,进行组合搭配,就能获得许多不一样的乐趣。也更能“进入”到不同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的社交快乐。


而不同人在玩不同剧本的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沉迷体验,有人体验的是抽丝剥茧的推理乐趣,有人喜欢体味其中的情感,也有人享受恐怖带来的感官刺激,还有人热衷于扮演“戏精”,几乎能把所有本都玩成欢乐本。


总之,不同的剧本,不同的人,都会碰撞出有趣的、同时也是一期一会的体验。


三、真的可以找到对象吗?——真的


那么,通过剧本杀真的可以找到对象吗?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剧本杀店主的楚歌回答是肯定的:“没错,也就半年,店里成了有好几对啦。”


通过上文论述的特点,就算没有体验过剧本杀,你应该也会发现,它是一个能让人沉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密集地对话、聊天、互相观察的社交游戏


而剧本杀的低门槛与每个角色相对平衡的特点,能让这种社交能拥有一种微妙的距离感:不像在某些聚会或是饭局中,需要强行与他人尬聊,但也不至于完全不跟他人交流。


在剧本杀里,你可以选择沉浸游戏之中,深度体验剧本,也可以跟他人多多交流,这是一种更为主动、也更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社交尺度。


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因为这样能长时间观察他人的线下社交空间,在如今的时代里已经太稀缺了。


虽然互联网让大家能很方便地联系了,但在线上,无法看到对方的动作、神情,也无从得知更为真实的想法,所有的情感与悸动都很可能会被套路化与碎片化。


实际上,许多细节是需要线下、实际接触才可以被发掘的。作为平时需要参与游戏全程的主持人,楚歌如此观察:“通过一两场游戏,你可能不太容易了解到一个人所有的优点,但是ta的缺点肯定是很容易暴露的。


人的优点要花很一段长时间去了解,但如果有某些缺点你难以忍受、或是交流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话,基本上就可以pass掉这个人了。而通过多几场游戏,总能更了解这个人多一点。”


就像《爱在黎明破晓前》那样,在密集的交流中,感受到彼此身上的种种细节——凝视和“crush”由此发生,这是一种爱情发生的关键条件。


图片来自:《爱在黎明破晓前》


不过,楚歌也专门提醒说,现在剧本杀玩家中有很多抱着“猎艳”的目的、心思不单纯的人。曾有女性玩家投诉其他玩家出现了肢体骚扰的行为,他便很快把那些人从玩家群移除、拉黑、日后不再接待。现在,楚歌都会专门提醒来拼桌玩游戏的女生们,不要轻易答应跟别人吃饭,或是接受开车送行等行为。


当然,很多人也并不完全抱着交友的目的体验剧本杀,毕竟,任何社交(比如交友)从来都是人群在共同活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并非作为预先目的而存在。


在线下社交游戏中,剧本杀最难得的,是提供了一种“在场感”。不同的人一起走进一个崭新的故事设定语境,通过角色扮演,配合着探索故事的走向。


在有限的时间里,故事也为我们架设了各种丰富的互动可能:从对抗到合作,不一而足。在这些互动中,我们不只听见彼此说了什么,更能看见丰富的表情变化,细微的身体语言,从中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的有趣微妙联结。


换言之,我们在剧本故事、或是道具服饰的配合下,一起作为在场的“活人”,共同走进一场又一场全然未知的探险之旅。以一个角色身份进入一场故事,与其他角色展开互动,在抽丝剥茧靠近故事核心的过程中,也体味着其中的喜怒哀乐。


早在千年之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指出,人类善于摹仿,也热衷摹仿,天然地可以通过沉迷各类故事而获得情感的宣泄体验。


当然,在参与各种各样故事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早已不止于体验故事性、情感宣泄、享受推理乐趣,我们也是在借着故事的外壳,摆脱单调的日常生活,把自己抽离,沉浸到另一个体验丰富的、互动也更多元的世界之中。


这些当然是爱情或友情萌发的一种必要关键,但也更是一种对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的有效救济:它让我们重新触摸到彼此身上真实的褶皱。


鸣谢:楚歌、莫雨笙、苏有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苏小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