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易纲、郭树清重磅发声,释放出哪些信号?
2021-06-10 17:02

易纲、郭树清重磅发声,释放出哪些信号?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内参·每日必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09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听取音频,解放双眼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央行两位领导在陆家嘴的讲话。目前国内的宏观环境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通胀不断冲高,昨天公布的PPI已经到了9%,创下13年来的新高。另一方面经济复苏似乎又日趋乏力,PMI等核心数据接连放缓。宏观政策似乎松也不是紧也不是,目前看上去是不松不紧,后续宏观政策的选择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曾经讲过宏观政策的观察体系:第一层级的是中央层面的会议,比如每个季度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二层级的是国务院层面的会议,比如国务院常务会。第三层级就是部委层面的会议,比如一行两会的会议和领导表态。这个层级的信号虽然不会脱离前两个层级的定调,但相对比较高频,一些政策的预调微调也往往会在这里看出端倪,也还是很有分析价值的。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央行领导的讲话。比如,今年3月郭主席在牛年首秀中提到房地产的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当时正好上海深圳等地再度出现炒房热,所以算是一个警告,房地产政策也确实在加速收紧,深圳等上涨过快的城市房价明显降温。

 

那么今天郭主席和易纲行长的讲话有哪些关注点?简单给大家做个总结。

 

郭主席讲话的核心就是批评发达国家不负责任的货币宽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扩张将近一倍,欧央行扩张一多半,日本银行扩张超过四分之一。而我们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基本没变,只是小幅扩张了5%左右。为什么我们不跟随发达国家这样大水漫灌?因为货币宽松的稳定作用只是短期的,长期来看会有“负面效应”,我们不希望去承担这样的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资产价格泡沫化。

 

“经常爬山的人都知道,越是陡峭的山峰,上去不易,下来更难。”说白了,这就是我们一直讲的金融悬崖效应。资产价格涨上去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但涨得太多就可能会剧烈调整,形成类似2015年股灾那样的恶性循环。回到当下,不管是股市、房价还是郭主席提到的期货、外汇、黄金其实都处于历史的相对或绝对高位。今年春节后到现在的这段时间,股市、商品期货、数字货币等先后出现暴跌,这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了资产价格处于高位时的脆弱性。这一点当然中央也有清晰的认识,所以货币政策不会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反而需要多发挥降温的作用。

 

第二个风险是通货膨胀。

 

郭主席的原话是“通货膨胀像约定好了一样,如期而至。而且比美欧同事们所预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至于将要持续的时间似乎也不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短暂。”这意味着不管市场如何争辩,央行对通胀的态度其实已经还是没变,目前的核心任务还是防通胀,相应的当然货币政策不能宽松。

 

怎么防通胀?理论上是应该收紧货币政策甚至加息,郭主席也特别提到了其他国家的应对举措。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央行已启动加息,有的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释放收缩信号。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会跟随加息吗?显然央行还不会这么做,起码短期不会。郭主席提到一点,就是这些加息动作的“利弊得失目前还很难作出结论”。结合易纲行长的讲话,其实主要有两点顾虑:

 

第一个是全球的疫情还有反复,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这轮经济复苏本质上是一个低位上的弱复苏,盲目加息可能对经济雪上加霜。别说新兴市场,美国前段时间一提taper和加息的预期,整个经济和市场都会死给你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央行也是被疫情“绑架”。

 

第二个是目前的通胀数据有一定失真。易纲行长专门讲到一点,就是9%的PPI“一定程度上与去年PPI为负形成的低基数有关,所以我们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PPI变化”。我们也按照易行长的方法算了一下,现在的PPI和前年相比涨幅只有5%左右,没有9%那么高,也没有2017年加息时的7%高。

 

综合这几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推断央行目前的政策取向:第一,继续保持按兵不动,不会进行非中性的货币操作,总量上既不收紧,也不宽松。如果经济偏弱,就做一些定向宽松支持,如果通胀偏强,就适度的回收,收紧一下信贷。第二,把重点放在金融监管上,所谓宽松的负面效应主要来自金融风险,那么如果能提前拆除,就可以大幅缓解货币宽松的负面效应。比如郭主席提到的严防影子银行、打击非法公募产品等。第三,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目前的强势水平,甚至继续升值。本轮通胀和国外的输入压力密不可分,而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

 

这对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本质上没什么影响,因为货币政策基本进入一个稳态或者说震荡态势,不是像之前那样收紧或宽松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既不需要过于担心加息也不能奢望降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没有影响”也是一种影响,它意味着目前的宏观变量相对稳定,市场将更多的回归自下而上的微观逻辑。就像此前的内参所讲的:第一,顺周期的机会会逐步进入后期,虽然没有结束,但波动会进一步加大。第二,长期逻辑更为坚实、微观基本面更优质的核心消费板块会继续回归长期的慢牛趋势,比如白酒、医药前段时间都基本是最强势的板块。第三,一直受压制的成长股也会慢慢熬出头,而最先熬出头的一定是那些自身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典型的就是新能源产业链。

 

当然,宏观变量退居幕后只是阶段性的。如果下半年通胀持续高位,滞胀风险加大,那么货币政策可能依然会收紧,利率上行的风险依然存在。而如果疫情再度出现超预期的反复,经济通胀超预期下行,那么货币和利率又会走向另一个反方向。显然,前一种场景对市场不利,不排除引发类似2月份的剧烈调整,而后一种相对对市场有利,届时还会有新一轮机会。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