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外人眼中的“中国智慧城市” ,离职高管口中的“PC历史” | 荐读
2021-06-11 17:32

外人眼中的“中国智慧城市” ,离职高管口中的“PC历史” | 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一个三天假期,本期“荐读”将提供两份 3 小时+ 阅读时长的读物,可以用来打发无聊的假期时间:


一份是前微软高管讲述亲历的 PC 历史变革故事,你会读到微软早期的企业文化,也会了解 90 年代初期 PC 市场的诸多有趣历史;另一份则是关于“智能”的讨论,以四个章节、十六篇文章,横跨生物、文化、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篇幅展开这个议题。

 

本周还将推荐两篇“贴近产业”的长文:2021 WWDC 上,苹果展示了一系列隐私保护新功能,但其反复在强调的“选择权”或许只是一个口号罢了;中国智慧城市的样本已经在全球多个地方“粘贴”,通过一个外部视角,能够让作为生活在国内智慧城市里的我们,了解到这些项目幕后的一些故事。

 

与此同时,本期还有两篇“耗时”的长文:一篇探讨时间的文章里,你会了解到为什么时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以及,时间又如何成为一种昂贵商品;而在一场来自不同圈层的对话里,你会看到原子世界(实体经济)与比特世界(互联网经济)之间的思维碰撞。


苹果隐私功能新话术:赋予用户“选择权”


Fast Company|2021–06|链接|10分钟(阅读时长


本周苹果召开了年度开发者大会 WWDC,期间展示了各个硬件平台的新操作系统,主旨演讲中,苹果花了大量时间介绍其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的新功能,Fast Company 就以此为切入点,采访了负责苹果软件与操作系统的高级副总裁 Craig Federighi。


坦率来说,这是一篇偏 PR 性质的文章,其叙述的角度也没有离开苹果的市场营销话术,不过在第一部分里, Craig Federighi 谈苹果此次推出 Private Relay(隐私中继)的一些思考还是值得一读。他解释了该功能与传统 VPN 的区别,里面的一句话很坦诚:“我们希望用户相信苹果是一个可信任的信息中介),但不希望你们不得不相信我们,因为苹果不可能做 VPN 服务商一样的工作”。


尽管 Craig Federighi 反复强调“选择”,但苹果的很多功能,都是以系统默认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不可能搞不清楚 iOS/iPadOS 隐藏在各级菜单里的功能以及含义。这也意味着,所谓的“选择”,更像是面向一部分科技极客、科技媒体记者(他们本身就是科技极客),而更大一部分用户,并没有“选择权”。


事实上围绕苹果隐私保护可延伸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如何平衡隐私价值观与各国法律之间的关系,再比如,此次苹果发布的另一个隐藏邮箱真实地址和邮件打开率的功能,一方面的确可以让用户远离营销垃圾邮件的困扰,但另一方面,这个功能对于那些致力于提供优质内容的邮件通讯运营者并不公平,但很可惜,上述议题都没有在这篇文章中涉及。


人类、智能与进化的秘密


Nautilus|2020–03|链接|3 个小时(阅读时长


Nautilus 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网站,他们的选题策划能力非常强,可以从一个非常小的切入口展开一系列多维度、跨学科的深入讨论,而且也有一批高质量的撰稿人,从而也保障了内容质量。


本期推荐 Nautilus 去年策划的一个专题:智能。共计四个章节、十六篇文章,横跨生物、文化、物理等多个学科,并以数字、观点等类型的内容,极大延伸了“智能”的讨论空间,读起来非常过瘾。


微软高管的 PC 历史观察笔记


Steven Sinofsky|2021–01|链接|6 小时+(阅读时长


Steven Sinofsky 曾长期负责微软 Windows 部门,他早在 1989 年就加入微软,一直工作到 2012 年离职。这期间他亲历了 PC、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带给世界的诸多变化,2012 年之后,他成为知名投资公司 a16z 的董事合伙人,继续关注这个“被软件吃掉的世界”。


今年开始,他把自己在微软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以编年史的形式展现微软如何在这场计算革命中逐步成长,你会读到微软早期的企业文化,也会了解 90 年代初期 PC 市场的诸多有趣故事。与其他商业图书或回忆录不同,Sinofsky 选择将内容放在邮件通讯平台 Substack,以一封封邮件的形式展示每一个章节,你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一个连载式的图书,一如曾经金庸在《明报》上的武侠小说连载一样。


为了更好了解这本书,我推荐各位先翻翻以下几个章节:


• 关于该书的基本介绍

 目录:包括已经发布过的内容和计划发布的内容;

• 前言:Steven Sinofsky 如何成为一名“黑客”;


中国的智慧城市


FT|2021–06|链接镜像|15 分钟(阅读时长


过去五年时间里,中国样本的智慧城市俨然成为一个新标准,在国内,各种“城市大脑”与“平安城市”项目背后,一大批云计算公司、监控摄像头厂商以及集成商受益。在海外,响应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技术出海”号召,类似的项目已经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以及部分欧洲国家落地。


FT 的这篇文章就以欧洲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版本的智慧城市,其中既有对中国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质疑,也对智慧城市项目所涉及的大量视频监控、面部识别等技术的担忧。某种意义上,这是西方主要媒体对中国技术出海最具代表性的立场,其立场并没有所谓正确或错误之分,更多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而作为中国读者,跳出官方媒体 PR 层面的宣传,以一个全新角度了解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件坏事。


人类为什么不喜欢被定义的时间


Noema|2021–06|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我们的生活里早已离不开时钟,无论是日常上班还是赶早班飞机抑或为了特定时间干一件事情,时钟都会成为我们的“最佳伴侣”,但你有没有想过,从有形状的物理时钟到“藏匿”在各种数字设备里的虚拟时钟,它们到底是时间的记录者、衡量者还是创造者?


这篇长文系统探讨了时钟如何创造与定义人类的时间,如果说资本主义爆发的起点离不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大解放,那么其大踏步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则要归结于时钟,利用时钟统一了各地的时间,为更大规模的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海运)的发展以及大西洋两岸新闻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去看,在英国工人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掀起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之后,19 世纪中后期陆续出现的对时钟设施的破坏,充满了浓浓的“卢德运动”遗风。


更进一步,现代意义上的时间更是被包装为新商品,从宣扬更省时间的效率提升到兜售更快到达时间的货物与出行,其根本要义都是将时间和金钱对等起来,而所有这些,都是时钟所定义的刻度,文章里的一句话我非常深刻,大意是“人类越跟随时钟时间,也就越脱离自己身体和周遭世界的时间”。


用创造促进消费


TJCX|2029–08|链接|10 分钟(阅读时长


这篇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阅读图书(即便是所谓经典读物),与在智能手机上阅读社交媒体状态有区别吗?


在作者看来,两者没有区别,两者都是一种内容消费行为,所不同的,可能是内容承载形式以及内容深度不同。接下来,作者提议,我们应该把时间花费在创造,而非消费层面。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他开始放弃在通勤的公交车上读书,而是拿出手机,写下自己的想法。


这当然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我个人不同认同作者略显激进的做法,创造与消费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应该或者说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关系,通过有创造目的的消费,既能够提升信息消费的效率,同时还能加快创造的进程,毕竟空空如也的大脑,根本无法创造出什么东西。


一场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的对话


Time Well Spent|2021–05|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如果你曾经历过 2015 年前后的中国“双创”热潮,一定会记得 Ben Horowitz 这个名字,他是当时一本畅销书《创业维艰》的作者,随后的几年里,中国的创业潮流一浪又一浪,Ben Horowitz 的名字也渐渐被遗忘,虽然他依然是硅谷最具野心的投资公司 a16z 的掌舵者。


本期推荐的这篇访谈切入角度很有趣,提问者并不是科技圈内人士,他自称是一个“外行人”,他把焦点放在原子世界(物理世界)与比特世界(虚拟世界)的关系,话题涉及到了两个世界不同维度的创新以及两个世界的监管等,这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