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首次降价,想放弃“溢价空间”撬动茶饮市场?
2025-06-10 07:40

星巴克首次降价,想放弃“溢价空间”撬动茶饮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业餐饮网,作者:旖旎,原文标题:《星巴克首次宣布“降价”,最高降6元!想放弃“溢价空间”,撬动茶饮市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星巴克首次在华对数十款非咖啡饮品降价2-6元,星冰乐、冰摇茶及茶拿铁三大品类最低至23元起。同步推出三款新冰摇茶及扩展茶拿铁口味,目标以价格下探和上新组合撬动千亿级下午茶市场,应对咖啡品牌低价战与新茶饮品牌双重挤压。

• 💰【首次破价】核心非咖饮品首次降价,打破30元价格带最低至23元。

• 🍹【非咖主战场】调价聚焦冰摇茶/星冰乐/茶拿铁三大王牌,同步推新强化布局。

• 🕒【双线布局】战略瞄准"上午咖啡+下午非咖"消费场景互补模式。

• 📊【数字博弈】非咖产品占收入约30%,拟借降价撬动茶饮市场近3689亿规模。

• ⚔️【市场挤压】中国咖啡新锐低价战(低至3.9元)与新茶饮内卷倒逼调整。

• 🎯【目标转移】竞争焦点从"比瑞幸便宜"转向抢占下午茶替代选择权。

单靠品牌力的“星巴克”,撬不动千亿茶饮市场?


据悉,从今日(6月10日)起,星巴克数十款产品将集体“降价”。


此次调价主要围绕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都是“非咖”产品。


平均价格降幅在2~6元左右,顾客最低23元就可以买一杯。


曾一度抵制“价格战”的星巴克,为何这次开启大幅降价?


而此次降价,似乎也在表明,光靠品牌力,似乎已经很难让年轻人为40元一杯的星巴克非咖饮品买单了。


一、星巴克降价!数十款产品均价降幅约5元


昨天星巴克降价的消息,迅速引爆餐饮圈。


今天起,星巴克中国7685家门店的数十款非咖啡饮品,都将换上新的价格标签。


1、“非咖”产品集体降价,最高降6元


此次调价中,星巴克非咖品类的单品,率先打破 “30元价格带”。


在调价前,星巴克非咖饮品价格带集中在 30~40 元区间,仅少数单品如冰摇柠檬茶触及 29 元。


(星巴克“非咖”饮品调价前价格)


此次调整后,旗下非咖啡品类三大王牌——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共计高达数十款产品,自6月10日起将集体推出全新夏日“心动价”,下探到20+元价格带。


饮品价格降幅为2~6元,平均价格降幅达到5元左右,顾客最低仅需23元,就能点一杯夏日特饮。


“举例来说,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价格由31元调整为26元;大杯红茶拿铁价格由原来的35元调整为29元”,星巴克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2、加码上新“非咖”产品


在价格调整的同时,星巴克同步启动加码上线“非咖”新品:


即将上新3款冰摇茶:


将推出三款主题冰摇茶:全橙胡闹冰摇茶、星星淘梨冰摇茶、仲夏蓝调爆珠冰摇茶。


迪士尼 “疯狂动物城” 跨界联名:


此次的主题限定饮品,同步发售联名周边产品。通过绑定 Z 世代喜爱的 IP 形象,试图将非咖消费与 “情绪价值” 深度绑定。


茶拿铁口味矩阵扩容:


继现有的抹茶、红茶口味后,计划推出新风味。


“很快,茶拿铁也将迎来更多全新口味”,其官方表示。


二、星巴克想放弃“溢价空间”,撬动千亿茶饮市场?


两年时间,星巴克换帅三次。


而新任的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布莱恩·尼科尔,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反内卷”,他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低价策略”。


但今天却又突然宣布“降价”,意欲何为?


1、被新茶饮和中国咖啡市场“双重”夹击


这两年,中国咖啡市场有多卷,不用赘述。


卷产品、卷联名、卷口味,近日又将价格战打到“地板”。


从9.9元一度降到3.9~5.9元。


加之咖啡豆上涨,众多咖啡品牌都苦苦鏖战。


另一边,新茶饮品牌也没闲着。


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都卷不动了,开始瞄向健康食材,价格也不断下探。


有业内人士说,新茶饮早进入了存量市场,能不被洗牌就已经是好的了。


而在咖啡和新茶饮的双重夹击下,星巴克的日子并不好过。


星巴克中国区 CEO 王静瑛曾公开表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星巴克不得不做出改变,试图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来抢占市场份额。


2、星巴克第二季度同店同比增长 4%,试图主动加入“价格战”


从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星巴克中国市场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 5%。


与上一季度相比,各类商圈、不同城市层级以及各个营业时段的同店交易量均实现4%的增长,同店销售额继续大幅改善。


门店经营利润率保持两位数,利润率取得同比增长。


截至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758家,覆盖超过1000个县级市场。


尽管营收增长,但星巴克的市场份额却在被不断蚕食。


在这样的背景下,星巴克主动加入 “价格战”,或许是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3、占比30%的“非咖”产品,想靠“降价”撬动茶饮市场?


无论是降价,还是上新,可以看得出星巴克瞄准的是“非咖”产品。


而针对此次降价,其官方也表示,要掘金“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双渠道市场。


的确,“非咖”场景消费规模巨大。


以茶饮为例,在中国市场,现磨咖啡增速超过现制茶饮,但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仍高于现磨咖啡。


国金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为3689亿元,比现磨咖啡要高出超1000亿元,两个品类的增速预测都在20%左右。


另外,从消费高峰时段来看,咖啡和非咖饮品是互补的“好搭子”,咖啡满足上午提神需求,非咖消费集中在下午茶时段。


“上午咖啡+下午非咖”,这一新兴的饮品消费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


而据业内人士表示,从星巴克的收入结构 “3∶3∶2∶2” 来推测,即30%是传统咖啡产品、30% 是星冰乐和各类特调饮品,食品和周边各有20%。


30%的非咖产品占比并不低,也许它正是想通过“降价”和“非咖明星单品”来撬动这部分市场。


三、总结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


在咖啡与新茶饮的双重绞杀下,星巴克对非咖产品的首次降价。


既是对市场现实的妥协,更是一次“主动”求变的破局。


星巴克的战场已从 “是否比瑞幸便宜”,转向“能否在下午三点成为茶饮之外的另一个必然选择”。


是在咖啡与茶饮的交叉地带,开辟新增量战场。


对于行业而言,这或许标志着一个新竞争周期的开始:


当价格战退潮,场景与体验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帷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业餐饮网,作者:旖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