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怎么越来越弱智了
2021-07-31 15:36

密室逃脱怎么越来越弱智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秋雨,编辑:宝珠,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两小时呆在一套黑漆漆的屋子里,很多时候,李双不敢睁开眼睛。背景音乐足以令她提心吊胆,微弱的灯光下,还要提防不知哪个角落冲出来的“鬼”。


她忘了自己尖叫了多少次,那个夜晚,李双不止要完成解谜通关的任务,她还有自己的角色,一个名叫晓芳的餐馆服务员。她被安排穿上服务员的棉麻上衣,拿到独属于晓芳前半生的故事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晓芳工作的九龙大厦有多起灵异案件发生。饭店面临拆迁,员工们则要亲自解开谜团……


“香港之旅”让李双一行六人经历了了不少意外,一位男队友,刚进入游戏,便因惊吓脚底打滑,摔了个四脚朝天。还有人被角落里的NPC(非玩家角色)吓得转头就跑,像一个高速有力的保龄球,一下将其他五人撞翻在地。李双也受了伤,她曾整个人趴在地上,没带护具的膝盖一下子有了粉红血印。


这个名为“密室逃脱”的社交聚会类游戏,成为当今深受资本欢迎的“香饽饽”。有投资机构的说法称,密室逃脱和剧本杀,很可能替代KTV和电影院,成为年轻人线下娱乐的主要方式。


只是,如今风靡的密室逃脱,不再以高难度推理、解谜自居。更多时候,它的目标受众是一群没有游戏经验的“小白”。他们渴望在密闭的空间里尖叫、奔跑、感受刺激,与他人沉浸剧情,体验一把全新的人生。


真人沉浸式密室的风口到了,但入局者还未建立信心,一切还在野蛮生长。


一、打开局面


密室逃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一部分。


一项在2020年针对国内331人的调查显示,63%的受访用户玩过密室逃脱。有报告指出,2019年,密室行业规模已经突破100亿。


图片来自艾媒数据中心


“找虐”,李双形容自己玩密室逃脱的原因。她对恐怖密室感到恐惧,总认为自己会受到伤害,但问她下一次是否要继续,她回答“是”。


越来越多如李双一样的“小白”玩家开始接触密室逃脱。短视频平台上,密室录像广为流传,被吓得惨叫的玩家、戏瘾一来临时加戏的NPC、飞檐走壁的“鬼”……光看别人玩,肾上腺素就已经提高。


这是当下流行的沉浸式密室的玩法——真人NPC分布在各个房间,玩家常常被给以多项任务:他们首先要揭开谜题、打开机关,还要按照剧本扮演好角色,解谜线索甚至隐藏在自己的人设中。


但在过去,密室逃脱作为线下游戏刚设计出来时,玩家的主要任务是逃离。密室游戏最早的发明者是日本人加藤隆生,2007年,他在京都推出第一款以实时逃离为概念的密室,要求玩家呆在密闭空间内,在一小时内找出隐藏道具,突破机关逃离。


游戏一推出,便引爆市场。


加藤隆生在之后受访时分析,密室游戏大受欢迎,是因为击中了现代人的需求。“理论上我们的生活非常便利,想做什么都可以。但要想在现实生活和别人分享亢奋狂热的心情,却意外地不容易。‘和陌生人被困在某处’这一概念,让人们因此毫无顾忌地情绪高涨。”


2011年起,密室作为线下游戏,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登陆。河北人茶茶属于较早一批入坑的密室玩家,她在2012年第一次接触,2015年开始疯狂着迷。当时她在唐山上班,下班后便和同事刷密室,一到周末,还要拉着好友跑上北京,刷遍新开的密室主题。


茶茶密室里“动脑子”的环节,“解谜本身会给人带来快感,如果这个谜题很好,那么快感加一,如果谜题还跟剧情强相关,快乐就再加一。”


作为密室的资深玩家,茶茶后来加入了这行——她做过密室设计师,现在是密室逃脱产业联盟的华北区负责人。她观察到,市场流行的密室逃脱,与推理有关的环节越来越少。


“当下主流的真人沉浸式扮演密室,会有NPC追着人跑,或者跟玩家演戏,等于用人的互动替代机关或者谜题。这是把密室门槛降低,让很多在闲暇时间不爱烧脑的人,也能获得轻松、愉悦感。”茶茶说。


轻松、刺激,也是自媒体从业者小猪爱上密室逃脱的原因。她在2018年做自媒体时,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时间自由,想放松时便和合伙人玩恐怖类密室。她常常在玩密室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她曾经在广州玩过一个轻微恐怖主题的密室,剧本大意是“很多孩子都扔一个孤寡老人在家,等老人逝世回来分家产”。电影一般的结尾让小猪记忆犹新,“死去的老人家无论最终怎样,都会原谅孩子们,孩子们也会反省自己没做好的地方。”


这样的结局让小猪一行人无比动容,也形成了她对好密室的评判标准——能联系个体经历,触发对人性的思考。


二、策划越狱


与剧本杀相似,密室逃脱同样凭借热播综艺而名声大振。2019年起,杨幂、邓伦等明星参与的综艺节目《密室大逃脱》,将密室游戏推向普通人的视野。


但与剧本杀不一样的是,密室逃脱是重资本的行业,前期投入较大,搭建密室、布置机关、租场地,每一处都是高昂的花销。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有真人NPC、电子机械的沉浸式密室,建造成本在100万元以下。在日均5场、玩家单价在350~600元的情况下,回本周期仍需要1年以上。 


重成本、重投入的密室逃脱,决定了其产业链无法像剧本杀一般如此灵活。剧本杀的产业链发展得更长、更成熟:编剧创作剧本—发行商发行剧本—分发平台售卖剧本—店家购买剧本、提供场地。


但对密室逃脱游戏而言,一个密室的剧情、谜题、机关创意、玩家路线、NPC台词、光效音效,都由密室设计师团队包揽设计。


一个密室的好坏,几乎从最初的密室设计一环便决定了。


有八年从业经验、玩过超1700场密室游戏的设计师王蔚告诉我,店家主要以两种形式购买密室设计,一是像剧本杀一样,设计师先设计好密室主题,等意向买家购买。二是密室老板带着需求找到设计师,要求定制特定主题的密室。


他设计过单价几千元的密室,也卖出过价值10万元的密室,“基本靠口碑出价,玩得多,什么密室都见过,保持原创,质量中等偏上,顾客才愿意找”。他透露,业内设计价格从几千至上万不等,较头部的设计师单价可出至5至10万。这样的价格,是店家买断设计师授权的出价——同一个主题密室,设计师只能卖一次。


好的密室主题,需要很长时间的打磨。


王蔚在生活中无论见到何物,都会下意识地琢磨,能不能用在密室里。他喜欢看《灵异第六感》《看不见的客人》等多重反转的电影,或者《霸王别姬》等经典影片,还经常和兼职编剧聊天开会,获取灵感。


他最终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霸王别姬”,取名叫《一梦一生》——除了通过谜题、机关、场景还原了影片的经典桥段外,还让玩家站在段小楼的身份重新选择,是否继续和菊仙在一起。


王蔚认为,在兼顾机关、谜题和场景的情况下,设计出精妙的剧情是他最大的挑战。茶茶也说,密室设计师需要“什么都懂一些”,至少理解机关不是凭空创造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现实中经常很难实现。


当然,与大多数行业一样,最难的情况,是遇到不成熟的甲方。


“甲方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不合适,但他自己不这么想。这种情况最难了。”他发了个破涕为笑的表情包。


三、现实与理想


尽管密室逃脱入局者增多,吸引的死忠粉无数,好密室在市场上却依然稀缺。


更直接地说,流行的密室,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


小猪刷了珠三角城市的60多个恐怖密室后,给了一个很悲观的结论:“想找好的密室很困难,我们如饥似渴地去追求,但市场很缺。”她认为,好的主题应该由几部分构成,首先是完整的故事线,其次是与主题匹配、吃透角色的NPC。


小猪的密室逃脱过程记录


“大部分(密室)剧情简陋,你在里面跑完了,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故事,只能说是一个风格,如美式风、中国风、校园风等。具体的故事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她总结,恐怖密室都有很相似的主题:冥婚、校园暴力和精神病医院。“医院里面一定会有个变态医生。不是用电棍,就是用电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女儿的器官给掏空,最后就发疯了。”


茶茶也同意,她说市场上流行的很多为“黑追店”,即在黑灯瞎火的环境,NPC拿着电锯追赶玩家。“这样的店,不光对玩家的门槛很低,对店家的门槛也降低了——NPC连很好的表演都不需要。这是一种强刺激,即人本能地会在环境下感到恐惧。”


作为有三年经验的密室产业联盟评委,茶茶分享了专业角度的评判标准:“优秀的密室,首先要给人以代入感,玩家要能相信自己的身份,这依赖于场景的塑造;二是有好的剧情——连贯完整且逻辑通畅;三是游戏环节与剧情融洽,所有的机关是因为剧情的推进而存在,而非生硬的设置。”


茶茶印象很深刻的,是内蒙古包头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密室,主题名叫《蜃世》。她说那里刻画了深刻的人性,描述的是二战期间日本家庭的扭曲和失控:奔赴战场的日本军官、阻拦弟弟当兵的姐姐、反对儿子当兵跳楼自杀的母亲……


“你会看到战争的扭曲,不光是被侵害国家会受到伤害,对发动战争的国家也是一种摧残。没有人会在战争里胜利,没有人真的会在战争收获快乐”,茶茶说,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表达。


尽管如此,大多数时候,面对试图踏入密室行业的新人时,她建议一切以先赚钱为目的。“你如果开一个店,一年赔20万,你还表达什么?谁来倾听你的表达?”


密室行业最挣钱的香饽饽即为被行家们鄙视的“黑追店”,茶茶说,这个道理和剧本杀相似,商业化的剧本杀多为推理情节简单的情感本,或博取眼球的惊悚本。真正的硬核推理少人问津。


几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成功的密室与剧情好坏、表达主题没有太大关联,店家后续的运营才是关键。密室逃脱的性质天生很难吸引玩家的二次参与。盈利的关键,自然是降低门槛,吸引最广泛的受众。


茶茶曾说服自己理解如今变得低能的密室行业:“很多人来玩密室,是为了玩,为了轻松,不是来做题的,否则在家做做数学卷子多好。”


“没有人真正想获得难为自己的感觉。你总不能期待大家在里面哭,对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秋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