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复制下一个光伏奇迹?氢能风口该不该追?
2021-09-01 18:14

复制下一个光伏奇迹?氢能风口该不该追?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内参·每日必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30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听取音频,解放双眼


前几个月,在消费蓝筹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科技股一骑绝尘,跑出了惊人的超额收益。但最近一段时间科技股又突然变脸,开始剧烈调整。其实对科技投资来说,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大家听过我们的行业课,应该记得我们讲过大科技投资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高收益高风险。因为科技股想象空间大,最容易被讲故事,所以也最容易被泡沫化,泡沫起来的时候可以涨到不讲道理,但泡沫破灭的时候同样可能跌到怀疑人生。


每一轮的科技投资热潮中总会滋生一些泡沫,近期的市场就显示出这种危险的倾向,在前期科技热的惯性思维下,很多所谓的科技投资已经开始异化。有些技术的确是好技术,市场空间也很大,但是落实到公司业绩上的确还有很长的距离,而且现有的上市公司根本支撑不了这么大的故事,说白了就是蹭概念。最近我们会陆续的讲一些科技投资的专题,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氢能。


市场之所以关注氢能,就是因为希望它能成为下一个新能源的风口,复制光伏在资本市场的奇迹。理论上看,氢能的确几乎完全符合新能源的要求,可以说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的新能源。


第一,氢能储量极其丰富,而且相对容易获取。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地球上也是储量第三大的元素。最常见的氢就是在水里面,相比煤炭石油更容易获取。


第二,氢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这里需要说明一个概念,氢能和电能一样,本身无所谓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主要看这个氢是怎么来的。如果是通过煤化工制氢,那就是不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是通过可再生的方式(比如用光伏电解水得来的),就可以使其成为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

 

第三,氢能的效能更高。氢能的效率远高于现有的化石燃料。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也就是所谓的热值高达143 kj/g,这大概相当于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

 

第四,零碳排放、零污染,几乎是最清洁的能源。氢和氧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最终产物是水,而且不产生任何中间产物,既没有资源浪费,又没有污染。如果制氢过程再能够利用清洁能源,那整个过程都可以无污染、零碳排放。


这听上去比光伏还吸引人,也难怪市场会去热炒。不过投资最忌讳理论化、想当然,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氢能这个技术可不是什么新技术,美国在1990年就曾经启动过氢能研究五年计划,氢能源汽车也早就有了。如果它像大家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大规模商用呢?只要仔细研究一下,你就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氢能现实中有绕不过去的硬伤。

 

最大的硬伤是它是一个依赖于其他一次能源的二次能源,相当于把其他的能源换一个形式而已,而且目前技术下转换的成本太高。

 

氢按照生产方式分为很多种,最主要的是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叫“灰氢”,这部分现在占了95%,其中主要是天然气和煤炭。这种氢的成本倒不算高,但它失去了氢能最大的清洁优点,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新能源。我们未来想使用的氢主要是“绿氢”,也就是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生产的氢,包括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这种绿氢的成本目前还是比较高。

 

“绿氢”生产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电力和设备成本,电力主要来源是光伏和风电,设备主要是电解槽,这两块成本分布占到50%和40%。这样一来,绿氢的生产成本就主要取决于三个环节:一是清洁电力的成本,二是电解槽的效率,三是电解槽自身的成本。过去这三个环节都很高,但现在清洁电力的成本其实下降很多了,比如我们之前讲过光伏发电的成本十年下降了80%以上。虽然还不够低,但是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另两个环节。


一个是电解槽的的制氢效率较低。使用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效率是比较高的,大概能有80%的能量转化效率,但是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只有30%,损耗太大。也就是说用电解槽生产绿氢时消耗的电太多。当前国内电解槽生产1m³氢气大概需要4.5度电,即便电力成本便宜了,但是耗电量在这摆着,成本自然也还是高。

 

另一个是电解槽自身的设备成本。目前国内电解槽的单位造价大概是2500元/kW,这也占到了整个制氢成本的40%。

 

所以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高成本依然是阻碍绿氢应用的根本问题。往后看,未来的降本也依赖于其他清洁能源成本的下降,这就带来一个悖论,如果其他清洁能源足够便宜,似乎发展氢能的必要性也不那么强了。退一步讲,即便氢能的成本下降的足够快,又能在稳定性上赢过光伏,那它短期内也会面临两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第一,由于没有大规模应用,所以氢能基础设施不足。比如加氢站很少,建设成本覆盖不了,现阶段还处于高投入、低回报阶段。

 

第二,氢能源易燃易爆炸且体积轻,运输难度比较大,对运输端也有更高的成本要求。


这样对比下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氢能虽然绝对是一个好东西,但短期内实现大规模商用、产生商业价值的可能性不大,更不可能取代光伏在新能源中的主导地位。这和目前已经完全具备商业化基础和落地经验的光伏是没有可比性的。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中国的氢气市场目前才只有区区40亿的规模,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灰氢,和我们想要的绿氢根本不一回事,再落脚到企业层面就蛋糕就更小了,在整个能源版图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短期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根本掀不起什么水花,更别提大部分公司根本没达到上市的规模。

 

当然,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一点,氢能的市场的确还有很大空间。就像当年的光伏一样,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电力成本的下降、电解槽技术的进步、电解槽设备的成本下降以及氢气规模的不断增长,单位绿氢的成本肯定是趋于下降的,但毫无疑问,这需要漫长的时间,而这个过程中必然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的,尤其是对其中的参与公司来说更是如此。就像当年光伏初代的巨头们,大部分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像氢能这样的技术还处于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短期来看,能落地的业绩和投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是蹭概念,一定要谨慎投资、注意风险。中长期来看,的确有发展空间,但对选股和风险承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要投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