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双控”限电背后,是大国之间的金融博弈?
2021-09-27 18:18

“双控”限电背后,是大国之间的金融博弈?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内参·每日必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0:05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听取音频,解放双眼


这周末有一则刷屏的新闻,主要是东北某些省市在能耗双控的压力下,已经开始对居民生活用电进行限电。再加上此前已经有很多省市宣布加强能耗双控,部分上公司也发布了停产的公告,最终这则新闻引起了广大投资者对于能耗双控和碳中和政策的关注。


今天就来讲讲能耗双控以及限产限电情况下,对投资的影响。


一、“一盘大棋”式的诡辩论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点评一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种观点,也就是所谓的“一盘大棋”论。这个观点主要是基于疫情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情况,自行脑补了一系列国内国际之间的战略博弈。


很多人认为,在欧美各国联合起来,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同时国内各行业由于恶性竞争,盲目扩张产能,大打价格战。欧美就可以通过卖出高价原料,买入低价制成品的方式,对国内进行“收割”。而国内的能耗双控,和由此而来的限产限电,是为了防止国内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对外输出通胀,夺取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一盘大棋”。

 

这种观点看似挺有道理,但其实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脑补,不仅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反而是故意规避了所有逻辑上的漏洞。大家在碰到这种明显有问题的观点时,只要别按照观点的逻辑来推演,用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反问几个问题,就能发现这种观点的问题在哪里了。

 

第一个问题,如果中国高价买入大宗商品,低价出口对国外是利好,是欧美对中国的“收割”,那么为什么欧美要经常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制裁?而在上一轮大宗商品的牛市里,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确实是通过低价竞争获得的,但为什么欧美的应对却是“反倾销制裁”?而不是笑纳中国赠送的福利?

 

因为中国制造业的低价竞争会对本国产业形成挤出效应,所以中国的低价出口对欧美来说并不是完全的利好。上述观点是基于所有制造业产品都在中国生产,欧美并没有相关产业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所谓“收割”的结论。这种结论即使只用直觉来判断,也知道并不可能。当然,由于中国处在产业链的中下层级,所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第二个问题,中国所有的制造业企业一定会进行恶性竞争吗?

 

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确实以低廉成本获得了巨大的产业竞争优势,很多制造业行业欧美方面也确实不再从事了,但这种行业里往往会有国内的寡头存在。这里不给大家列举数据了,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能想象会有国内的企业和万华化学去做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吗?如果不能,那这些行业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最终又被谁承担了?


第三个问题,这个试图“收割”中国的是谁?这个试图下“一盘大棋”的又是谁?

 

虽然在考虑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采取抓主要矛盾的方式进行思考,但这种“一盘大棋”式的理论更像是抓住只鳞片甲,然后用自己的想象力强行组成了一个“四不像”。先不提欧美各国政体全民民主化带来的低效率,单说欧美各国内部之间的步调和利益诉求就很难达成统一,否则就不会出现美国截胡法国核潜艇订单的问题了。将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简化为两个简单的主体,一个是欧美,一个是中国,完全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其他逻辑上的错误,诸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通胀上行风险,对欧美货币政策的影响。煤炭是国内定价商品,主要的生产和需求都是在国内,和欧美放水推升大宗商品价格毫无关系。退一万步来说,这种情况真的存在,为了夺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和防止产能扩张,有更多的温和方式进行调节,像是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行政命令甚至都比简单的拉闸限电更管用更有效。对外输出通胀更是无稽之谈,中国制造业最终生产的产品面对的是国内外消费者。在当下国内需求疲弱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涨价甚至对国内消费的伤害更大,纯属于伤敌三百,自损一千。


关于这个脑补出来的理论剩下的这些逻辑错误,就不展开来说了。


二、能耗双控和拉闸限电,背后真正的原因是?

 

首先明确一点,能耗双控严格意义上和碳中和政策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和运动式减碳关系也不大。能耗双控政策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出现,今年的能耗双控只是延续了往期的要求,今年的双控要求和2019年相同,比2017、2018年两年要低,而且早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也并没有因为碳中和而要求更高的目标。

 

这次之所以严重到拉闸限电的程度其实人民日报已经给出答案了,我这里直接转述一下人民日报原文:


任务早已明确,目标也很清楚,为啥非要火烧眉毛才想起落实呢?早早就看见红灯,非要等冲线时猛踩刹车,考虑过乘客感受吗?

 

说白了,任务早就定下来了,但是前面几个月执行不到位,在5月份和8月份发改委的能耗双控完成情况晴雨表上有19个省市被亮了红灯,这才有了最近层层加码直接一刀切的情况,这才是这次“拉闸限电”的根本原因。

 

那么其实还可以再往深想一步,为什么会出现多省市能耗双控失衡导致“急刹车”的情况出现,进而导致了“拉闸限电”?

 

第一个原因,去年因为疫情,对能耗双控没有具体要求。今年很多地方省市忽略了这方面指标的执行;第二个原因,这一轮经济复苏力度较弱。支撑经济的主要是出口,而出口对应的其实就是上游的大宗商品和中下游的制造业。这些行业是目前地方经济的主要支撑点,也因此地方政府放松了对能耗指标的要求;第三个原因,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这个情况进一步弱化了追求经济目标的地方政府对能耗的管控;第四个原因,煤炭价格上涨导致部分能耗双控指标执行较好的省市,出现了电力缺口。这是本次出现“拉闸限电”问题的部分原因,不过煤价的上涨和欧美没有关系,其实也是由于政策的原因,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说白了一句话总结就是以前周期企业不赚钱,消费的作用更大,所以地方政府的能耗双控指标完成的比较好。而今年无论是消费还是地产、基建都很疲弱,而周期企业尤其是上游的高能耗企业非常赚钱,让地方政府去主动管控能耗指标,最终的完成效果不好其实也就可以想到了。


既然清楚了原因,那么再让我们推演一下当下情况对后续投资的影响。


三、能耗双控和拉闸限电,对后续投资有何影响?

 

首先,这种影响大概率是短期的,至少不会持续到明年。这次东北某些省市影响到居民用电,已经吸引了全国的瞩目,后续地方政府肯定会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不管怎么去平摊管控目标,但肯定不会再出现这种“一刀切”的情况。


在这种短期影响里,受到能耗双控和拉闸限电影响的大多是上游高能耗企业。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原本有见顶趋势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抬高。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企业会进一步挤压中下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利润。

 

同时按照现在的消费情况,这种涨价肯定无法很顺利的传递到消费者头上,那么就会导致上游进入有价无市的地步,原材料价格涨但由于销售数量下降的更快,这样企业利润涨不上去。中下游盈利受到挤压,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下游消费进一步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一方是得利者。

 

相信今天全市场暴跌,尤其是周期资源股的暴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的短期风险不低,即使是因为跌幅较大,所以现在被大家选作避险板块的消费、医药也是这样。

 

但再往后推演,当“拉闸限电”影响减弱,需求的下滑总会到临界点,到时候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会见顶,这一波周期行情也就到了尽头,这个时间点再去加仓,可能真的要等到下一轮周期的行情才能解套了。反倒是周期以外的相关个股,在央行货币宽松预期下反而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债券市场更是会继续牛市的下半场。不过这个具体时间点很难判断,如果还是按照乐观情况来估计,最早会在四季度出现,晚的话可能就要等到明年一季度了。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