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不出门?收下这份小众书单
2021-09-30 21:00

假期不出门?收下这份小众书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程迟、谭山山、郝汉、刘言,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好书不断地出现,有的引起轰动,有的默默无闻地在书店的书架、库房中吃灰。


或许这并不是一个适合阅读的时代,关于书本,我们讨论得更多的是定价、市场,还有流量、作者和话题性。围绕书籍本身的讨论,尽管有分享会、讲座,但是仍然会被湮没在巨量的信息之中。


人们对书的内容远没有对书的定价那样敏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直播间买书。我们看到了某种繁荣,也正在陷入某种空虚。


但是,不管行业怎样变动,我们都会聚焦在那些不应当被埋没的好书当中。


本期书单,我们会在魔幻的拉美大梦一场,也会在心理治疗师的房间体验某种安宁;会在雕塑间看到美的无限形态,也会在艺术家的绘画中找到感动;会在社区的细节里看到逼仄生活背后的丰盈,也会在毒舌书店老板的书店里找到温暖。


十一假期就要来到,愿这份书单里有你喜爱的那本。


一、《利马之梦》


吕晓宇 著铸刻文化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8


《利马之梦》并不是一本容易介绍的书。它是牛津大学博士吕晓宇一段去往智利的“意外之旅”后的观察笔记。


一个在象牙塔、对书本当中各种理论知识了如指掌的年轻人,突然被“扔”进了秘鲁大选的现场,成为了竞选团队的一员。他观察到了什么?秘鲁、拉美、全球化、政治参与这样的大词具体到个人经验上又意味着什么?对这片人们用“魔幻”来形容的大陆,我们还有哪些误解?


《利马之梦》非常特殊,特殊到可能十多年内都无法再有这样一本对拉美政治如此近距离观察的书。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外,在秘鲁夜晚的街道上,在候选人的客厅里……在疫情之后,我们看着吕晓宇在书中记下的时空转换,以及如此近距离地参与,的确如书名一般,它是一场结结实实的梦境。


吕晓宇在序言中说:“人不善于孤单,不善于面对短暂缥缈的一生。所以,我们要紧紧地抓住过去,成为跨越时空众生的一员。历史是拿来壮胆的。如同喝酒,最初的艰涩苦乏,到了之后就是酣畅淋漓。”


当“恢弘的世界正在坍缩”之时,我们更需要这样真诚的记录来作为抵抗。(推荐人:程迟)


二、《流动的丰盈》


徐前进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21-9


你观察过你居住的社区吗?小区旁边的人行道、社区布告栏里的广告、吵架的夫妻、唠嗑的老人们、对着组装自行车啧啧称奇的少年们、小区里的花坛和花坛里种上的菜、小区电线杆上停留的麻雀……


这些日常从身边流过时,很少人会瞩目于它们——因为它们太常见了,因为它们太普通了。但是你能想象,一位历史学者会流连于这样的日常,并且对这些日常做出无比细致的观察分析和记录吗?


去年项飙老师的那句“附近正在消失”击中了很多人,社会学者、人类学家对周遭细节感兴趣并不是新鲜事儿,但是鲜有历史学者会对当下的细节做出如此详尽的记录。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徐前进的这本《流动的丰盈》用历史学者的眼光来思考当下的日常。走出文字档案,放弃修辞技巧,丢掉宏大叙事,写出这样一本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经历的观察记录是需要勇气的。


现代社会原子化的个人越来越难体验到什么是“社区”,小区、街道、邻居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小。但《流动的丰盈》中的观察,却让我们发现,它一直非常重要。正如作者所说:“现代物质与空间状态变化太快,语言日益收缩,现代情感与理性的范畴已经超越于文字领域之外……个体化的、极富意义的场景不会被赋予历史意义,日常生活在一些时刻、在一些空间里让人无法忍受……”


或许我们应该感谢有这样的学者和书籍,让我们在“无法忍受”的日常里发现自我的价值。(推荐人:程迟)


三、《跑步集》


李敬泽 著 花城出版社,2021-9


这是著名评论家、散文家李敬泽最新的文集。


为什么叫《跑步集》?李敬泽这么说:“跑步是一个去掉‘我’的好办法。一个写作者或者一个阅读者,如果我们能像跑步那样,把自己彻底交出去,从有限的、顽固的肉身中的那个‘我’跑出去,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至大无外,会觉得这个世界如此清新饱满、进出无碍。”


这本新书,是李敬泽在各种场合(讲座、序言、对谈)的结集,尽管主题不尽相同,但是它的核心,都是文学如何与我们建立联系。


用回李敬泽老师的话来说,即阅读是把自己“交”出去的过程。它像是一部文学的地图,沿着地图,读者总是可以找到惊喜。李敬泽形容帕慕克“海峡就在他身体里”;他说阿特伍德之所以很难拿到诺贝尔奖,是因为“太有冒犯性”;他说麦克尤恩是“关于空虚和混乱的戏剧甚至是狗血剧”,而村上春树是“关于空虚和混乱的诗和歌谣”;他也直接地说,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文体之间的区隔,“不过是一些很low、很简陋的清规戒律”。


文学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他带给阅读者的自由,文学评论者是将阅读者和作家、作品联结的桥梁。


对于想读到好作品的读者而言,李敬泽的这本书是极好的导引。(推荐人:程迟)


四、《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美] 洛莉·戈特利布 著 果麦文化 |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7


近些年,我们时常会在各种榜单上看到标榜着“治愈”的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并非专业书籍,经常有人批评它们是“鸡汤”,但是它们之所以能够长期霸榜,也证明了我们对于“慰藉”的饥渴。


在各类影视(尤其是欧美影视)里,有一个十分常见的场景是主角去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作为“疗愈者”,在温暖明亮的办公室内倾听主角们的烦恼、带给他们平静是常见的桥段。这样的形象在影像和日常生活里逐渐被固定下来。


心理学博士李松蔚在为这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撰写的序言里这么形容:“一秒后和一秒前,世界还是一样。咨询室没变,钟表还在滴滴答答,咨询师还坐在沙发上,看着你微笑。你看着自己,所有的痛苦也还在。但你知道,这样就已经有些改变发生了。”


戈特利布是美国最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这本书是她和她的患者之间的故事。患有抑郁症的人、得了绝症的人、无所谓的人、上瘾的人……她记录下这些患者和她互动的细节,带着我们和她一起进入陌生人的世界,那个世界或许满是废墟,但是她尽量帮助患者们恢复。


读这本书最大感受或许就是我们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孤独,我们遇到的那些以为不能够被理解的痛苦、不允许言说的秘密,也同样在很多人的内心沸腾着。我们都想找到安宁与治愈,与其投入营造幻影的“鸡汤”,不如随着这位享誉世界的心理治疗师直视我们的弱点。(推荐人:程迟)


五、《书店四季》


[英]肖恩·白塞尔 著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8


“除非你在聊那条河或者雨林,要不然店里不准提‘亚马逊’三个字。”如果在一家书店门口的小黑板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你会不会被吸引进店?


不过,这家位于苏格兰小镇威格敦、名叫“书店”的二手书店的店主肖恩·白赛尔可能并不在乎顾客的想法。亚马逊讲求“顾客至上”,肖恩却在自己的两本“流水账”——《书店日记》及续篇《书店四季》——中对他们冷嘲热讽,并通过另一本书《书店里的七种人》对他们归类。肖恩的《书店日记》,真的是一篇又一篇“流水账”:记录每天的订单、客流、流水以及当天发生的新鲜事。


通过他的记录,人们渐渐结识了暴脾气的店长即肖恩本人(《书店日记》意外畅销后,有了多国译本,据说俄文版卖得尤其不错,有采访者问肖恩:“说俄语的你是不是更凶了?”他回答:“或许是吧,吼起人来更厉害了。”——这一细节来自译者顾真的译后记),他的女友安娜(后来分手了),无视老板、颇有朋克风的店员妮基,店猫“船长”,以及形形色色的常客如“文身控异教徒”桑迪等。有人将之称为书店行业的“劝退书”,感慨书店经营之不易;有人则将之视为一场以书店为背景的真人秀,如同看文字版直播。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二手书商必须同时经营一家你可以买到止咳片、阿司匹林和腌菜的百货商店?但愿不会。我们讲自尊。”肖恩在书中引述的这段话,令人深深共鸣。但愿讲自尊的人都能有体面。(推荐人:谭山山)


六、《月球上的父亲》


胡小江 著 后浪 | 花城出版社,2021-7


胡晓江是职业插画师,十年来为包括《新周刊》在内的各种纸媒画了数千幅插画,有人建议他出一本插画精选集——按照通常的思路,只需为每幅画写上几句说明,至多一两百字,组合成一本好读的绘本就可以了。


“但一旦开始写作,就脱离了预期,从一本以图为主的轻松读物,变成了以文为主,读起来有点烧脑,绝不适合一口气读完的短篇小说集。”胡晓江在《月球上的父亲》后记中写道。


他写的第一篇配文,就是全书的首篇《月球之家》。它看起来就像一篇略长的图片说明,描述了画面里出现的三个人物:“S坐起身,妈妈正烂醉在床上,乳房直挺挺站立在她的胸口,看似将要脱离六分之一地球引力的控制,多年后,他意识到这是自己平凡童年的一个缩影。父亲刚从环形山回来,正在卫生间洗漱……”


之后,胡晓江的其他配文越写越长,也更加完整,“文字从画面出发,如脱缰野马,冲刺到了更远处”。S这个人物,也贯穿在全书中,成为作者的投影。


以《夜航》篇为例:该篇的图片起初是胡晓江为作家骆以军的专栏文章《三万呎高空》所画,图中那个孤独的太空旅者,在《夜航》中成了身处星际时代的S,可以实现高速瞬移,从月球到地球只需10分钟。


好的插画可以脱离文本而存在,并有独立趣味,这就为作者提供了延展可能。(推荐人:谭山山)


七、《中国人超会吃》


王恺 戴小蛮 著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7


10个城市,100道菜,由100个厨师完成——是这本书最初的构想。据作者之一王恺所说,采访团队原本计划走访扬州、重庆、昆明、济宁等不同区域的代表城市,它们各自因食材不同而形成不同流派的烹饪方法,并形成了今日中国的食物面貌。但这个计划在实地采访扬州后发现不可行,因此搁浅。


赵元任夫人杨步伟的《中国食谱》《如何点中国菜》给了他们启发。除了原计划中的各地特色菜菜谱(最终,采访团队走访了北京、上海、南京、扬州、苏州和成都这6座城市,记录了55道菜肴),书中补充了“当代中国人怎么吃饭”的部分,包括中国人怎么吃鱼、肉和豆腐,中国人在旅途中怎么吃饭等。


如果你会做菜,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菜谱复刻各地美食(亲测有效;当然,像八宝葫芦鸭这样的硬菜一般人还真做不来);如果你不会做菜——这恐怕是年轻人的常态(王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炒菜了,炒菜作为一种宋代开始成型的技艺,可能要失传),那么,书中对于当下饮食活动的观察,比如从苍蝇馆子到网红餐厅的变迁、适合约会的小餐馆以及外卖改变中国等,你会更感兴趣。


本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超会吃,爱吃,与吃相伴终身,这也是某种国民性的体现——书名即由此而来。(推荐人:谭山山)


八、《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英]马修·恩格尔克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企鹅兰登中国,2021-8


以“像xx学家一样思考”命名的学科普及类出版物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无疑是这类书中最优秀,也最容易在功利性动机下被忽略的一本。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人类学家走遍了世界各地,从津巴布韦的城市,到英格兰的郊区,从北京到巴塞罗那,他们揭示了种种惊人的事实、模式、偏好,以及令人费解的文化实践。


本书的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宗教学院教授马修•恩格尔克,从人类学中最重要、也最富争议性的九个关键词(文化、文明、价值观、价值、血统、身份认同、权威、理性、自然)出发,为我们对生活世界的探索提供指引。


阅读这本书将打破人们对人类学的刻板认识,即人类学只与那些原始部落的土著相关,它会告诉我们,即便在伦敦金融城、香港中环等地依然活跃着出色的人类学家。


同时,人类学走到今天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在于它对强势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或许还有当下的社会学)的元逻辑进行不断的质疑。它反动关于实证与理智的霸权,将感情与经验的幽灵释放出来,拷问那些自以为搞懂一切的人,因为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人类包括你自己(非经济人,非社会人,非政治动物的人类)都在做什么,以及究竟为什么做。


马修的讲述最终展示出的是人类学之于文明与社会的深远意义——它让我们能够理解其他人和其他民族的观点,并揭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或许没办法给你提供太多夸夸其谈的资本,但对日常事物感兴趣的人类学,可以让你更具同理心地理解身边的事物,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人类学家也是地球村理想的捍卫者。(推荐人:郝汉)


九、《雕塑的故事》


[英]安东尼·葛姆雷  [英]马丁·盖福德 著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8


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女神维纳斯,到贾科梅蒂存在主义式的行走的人,雕塑在人类历史中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雕塑究竟是什么的答案,则越来越扑朔迷离。《雕塑的故事》围绕造型艺术的十八个主题,在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与艺术史学者马丁·盖福德的对话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书中极具洞见地指出,人类通过雕塑可以调动人的身体,甚至操控人的身体,进而通过身体来影响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


能够将一块黏土或石头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的雕塑,古往今来如同炼金术一样神奇而富有魅力,哪怕在这个一切都烟消云散了的数字化的世界,雕塑依然是质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


这本书的探索也早已突破了我们传统上所理解的"雕塑”何以为雕塑的边界,它探讨了巫术、仪式和舞蹈,也畅谈了那些由光线、人的行为,以及虚空构成的作品。这些元素都能够作为塑造世界的原材料而发挥作用,并被赋予意义。(推荐人:刘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程迟、谭山山、郝汉、刘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