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能源变局背后,这两大投资方向值得关注
2021-10-26 19:41

能源变局背后,这两大投资方向值得关注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内参·每日必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14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听取音频,解放双眼

 

能源,无疑是近两年最火的投资主题。


从气势如虹的新能源产业链到逆境重生的传统能源,A股市场几乎被这个赛道霸榜。本质上讲,这是一场由政策思路调整推动的能源转型,短期来看,必然会带来一些阵痛,但长期来看,这种转型势在必行,而且会对经济和投资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之前的内参中,我们讲到下一步破解能源困局,要做的两件最重要的事,以及对投资的影响。一是管控好传统能源;二是提升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这一方面会让传统能源成为一个供给紧平衡的资产,波动弹性变大,会有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又会让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赛道。

 

但这两件事只能解决能源上游的问题。能源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产业链,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配套措施是必须要做的,而这同样会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其中有一部分我们在《投资就是选赛道》里讲过,我们再来系统梳理一下,主要是四个方向,今天重点讲一下储能和输配电。


  • 储能

 

第一个方向是储能。光伏和风能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尤其是风能,基本是靠天吃饭。天气好的时候,发电量可能多到需要弃风弃光,比如新疆西藏的弃风率经常能到10%以上,天气不好的时候可能又基本没有。最近,东北出现了缺电比较严重的情况,这和当地风电占比较大也有关系,黑龙江和吉林的风电占比都超过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种供电的稳定性肯定是不如传统火电。

 

那么怎么办呢?


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储能技术把多余的电存储起来。这样一来,新能源发电的成本就不能只看光伏组件或者是风机成本,还要考虑上储能环节,很多地方一加上这个成本,就又比火电贵了。比如有专家做过统计,大概只有1/5的时间光伏比火电便宜。所以,下一步储能技术是必须突破的一个重点,现在也正处于加速增长的快车道。全球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169GW增长到191GW,2020年一年新增装机6.5GW,同比增长80%以上,是景气度很高的一个赛道。

 

说到储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电池,其实电池只不过是离我们生活比较近,但它并不是目前储能的主要方式。电池属于用电侧的储能,而大部分的储能是在上游的发电侧。从储能技术上看,电储能又可以分为电化学储能(比如锂离子电池)和机械储能(比如抽水蓄能)。目前抽水蓄能是绝对主力,占全球储能装机存量规模的90%,而电化学储能只占7.5%。国内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电化学储能稍高一点,但也不到10%。

 

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的最主要方向还是抽水蓄能。尽管在储能中的占比已经接近90%,但在整个电力供应中的比例还是很低的,2021年占比只有1.4%,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抽水蓄能电站32座,装机量31.5GW,比2010年已经翻了一番以上,而且目前的在建产能还有45.5GW。按照国家的规划,到2025年达到62GW,2030年达到120GW左右,也就是说十年四倍,而且这个基本是政府和国企投资为主,所以确定性也是很高的。

 

电池占比虽然不大,但增长空间很大、速度也很快。过去电池技术不成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个是储能效率,有专家做过估算,按照现有技术,目前全世界电池生产商5年多的电池产能只能满足东京3天的用电。另一个是资源限制,电池材料要用到锂、钴、镍等稀有金属,之所以叫稀有金属,就是因为它们的储量和供给非常有限,再加上下游的动力电池等终端需求还在高速增长,这就导致根本没有那么多锂和钴来生产储能电池。即便有,成本也太高了。比如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去年最低的4万元/吨飙涨到18万元/吨以上,就是因为供给实在是跟不上。

 

 

但现在随着电池技术的改进,电化学储能的占比正在不断提升,潜力很大。在2020年的新增储能装机中,电化学储能已经占到了73%,其中又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而抽水蓄能只占了23%,也就是说电化学储能的增速要快得多。目前我国的电化学储能存量规模大概是3.3GW,其中锂电池储能2.9GW,根据赛迪智库的预测,2025年能到50GW,2030年250GW,2060年600GW。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新兴的储能方式,比较值得关注的就是氢储能。氢能其实和电能是一个层级的概念,都属于二次能源。相应的,储能中除了电储能,还有氢储能。只不过目前应用还非常少,主要是制氢的成本太高,这个我们在《投资就是选赛道》的氢能课程里也讲过,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电。不过,氢能相比电能的最大优点就是便于存储,未来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也能成为储能的一个补充。


  • 输配电

 

第二个方向是输配电。中国的电力需求和供给是严重不匹配的,需求70%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导致这些地方相对缺电,比如东三省,这次甚至出现了红绿灯断电的情况,而供给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这些地方电力又相对过剩,比如前面提到的新疆西藏等地区,经常出现弃风弃光的现象。所以如果能把富余地区的电输送到其他缺电的地方,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是,从西部往东部输电距离动辄几千公里,普通输电的损耗太大、效率太低,据统计我国每年输电损耗的电量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特高压。特高压线路的输电能力是普通线路的4-5倍,而损耗只有25%。而且特高压线路走廊占地比普通线路少30%,可以节省60%的土地。


此外,特高压还可以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所以特高压也成为了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从2015年的1万公里左右增长到2019年的2.8万公里,预计2024年能达到4万公里左右。特高压如此巨大的投资也会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除了基建、线路和铁塔,还有很多关键的设备。比如直流输电中的换流阀、换流变压器,交流输电中的交流变压器、GIS等。

 

再者,不管是从发电到用电,还是从发电到储电再到用电,还会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设备,就是逆变器。逆变器既可以实现交直流电转换,又能实现功率控制、并离网切换,能有效的保持电网的稳定,尤其是避免新能源电力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冲击。2020年全球光伏储能逆变器仅5.3GW,根据天风证券的预测,2025年的装机量可达104GW,相当于5年2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0%,这也是一个增长相对确定的赛道。

 

总结一下,能源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这两节课已经讲了四个重要的方向,一是传统能源的紧平衡和周期弹性;二是以光伏和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的开发;三是储能项目的建设;四是输配电环节的特高压、逆变器等。但这还不是能源转型的全貌,还有两个下游环节也需要大变革,下节课我们继续讲解。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