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叶茂中
2022-01-25 23:00

印象叶茂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卢泰宏(作者为中山大学教授,科特勒国际营销理论贡献奖大中华区首位获奖者,并荣获广告教育终身成就奖2020),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1月19日,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在网上举办“叶茂中先生追思会”,纪念1月13日在上海英年病逝、年仅54岁的叶茂中(1968~2022)


在偌大的中国广告圈,此举并不寻常,罕有先例。足见叶茂中在圈内外的影响力之大:他是中国广告江湖教父式的狂飙人物,叱咤风云近30年。由广告学界出面向这位人物致敬,更增添了对他的肯定和尊重。


然而,走近叶茂中,就会发现称其为“先生”并不一定妥当和贴切。学界应该追问:叶的过人之处何在?他给予学人的启示是什么?


笔者以为,他的人生高峰不在广告,而在行销。他的超越不在作品,而在人生精神。


我曾近距离观察过他,叶极富个性、有强烈的自我,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个人的小世界之中。确如他那幅大帽沿遮盖住上半个脸的标志性头像,独特而不羁。


2003年12月,我和他同以中央电视台广告策划顾问的身份参加在福建武夷山的CCTV广告论道讲坛,在正式会议上他几乎坐不住三分钟,神不守舍,一转眼就离席不见、似钻回自己的“轨道”中去了。


有一年请他到中山大学为学生开讲座,在大学的氛围和众目睽睽之下,他却决不正危襟坐、一板正经,而是依然我行我素、短言快语、天马行空。


叶茂中的人生追求或本性,充分体现他亲口朗诵的一首短诗之中(见叶茂中著《冲突·宣言》;叶茂中策划官方网站)


一直我们拒绝平庸

我们拒绝驯化

没有好创意就去死吧

宁做旷野里奔啸的狼

不做马戏团里漂亮的老虎

我们的策划已不满足于客户认可

更要求客户的成功

好方案得不到完善地执行

我们一样愤怒

因为我们渴望成为英雄


与此诗相呼应,他公司的logo是“激情的火+英雄的红星”。


在许多人眼中,叶茂中已成为了广告英雄。1997年,叶茂中在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早期的叶茂中,是“金点子”或“广告金句”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地球人都知道”等不径而走、流传甚广。


1950年代开始的广告创意革命,奥格威等三人以创意高于一切的飓风,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广告高峰。叶茂中等中国广告人显然深受创意革命的影响,一度都是“创意派”的忠实信徒。


叶茂中使一批品牌的知名度和销售业绩得到大的提升。例如,他助力“真功夫”快餐从东莞的几家小店,6年推向全国直营店464家,成为本土快餐第一品牌。还陆续为“圣象地板”“北极绒保暖内衣”“大红鹰”“柒牌男装”“雅客V9”“361度”“红金龙”“蚁力神”等策划品牌广告。


叶茂中的个人品牌光环四射,其声名鹤起的代价是,广告人的夜以继日、甚至奋不顾身。这种自虐式的辛劳,或为他后来患上胃癌埋下了祸根。在他身上,有奥格威的“为广告流血”的精神,有霍普金斯“一年相当于两年”拼搏工作的影子。与西方的广告人相比,中国广告人的艰苦卓绝,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叶茂中的无限风光并不仅仅如此。试瞭望他那最耀眼的三个高点——


第一个高点,是他跳出了“广告”,立足于“行销”。


这是他与众多广告公司的大不相同。他先人一步领悟到“金点子”的固有局限和潜在风险,事实上,他的一些策划也被人嘲笑和诟病。他没有满足或止步于早期“点子为王”的风采,从一开始他的公司不叫“广告公司”而称“营销策划公司”,到他最后十年的思考都指向并着力在“营销”和洞察消费需求上,足见他是以行销为基础和功底的广告人。


在这一点上,他与广告思想史上著有《科学的广告》(1923)这一里程碑著作的霍普金斯又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若论叶茂中的专业身份界定,“营销人”胜于“广告人”。


第二个高点,是他对中国本土行销理论的召唤和孜孜追求。


他最爱唱的歌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民”。他写的几本书中,首尾两本最具代表性,第一本是《广告人手记》(1996),最后一本是《冲突》(2e,2020)。前一本反映他初始的目标:模仿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名扬天下。后一本总结了他十年磨一剑的内心追求——探索中国本土的营销理论。


他在《冲突》第二版前言中,遗憾“本土营销理论的匮乏”,发出了这样的呼唤:


“这么多年来,指导中国企业营销的一些主流理论,几乎都是舶来品,且其中不乏半个世纪前的理论,依旧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所以这十年来,我脑海中总有个声音萦绕不去:中国人是否可以探索、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在这个时代的营销理论?”


“营销的理论越来越多,营销却越来越难,是因为大多数理论偏离了营销的本质。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什么?是洞察需求,而需求从哪里来,从冲突中来……因为有冲突,所以才有需求,这就是营销的根本所在。冲突是无处不在的,把冲突研究清楚,实际上就把市场营销的需求搞清楚了。”


虽然他的本土营销理论探索只是试以“冲突论”更深揭示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并没有划上句号的完整。但是,叶茂中这种开拓中国本土原创行销理论的冲动、探索和坚持,早于行销学界的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其思想指向是难能可贵、值得尊敬的!


第三个高点,是他的二次跨越彼岸。


叶茂中最后的精彩是他背起画板、走向大自然,“行舟莫问风雨声”,超然潇洒地创作了一批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卷。



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上海龙美术馆推出“叶茂中画展”,展出了叶茂中不同时期的150多幅画作,令人赞叹不已、视为传奇。


|叶茂中《行舟莫问风雨声》,2020


|叶茂中《夏山图》,2015


显然,叶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有过人的商业头脑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他的策划项目开价动辄500万元。在地产上升初期,他从北京买写字楼,到上海买苏州河畔、九间堂、汤臣高尔夫等物业,至宋庆龄故居旁的巫山路别墅。他收藏了大量中国近现代艺术品。


他的上海公司大楼内布满名贵的收藏品,后期他沉迷于中国画创作及办画展,尽管是兴趣所然,似也不会与创造财富无关。这种商业能力也是学界人士难望其项背的。


叶茂中在思想和行动上深受奥格威和霍甫金斯的影响,他虽然没有进入国际的“广告名人堂”,却是中国现代广告人的一个时代里程碑。正如著名媒体人熊晓杰所言:“老叶是中国广告曾经的天花板。乙方心目中的英雄。对甲方很有立场,但对媒体和朋友很义气。当年他跟我们合作很愉快。”


我与叶茂中的最后一次交流是在微信上,2020年9月19日上午,我看到他的画展作品后,给他发了如下一条微信(经张环)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朶夫》这部名著中曾提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他到达彼岸的次数。祝贺叶茂中第二次到达彼岸!如此出色!如此精彩!我记得至少与你这位江苏老乡(注:叶茂中是江苏泰州人)见过二次面,一次在福建武夷山,一次请你到中大讲座。云淡风轻、月朗溪流。


仅仅10分钟后,收到叶茂中的微信回复如下:


卢教授好!武夷山和中大见面情景我也记得的,白岩松主持的哈!您是中国营销学之父,我深受您思想的影响,祝一切好!


当时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乐观的期待,未曾料到一年半后的造化弄人、生命无常。由于各种原因,学界象牙塔与实战江湖之间总存在难以消除的隔阂或距离,或可慰籍的是,我与这位江湖英雄曾经相互走近,相濡以诚。


在时空的虚幻里,广告英雄的叶茂中、成功商人的叶茂中、钟情本土营销的叶茂中和怡情山水的叶茂中,都宛如喷发生命和升华自我之一缕袅袅向上的青烟,命运的交响曲伴随着短暂的人生,叶茂留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卢泰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