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错误的时间观念
2022-01-25 13:11

拒绝错误的时间观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李多余,原文标题:《这些错误的时间观念,真害惨我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哈喽,我是多余。


最近我猛然意识到,原来太多人对于“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时间”有着完全错误的估计。并且对于“做成一件事要经历的失败次数”也完全没有概念。


这种错觉来源于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网络潜移默化的引导,因为缺乏对抗的意识和能力,也缺乏正确的时间观念,以至于很多人要到成年许久、吃过苦头后才有可能察觉到这原来是错的,但那个时候其实已经迟了。


而更多更多的人或许永远都意识不到这件事,反而会因为错误的时间观念而陷入焦虑和自责,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无法实现计划,或者是放弃了很多原本可以做成的事情。


真的非常可惜。


除此之外还有冲动辞职,对于收入错误期待等,其实根源都在于“错误的时间观念”。


对此,我总结了一下常见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四类:


01. 被忽视的“摸索期”


从零基础到熟练掌握英语需要多久?


三个月?六个月?一年?


实际情况是,一年只够入门,三年以上的积累才能出现“熟练感”。


并且,前提是你进行的是有效学习,而不是自我欺骗。


事实上只有长期、大量、沉浸式地学习英语,才有机会达到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流利度。而这六个字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远超大众想象的。


之前,一个读者找我咨询,她目前在外企工作,因为工作需求必须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而她此前的英文水平非常差,因此她找了线上的外教上课,也用了英语学习软件进行学习,但是一年过去却收效甚微,她为此非常焦虑,不断自责。


我问她,你之前的英语水平怎样,现在又怎样呢?


她说:


之前我中考高考都是混过去的,听力完全放弃,口语为零。现在的话收到工作上的英文信息可以读懂,做演讲的话有外教帮忙改稿也能行。但是开会时基本听不懂,平时口语交流也不太行。


我满脑袋问号问她:那你还想怎样?


一年时间,能够找到自己的问题,能够明确知道自己的水平,能够从完全不行到可以简单使用,你还想怎样?


她像是被我的说法打蒙了,犹犹豫豫地说:啊?……这样就可以了么?


是的,这样就可以了。


一年时间,从零开始重头学习一门语言,尤其是对一个已经脱离了学习状态很多年的成年人而言,需要做的工作其实是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你需要重启自己的学习状态,摸索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存在问题,制定计划并且在前期不断调整计划,调整惯常的生活节奏,忍受学习过程中的自责和无知带来的迷茫,花时间选择资料,专注投入学习。


如果你不是一个具备较强自学能力的人,还需要学习如何学习,练习如何练习。


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多隐形的精力消耗和时间消耗,是在一开始建立目标时不会被估计到的。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即当我们想要开始做一件事时,从付出努力的第一秒开始事情就应该发生改变,并且根据时间长短和努力程度等比例提升。


比如“我每天背50个单词,这样在第100天的时候我就背会了5000个单词,英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实际情况是,在前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你的学习势必是低效乃至无效的。


因为你需要花时间去建立习惯,调整固有的节奏,建立对自我和对象的认知,学习如何学习。


这段“摸索期”往往会被忽视,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段时间其实非常漫长,甚至会占据整个过程的一半以上。


而直到你解决了这些隐性问题,“找到感觉”了,才会真正进入学习的上升期。而当你真正进入上升期之后,进步和成长是飞快的。


但大多数人都会在前期就放弃,或者一直卡在前期出不来,然后自责、放弃。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过去12年的校园应试教育里,这一段本应该由自己完成的摸索期的工作被老师和学校替代我们完成了,我们只需要执行就好。


因此当安排任务的人消失之后,很多人就完全“废了”。


大多数人不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是因为从来没有体验过学习的“全流程”,只当过执行者却没真的当过管理者。


因此在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强度的时候会下意识做出理想化预判,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相距甚远。


比如在做学习计划的时候会理想化地安排“每天认真学习10小时”,但实际上通勤、吃饭、休息、走神、解决情绪问题等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每天能够真的有效学习6个小时就很难了。


所以,如何正确估计自己做一件事所需要时间?


三个小建议:


1. 在你目前的计划上延长30%的时间余量,并且每天的理想强度降低30%;


2. 把计划从“开始-成功”改成“摸索-开始-成功”,接受50%的时间都在摸索的可能性;


3. 如果你之前从未体验过一件事(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的全流程的话,从当下这件事开始体验并且记录,从而建立全新的流程认知,打破理想化。


02. 被短视的“长期”


多长时间算是“长期”?


21天。


没错,现在在很多人的认知里21天就是“长期”了,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因为近半年一直在筹备自己的写作思维训练营,所以我调研了市面上大多数类似的产品,其中时间最短的是7天的训练营,时间最长的是一百天打卡。


而卖的最好的往往是21天训练营。


几百块的价格,7到12节录播课程,2节直播课程,配套一个上百人的打卡群,让你“21天学会写作,一个月变现“。


这类课程有价值么?有。


作为短期入门,快速建立认知,确实有用。我自己也看过不少。


但是21天“学会”,除非你天赋异禀早有基础,否则就还是直面现实吧。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如果是一个完全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想要学会写作乃至变现,光是建立习惯和正确的认知就要花上小半年的功夫。


在此之上才能谈及优化,变现,乃至长期变现,所花费的时间至少要以年计。


并且这还是在我后来有人指导、改稿,自己有一定天赋和热爱的情况下的速度。还不算之前数十年写日记、练笔的积累。


因此在我的设定里,一次学习至少应该是12周,并且必须有人对写出来的东西做一对一的修改,给到针对性的建议和学习材料,一次最多只带36个人,和现实中上课的强度一样。


事实上这已经是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强度了,理想的强度应该是半年以上的陪伴训练,持续一年以上的输出,才能真的让一个人有明显的提高。


而想要实现长期稳定变现,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有效积累。


但我也知道,这个时间长度和学习强度绝对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因为在市场的错误教育下,21天脱胎换骨,1个月瘦10斤,做自媒体一年财富自由等等成了普遍的概念。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速度认知是混乱的,并且极其容易因此而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要求,要么在强度方面极其激进,要么在短时间内没有成功就立刻宣告放弃。


多长才算长期?


如果是减肥(身材管理),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迈入正轨;


如果是一个项目(比如搭建一个事业、完全掌握一个技能),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有雏形;


如果是培养一段关系(朋友、爱人、家人),至少也得花一年时间才能进入正循环。


这里的“花时间”指的是长期、固定、有效的时间投资,比如每天一小时的运动和学习,每天两小时的输出和输入,每天或每周固定的社交等。


总之,在认真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时请以“年”为单位,而不是“天”或“周”就放弃。



03. 被低估的“准备期”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打电话说他实在受不了体制内了,想要换个职业方向,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出去之后能干嘛,所以想先辞职,再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我憋了半天实在没忍住,回了他三个字:


“你疯了?”


人在今年做的事情,往往是无法在今年得到结果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现在想出国留学,那我就需要从现在开始筹备,学语言,考证书,优化简历,联系学校,写申请,攒钱,这样明年我才有机会可以出去。


也就是说,今年在做的事情其实是在为明年的收获做铺垫。而非我今年想要什么,今年才开始准备。这就已经有点迟了。


社会上但凡稍微大一点、有远见一点的公司都会针对自己当下的业务和未来的业务作出未来三到五年的部署,不能说多详细,但是多少都会有个大致方向,然后在维稳当下的前提下分出精力给到这部分。


当然,有很多尝试是失败的,白白花了钱花了精力,只增长了一点经验。但是但凡这里面有一点是有用的,在未来机遇到来时就会领先同行好多步。这就是“投资未来”的意义。


不是为了“必然发生”的可能铺垫,而是为了“也许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机遇”在做风险投资。


放到个人身上也是一样。


朋友在体制内不喜欢,想要转行,没问题。但是他应该想的不是我今年能去哪儿,我下礼拜要不要辞职算了,而是从现在开始花时间去了解新行业,认识行业里的人,释放出“我想进入贵行业”的信号,主动寻找机会展现能力和愿望,同时根据对方行业的要求去积攒证书、能力、经历,然后投简历,面试,在确定有机会入行的前提下再辞职。


这个准备期至少需要几个月。


入职之后再适应,渐渐调整节奏和思维,度过实习期,又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在行业内渐渐站住。


也就是说,他需要做好一年后可以换行业的期待,在此之下去进行全面的准备,才能在未来有所改变。


而不是“我不喜欢当下,我要立刻辞职,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


不给自己预留准备期就直接辞职,除了给自己增加额外的求职压力之外我真想不到有任何作用。


所以,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1. 预想自己1年后、3年后想要得到什么(转行、经济宽裕、事业成就、结婚生子),然后倒推今年需要为之做什么准备(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准备什么,比如认识相关的人,积累证书,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积累行业认知等等),从而调整今年的航向;


2. 每天给自己预留一点投资未来、投资未知的时间。


比如虽然当下没钱,但是很想在未来财富自由,那就每天花点时间去了解发财的路径和多种可能,并且把信息加以积累和思考,做一点尝试,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当下或者做白日梦;


3. 如果没有很明确的方向的话,至少积累一些普世绝对有用的东西。


比如语言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写作能力,软件技能,理财能力,外在形象优化等,都是迟早能用得上的。


04. 被高估的“增长期”


30岁前50万存款,很难么?


很难。


事实是,如果不是本地有房的话,很多人在工作的头两年根本攒不下钱,能够不赔钱就不错了。在上海工作头几年需要家里接济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在工作了五六年之后,收入又会达到一个瓶颈期,很难再往上涨。


这和许多没进入社会的小朋友想象的“只要我努力工作就能一直涨薪”相去甚远。


事实上,在公司里很多岗位的收入天花板就是两三万(普通行政,运营,传统制造业,非管理层的大多数岗位)。再往上,要么进入管理层(席位稀缺要求极高),要么换行业(代价巨大),要么搞灰色收入(红包,礼品),再不然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赚点外快,或者干脆一咬牙辞职出来自己创业。


那些年收入动辄五六十,一百多万的情况,要么是竞争和强度都非常大的互联网公司,要么是金融、法律等高收入热门行业,收入高,但门槛也高,工作压力也极大。


几年后不说工资涨幅,自己的身体就不允许持续下去。


而哪怕是工资确实持续上涨,隐藏的消费也会跟着上涨。


比如职场的社交成本。参加集体活动,平时维护关系支出,保持“合群”的额外消费,都是不小的开支;还有逐渐长大需要给家庭的支出。比如给父母平时的孝心礼物,作为“长辈”给小辈的红包,每年来自朋友的红色炸弹等,都是没经历过就意料不到的支出。


如果再加上谈恋爱的话,不论是男方女方都会再增加一笔额外的支出。


30岁前完全靠自己攒下50万存款,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要有一份有成长性的工作,还要在平时省吃俭用,精简社交,并且要保证自己一路稳扎稳打不被骗钱,没有意外的大项支出(比如生病、遇到意外、被朋友借钱不还等)


而这其实已经够得上是幸福的大多数了。现实中有很多人是30岁时才刚刚摆脱债务,开始攒钱。


为什么我要说这件事呢?因为这其实反应一个普遍的情况:


事物的增长并非稳步上升,而是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会放缓甚至下降;而事物的消耗却会持续上涨,除非刻意约束,否则会跟着年龄、社会的需求而一直增长。


比如个人的专业能力,到了一定阶段就难以突破了,除非特别努力,否则就会限制于环境和天赋;再比如对事物的热情度,维持在一个水平之后就会渐渐下滑,除非在热情消退前把事物稳固成为习惯,或者做出了一定成果,否则就会逐渐颓败下去。


而知道了这一点,希望你可以:


  • 珍惜自己的增长期,不要盲目估计事物会持续增长,而是提前做好停滞的准备,及时开启第二曲线;


  • 不要对事物有超出其原本水准的期待,包括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不要因此而苛责任何人。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指出的四个问题:


  • 不要忽视“摸索期”,而是给到自己“建立”的时间;

  • 不要短视“长期”,而是以“年”为单位去构建;

  • 不要低估“准备期”,而是在今年为明年做准备;

  • 不要高估“增长期”,而是接受增长的短暂,准备好面对“徒劳无功”的局面,并且及时开始布局第二曲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李多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