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老陈”辞职:反诈若非职责,“无诈”公益又将何存?
2022-04-15 09:56

“反诈老陈”辞职:反诈若非职责,“无诈”公益又将何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Hosam,题图来自:直播截图



去年9月,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宣传诈骗防范知识和国家反诈中心APP。在和“西厂公公”等搞笑类主播进行连麦直播互动时,因警官形象和反诈对话产生的戏剧效果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位警官“老陈”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反诈警官老陈,本名陈国平,是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的一位正式在职民警,主要负责反诈宣传工作。因为传统的发传单式方法宣传效果有限,老陈捕捉到短视频平台的雄厚群众基础,开始了业余时间直播宣传的尝试。


(老陈和“西厂公公”连麦)


去年9月3日晚,他在抖音、快手两个平台的反诈宣传直播总场次观看量高达1.2亿,更是带动“国家反诈中心APP”登上手机软件下载榜首。一时间,那句经典开场白“您好!我是反诈警官老陈,请问您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热门话题。


然而,民警老陈在网络直播中收获的流量与热度也伴随着质疑与谩骂,在职民警身份带来的关注度衍生出了权威性消解的反对之声。


他也曾一度受网络暴力困扰,暂停了直播,而尽管老陈随后重振旗鼓,纷杂的网络世界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却终是无法顺利排解。


4月8日,老陈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宣布,自己已正式从警局离职,未来将以反诈主播的身份继续从事反诈宣传和公益事业。


(微博热门评论)


辞去警察一职看似终止了民警直播的质疑,然而,当老陈不再以反诈民警的身份进行直播宣传,新的争议又迅速产生了。是为了带货,还是形势所迫?人们疑惑老陈辞去警察职务的缘由,也关心他将来的职业选择。


透过网友们各执一词的争论,在局外人的不解和揣测背后,我们似乎能察觉到一种普遍存在的敏感和不信任、一种危险而尖利的妄自决断,弥漫在每一场直播、每一个视频,乃至其中的每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中。


穿不穿警服,都无法在舆论场中构成那张绝对的安全网。


“网红民警”:难以建立的身份认同


毋庸置疑,老陈在短视频平台上自发的反诈直播行为,一定范围内成功地推动了反诈知识与反诈APP的普及,可谓政务宣传的优秀“破圈”案例。以“反诈警官老陈”为名称和标识的账号,也成为了老陈所在单位的官方宣传渠道。


直播连麦的反诈宣传方式呈现出直接、轻松的警民互动情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普罗大众对于警方及其象征的政府公权力的心理藩篱,提供了一种新的政务服务的可能性。


(曾经的官方抖音账号)


然而,有关老陈直播的批评声音则认为,娱乐化的直播形式消解了警察身份的严肃性,也在挑战着公权力的权威性。当民警成为网红,二者角色身份之间的反差感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部分网友不支持的态度背后是难以建立的身份认同感。


根据“最人物”的采访,老陈辞职的导火索正是他最近的两次直播。


3月18日,老陈与被网友认为是诈骗犯的主播“柬埔寨小6”连麦,因其没有表现出“识别诈骗犯”的专业素养而遭到攻击。


3月27日,他在自己的个人账号“老陈生活号”进行公益直播,收到了价值100万人民币的巨额礼物打赏。尽管老陈当场就表示会将直播的全部收入用于公益捐赠,并在日后公开了捐赠证书,却仍然没有堵住悠悠之口。


(老陈晒出捐赠细节)


批评者们认为,作为公职人员,老陈不应该开启直播的打赏功能,他的“自证清明”无法构成合理的认证。更严重的是,对老陈及其单位的举报文件纷至沓来,这让他无法承受。


在借助流量盈利的可能性面前,公职人员和网络直播之间的潜在鸿沟似乎永远无法逾越。


问题在于,这一鸿沟真的不能逾越吗?娱乐化的宣传方式究竟在何种尺度内能够被接受?


我们希望政务宣传的方式能够接地气,但马上又有质疑声跳出来宣告,再低也不能低到零距离。当公职人员在互联网公开亮相,公众对他们的期待似乎在两极无限拉扯,一端是亲切自然的宣传方式,另一端则是更加严苛的行为审判。


荧幕内外,被遗忘的普通人本质


去年9月,老陈就曾因过激的质疑和谩骂停播,但他还是选择了“责任和担当”,继续在网络空间中从事自己的反诈宣传工作,并且增加了公益事业的投入。


只是,语言的伤害从未停止,反而在某些契机的催化下愈演愈烈。当老陈身着警服出现在荧幕面前,距离的拉近也伴随着被观看的公开性。网友们作为观众获得了监督者的身份,直播时的话语表述、情感态度、直播收入都是被监督的对象。


某种意义上,在个体被推到前台并被符号化之后,他在公共平台上的展演便失去了部分自我。公职人员的身份特征使得神坛高筑,老陈的普通人本质则更加容易被遗忘,这意味着更高的角色期待,也似乎象征着必然的跌落结果。


因为完美的人,从来不存在。


(老陈的个人账号)


尤其是当老陈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号,并在反诈宣传之外开展了公益事业,这时,人们感知到了老陈在专业之外的行为逾越,出于对直播的固有偏见和刻板印象,产生了目标导向为一己私利的警惕感,流量收割的揣测也随之出现。


老陈的境遇也让不少网友联想到《谭谈交通》的主持人谭乔。身为交警的谭乔通过电视媒介获得了极大关注度,同样选择了辞职。实际上,尽管当时谭乔因其接地气的交通科普和人文关怀备受观众喜爱,却也在私生活被曝光后招致了诸多诟病。


当谭乔在荧幕前的交警形象成为了一种符号,获得了流量与关注度,观众转而关注他的私生活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被打破,而他作为公众人物,却不得不面临着人们对其私生活的窥探和审判。


(谭乔接受访谈)


公职人员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普通人,但接受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因为批评声往往会指向其身份所代表的公权力。


只是,娱乐化的直播媒介并不必然导向逐利的价值追求,在互联网场域内,我们以为自己进入了观点的自由市场,但在观看时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却不一定正确、合理。


新的可能:公益性质的知识传播


在老陈宣布已经辞去警察职务,打算以“反诈公益主播”的身份继续自己的直播时,网友的评论多为不解。


下载反诈APP的热度已经逐渐消退,没有了单位的背书和警察身份的互动反差加成,也就失去了公信力。一个普通人宣传反诈和公益,老陈还能收获关注度和好评吗?


(老陈微博下的评论)


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反诈APP和反诈知识的普及离不开老陈自发的直播宣传。无论是以短视频、直播连麦的创新形式输出常见诈骗案例,还是在诸如今年“3·15”晚会的官方平台中连线宣传反诈知识,哪怕只是一句“请问您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的热梗生产,老陈都在无形中进行了知识传播。


我们有理由相信,因为老陈的宣传,有些观众有效地规避了被诈骗的情形。


事实上,在百花齐放的自媒体行业中,专门进行知识传播与科普的博主也不在少数。博主“六层楼先生”专门分享妇科健康类视频,而他也曾是三甲医院的妇科医生,辞职转向了全职科普博主。


(“六层楼先生”)


当然,与科普博主不同的是,老陈在宣传反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出自己将从事公益事业。于是,尽管老陈表示他先后拒绝了几个平台和MCN机构高达两三百万的邀约,但他日后的直播是否接受打赏、是否会进行直播带货以获利仍然成为了公众关心的议题。


只不过,如果一个人辞去警察职务、宣布以个人博主身份从事知识传播与公益事业,公众的第一反应不是支持,而是质疑其动机的纯粹,那么这或许不只是一个人的困窘,而是需要反思的互联网生态的悲哀。正如老陈作为民警直播时曾接受过的种种质疑。


(老陈宣布辞职后的抖音评论)


无论如何,当过军人、缉过毒的老陈放弃了十几年的警察生涯,他的人生轨迹都因反诈直播而改变了。


“我相信,时间将是最好的验证。也请大家放心,老陈还是那个热心的老陈,只是以后打招呼的方式会有变化——您好,我是反诈公益主播老陈,请问你是什么主播?愿天下无诈,公益永存!”


老陈初心不改的宣告等待着时间去验证。


我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否还存在朴素的信任,又将如何验证呢?


参考资料:

最人物.《对话辞职警官“老陈”:当过兵,缉过毒,却逃不过网暴》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当反诈民警老陈变成普通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Hosam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