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救命药”也内卷起来了?
原创2022-06-02 15:28

儿童“救命药”也内卷起来了?

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题图|视图中国

 

儿童节,制药巨头也有“礼包”。


北京时间6月1日,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其SMA(婴儿肌肉萎缩症)口服药利司扑兰(商品名:Evrysdi)新适应症申请,将该药使用范围延伸到了2个月以下婴儿。

 

作为首个用于2个月以下婴儿的小分子SMA药物,该药由罗氏子公司基因泰克研发,其新适应症在这一时间点获批,也是制药领域给予患儿的一份大礼。

 

以此为标志,这类药物的竞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由于近年来70万一针的“天价药”反复热炒,中国人对SMA也不再陌生了。这一被称为“婴幼儿第一大遗传疾病杀手”的疾病,以及“救命药”以每滴都要7000元的高昂价格,使众多患儿家属陷入绝望的故事,都给国人留下了沉痛的记忆。

 

就在2021年的国家医保谈判中,渤健的诺西那生钠(商品名:Spinraza)每针价格已经降到了3.3万元,降幅超过了95%,越来越多的患儿有望得到救治。

 

在其背后,除了国家医保的谈判实力,越来越多研发者的加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个上市的SMA治疗药诺西那生钠,过去2年里在全球市场遭遇了来自两款竞品的围剿。本次扩展适应症的小分子口服药利司扑兰,有成本和使用便捷的优势,诺华的Zolgensma虽然价格高达千万元,但是因为是基因疗法,有望结束终身用药也很有市场。二者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从诺华财报看,Zolgensma业绩增长强劲,上市3年,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美元——2021年销售额13.52亿美元。小分子药利司扑兰也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2021年夺下了6.59亿美元的市场,目前用过该产品的患者就有5000多人。

 

正面竞争中,诺西那生钠市场逐渐被蚕食,根据其财报,近三年该药销售额连年下滑,2021年降到了20亿美元以下,其中美国市场规模相比2019年的9.33亿美元降到5.87亿美元,降幅超过37%。

 

利司扑兰适应症的延伸又会给患儿家庭带来哪些影响?对于SMA药物研发赛道,又将有怎样的影响?罕见病用药也要卷起来了吗?

 

两难的选择

 

根据罗氏公开的数据,目前利司扑兰已经治疗了全球5000多名患者。

 

这次扩展适应症获批,主要是基于RAINBOWFISH 新生儿研究的中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多数接受 利司扑兰治疗的症状前婴儿在治疗 12 个月后达到了关键的里程碑,例如无辅助坐直、站立和行走。

 

在具有2 或3个SMN2 基因拷贝的婴儿中,100%的婴儿在接受治疗1年后能够坐直,67% 的婴儿能够站立,50% 的婴儿能够独立行走。12 个月时,所有婴儿都实现了无永久通气的存活。

 

RAINBOWFISH 首席研究员兼实验神经科学主任 Richard Finkel 博士总结上述研究称,随着 SMA 纳入新生儿筛查计划, 利司扑兰的新适应症,将给刚确诊就接受治疗的婴儿提供在家治疗的机会。

 

SMA是多发于儿童的罕见病,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引起,对神经元会造成永久性损伤。其中最凶险的SMA1型,如果不治疗,基本活不到2岁;其他分型即便得到救治也会逐渐丧失行走能力。严重的患者会失去呼吸和吞咽能力最终死去。越早治疗不仅可以救命,也有助于运动能力恢复。

 

按照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新生儿中SMA的发病率1/10000到1/6000之间,是最常见的染色体隐形传染疾病之一。仅中国就有3到5万患者,且每年新增病例都在1500到2500例。

 

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个的家庭,而且这种病距离普通人也并不遥远。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每40到50人就有一个基因携带者,一旦父母双方都是携带者,就有四分之一的概率生出患儿。

 

然而,第一个SMA“救命药”直到2016年才首次获FDA批准上市,也就是渤健的诺西那生钠,这款药2019年4月进入中国。而其高价也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有人算过一笔账,以当时定价69.97万元/5毫升,折合每一滴的价格高达7000元,一个孩子终身用药的费用高达千万。这对大多数普通家庭都是天文数字,他们能够负担的年费用不超过10万元。

 

家长有苦衷,药企也为难。新药研发成本动辄十多亿美元,耗时十年,罕见病患者又极少,要想收回成本,高定价是基本操作。

 

可以看到,诺西那生钠在美国定价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83万元。比诺西那生钠晚上市2年的诺华的基因疗法Zolgensma,直接就定价212.5万美元一针,折合人民币1400多万元,被称为“史上最贵的药”。

 

被寄予厚望的医保,也限于有限基金,给罕见病药的心理价位是年费用10万元以内。

 

也正因为此,三方一直僵持不下,据调查,直到医保谈判前,全国用过这款“天价药”的患者满打满算也就400例。更多患者家属只能望药兴叹。为此,《人物》杂志还曾发出“上千万救一个孩子, 或者让他逝去”的灵魂拷问。

 

竞争者改变了什么?

 

“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生日礼物。”一个患儿的妈妈在接受媒体时说,2022年1月1日,她4岁的儿子幸运地第一个用上了降价后的诺西那生钠。

 

这几个月前的国家医保谈判中,诺西那生钠一降到底,从70万元一针直接降到了3.3万元,首年费用20万元左右,以后每年费用不到10万元。经过医保支付,个人需要负担的部分最低只要2-3万元。

 

降价背后的因素很多。首先,到2021年诺西那生钠在全球上市已经5年,这期间诺西那生钠已经为渤健贡献了86.62亿美元的销售额,收回成本已经不成问题。

 

而在中国,如果不降价,其市场也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

 

更加重要的是,竞品出现了。

 

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SMA用药有3个,除了诺西那生钠,还有诺华的 Zolgensma,以及罗氏的利司扑兰。其中诺西那生钠在美国第一年年费用约为62.5万到75万美元,Zolgensma一次性费用在210万美元左右,利司扑兰费用最低一年也要34万美元左右。

 

从各个药的特点来看,利司扑兰为口服剂型,生产成本更低、依从性更好;Zolgensma虽然价格高,但是有望一次性根治,且为静脉注射。相比之下,诺西那生钠需要终身用药,且需要经过腰穿在椎管内推注给药,这些都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近年来该公司年报看,诺西那生钠的销售额已经在持续下滑,2021年已经下滑至20亿美元以下的新低。


来自渤健2021年财报


2021年6月利司扑兰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2月龄以上SMA患者治疗。8月中旬该药正式商业化,60mg/瓶的定价是6.38万元,年费用在30万到100万之间。

 

同时,诺华的基因疗法也在中国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而且其“一针见效”的可能性,也令很多患者希望可以参加该药的临床试验。

 

二者都与当时55万元一针的诺西那生钠形成了正面竞争。

 

4个月后,“天价药”直接降到了“平民价”。业界分析,通过放量,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将大幅提升,只是这种提升能否拯救该药全球销售额的下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特别是在罗氏口服制剂的适用范围扩大以后。

 

罕见病用药也要卷了吗?

 

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有至少2家药企在挑战SMA的基因疗法——锦篮基因、嘉因基因。他们又将给这一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还很难预见。

 

不过内卷的隐忧已经存在了。毕竟市场有限,新品如何突围成了难题。“以后他们恐怕招募患者都难了,毕竟已经有一款药进了医保,价格已经很低了,还有诺华的基因疗法在做临床,是不是还有人愿意去参加他们的试验就不好说了。”有行业人士向虎嗅表示担心。

 

无论如何,更多竞争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便宜的药,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事实上,“天价药”、销售金额高的重磅炸弹,都不可避免遇到挑战者。也就是说,通过挑战已上市药物来获得市场,是符合创新药研发的一般规律的。这样既可以降低价格,也可以给患者更多的选择。

 

然而这样的事情在罕见病领域却并不常见。

 

据智慧芽数据,现阶段全球已知的罕见病就有7000多种,其中,超过90%是无药可治的。而儿童是这类疾病主要的受害者。全球超3亿罕见病患者中,50%是儿童,70%的疾病在儿童时期发病。

 

近年来,中国从鼓励药械创新到医保纳入,都将罕见病列入了优先范畴。

 

然而从数据上看,截至2021年,国内获批上市的罕见病用药只有60多种,已经纳入医保的40多种,涉及25种罕见病,约为首批目录公布罕见病种的21%。

 

在硬币的另一面,业界则更加担心,国家医保局控费能力、议价能力更强的情况下,罕见病研发遇冷的情况。“中国的投资人不愿意投罕见病用药,因为病人太少,市场太小了。”前述行业人士无奈地告诉虎嗅。

 

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罕见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0年全球罕见病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351亿美元,到2030年将增至3833亿美元。美国FDA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批准上市了770多种罕见病用药,粗略平均每种药的销售额都在20亿美元左右。

 

以SMA治疗领域已经获批的3种药为例。诺西那生钠累计收入已经接近90亿美元。最贵的Zolgensma2021年也卖了13.51亿美元。即便是最晚上市的落实的利司扑兰,也有分析师预计其巅峰收入可以达到20亿美元。

 

而在中国,什么样的支付方能支撑起如此庞大市场?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