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女孩要买房:老破小、远新大、和闺蜜买对门
2022-08-10 07:49

湾区女孩要买房:老破小、远新大、和闺蜜买对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环外(ID:wuhuanoutside),作者:邓晓萱,编辑:车卯卯,原文标题:《大湾区女性买房图鉴》,题图来自:《都挺好》剧照


小镇女青年是广深一线城市暗潮汹涌但无声的存在。


暗潮汹涌表现在,她们表面上减肥美妆穿搭无一不通,看起来不过是个人畜无害初入职场的普通女青年,甚至还残留学生的稚气;然而与曾经天真的70、80后前辈不同的是,对于20岁出头的她们而言,买房、投资和副业,才是这群女青年真实的核心话题。


至于为何无声,是因为她们徘徊在湾区大城和家乡小镇之间,进难攻,退不可守。


大城里,高强度的996、难以触及的房价,爬上眼角的细纹,她们不止一次想过背上回乡的行囊。


回到家乡,复杂的原生家庭、落后的条件、安逸背后的不甘心让她们融不进曾经的“家”。


持续的生活拉锯战成就了搞钱的动力。在沪漂女生还在精致的生活方式中难以自拔的时候,在北漂女生还在虚无的梦想中跳跃的时候,广深的女生只渴望抓住这个时代最实在的一样东西——房子。


广深女孩坚韧而务实,抬头看天,低头看地。


要买房,买一套自己的房,不管是老破小还是基础房,从最小的买起,不管是不是结婚,有没有男朋友。总有一天能在这个城市安下自己的家。


在一个充斥着浮华背景和暴富故事的一线城市里,总有人想要认真好好地生活。


一、我要买房,哪怕是个老破小


捐掉100斤旧衣服、5个旧床垫、拆出300袋垃圾,出动了一辆铲车,赵深深对于52平米的房子能拆出那么多垃圾感到震惊。


赵深深从老破小中整理出来的几代衣服(图源:赵深深)


对比这套房子的价格,这点垃圾算不了什么——135万,这个价格在广州很多地方,仅仅是一个首付;但对这套房子来说,是总价。


老破小,小巷里,磕洼地,陈年砖,斑驳墙,物业缺,装修烂,如果把这套房放在上海,必定不被什么人看上。


沪上的房,脸面为上,但在广州,现实主义才是王道。


电视剧《心居》海清饰演的家庭主妇冯晓琴台词(图源:《心居》)


我戏称她“老破小巴菲特”——135万选中的老破小,位于海珠老城,大天台,户型方正、市一级学位,现在物业正在公告加装电梯,加上翻新设计,5年后卖出180万问题不大。在现在的二手房里渴望十年前的红利,可比做梦难多了,刚需房5年30%的涨幅并不低。


她却满脸不置可否——家在六线城市,父母爱莫能助。“有钱买猪心,没钱黄埔或破小”,这是十年未变的广州买房圣经。猪心是白领们每日征途的终点站珠江新城,也是赵深深的上班所在地。


老破小是进城的最佳途径,比起黄埔日通勤一小时,赵深深的老破小的确不亏。12分钟步行到地铁站、舒适的2号线、20分钟到猪心。优越的内外部条件让这个老破小不管是自住、出租还是置换都非常有价值。


赵深深买到的老破小户型图,户型方正(图源:赵深深)


从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的相关工作,赵深深深谙老巴的投资理念,找到好标的、低价买入,同时,渗入经营管理实现稳健价值升值。


找到合适的老破小比找到合适的股市标的难多了,股市好歹T+1,房子的一卖一买之间少不了更多的深思熟虑。


明察暗访房屋情况只是基础,光是实地看房,赵深深就看了不下于50套,刷看房软件形成的肌肉记忆——有好几回原本是要打开钉钉打卡,腾讯会议,却本能地打开了贝壳。


二手房房产市场那么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有发生。中介“荐房”陷阱更是数不胜数,遇着了喜欢的房子,赵深深要撇开中介再来一遍实地背调。


“这都是被坑的经验!” 她生气地在她的小红书记录下了和中介的斗智斗勇,“只要我写的东西被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被中介坑!”


看了超过50套房子,才最终选定了这一套(图源:赵深深)


3月初的某一个早上,中介带她去看了一个六十方的房子。房门被打开的瞬间,“买它”这个想法在赵深深脑里涌现:户型方正不说,每个房间还都敞亮。要知道,老破小光线实属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关键是,省一级学位,价格谈下来才128万。


这不就是自己梦想中的房源吗?赵深深几乎是没有犹豫,就约了中介第二天付定金。


看完房源当晚回到家,沉浸在喜悦当中的她想拉上男朋友去现场看一眼她的梦中情房。


还没走近梦中情房那栋楼,她就看到好几个拎着水桶的邻居,赵深深男朋友去帮忙一位阿姨但被婉拒了,“没多大事,每天晚上5楼以上都没水”,阿姨的回答让赵深深立马收起了笑,因为情房在7楼。


最糟的还在后头,上楼以后,赵深深感觉有一股腐臭味,问了阿姨才知道,是烂菜和垃圾。100米开外就是菜市场,商贩为了方便,收摊后烂菜垃圾原地一丢,当天下了雨,楼下都是积水,这还是3月,气温并不高,但这股腐臭味却能直接蔓延到高层。


当晚赵深深就和中介取消了明天付定金的行程,中介气急败坏,“就这么点预算,还那么多要求”,“为什么不可以?”


赵深深也不示弱,凭什么刚需就要将就?100多万不是钱?钱都拿出来了,时间也付出了,为什么不多看几套挑到最好的?


我调侃现在赵深深经营起了老破小的“价值提升”——先砸成毛坯、两房改三房。她再次摇了摇头,“这不是房,这是家,我想把它打造成我理想中的家的模样而已”。


赵深深的“家”改造策略


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是很多来到大湾区女孩最真实的梦想。


即便赵深深人生从来没有开过金手指,从4年前拿着不到2000元的实习工资开启广漂,到现在年薪不到20万,她从来没有觉得买房是遥遥无期。


广州其实是一个对普通人很宽容的城市,赵深深不止一次这么想——没有北上精致的消费陷阱,没有客套的面子排场。就连同是老破小,北上深挑的了价格挑不了环境;但在广州,起码是还能做选择。


哪怕没钱,没男朋友,甚至不打算结婚,女孩互助起来也能搞下一套房。


二、和闺蜜合买房也好过等男友结婚


“爽爆了好吗!”,到现在,她和闺蜜都觉得,这是人生中最大胆但正确的决定。


刘静,在她28岁这年,做了件被老一辈认为离经叛道的事——和闺蜜在深圳拼单买了一套二手房。


刘静和闺蜜买的房子的布局图(图源:刘静)


从看房到买房,再到住在一起,刘静和闺蜜没有一丝不合拍,生活习惯相同,彼此熟悉又相互照应,越熟悉反而越尊重对方的边界。刘静感觉,这种生活状态比跟前男友相处之时舒服多了——之前和前男友去看房,连房间大小这事都能争论一下午。


人生没法规划,生活不会按规划好的路径走。


前20年是家之骄女,粤西小镇出身,由小镇做题家埋头苦读进入深大实现人生进阶,虽非985211,但是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榜样,父母脸上的笑咧到了耳后根,大摆酒席全家族庆贺。


迈出象牙塔便成时代弃儿,普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即失业,干起了与专业完全无关的活动策划,后遇疫情公司倒闭,靠着之前的资源接低价的策划兼职。为了省钱,2年搬了3次家,从城中心福田到边缘的光明,从舒适的小区房到城中村的自建房,一次更比一次小。


糟糕的租房环境,打包不完的箱子,不租房成为刘静的最大愿想。按她原定规划,她现在已和相恋3年的男友结了婚,用两人的积蓄和双方家庭的帮扶,拿够120万首付入个小房型,在深圳拥有属于他们的一个小家。


变局来得猝不及防又好像有迹可循。


同是28岁,她想要家,他要自由;她常夜深做方案,浑然不知同居男友早已进入梦乡;她在饭局应酬谈判,他在沙发开黑刷剧。他一句“你给我太大压力”,是价值观的缝合出现了乱面,她的恋情和深圳梦一起破碎。


两个家庭、六个口袋拼凑借的120万,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刚触及非中心城区住宅的首付线。前男友拿走了属于他的70万,刘静剩下的50万甚至付不起一套公寓的首付。


“很矛盾吧,我爱他,但看到账户上余额,比分手难过多了”,刘静自嘲。


在买房这件事情上,男友不一定有闺蜜靠谱。


当穿同一条裙子一起长大的闺蜜提出一起买房想法的时候,刘静以为她在开玩笑;可是当闺蜜拿出合伙买房计划书的时候,里面的可行性分析、两人预算内可购买的深圳一二手楼盘标注,贷款和利益纠纷预防方案一应俱全,她不由惊叹闺蜜是个宝藏。


刘静闺蜜做的的合伙买房计划书,一共29页(图源:刘静)


闺蜜没有深户,没有购房资格,也只能拿出50万,不想买公寓却想在深圳安家;刘静大学时入了深户,社保交够2年,账户里的50万希望派上用场。两人一拍即合,从想法提出,到盘下光明的一个两房二手房,只花了不到两个月。


刘静心愿得以实现,在偌大的深圳,终归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两人一人一个房间,感觉像亲人一样,彼此有空间但又没有年龄和观念的隔阂。


人类悲喜并不相通,当刘静和闺蜜沉浸在新房喜悦中时,双方父母却打了无数电话让女儿想清楚,“不是不信任你们的关系,而是怕因为房产利益以后连朋友都没得做”,刘静爸妈一度认为两人恋爱了。


甚至于,刘静在和闺蜜买房后听到“你疯了”这三个字,比她人生前28年听到总和的10倍还要多。


我问刘静和朋友买房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她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你得判断这是真朋友,人品是利益约定的前提。


成年人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刘静和闺蜜向每一个吃惊的亲朋说了这句话。“宁愿失去房子,也不要失去朋友”是两人的买房初心——她们从有共同买房的想法开始,咨询了3个律师,虽然房本上没有闺蜜名字,但二人除了协议外,还做了相关公证。


刘静和闺蜜早已签订了相关协议(图源:刘静)


“房子只属于我们两个,白纸黑字写清楚了,除了产权归属,连相处细则我们都约定过了”,不管以后婚姻状况如何,刘静觉得,这是她和闺蜜独立的底气。


如果不愿意将就老破小和拼房,靠自己买新房,到底有多难呢?


三、自己亲手买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


付完首付到搬进新家,宋箐霞依然觉得梦幻,“我居然在广州买房了!我居然有房了”,她觉得自己又向苏明玉靠近了一步。


不是苏明玉有多成功,而是宋箐霞觉得自己的生活布满了苏明玉的影子。


电视剧《都挺好》里,姚晨饰演的苏明玉不到30岁,事业有成,从不被重视的女儿,到成为家中最有话语权的人,这和现实里的宋箐霞如出一辙。


作为前端程序员,宋箐霞待过杭州的Top 3互联网大厂,最终归宿在广州。160的身高,略带学生气的bob头,单肩帆布包,宋箐霞的行头让人很难将她与程序员与高管结合起来。


不管在哪个区域的互联网大厂管理层,放眼望去清一色是男性;一个女程序员,哪怕是基层管理,都无缘,但宋箐霞是个例外。普通的组员入职现在的公司,不到3年,一跃从成分管4个最赚钱业务的主管。


不得不承认,风口的确是普通人赚钱的最佳选择。但并非每个踩中风口的人都能顺势起飞,工作的前4年,原生家庭的债让宋箐霞觉得自己的兜比脸还干净。


工作第一年,宋箐霞去了杭州,还债,还大学的债,是当时她的唯一目标。


父母家中务农生活拮据,高考结束,他们更希望宋箐霞能出去工作给家中减负,而并非继续学业。她上大学的费用是向亲戚一点点借来的,18000元总额,家中要宋箐霞自己还一半。


省吃减用来还债。刚毕业的她拿着一个月4000元的到手工资,住350元一个月的农民房,即便是休息日也跑去公司蹭饭,攒够了一个亲友的钱,就还一个。


还清大学贷款的她开始给家中生活费,当时的她省吃俭用都要保证每个月能准时打钱给父母。跟别人聊才知道,原来很多朋友是从来没额外给过父母生活费的,但在她的世界里,从小就被灌输“父母养你不容易,你要好好报答我们”的思想。


如果是真孝,那也无所谓,但在有些家庭里,女孩听话的后果是被拿着亲情的遮羞布吸血。


经过两次涨薪,宋箐霞每个月到手5000多一点,扣开房租1500,给家中的生活费1500,自己剩下2000块。这两千块,就是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弟弟,偶尔他们钱用完了,一个电话过来,宋箐霞又只剩下了吃饭的钱。


好不容易有了一两万的积蓄,家里想装修,宋箐霞再次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家里。过年了,算完路费就没有多余的钱了,她不敢回家,一个人在杭州的出租屋里度过了整个春节。


把钱给到别人,自己没有钱,你的对抗意外的能力就是零。直到最疼自己的外公离世,宋箐霞才明白这个道理。


外公咳嗽一直没有好转,做了无数检查,最后指向肺癌,小镇的医院建议到三甲医院治疗,但是他的儿女们合计着去三甲要多花十几万。宋箐霞此生不会忘记,妈妈和舅舅在“自愿出院”下的签名。


宋箐霞当然很清楚,“自愿出院”意味着什么。她想让妈妈拿出她之前给回家里的钱给外公治病,但妈妈一直推辞。宋箐霞才知道,自己给到家里的钱,他们花得一分都不剩。


女善被孝欺,家人不为她提供倚仗,靠自己才能安身立命。外公离世后,把自己锁在房间几天的宋箐霞想通了,不是所有亲情都是美好的。


她开始为自己而活。回不去的老家,那得进得去城市,要不买套房吧。没积蓄,没关系,努力赚就好了,不管在哪个城市,就要买套房。


互联网的996被人诟病,但不得不说,并非谁都能996,风口的996,的确为普通人打开了新的人生敞口。


回到广州后的宋箐霞入职了现在的公司,每天晚上十点之后下班,周六加班。苦一点没关系,最疯的时候,连续1个月每天晚上加班到晚上十二点。过年放假,为了3倍的加班工资,依然选择驻守公司。


她记得很清楚,2018年的情人节,男朋友在公司楼下找她一块吃饭,她只是淡淡回了一句,我今天上线,你先回去吧。然后让男朋友一个人默默地回了家,自己在公司加班到十一点才回去。


很多人说,我不想为了钱那么辛苦,钱差不多就够了,此世一遭,要及时行乐。这想法没有什么不对,的确要好好享受生活,但没有钱的话,享受空气与阳光吗?


湾区女孩从不会文艺到失去对现实的追求。


宋箐霞的小区环境(图源:宋箐霞)


春节假期回来,看着自己几年攒的钱差不多够了,前后看了两个盘,十五分钟直接拍板,三天之内把所有证件弄齐,直接交了首付。朋友说,“别人买房都是各种比较,你倒好,买的像条蛇,贼快!”


交了首付,即便她全身剩下不到2000块,房租还没交,生活费也不知道在哪。但宋箐霞却拥有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怕什么,差的份额,努力挣就行了”。


四、累但从不放弃的湾区女孩


你说在广深买房难吗?


难,城里动辄十几万一平米的房子,不是努努力就能触及的存在;媒体上散发的广深高房价的焦虑,同样也是事实。


但又不难,杠杆、勤奋、甚至走偏门,只要你想,广深最不缺的就是公平,老破小、远新大、合伙买房、和闺蜜买对门、和爱人协同买房,哪一种都能燃起一盏灯火。


买房不分男女和独立,在此扎根发芽,就看有没有这个意愿、能力与执行力,还有值不值。


采访了不下十位在湾区买房的小镇女孩们,“想要成为更有底气的人”是她们买房最一致的回答。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存款,换成了一个红本变得所剩无几,有一种一切又重来的感觉。


但,这就是生活,在扎根的过程中,找到这座城的安全感。


文中均为化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环外(ID:wuhuanoutside),作者:邓晓萱,编辑:车卯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