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拉消费,力度有多大?

主理人:
本篇要点:
1、财政政策拉消费,力度有多大?
2、久等不来,货币政策有什么新消息?
3、短期机会仍然寡淡

1、财政政策拉消费,力度有多大?

昨天市场在最后的一个多小时内勉强维持住了自己的面子,上证指数最终打平,而深证指和创业板指虽继续下挫但收复了一部分失地。昨日市场并未出现太多消息层面的方向性变化或重磅信息。不过,我们仍然会梳理三条重要逻辑线上的信息进展,虽然这些信息未必能改变市场方向,但可以帮助前瞻未来趋势的可能性。

 

昨天早晨,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一场政策吹风会,专门解释消费层面上的两项重要措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政策是为消费领域输血的重要管道,但在今天的会议中获得的信息并没有特别超出预期。

 

第一点是补贴力度。补贴比例仍定为15%,与去年和前年相同,因此并未超预期。第二点是补贴范围。从以往常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和家电扩展到了一些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和手环等。然而,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消息,资本市场早已知晓补贴范围将扩大,因此也没有特别超出预期的地方。第三点是总体补贴金额。这是市场非常关心的关键点。据透露,中yang已经下达了800多亿元的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这笔资金可能并不被认为足够吸引人或具有显著影响。有记者追问2025年的总补贴额度,得到的答复是将比去年大幅增加,但具体的总额度将在两会期间宣布,让市场耐心等待。显然,资本市场对此并不耐心,导致所谓的“利好”未能产生预期效果。

 

正如我们前天所提示的,包括芯片和消费电子在内的板块在昨天早盘时表现不佳,最终收盘时,消费电子板块下跌了0.8%,在所有细分领域中表现倒数。

 

2、久等不来,货币政策有什么新消息?

以上就是财政政策带给我们的全部信息,实际上略低于预期。那么,在货币政策方面,是否存在东边补量、西边减量的策略?是否有增量的利好呢?

 

最近这段时间,对于货币政策的讨论已经让市场心理上预感到某些现实,或者说逐渐接受了这种“骨感”的现实。从12月份到1月份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既没有看到降准也没有看到降息。虽然央行在1月初表示会择机降准降息,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但这个“择机”到底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央行当时提到要根据国内外金融和经济环境来决定,这一点与我们之前的预判吻合:我们认为最早的行动可能也要等到1月底或2月初。

 

由于市场上已经对货币政策宽松抱有高度期待,这些预期已经被纳入整体决策考量中的利好因素。因此,当真正的降准时到来,它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可能并不会像预期的那样显著。事实上,最近两天还有半官方身份的人士分析指出,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已经有些过度透支。最典型的例子是债券市场,无论央行是否降息,债券市场都默认降息已完成,并据此持续上涨。这也是官方最近试图冷却市场预期的原因之一。

 

债券市场喜欢央行的降准降息,股票市场同样如此。如果考虑到债券市场已经有点过热,整个货币政策可能会有所收敛,这反过来可能导致股票市场被动受到影响——即使不是其本身的错误,最终也难以避免承受压力。因此,最近这段时间的货币政策确实让市场摸不着头脑,增加了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即使预计1月底或2月初会有货币政策利好兑现,但距离那个时间点还有两三周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市场只能靠自身支撑,而这段时间对于市场来说非常敏感且危险。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在水面之下还潜伏着一股力量,静待时机捕捉市场中的“肥肉”。这部分资金指的是9月和10月间通过加杠杆进入市场的资金,当上证指数接近3200点或3150点时,这部分资金有可能被打爆。与之做对手盘的资金正虎视眈眈,考虑是否下手。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货币政策仍在考虑是否收敛或延后,而财政政策又缺乏特别超预期的亮点。这使得目前的市场更加脆弱,潜伏的做空力量也在权衡是否出手。因此,从力量对比来看,个人认为市场尚未完全脱离危险期,甚至危险系数有所增加。

 

在讨论了政策角度之后,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三条逻辑线中的另外两条——实体经济和资金层面,是否能提供意外的支撑,帮助市场摆脱目前的危险状况?

 

实体经济方面,最近没有特别重要的数据对外发布。明天将发布消费价格指数(CPI),这是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我们届时会为大家解读。预计该数据不会出现显著改善,大家仍需接受当前处于通缩状态的事实。因此,实体经济的恢复一波三折,短期内难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资金层面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资金主要看海外资金流入情况。由于人民币汇率已跌至7.35,许多资金仍在考虑是否继续外流,更不用说新资金流入的可能性在减弱。因此,对于外部资金的支持不应抱有太大期望。内部资金这两天市场上明显有国家队资金的痕迹,发挥了稳定作用。今天早晨有一小波买入,下午1点半左右则出现了一大波买入,这使得下午市场的提振更为明显。然而,这种护盘行为看起来有些被动,类似于给病人不停地打点滴——点滴一撤,病人的状况就恶化。但考虑到“点滴”并不是无限量的,手里的子弹也有限,市场承受的压力尚未完全暴露出来。

 

3、短期机会仍然寡淡

除了国家队外,其他资金的表现并不乐观。个人资金在这段时间逐渐失去耐心,显示出一定的流出迹象。上周北上资金也有一部分撤出。因此,从资金层面上来看,并不构成向上的支撑力。

 

昨天的市场成交活跃度回升到了1.2万亿元,这是所有消息中最谨慎的一点好消息。但考虑到昨天整体市场是下跌的,所以在下跌或拉锯过程中成交量的增加并不完全是好消息,而是喜忧参半,不太可能成为扭转局面的力量。

 

在这种大环境下,市场中出现了一些非常短期的交易机会和炒概念行为。个人认为这些容易变成陷阱。例如,前天提到的芯片和半导体板块异常亮眼,但昨天早晨却大幅下跌,尽管下午稍微拉回一些,整天的情况足以让人惊心动魄。因此,这段时间我认为市场将进入一个几乎没有太多机会、非常寡淡的阶段。

 

此外,还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突然短期回踩。所以,我们只能默默等待转机。那么,转机究竟会长什么样子呢?第一是海外态度缓和。如果短期内海外对中国的态度有所缓和或下手不如预期严重,这可能成为一个超预期的点,改变当前状况。第二是国内增量政策。明年二三月份,尤其是2月中旬到3月初,如果出现带有惊喜性的、超预期的国内增量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提振市场。其他的小打小闹可能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