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的原则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年轻。” 摇滚的魅力,不是多么悦耳的旋律或优美的歌词,而是一股子真实劲儿,是那些年轻人身上溢出的生命力、无处宣泄的情绪和无所畏惧的莽撞,粗砾无序,但真实有力。 关注此文集,无论摇滚是否被打上“溃败”的标签,我们相信只要年轻的心不死,摇滚即不死。
乐队的夏天除了带来一连串歌单,更难得的是在音乐审美沟通这件事上的诚意。精英阶层动不动批判时代的审美是偏执、低智和思想贫乏,但天生没有审美环境的人在面对一个好作品时,品不出其中的好,曲高和寡还是懵逼慢慢就淡了,毕竟抖音、快手这类电子奶嘴多好吸,就像一个恶性循环,阶级的审美差异只会越来越对立。乐队的夏天虽然歌少话多,但告诉你什么叫套路,什么叫创新,让耳朵接受多种音乐类型,传递乐队的精神内核。那些叫嚣着自己爱了多年的小众乐队要烂大街的人,才真正自私。没有市场,只会消耗靠爱发电的乐队,都要生活啊。让更多人学会欣赏,才是乐队的夏天。
《新裤子:北京旧浪潮》玩音乐最重要的是开心,能顺便赚点钱何乐而不为,做音乐和商业化一定要搞对立吗?都快2020年了,融合最重要,创新就是与时俱进,闭门造车最终都会被遗忘。
《“复兴中国摇滚”是对《乐队的夏天》最大的误解》而且作者说乐夏就是一档过气团体组合翻红的节目。是的,这就是一档想让乐队重新火起来的节目,你看看参赛的乐队的平均年龄,它能不是翻红吗?有的都翻红几个来回了。这也不是什么小众音乐冲破枷锁,没人给他们枷锁啊,就是听他们音乐的人少。乐队最恨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在我看来也很正常,这就像你的公司和你的领导,在一直压榨你的劳动力后还不给你预期的报酬和资源,这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太正常不过了。乐队不是不肯合作,你看哪个明星不是上台演,演完节目就走,难道像春晚一样,演完留下来看节目吗?他们都是很有礼貌的,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态度,而且态度千千种,这才是乐队好玩的地方。这节目除了让我们听到乐队的才华之外,真正好玩的地方是让我们了解到玩乐队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他们的乐队是怎么样成长起来的!!这才是粉他们的人真正的原因!!!而且这些粉的消费能力和可持久度可比红一时的偶像们的粉丝更有潜力!!!!
《论《乐队的夏天》的火:一次网络深柜群体的集体诈尸》周口人,上了大学就再也没回过老家,看到这些照片感觉很真实,十年过去了,老家人的精神面貌、家乡环境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对比这几年大城市发生的创业潮 、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区块链...家乡似乎 永远不会有任何改变。大城市就像海面、而偏远落后的老家就像海底,即使海面 再怎么波澜壮阔,海底则无比寂静。
《村子里没有人听摇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