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负利率、泡沫、通胀......这些基于货币系统的一个又一个bug正搅得各国人民焦头烂额。货币,是原罪吗? 货币诞生伊始,并不是为了令发行者富有,而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商品交易效率,让人人都有机会变得富裕,但聪明的人渐渐明白“货币系统本身就使拥有资本的人得到了让资本增长的方法”,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看见了。 在许多国家史无前例地迈进“负利率”时代之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信奉已久的货币体系,“相比一座森林或天气系统,经济更像是一项技术或一种媒介,是人类而非上帝创造了经济”,而技术必然是双面的,关注此文集,像审视一项新技术一样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货币时代。
文章说的没错,救市就是央行为了少数人的贪婪和错误,买单!恶果确让老百姓来承担。企业的破产,行业的消失,本来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其作用。你来救市,就是变相为他们的错误买单,让他们得不到惩罚。如果长期下去,不管你是货币宽松,还是货币紧缩。受苦的都是老百姓,老百姓没有出路,最后的结局就是流血和规则重造。
《我们离经济危机还有多远?》文章后半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蛮有意思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危机。大多数人知道金融危机的危害,却不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文中点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央行和高利率的金融机构,央行过分依赖货币政策与利率这个金融工具,用低利率乃至负利率刺激经济,而金融机构因其高利率吸纳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却没有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满足其需求,只能创造和包装出一个又一个金融产品,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良性资金,银行被迫放出***,这就进入了恶性循环。央行最后“拯救世界”实际上就是让大众为金融机构买单,长此以往,危机会越来越严重,也会越来越频繁。还有美联储能坚持“天道法则”也难能可贵,因为欧洲国家的央行已经陷入魔怔,为刺激经济不断重构新的恶性循环。
《我们离经济危机还有多远?》对不少带有生活焦虑的升斗小民(比如鄙人)来说,见识智商有限,很难窥见宏观经济,就这段话觉得浅显易懂:-----“在货币、土地及金融制度的作用下,高房价与低制造存在逻辑关系。简单逻辑是,房价大幅上涨吸收了大量的家庭收入,削弱了消费市场,抑制了商品价格及工人工资上涨。-----很朴素的感同身受。。。 ”
《通胀,还是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