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周报-生鲜超市】这家生鲜超市34家店估值10亿,可它干的明明是个慢生意,敢快么?
限免 2017-12-01 20:58

【周报-生鲜超市】这家生鲜超市34家店估值10亿,可它干的明明是个慢生意,敢快么?


 

近日,生鲜折扣社区超市“生鲜传奇”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本轮投资方共占股20%。生鲜传奇现有34家店,年销售额2亿元,本轮估值为10亿元。

 

乐城股份总经理、生鲜传奇创始人曾王卫表示 ,此次融进来的2亿元,其中1亿元将用于对股东的回馈,而另外1亿元则用于生鲜传奇的快速拓展,未来一年,生鲜传奇预计开出100-150家门店。


“生鲜传奇”成立于2015年,背靠安徽乐城投资,仅仅34家店就被估值10亿,也算给生鲜超市行业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而就在前两天,阿里豪掷224亿港元入股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阿里高调出手零售业态,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是给盒马生鲜往纵深发展铺路,高鑫零售的地产物业资源及供应链资源无疑将成为盒马鲜生快速扩张的关键性因素。

 

一段时期内,社区生鲜连锁业态发展持续火热。尽管生鲜电商正在崛起,频频发布大额融资消息,但线下生鲜仍然以80%左右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显示,2016年我国生鲜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并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政府加大食品安全管理,消费垂直化、个性化时代的到来,生鲜超市又能否在农贸市场、大型商超接近垄断,且电商夹击的生鲜领域突出重围?生鲜超市又面临着哪些问题?


虎嗅将借着此次融资事件在会员周报栏目中为大家一一解答。


#顺便插播,借着周报发布,会员小秘书有一事宣布:

从今天起,新版虎嗅APP正式与大家见面,本次更新版本号为V4.8,欢迎大家下载我们的新版APP,保证体验更好!

随着虎嗅APP版本更新,我们的虎嗅会员栏目也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改版并更名为“精选”,我们正陆续引入了新的专栏,未来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的大咖及意见领袖与虎嗅一起为大家提供更精彩的内容。

然而考虑到我们的运力承受能力,我们决定暂时下架会员周报,因此,本期周报将是本栏目的最后一期。待团队将周报产品做更精细的打磨,它会在未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各位面前。

为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用户,本次虎嗅会员产品改版之后,我们对价格做了调整,将其从1288元调整至488元,对于已经成为会员的各位,您的原有权益将全部保留,并享受延长会员期限3个月、新的精选付费产品全部9折的回馈。

此外,虎嗅精选还会支持所有栏目单独购买服务,不再进行强制性的产品打包,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栏目来订阅。

感谢各位亲爱的会员对虎嗅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请大家拭目以待~

#插播完毕,请继续阅读本文~


虎嗅观点:

 

1)线下生鲜超市频频获得融资,目前还面临哪些困境?

 

今年6月份,京东战略入股社区生鲜超市“钱大妈”;仅仅一个月之后,美团首家线下生鲜超市掌鱼生鲜开业,阿里、亚马逊等也纷纷宣布布局线下生鲜零售,由此,线下生鲜市场争夺战就此揭幕。


为何巨头纷纷入局生鲜超市?一言以蔽之,生鲜超市替代农贸市场的大趋势不可逆转。随着经济水平、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生鲜超市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即便在中国,农贸市场的存在目前看来几乎不可撼动,生鲜超市还是将逐步替代农贸市场。


然而,生鲜超市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为了与农贸市场竞争,就要求产品品质好、购物体验好,同时价格换不能高于其他渠道的生鲜产品。然而,软硬件设施费用、工人工资、总部管理费用等硬成本使得生鲜超市的整体运营费用远远高于农贸市场,所以,生鲜超市又需要抬高价格来解决运营成本问题。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现实的矛盾。


其次,生鲜超市在规模化和标准化方面也存在巨大瓶颈。开线下店,就会涉及选址,这是个非常重运营的模式,即便一个店成功了,也无法保证再开新店同样能赚钱;生鲜对供应链要求极高,在运输过程中、保存过程中,都会出现耗损,而且一旦卖不出去,又只能丢弃。


另外,生鲜超市在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对人的依赖性很大,这也极大的局限了生鲜超市的扩张。

 

2)单店个体户有望盈利,但面临巨头价格竞争优势;连锁生鲜超市急于扩张,整体呈现亏损状态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多个区域的生鲜超市呈现规模化扩张趋势,在资本支持下跑马圈地。如,武汉中百旗下的邻里生鲜社区综合超市陆续开出,生鲜传奇也升级至第三代,到目前已开出30余家店。


但就生鲜超市单店运营情况来看,小范围盈利并不困难,然而个体户生鲜超市,抗风险能力并不高,租金一涨,立刻失去利润,并且在面临巨头们的价格屠刀时很容易遭遇重创。

 

而从传统超市企业孵化出的生鲜专业店,普遍要做大规模的区域连锁,重资产投入在所难免。这意味着,经营一两家门店时因为管理压力相对较小,资源比较集中,基本可以盈利。当门店数量扩张至十位数以上时,必然因为总部管理、技术投入、早期扩张等因素经历整体亏损的阶段,并且时间不会太短。对于这些连锁化的生鲜超市,只有当规模一定大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盈利。

 

3)合理的增加商品品类,提高经营者商品组合能力,可以缓解生鲜超市亏损状态

 

不少生鲜超市面临着涨价客流量缺失,不涨价无利润或者亏损的困境,于是逐渐增加销售品类和商品数量,慢慢走上了成为大卖场或传统商超的路上。


而现实情况是,生鲜超市希望通过增加品类和商品数量来维持毛利的做法,其实是个幻觉。生鲜超市在增加品类和商品时,成本管控、品控及供应链压力成几何级数增长,同时选品本身也对它们提出极大考验。


对于生鲜超市而言,成本管控和控损是贯穿整个经营行为的——从采购环节的选品、保管环节的处理、售卖当中的控制以及最后的报损和监督,这其中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的控损很难在某个单一环节当中完成。


另一方面,生鲜超市要求出货快、周转快,但要做到这一点,连锁化的生鲜超市还不如生鲜个体小店有优势。生鲜想要卖得好,对新鲜度、大小品相、采购产品的品质及价格是否有优势都有很高要求。这对于生鲜超市的运营能力,带来极大考验。


4)在品质、服务提升的同时,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价格


 部分生鲜超市的经营者认为在品质、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可以抵消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高问题;但从需求端来看,生鲜超市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老人或者中低收入人群,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价格。要想在生鲜领域占据市场,控制成本成为抢占流量入口的关键。


生鲜传奇的CEO王卫就曾提到过,“精品超市的路子走不通,要想做大,还是要关注大众消费水平”。

 

5)未来生鲜超市运营体系中,需要采取产品标准化、运营社区化的策略

 

生鲜传奇所走的折扣生鲜路线,落脚点在低价,王卫曾表示,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表演”便宜,即通过商品陈列、环境和有限的服务等方式让消费者觉得便宜。而要想维持这一优势,效率和规模又是关键的因素。


解决规模化扩张中的问题,首先要完成的是产品标准化。然而,生鲜的特质决定了它天然不具备标准化的优势,换言之,顾客就喜欢在购买生鲜的过程中挑挑拣拣,而标准化确实违背用户习惯的。至今,生鲜电商和生鲜超市还并没有找到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对于规模扩张,选址和社区化运营成为生鲜超市占领市场的关键。所以一般生鲜超市选址在社区附近,贴近目标顾客群,社区生态的购买力也足以支撑整个超市的运营成本并盈利。同时,门店可以再顾客采购过程中,随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在商品管理中融入社区的意见,不断形成优势互动。

 

6)生鲜超市虽优势明显,但要在竞争中突出重围,还需要在供应链、价格优势等方面进行创新

 

而农贸市场则以个体户、夫妻店为主,在采购方面相对更加自由,根据每天市场最低价进行商品采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价格要低于生鲜连锁店,这就使得生鲜超市在规模化扩张的同时,要建立自己供应链体系。


目前,多数涉足生鲜超市的品牌,都依托于原有的超市品牌,比如京捷生鲜之于京客隆、邻里生鲜之于中百超市、生鲜传奇之于乐城超市,有母品牌依靠便意味着新业态可以共享原有的采购和供应链资源,这是生鲜品类的两个高门槛要素。

 

行业速览

 

1)    从市场规模来看

 

2012年至2016年,我国生鲜超市整体规模不断增长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结果来看,2016年生鲜市场规模达1.3万亿,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从生鲜超市本身来看

 

生鲜超市经营和管控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除了在生鲜促销、产品保鲜、客流管理、品类销售情况统计分析等,对于总部后台也需要供应链、培训体系标准化、物流配送、人员调度等一系列软硬件支撑。需要在规模一定的时候,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盈利。

 

在人员方面,对生鲜领域人才需求度较大,但就目前市场而言,从事生鲜相关工作群体并不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对人员培训、管理标准化有较高的要求。

 

3)从竞争业态来看

 

线下生鲜以三类形式存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生鲜连锁超市;大型超市货品齐全,涵盖家居、日用品、生鲜等多个品类,主打一站式购物的概念;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大型超市也陆续推出“餐饮+超市+物流配送+多种业态”的新模式,如永辉超级物种、百联RISO等多种新零售业态相继亮相。

 

农贸市场做为早期生鲜、社区购物的场景依然被大众所欢迎,其购物环境更加自由,买卖双方更注重感情维系,回头客较多。随着政府对“农改超”的大力推进,农贸市场一改脏乱差的形象,对大型购物超市及生鲜连锁带来一定的冲击。



 

文章题目:无人货架,或许是顺丰电商逆袭的最好机会


作者:西西果

 

11月20日,顺丰官微正式宣布推出名为“丰e足食”的办公室无人货架品牌,这下,在无人货架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真得替自己捏把汗了。


本文作者在10月初就像写写顺丰做无人货架的优势和可能性,一个投资者得知了,赶紧劝阻道,“这样点醒顺丰,对我们的项目是个威胁,还是让他继续‘睡着’吧,过几个月你再写一篇‘顺丰错过的无人货架机会’更吸引眼球。”更有创业者自信满满地说,整个十一月都是高峰期,顺丰应该没空折腾。等过了年,顺丰内部从研发到铺开也要一两个月,那时就没有实质威胁了。


可顺丰真的入局了,它会给无人货架这个已经杀得刀刀见血的赛道,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呢?


这篇文章可能会给你一些提示。


我一直不太看好顺丰在互联网和电商领域的探索。俗套一点,就是基因问题。让一群送快递的吆喝卖货,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直觉告诉我这次可能真的不同:


1. 顺丰的基因是To B基因,无人货架是To B的事


To B基因,讲究精准和聚焦,在于销售和服务,老老实实服务,通过质量打动客户。To C基因,追求概率和互动,在于引流和市场,是利用消费心理需求,进行获客和销售。因此,顺丰在嘿客、优选、海淘上很难玩的转。


哪怕产品质量好,也传播不出去,你不懂引流,也不会讨好消费者。而今天无人货架开发,目标客户清晰,不是靠打动办公室员工完成的,更多的是对企业主或者行政人员进行销售BD。这个对于几千人大客户销售、区域销售的顺丰来说,则是轻车熟路。更何况其中大多已经是顺丰的月结客户。


2. 这一次顺丰是主场


顺丰过去的商业尝试多在自己的核心场景之外。无论是居民小区的嘿客还是线上零售,都是业务外延。而今天商业写字楼是顺丰的绝对主场,客户是长期合作的,配送班次是现成的,门禁、物业许可、停车位等都都不是问题,收派员可能是唯一能进到办公室的人,客户对顺丰的品牌认知和信赖度是最高的。这种具体的实打实的优势,可不是当年嘿客简单一句“顺丰在线下物流上有优势”所能比拟的。


3. 王卫下定决心大战一场


我没有更多的内幕,但是仅一个月不到,就要在十几个城市全面铺开,面对双十一、双十二高峰期,仍然重兵投入,且迎战大量手握重资的创业团队,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王卫在内部多次反省商业拓展失误,今日作为公众人物,又是一个饱受质疑的风口,再次出手,以这样的节奏,只能说明:顺丰高层必是下了巨大的决心,投入巨大资源,对无人货架抱有巨大期望。这与此前嘿客和优选初期在战略上的摇摆明显不同。

 

业界人士意识不到这三者的差别,只一句顺丰商业没成功过,拿往昔的失败去嘲讽,可能有点刻舟求剑或者是自我安慰吧。


本周融资事件分布情况:以获投数量论,生产制造领域公司领衔,企业服务领域位列其次,医疗健康和文化娱乐领域也有不错的融资表现,但与制造业、企业服务领域融资案例数量相差很多。

 

本周值得关注的部分创投事件有:在人工智能领域,医学影像分析企业图玛深维完成2亿人民币,由软银中国领投,看来“人工智能+医疗”的确将为医学领域带来改革;双目ADAS研发企业中科慧眼宣布获得近亿元Pre-B轮融资,由百度阿波罗基金领投,中科慧眼也为百度智能驾驶事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企业服务领域,智能猎头招聘平台“猎萝卜”宣布已完成1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来增加平台的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和优秀人才招募,提高交付效率。

手机上门维修O2O平台闪修侠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进军多业务维修服务,扩大线下网点布局,O2O再次被资本关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妙投APP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