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新东方迎来“好未来”?| 一解财报
2021-01-26 08:30

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新东方迎来“好未来”?|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2021年1月22日美股盘前,新东方(EDU.US)发布了截至11月30日的2021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新东方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经营亏损3215万美元,去年同期录得经营利润2530万美元;归母净利润实现5390万美元,同比增长0.87%。

 

继前两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之后,新东方在该季度迎来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这是否意味着新东方走出疫情阴霾?迎来“好未来”?


本文核心看点:


  1. 新东方二季度营收增速回暖,归功于暑期推迟与线下业务复苏,但国内疫情反复以及海外疫情失控,新东方未来业绩或持续低迷;

  2. 二季度新东方出现经营亏损,主要是受“淡季”影响;而“淡季”之外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主要是新东方控费用,保利润,但代价是线上业务增长乏力;

  3. 新东方押注的OMO模式,很难落地。因为线下线上业务容易左右互搏,相互掣肘,以及受限于运营思路的转换,线上线下业务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难以走出疫情阴霾

 

截至11月30日的2021财年二季度,新东方实现营业收入58.39亿元,同比增长13.05%,走出营收规模持续萎缩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受暑期推迟影响,该季度覆盖了部分暑期;二是线下业务逐渐复苏。

 

新东方财报披露的是美元,但考虑到公司入账的是人民币,我们换算成人民币来考量新东方的业绩变化。


(1)营收构成


新东方是综合性教育集团,旗下业务涵盖K12业务、留学考试、留学中介、在线教育等。公司主要业务包括K12课后辅导(优能中学、泡泡少儿)、留学业务(留学考试、留学中介)、在线教育(新东方在线)、成人英语培训、私立中小学、教材研发出版等。(注:虽然新东方在线已经分拆并在香港上市,依然被并表)

 

2020财年年报数据显示,新东方的K12业务收入占比6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是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源;留学业务占比19%,同比减少7个百分点;线上业务仅占5%,与往年相差无几。在2021财年上半年,新东方在线贡献营业收入1.029亿美元,占新东方总收入的5.5%。

 

新东方营收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三个问题:①新东方留学业务占比较大,该业务大幅下降必然会拖累整体业绩增长;②新东方业务重心从留学业务转向K12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海外疫情带来的冲击;③新东方的线上业务并没有在此次疫情利好中,充分发挥增长优势,侧面反映了新东方线上营销薄弱。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2)收入周期性

 

由于教培行业业绩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新东方第一财季包含暑假6、7、8月份,为报名高峰期,属于业绩“旺季”,而紧随其后的第二财季(9、10、11月份)属于业绩“淡季”。第三财季覆盖寒假时期,是次于第一财季的业绩“旺季”。因此,新东方的营收规模遵循Q2-Q4-Q3-Q1依次提升的趋势。

 

从季度数据看,2020财年二季度(截至2019年11月30日)及之前,新东方的营收增速基本维持在30%以上,但此次新冠疫情成为新东方的业绩拐点,高增趋势扭转。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受疫情影响,今年暑期有所推迟,推迟一到两周,利空上个季度,但利好该季度,该季度覆盖了部分暑期,因此带来业绩“回暖”。但该因素具有偶发性,不可持续,也不能影响新东方全年的业绩。

 

该季度新东方线下业务复苏。截至2020年11月30日止,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总计1518个,环比增加46个,同比增加214个。主要是随着国内疫情向好,新东方自9月底以来逐渐恢复了所有线下运营。该季度新东方K12业务同比增长26%。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3)与好未来的营收差距拉大

 

截至2019年8月31日的季度,好未来营收规模首次反超新东方,在最近三个季度,好未来营收规模已完全赶超新东方,且从两家公司业绩增长趋势来看,好未来营收规模会持续高于新东方,且两者的差距逐渐拉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差距之所以越来越大,一方面归功于好未来对线上业务的持续发力,线上业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线下业务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海外疫情失控,必然会影响到新东方的海外业务,该业务在2020财年占比达19%,预计新东方的业绩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

 

短期看,不仅新东方海外业务受全球疫情爆发增长受限,国内反复的疫情也影响了新东方的线下业务。1月19日晚,北京市教委通报,新东方等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存在问题。

 

长期来看,新东方将面临英语需求骤减的风险,一方面是随着翻译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英语辅导的需求降低;二是疫情全球蔓延导致新东方海外业务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此次海外疫情持续失控,新东方业绩将持续低迷。

 

控费用、保利润

 

亏损是在线教育平台的常态,而新东方除“淡季”之外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主要是在市场上疯狂融资、牺牲利润抢规模的时候,新东方反其道而行之,控费用、保利润。

 

截至11月30日的2021财年二季度,新东方出现经营亏损,经营亏损率为3.62%,主要是受“淡季”周期性因素影响。

 

(1)利润强周期性

 

受营业收入周期性影响,新东方的利润也呈现周期性,在财年一季度是利润“旺季”,财年二季度是利润“淡季”。其经营利润率遵循Q2-Q4-Q3-Q1依次提升的趋势。

 

但新东方利润率的周期性且更加明显,主要是“淡季”的营业收入规模较低,而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难以压缩,这就导致“淡季”的毛利率较低,管理费用率较高,一低一高大大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这也解释了新东方为何在“淡季”大多出现了经营亏损,2018财年二季度和2019财年二季度的经营亏损率分别为2.8%和4.78%,2020财年二季度微利,2021财年二季度经营亏损率3.62%。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首先,营业成本较为“刚性”,难以压缩,导致新东方毛利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新东方的营业成本主要是教师薪酬、教室租金和教材成本,该部分支出很难随着营收规模降低而减少,因此导致“淡季”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剔除季节周期性影响,毛利率进入下滑通道。2018财年Q2、2019财年Q2、2020财年Q2和2021财年Q2的毛利率分别是51.35%、49.74%、54.28%和48.89%,呈现下滑趋势。这主要是师资成本和租金成本上涨导致的。

 

该季度,新东方毛利率同比下降5.39个百分点,主要是随着教育市场需求激增,各家机构必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留住甚至“抢夺”优质教师,因此推升了师资成本。而且新东方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新东方的成本端持续承压。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其次,新东方的管理费用高企不下。新东方的管理费用与营业成本相似,很难压缩,并不会随着营收规模降低而减少,因此导致“淡季”的管理费用率居高不下。新东方2018财年Q2、2019财年Q2、2020财年Q2和2021财年Q2的管理费用率分别是38.74%、39.46%、37.32%和37.47%,远高于其他季度的数据。

 

且在营收规模相差不大的情况下(2020财年,新东方营收规模35.79亿美元,好未来32.73亿美元新东方是好未来的1.09倍),新东方2020财年的管理费用是好未来的1.44倍。

 

反观,新东方的销售费用率则控制稳定,一是由于新东方的品牌效应,导致较小的宣传投入也能带来较大幅度的营收增长;二是新东方采取“重线下,轻线上”的发展策略,避免加入在线市场烧钱大战。该季度,新东方销售费用率为15.05%,同比增加1.32个百分点,主要是行业获客成本提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该季度,新东方经营亏损3215万美元,去年同去经营利润为2530万美元,在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27%前提下,新东方该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390万美元,同比增长0.87%,主要是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该季度,新东方其他收入为6593万美元,同比增加142.2%。但该部分收入与经营业务无关,不可持续。

 

(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新东方控制市场投入,保持销售费用率稳定,这导致其线上业务并没有在疫情利好中充分发挥增长优势,但这也避免了新东方大规模投入市场费用而压缩其利润空间,使新东方除“淡季”之外基本处于盈利状态。

 

销售费用控制得当的代价是线上业务增长乏力,截至11月30日的2021财年上半年,新东方在线贡献营业收入1.029亿美元,占新东方总收入的5.5%,贡献比例与往年相差不大。

 

不过在线教育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天花板极高,目前正处于跑马圈地阶段,而非盈利阶段。新东方采取保守策略,稳固线下业务,舍弃的是线上业务的增长。新东方利润的保证是靠控制营销推广开支,但受制于其行政费用难以进一步优化,其利润空间提升有限。

 

OMO模式只是概念式的存在

 

面对业绩低迷,新东方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募资总额超100亿港元,其中募资的40%用于创新及技术投资,以改善OMO系统的功能及效率;30%用于业务增长及地区扩张;20%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10%用于一般企业目的及营运资金需求。近一半用于支持线上教育。

 

新东方称,董事会主席俞敏洪曾表示,“新东方通过自主开发的OMO(Online-Merge-Offline)系统,平稳地将线下课程转移到了线上的小班直播,大大降低了疫情对新东方业务的影响。”

 

的确,在疫情覆盖期间,新东方通过把线下课程转移到线上,前期的递延收入得到确认,但俞敏洪押注的“OMO”模式,目前只是概念式的存在,并没有实现线上线下完全融合,实际上仅是“O+O”(线上+线下)模式。

 

线下模式在教学效果、学习效率上具备较强优势,导致线上无法完全取代线下,而疫情又凸显了线上模式的优势,不受时间、地域和师资方面限制,从而导致线下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开线上模式,疫情之后,“O+O”模式会成为教育平台青睐的混合模式,不过,线下线上业务容易左右互搏,相互掣肘,以及受限于运营思路的转换,线上线下业务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短期来看,国内疫情反复,限制了新东方线下业务发展,叠加全球疫情蔓延导致新东方的海外业务骤然降温,影响整体业绩表现。且新东方线下业务逐渐被好未来赶超,且差距将会逐渐拉大;长期来看,新东方经营层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面临英语需求骤减的风险,一方面是随着翻译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英语辅导的需求降低;二是海外疫情失控导致新东方海外业务萎缩。

 

因此,对新东方而言,2020年是过去五年中最差的一年,但也许是未来五年中最好的一年。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