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年度二十一问:库克、贝索斯如何塑造公司的价值观?|荐读
2021-12-24 16:50

年度二十一问:库克、贝索斯如何塑造公司的价值观?|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23:04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上篇,“荐读”发布了“年度十大图书”,这是一份完全基于主观性挑选的书单。在我个人有限的时间和视野里,我只看到了这些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图书,与图书所谓的“好”与“坏”,以及是否值得阅读,没有任何关系。


本篇,将以提问的形式,发布“年度二十一问”,梳理“荐读”过去一年对于技术、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复杂关系的讨论。其目的不是给出所谓的“答案”,而是希望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不断打开思考的边界,重新定义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一、我们是否已经进入“咆哮的二十年代”?


“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是指上世纪二十年代欧美主要国家迎来的一次经济与文化大繁荣。彼时,一战结束、西班牙大流感进入尾声,从美国到欧洲,电气化带来的产业创新机遇、汽车带来的城市化潮流以及文学、艺术的持续繁荣,共同铸就了一个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时代。


2021 年,我们刚好踏入到又一个“二十年代”。


年初,《经济学人》一期杂志充分展示了一个乐观主义者在 2021 年年初的所有希冀。



社论文章先用“悲观者理智、乐观者发财”的句式,勾勒出当下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然后笔锋一转,列举出接下来十年——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巨大机会,包括三个方面:


  • 过去几年,大量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酝酿新的变革可能;

  • 主要国家政府,都加大了对基础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同时资本市场也看好诸如太空、生物科技等新技术;

  • 新技术的应用速度不断加速,疫情刺激了各地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也在推动新技术的普及。


因此,《经济学人》认为,尽管疫情引发的不确定性还在,但这个世纪的“咆哮的二十年代”依然有可能。类似地,《金融时报》专栏作者 Martin Sandbu 也给出了乐观的预期,他认为,疫情压制了一部分人的消费欲望是关键。


这可能在疫情结束后,形成与上世纪“咆哮二十年代”类似的享乐主义消费高峰,也就是中文语境里的“报复性消费”


投资人 Brianne Kimmel 在今年 2 月,提出了“来自家庭的新产业革命”观点。其核心观点是,2020 的全球疫情加速远程办公与在家办公的普及,来自家庭的产业创新之路即将开启


作者提供了诸多数据予以佐证,文章最后给出的几个趋势,包括:家庭创业的重要性、从社区到全球的商业逻辑、拒绝公司文化等。


个人认可该趋势背后的技术基础设施,同样不可忽视:


  • 其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云基础设施为围绕家庭创业或远程办公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


  • 其二,Low Code 或 No Code 工具的流行,降低了软件/应用开发维护的成本,这也极大增强了家庭创业的竞争力;


  • 其三,全球各地线上支付的逐步发展,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系列信用体系;


  • 其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断降低物品流通的成本,从而让家庭社区创业并卖到全球变成可能。


二、内容创作者的出路在哪里?


2021 年,以 Substack 为代表的邮件通讯产品依然火热。


关于 Substack 的讨论应该区分为两种:


  • 其一,Substack 成功地将付费 Newsletter 主流化,不仅让更多普通读者了解到这种内容产品模式,还为很多有能力的创造者们提供了新机会;


  • 其二,Substack 的一些做法,包括但不限于提前支付订阅费用、收取 10% 的佣金以及其对某些写作话题的态度,更是一次媒体话语权的争夺战。又一次,美国西海岸的科技公司向东海岸的媒体巨头们发起了新挑战


Substack 的商业模式建立在大量付费邮件通讯的佣金基础之上,它需要不断获得作者,特别是优质作者。这或许也是该公司频繁释放一些靠邮件通讯年入数十万,甚至百万美金的励志故事的原因所在。


科技媒体 Verge 主编 Nilay Patel 在采访 Substack 另一位创始人 Chris Best 时,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一个人一天能真正阅读几封邮件通讯?


这不仅触及到 Substack 的商业模式,也让我这样的内容创作者陷入深思。


科技观察家、同时也是邮件通讯作者的 Benedict Evans 指出,不管是采用 Substack ,还是 Mailchimp 或者是 Ghost,所有这些邮件通讯平台都是工具,它不会带来流量也没有读者,作为内容创作者,需要自己动手才能获得关注与流量,由此带来收入。


更进一步,当一个内容平台拥有 1 亿用户与 100 万创作者时,这个平台该怎么办?采用苹果的 App Store 模式(人工),还是 Google 搜索排序(机器),还是什么?或者是 TikToK(算法)的方式?


也因此,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从来没有救世主,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凯文·凯利曾有一个著名理论,大意是说独立内容创造者的奋斗目标,只需 1000 个忠实粉丝即可,这 1000 人足够“供养”内容创造者的衣食住行。


某种意义上说,不管是 Ben Thompson 还是 Substack、微信平台的创造者,也包括我,都是在实践这一套理论,所不同的是,有的创作者需要平台的支持(也要接受平台分成),而有的创作者则以更独立的方式构建渠道与读者群体。


a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写了一篇长文指出,基于区块链的 NFTs 可能会成为 1000 粉丝理论的关键技术,NFTs 作为加密代币的一种,具有无法互换的特性,由此使得该货币能够成为数字资产。


Chris Dixon 谈到了三个好处: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足够颗粒化的价格模型;趋于零的获客成本。


当然,内容创作者是要构建“粉丝”还是“产品”的争议并无定论,一个选择题:如果你拥有 2000 个粉丝,但另一个人只有 2 个粉丝,分别是伊隆·马斯克和保罗·格雷厄姆(知名投资人),你会和这个人交换账户吗?


更进一步,结合长期关注创作者经济的 Li Jin 的观察,一如曾经对 Uber、滴滴疯狂追逐一样,嗅觉灵敏的资本正在加速进入这个领域。


这对于创作者、平台来说,都需要重新思考新的定位。如果你对创作者经济的现状有些了解,我推荐重点阅读最后一部分,作者给出了几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方向,不仅对内容创作者有启发意义,也可能是下一个内容创作平台出现的产业背景。


三、为什么互联网时代,拥有一件物品如此之难?


一个鲜有人提及的问题是:谁拥有互联网?


年初,从社交媒体到视频网站,从即时通讯到网站托管,美国科技公司“集体封杀”了特朗普及其追随者们,这一系列举措被一些人认为是一场“捍卫民主”的运动,但这个事件远非“黑白对错”这么简单。


《经济学人》指出了两个方面担忧


  • 其一,如果因为特朗普宣扬煽动言论而被包括 Twitter 在内的网站删号,那么长期以来鼓吹仇恨美国的伊朗政治家(比如哈梅内伊)的账号又该如何处理?


  • 其二,现阶段的科技公司,特别是科技大公司对于在线言论的审查,缺乏权威与透明度,这必将引发更多连锁反应,可参考欧盟对科技公司“封杀”特朗普的反应。


2016 年,特朗普竞选成功后,《纽约客》也提出给“互联网属于谁”的问题。这篇文章从 19 世纪的“互联网”——电报/报纸——如何影响大选入手,一如马克·吐温所言,历史的确不会重复,但历史的节奏还是很相似。


这些曾以让“看门人消失为己任”的互联网公司,最后成为新一代“看门人”,而这些公司所做的事情,也在重复 19 世纪的节奏,通过更高效、个性化的信息影响、左右社会的认知,从而改变社会与政治的进程。


如果说互联网权力争夺战是一场国家间的新游戏,那么对普通个体来说,即便是想拥有一台完全属于自己的硬件设备,比如电脑,也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这样的电脑不应该属于微软(操作系统)、Google(Chrome 浏览器),也不应该被装入各种追踪程序。而当下,这些电脑本质上都是一台台广告设备,即便用户花了钱,但某种意义上,依然不是这些设备的所有者,真正的“主人”是数据收集者、广告商以及云计算公司。


硬件之外,软件也在脱离工具属性,变成了一种需要随时联网(监控)的服务。我们现在使用的每一个软件,无一不是与“服务”联系在一起的,手机上的 Spotify 与其说是音乐软件,倒不如说是拥有软件功能的音乐服务,而 Kindle 阅读器更像是亚马逊电子书服务的载体。


这是 Rechard Stallman 给出的结论,软件不再是赋能用户的工具,而在某种意义上“捆绑”了用户。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提问,数字时代的内容收藏也变得无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书架、墙壁或专属的柜子收纳自己的收藏,这些收藏或是图书、唱片、艺术品、红酒等等,这些物理存在连同收藏品的摆放位置、新旧程度以及背后的故事,定义了所谓收藏的意义,一如瓦伦特·本雅明所言的“艺术品光晕”。


现在的场景里,我们原以为音乐流媒体服务可以成为唱片收藏的数字化映射,但无论是 Spotify 还是 Apple Music,用户必须时刻警惕其产品 UI 或功能的调整。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的音乐收藏,在这一层“收藏”里,用户既没有拥有一张唱片,甚至连一张歌单里的歌曲也无法控制,或许某一天就神秘消失,然后又神秘回来了。


四、为什么误导信息是下一场人机大战?


在真相与谎言之外,还有一类信息形态值得关注:误导信息Disinformation)。


与假信息(Fake Information)、以为是真实信息的假信息(Misinformation)不同,误导信息是一种主动制造的、混搭真假内容的信息形态。近几年来,在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的作用下,误导信息的“杀伤力”越发引人关注。


先看几份报告:


  • 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基金会年初发表了一份关于误导信息的研究汇总:误导信息像极了“猫鼠游戏”,进攻方与防御方斗智斗勇,从心理战到技术战,Twitter、FB 等社交媒体平台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 一家来自台湾智库的报告:从一个特定地区的特定案例入手,展示了当下台海两岸信息误导与反误导之间的激烈争夺,你可以不同意其中的预设立场,但你应该了解一些基于国家机器的信息误导套路和方法。


社交媒体已然成为误导信息的最大传播平台。2020 年全球疫情开始爆发时,面对社交媒体肆虐的假信息、误导信息,WHO 将其称之为“infodemic”,非盈利教育机构 Fast.ai 去年曾推出一门关于数据伦理的在线公开课,第一节课就是谈误导信息,这门课既有视频讲解还有大量阅读资料甚至还有课后作业,非常推荐。


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链条,每个人既是信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对某事发表看法)、传播者甚至关键传播节点(转发),这也给我们提出更多信息素养的要求。以如何使用 Telegram 为例,路透新闻基金会的这份手册,旨在为调查记者以及数字内容生产者提供一份正确使用 Telegram 的规范,特别是如何应对误导信息。这里面既涵盖了 Telegram 应用的特性,也分享诸多可应用于其他数字内容平台的方法论,非常值得细读。


理论之外,不妨再来看看一个案例。这是对中国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一则新闻的“溯源”,如果你今年看到类似“新冠病毒通过美军血液项目,由德堡进入欧洲”的文章,那不妨来看看这则新闻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本文作者示范了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机器翻译以及一定的信息素养去对官媒传播的信息进行质疑与求证,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误导信息的“无声战场”,机器正在成为新的主角,基于庞大文本数据训练与强大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多的文本生成程序出现在你我面前,比如 2020 年“诞生”的 GPT-3,来自乔治城大学的研究者们今年做了一组实验,他们或是让 GPT-3 撰写特定主题的推文、或是生成特定倾向的内容(比如阴谋论)、或是延伸某些议题。


测试结果既让人震惊,又让人沮丧,震惊在于机器展示的能力,而沮丧不仅是因为 GPT-3 在某些方面非常“弱智”,更是因为以 GPT-3 为代表的自动化文本生成程序,会如何深刻改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特别是其自动化生成误导信息的能力,又将给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说 2010 年代的误导信息争夺战还是属于人类,不过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人类脑力与体力的较量。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误导信息领域的“人机大战”必然会上演,这注定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但也是人类为数不多还拥有优势的领域,让我们做好准备吧。


五、数字公司是不是正在成为“恶龙”?


近两年,疫情放大了数字公司之于世界的意义。


以零售为例,在线、一站式、快速送达成为被迫隔离在家的人的新诉求,这也给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遇。


但当越来越多的人热衷在亚马逊电商平台购物,本地商业环境也迎来巨大挑战。《纽约时报》关注了多伦多本地商户对亚马逊的“阻击战”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声音,联合本地门店组成联盟,并将整个“抵抗运动”延伸到更多城市。


文中透露的一个细节:


本地商店所扮演的,不仅是商品买卖这一层关系,更多还有与所在社区及居民的互动关系,而在亚马逊、沃尔玛等电商巨头所掀起的“低价飓风”下,这一层关系正面临冲击。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印度,一位名叫 Praveen Khandelwal 的传统商店老板,同时也是印度市场抵制亚马逊的关键人物,他在 2020 年年初成功说服政府部门,使得贝佐斯的第三次印度访问没有见到任何一个政府官员,透过他的观点立场以及一系列行动,也能进一步了解到印度市场的复杂性。


这一年,Facebook 内部对于数据项目的博弈,让这家公司继续不再值得信任;这一年,亚马逊新任 CEO Andy Jassy 继续推行的“领导力原则”,被外界看来毫无意义;这一年,苹果继续以“隐私”作为公司新卖点,一系列标榜“隐私”的产品功能是不是也在制造一场隐私灾难


科技媒体热衷报道“技术如何改变世界”,或“技术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但在这些语境里,无论是“世界”还是“更好”,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科技媒体主观营造的表达,但在客观层面,以硅谷为代表的数字公司也在成为“新殖民者”。


像极了几个世纪前欧洲人对亚非拉人民所做的事情,过去三十多年时间,跨国数字公司依靠巨大的财力,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将自己的软件、硬件、服务快速分发到发展中国家,以此为支点,不断向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延伸。


以教育为例,微软、Google 等美国科技公司争夺非洲学生使用操作系统带来了一系列潜在影响,更进一步,跨国科技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很多落地技术在其所在国并不合法,这也让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硅谷技术的试验场。


六、如何塑造一家公司的价值观?


从“苹果的库克”到“库克的苹果”,这种文字顺序变化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奋斗史,也是一家公司的变革史,这两段历史被纳入科技产业与两个超级大国博弈对抗之中。


正如 Bloomberg Business 杂志所言,库克为苹果构建了一个要塞,足以抵御外部的诸多风险。他在供应链中的坚持与果断、与多任美国总统之间的互动以及鲜明的隐私价值观,形成了观察库克治下苹果公司发展的一个新的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这期 Bloomberg Business 杂志的封面,灵感应该来自苹果当年的 Think Different 广告。



“库克时代”的中国市场成为苹果公司重要的营收来源,长期研究中国市场的专家 Doug Guthrie 在 2014 年加入苹果,为苹果的中国市场拓展提供咨询与建议,借助这个视角,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苹果,也可以一窥科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苹果从 2004 年开始在中国生产 iPod,随后的十五年里,伴随苹果高速增长并成为全球最赚钱公司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也在显著上升,科技跨国公司与单一市场/供应链的绑定由此形成。这其中的利益纠葛与经济/政治博弈成为当下一个典型案例。


2021 年,亚马逊正式告别了“贝佐斯时代”,与福特、乔布斯之于其公司所不同的是,贝佐斯让亚马逊变成一台“不断创新的机器”,从最早允许用户评论图书到开发“一键下单”,从推出 Prime 会员到抵制华尔街投行的短期盈利要求,贝佐斯创造了新的行业规则,打造了万货商店与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巨头。


这一切当然会留给继任者 Andy Jassy,与此同时,贝佐斯对于效率的极致追求与亚马逊疯狂扩张带来的劳工矛盾、垄断指责,也将一并成为 Anady Jassy 面临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词“Internet landlord(互联网房东)”,来形容亚马逊云计算业务 AWS 的影响力。


理解贝佐斯,Bloomberg 资深记者 Brad Stone 的新书 Amazon Unbound 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入口,这是一本讲述 2010 年代亚马逊如何高速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当然是该公司创始人贝佐斯。


透过这本书,你会看到他如何从一家电商公司老板踏入媒体领域(个人资产收购《华盛顿邮报》)、电影领域(通过 Amazon Studio 赢得好莱坞青睐)。与此同时,他也成为美国东西海岸最有名望的人物,以及,这个星球上最有钱的几个人之一。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深刻感受到贝佐斯个人性格之于这家公司的影响,他对细节的迷恋以及“机械式”的做事方式,塑造了整个亚马逊公司做事方式和行为逻辑,比如一个典型的案例,2019 年贝佐斯的私人生活出现一些变化,他被报道与一位已婚女性有染,接着贝佐斯宣布离婚,并通过公开渠道向八卦媒体“开战”,整个过程里,贝佐斯和他的团队牢牢掌握了舆论话语权,通过预设立场、话题引导、重复解读等手段,成功地维护了贝佐斯的个人形象以及亚马逊的股价,这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 PR 行动。


七、数字货币会改变什么?


作为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的发言虽然已经不代表“官方立场”,但其对中国金融行业的看法依然具有非常强的官方色彩。


以数字货币为例,这篇周小川的演讲文字稿非常值得细读。在演讲中,周小川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历程,同时明确指出,数字人民币不是支付体系,而是一个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系统构建起来的双层金融系统,某种意义上接近于云服务的 IaaS(央行)、PaaS(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的架构。在此基础上,可能还会延伸出类似 SaaS 一样的数字金融产品。


而在海外媒体的视角,重点还是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数字人民币将强化中央政府对于金融领域的绝对控制;其二,数字人民币还将增强中央政府对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


2021 年围绕数字货币或加密货币还有两个值得细细阅读的故事:


  • 中东小国黎巴嫩,在国内经济面临崩溃以及政局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加密货币成为一个新的试验场,但距离去中心化金融的“成功”,还有很大的差距;


  • 三个比特币玩家们买下了一艘游轮,将其命名为“MS Satoshi”,以致敬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英语:Satoshi Nakamoto)。在得到巴拿马政府支持后,他们计划将这艘船与附近的人造平台打通,沿着巴拿马海岸线建造一个数字游民、创业者与比特币玩家的乐园。在这艘船(或者说“社区”)里,所有的民主、法律与经济政策(特别是税)都会被重新书写……


下期,我们将以数字产品对人类的影响为切入口,关注“被计算”的一代人、数字鬼魂、令大脑上瘾的数字产品等。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