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2021 风云变幻的 AI/云计算产业中,有哪些不变的“定律”?|AI内参
2021-12-29 16:40

2021 风云变幻的 AI/云计算产业中,有哪些不变的“定律”?|AI内参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47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我们总是热衷于对“变化”的追逐,恨不得每一次都可以跑在快速变化的“风口”之前,似乎这样才能成为风口上的那只猪。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任何一门生意都不可能建立在变化之上,只有那些不变的东西才是一种商业模式或创新模式的根基。就像杰夫·贝佐斯所言,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建立在零售领域的几个不变的原则之上,比如更低的价格或者更快的配送速度等等。


过去一年,每一期的“AI 内参”似乎都在汇总变化,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正在发生的新闻与值得关注的事件,但如果可以像地图缩放那样来回切换显示效果。


“AI 内参”呈现的内容又是“不变”的,比如我会常常谈及芯片特别是 AI 芯片的最新变化,这其中的根本就在于,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是人工智能,乃至整个产业界持续不变的需求。


由此,也构成了 2021“AI Insider”年终总结的核心逻辑,从每周不断变化的行业动态里总结出过去一年若干不变的要素,它们或是产业需求或是技术方向或是行业趋势。这些不变的要素,至少是未来十年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石,它们不会成为所谓的风口,不会让你因为快速了解变化挣到大钱,但却可能让你走对方向,而方向感,又是这个时代最缺的技能。



定律一:追求更高的算力


IT 产业发展的历史几乎就是计算能力(算力)不断更新迭代的历史,你我手上一部几千元的智能手机,其计算能力差不多是 50 多年前阿波罗登月导航计算机的 1 亿多倍。


这就是算力提升的直接体现。而在过去一年,围绕算力的争夺大概分为两个领域:话语权与成本。


其一,即便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继续解读“摩尔定律”的有效性,但 CPU 并不再是那颗唯一提供算力的芯片了。


最近五年时间中,英伟达已经向行业展示了基于 GPU 带来的巨大计算红利,特别是在面向机器学习的场景中,GPU 的效率惊人。而随着英伟达 GPU 产品线的不断迭代,由此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定律:黄仁勋定律


即便是英特尔,也在释放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一方面,加码芯片代工并在欧美投资芯片工厂;另一方面,英特尔今年重磅发布的 IPU,其作用也是减少某些特殊场景——比如机器学习——对 CPU 的依赖。英特尔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努力成为“新一代算力供应商”。



其二,阿里云、AWS 先后发布基于 ARM 架构的云端通用处理器、Google 持续优化 TPU、百度迭代 AI 芯片昆仑、腾讯推出专属 AI 芯片,其根本推动力是基于对算力的成本考量。特别是,无论阿里云、AWS 还是腾讯、百度,它们的另一个身份是云计算公司。


通过降低成本、提升芯片带来的计算效率,上述几家云计算公司可以更好控制对服务器硬件的采购预算,减少对上游服务器硬件公司的依赖,从而可以向更多客户提供更便宜的云服务。


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随着越来越多的云计算巨头在虚拟化架构(比如 AWS 的 Nitro 或阿里云的“神龙”)、云操作系统领域加快研发速度,通过底层计算芯片与计算架构、操作系统的整合,能够进一步优化计算效率与成本,从而形成新的技术竞争力。


定律二:客户需要灵活可控的 IT 架构


2021 年的云计算市场充满了各种变化,仅在中国市场,就有几个重要事件:


  • 阿里云开始盈利;

  • 华为云架构持续调整;

  • 字节跳动正式进入云计算市场;


以海外市场的视角去看,AWS 更换 CEO、Google Cloud 增长迅速、阿里云跻身 Gartner 云基础设施和平台魔力象限的“远见者”……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还有几个一直没有变化的趋势,比如,企业上云依然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这意味着,整个云计算的市场格局远未形成,所谓“云计算 2.0”或“云计算的下半场”的说辞毫无意义。



其次,对客户而言,无论是选择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成本、弹性、安全始终是最优先的考量,由这些不变的客户需求出发,你会看到云计算公司的一系列新战略和新产品,比如阿里云持续强化“飞天操作系统”与本地 Region 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将阿里云部署到客户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


类似地,AWS 本月更新的 AWS Outposts 产品线,也是要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足够灵活的本地部署选择。


再比如,各大巨头不断升级的云原生战略。腾讯在 4 月成立技术委员会,云原生是其重要发力的技术方向;余承东唯一一次作为华为云 BU CEO 上台演讲,其发布的核心产品也是云原生;而下半年正式踏入云计算市场的字节跳动,云原生同样是其产品输出的关键能力


更进一步,当客户完成基础设施上云之后,应用与业务上云的需求,也为云计算巨头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比如低代码开发平台


利用低代码工具或平台,企业业务人员可以快速开发、部署业务应用,既减少了与开发人员的沟通成本,又能利用这些应用快速推进业务,实现“降本增效”。这并不仅是简单的逻辑推演,Forrester、艾瑞咨询等机构也给出自己的预测数据: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钉钉成为阿里云“获客”与“留客”的关键,以及,为何 AWS 会不断加码对低代码的投入,从可拖拽的低代码应用开发工具 Amplify Studio 到机器学习低代码工具 SageMaker Canvas,不断降低的应用开发门槛与不断“赋能业务人员”低代码产品,连同无法轻易迁移到其他云服务的“绑定”,构成了云上竞争的新图景。


定律三:AI 技术必须与产业结合


回顾 2021 年的人工智能领域,你当然可以从以下几个线索中切入:


  • 语言大模型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 全球 AI 领域的投资变化;

  • 全球主要国家的 AI 国家战略;


但在这一系列变化里,有一条不变的规律:没有 AI 产业,只有产业 AI



过去的 2021 年,随着中国一大批 AI 创业公司为了上市而公开自己的财务数字,公众第一次全方位了解到所谓 AI 技术公司的市场潜力:


  • 持续亏损:以所谓“AI 四小龙”的商汤科技、旷视、云从、依图为例,过去三年共计亏损 133 亿元人民币,占营收的 85%;


  • 市场以及客户集中:以面部识别为落地场景的安防市场最为集中,2020 年安防相关业务占据了依图 98% 的营收,云从和旷视营收的 60% 也来自安防,在另一家创业公司格灵深瞳的客户里,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据公司营收五成以上;


这些数字足够“难看”,但即便“难看”也要亮出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 AI 创业公司此前动辄 1 亿美元以上的融资规模、业务模式单一以及营收缓慢,使得他们已经很难在私募市场获得大额融资,或者换句话说,中国的 AI 创业公司需要借助上市为自己“续命”。


作为一个“反例”,美国市场的 AI 创业公司 Databricks 依托开源数据服务 Spark 为基础,提出了“Data Lake House”的理念,即打通所谓数据湖(Data Lake)和数据仓库(Data House)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分析和服务平台,并引入大量 AI 技术,帮助企业客户快速高效处理海量数据。


Databricks 的大客户包括阿斯利康、汇丰银行等巨头公司。在新一轮融资 16 亿美元的融资后,该公司估值超过 380 亿美元,而其 2020 年的年度经营收入为 6 亿美元,高于上一年的 4.45 亿美元。


无论如何“续命”,“AI 产业”都无法支撑中国 AI 创业公司未来的市场故事,而在“产业 AI”的战场,这些明星 AI 创业公司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足够细分与足够垂直的市场,也是一个个需要定制与庞大服务人员作支撑的传统客户群体。


在这个赛道上,既有觉醒后的“传统”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与腾讯),也有依靠平台与资本转型转身的行业巨头(比如华为),当炫酷的 AI 实验室技术比拼逐渐远去,属于 AI 的下一场战役不仅是商业化,还有围绕 AI 商业化的产业升级与重,与巨头们拥有不断完善的云服务以及大量 C 端产品相比,这些 AI 创业公司并不占任何优势。


总结


2022 年的大门即将开启,从一月份的 CES 开始,整个产业又会进入一个新的年度循环。


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会看到各种新技术(算法)、新模型、新产品,也会听到“旧公司”的新战略与“新公司”的“旧宣言”。但在围绕人工智能、云计算的产业发展力,追求更高与更节能的算力、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云计算产品路线、持续与不同产业结合的 AI 公司(技术),这三大产业“定律”依然会贯穿其中,构成认识这个不断变化世界的底层逻辑。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