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云计算市场的不同统计方式|AI 内参
2022-06-10 15:00

云计算市场的不同统计方式|AI 内参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47

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期首先关注 Gartner、Canalys、Synergy Research 等分析机构给出的云计算市场统计方式,一窥整个产业的基本面。


面向未来驾驶的场景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美两国的立法现状如何?


本期还将关注:


  • AI+X:Meta 架构调整、领英的 MLOps 实践等;

  • 政府:中国两起面部识别案件、英国 AI;

  • 计算:近期值得关注的三起 AI 芯片公司融资;



本周的 WWDC 上,苹果宣布 Xcode Cloud 即将结束 Beta 测试、进入全面可用的阶段。


Xcode Cloud 是苹果面向开发者提供的持续集成和交付服务,它将多款基于云的工具整合在一起,帮助开发者构建、测试 App,于 2021 年推出测试版。


随着全面可用,Xcode Cloud 的价格也正式出炉,苹果将根据每月的使用时长进行收费,最低 14.99 美元/月,可使用 25 小时。



Xcode Cloud 可以看作是苹果在云领域的重要布局,自 2019 年开始,苹果从硅谷众多云计算大厂挖走不少云原生的人才。


不过也不必对苹果未来的云计算竞争力过分高估,无论是 iCloud 还是 Xcode Cloud,这些云服务的前缀——“i(Phone)”、“X(code)”——显然更重要,而“Cloud”也是为了服务这些产品。


Gartner 本月发布全球公有云市场的最新格局,五朵云——AWS、Azure、阿里云、Google Cloud、华为云——瓜分了全球公有云 IaaS 市场近 80% 的市场份额。



2021 年,全球公有云 IaaS 市场增长了 41.4%,达到 909 亿美元。


对于两家上榜的中国企业,Gartner 给出了他们的分析与预期:


  • 阿里云:有望成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其他新兴云市场的领先区域供应商;

  • 华为云:过去两年,华为对其 IaaS 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投资,通过增强的开放硬件、开源软件和合作伙伴支持战略,提升了自己的产品能力。


事实上,不同调研机构对于云计算市场份额的统计方式也不相同,比如 Canalys 的“云基础设施服务”的统计里,就将私有云、PaaS 纳入其中,2022 年一季度的全球云计算格局如下:



类似地,Synergy Research 也是这个统计方式,下图是 2022 一季度的全球云计算格局:

 


再来看 Canalys 本周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分析,2022 年 Q1 中国云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但增长态势不容乐观:

 


市场格局方面,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位列前三。

 


在云计算的庞大产业链上,成立 24 年的 Akamai 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家以 CDN 起家的公司近来完成多笔收购:


  • 2021 年 10 月,以 6 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 Guardicore;

  • 2022 年 3 月,以 9 亿美元并购云基础服务供应商 Linode;


加上此前强大的 CDN 业务,如今的 Akamai 正在成为一家兼具计算、安全与网络的云计算新玩家


计算


关注几家 AI 芯片创业公司的动态:


  • 百度控股的 AI 芯片公司昆仑芯成立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销售等;

  • 视觉传感器芯片的锐思智芯完成 2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巡星投资(OPPO旗下投资公司)和同创伟业联合领投;

  • 总部位于上海的 AI 视觉芯片公司肇观电子完成 C 轮数亿人民币融资,上海工融科创基金领投;

  • 韩国 AI 芯片公司 Rebellions 完成 A 轮 50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控股旗下的兰亭投资、韩国发展银行等,首款 AI 芯片 ION 面向服务器市场;


未来驾驶


至少在自动驾驶的立法层面,中国已经领先美国几个身位。


第一财经”披露,《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列入深圳人大常委会发布的 2022 年立法计划首位,已通过“三审”,有望在年内出炉。


这意味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法律空白的问题,有望在深圳率先突破


“第一财经”援引多家分析机构的观点,进一步展现出这项法律的意义:


  • 该条例是全国首个对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重要议题进行详细划分的官方管理文件,这将对 L3 及以上的产业链产生巨大利好效应;

  • 另一亮点在于,支持了以往处在模糊领域的 L3 级别自动驾驶的全场景通行,包括了高速、城市开放道路和泊车域,以及对商业化运营的放开,这将加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速度;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美国国会对自动驾驶立法的滞后,尽管汽车产业、科技公司拥有众多游说势力,但现在国会两党在这个议题上依然存在较大分歧,短期内无法达成共识。


不过,简单通过立法超前还是滞后来判断好与坏,多少有点幼稚,相较于汽车,自动驾驶的产业链、不同利益体更为庞大,而安全问题——无论是数据安全、车辆安全还是车上人员安全以及道路安全——更具难度,激进还是保守,更多还是一种策略选择罢了。


再来看看中美两国自动驾驶产业领域的新变化:


  • Waymo 与 Uber 达成合作,探索自动驾驶卡车的落地可能性;

  • 通用旗下的 Cruise 获得加州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资格;

  • 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被曝追尾,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自动驾驶就是要解决包括追尾在内的安全问题;


AI+X


Meta 迎来一系列人员与架构调整,除了担任 COO 14 年的桑德伯格即将离开公司,Meta 的 AI 业务架构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其官方博客的说法,此番调整是“创造一种新的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包括:


  • Responsible AI 并入 Social Impact 团队;

  • AI for Product 团队整体并入到产品工程团队

  • AI4AR 加入 XR 团队;

  • AI 研究机构 FAIR 将作为 Reality 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机构;


抛开公关话术,上述调整也是为了整合 AI 技术研发与产品,加速 AI 技术的落地。


谈到 AI 技术的落地实践,领英技术团队分享了如何进行 MLOps 的实践,通过设计一套流程和方法,满足数据科学家与 AI 工程团队的需求,值得一看。


Gartner 的预测显示,2024 年半数金融领域的 AI 项目将被取消或推迟,原因是大量业务可以被外包,那么为什么被外包呢?


原因也很简单:相比于自研 AI 业务,外包的成本更低。


来看几个 AI 落地案例:


  • 使用计算机视觉而非可穿戴设备分析运动员身体状况正在成为潮流

  • Spotify 使用机器学习优化流媒体音乐体验;


在英国,当地演艺人员联盟 Equity 发起一场倡议,呼吁政府禁止未经授权在 AI 系统中使用艺术家的声音、影像等数据。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场版权斗争,而透过 Equity 的调查数据,也可以了解到演艺行业如何看待 AI:


  • 65% 的受访者称 AI 会威胁就业;

  • 音频工作者担心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 83%;


Equity 还向从业人员分享一组技巧,用于对抗可能的“小偷”。


政府


天津一起人脸识别诉讼案里,居民小区以刷脸作为唯一通行方式被判违法。《新京报》披露了这起案件,其一审、二审结果的最大不同是,面部信息到底是个人信息还是隐私?


  • 一审法院认定为隐私权纠纷: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供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一审法院判决认为,原告顾某并未提交被告对其信息存在泄露、篡改、丟失的相关证据,且提供的相关证据不能证明二被告侵犯了其隐私权。故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 二审法院认为这是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依据的是 2021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 10 条规定,如果有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不同意采取上述验证方式而请求物业公司提供其他合理验证方式的,物业公司不能以智能化管理为由予以拒绝。


此前影响较大的人脸识别纠纷案发生在杭州,根据新华社


2019 年 4 月,原告郭兵与妻子向(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购买双人年卡,并留存相关个人身份信息、拍摄照片及录入指纹。随后,野生动物世界向包括郭兵在内的年卡消费者群发短信,表示将入园方式由指纹识别变更为人脸识别,要求客户进行人脸激活,遂引发本案纠纷。


该案经历了两次审理,一审后双方均表示不服,分别向杭州中院提起上诉。


在 2021 年 4 月的二审之中,杭州中院认为:“生物识别信息作为敏感的个人信息,深度体现自然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具备较强的人格属性,一旦被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可能导致个人受到歧视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不测危害,更应谨慎处理和严格保护”。


关于面部识别的法律规定,2021 年 8 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目前最重要的一部法规,明确面部信息采集的适用范围以及个体的相关权利。


该规定已经在最高院网站上全文公布,详见这里


最后看看英国 AI 产业的基本面,首先是宏观数据:


  • 2010 年以来英国 AI 研究投入为 20 亿英镑,其中 VC 投了 5 亿英镑;

  • 2011 年至 2021 年期间,总部位于英国的 AI 创业公司融资总额为 196 亿镑;

  • 2021 年英国 AI 创业公司融资达到 66 亿镑,欧洲地区最多。


其次,包括 iDoc.Ai、VeneHealth 等都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 AI 创业公司,这里有一份名单


第三,英国政府已经通过了国家层面的 AI 战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直接查看。


再补充一份资料:这个网站汇总了全球主要国家的 AI 政策,实时更新,非常实用。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