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进入“阿里系”,人们都在担心什么?
2015-12-14 14:52

《南华》进入“阿里系”,人们都在担心什么?

图注:香港,南华早报集团总部大楼。《南华早报》(英文名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是香港最大的英文报纸,1903年11月创刊,至今已有约108年历史。《南华早报》集团为香港上市公司(hk:00583)。主要业务包括报章杂志,传媒出版,网上互动式服务,录像影片后期制作。


今天早间,南华早报集团表示,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及相关媒体资产的价格为20.6亿港元(约合2.66亿美元)。这笔收购包括了《南华早报》报纸、户外广告、数字资产和杂志。阿里巴巴上周表示,将取消南华早报网站的“收费墙”,而新闻编辑仍将保持独立性,不受阿里巴巴公司的影响。


很多媒体已经总结过阿里系媒体版图,一些我们知道或不熟悉的媒体都在里面不说,甚至有些媒体表面上充满仇怨,但是同样被划归其中。当同样被冠上“阿里系”三个字的时候,到底什么会发生,什么不会?人们的哪些担心是合理的,哪些又属于担心过度呢?


利益相关


同为“阿里系”旗下的一些业务之间的联系肯定会更加紧密,但在不同的新闻编辑准则和业界态度下,其处理方式会有很大不同。


今天早上新浪科技的头条内容,是完成了其员工精心打造的一个原创的手机音乐播放器评测。当然评测代表评测者个人意见,所以只要过程严谨,逻辑严密,出来什么结论都不应该奇怪。但是我感觉,如果不是虾米音乐碰巧被评为第一的话,会有更多人向他们的朋友推荐这个评测。


33.jpg


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均是由知名音乐人高晓松担任董事长的阿里音乐集团的重要业务。而新浪微博被阿里入股之后,新浪的门户网站也被第三方观察者算作是“阿里系”的一部分——尽管实际联系可能没有那么紧密。


人们对媒体“公信力”的评价标准,仔细一想是比较奇怪的。比如,可能再严谨的论证和声明,都比不上刊登一篇集团成员企业相关的“负面报道”或者“负面评论”,更容易让人们觉得这媒体有“公信力”。


披露关联公司的负面新闻,对现代媒体而言并不是洪水猛兽。香港无线电视的前任业务总经理陈志云,因为职务相关问题被起诉然后折腾了很长时间,无线的六点半新闻报道该放头条就放头条,毫不避讳。反过来,对负面新闻的痴迷可能会让部分媒体误入歧途,比如《今晚报》刚刚就一篇后来被证明不实的批评“双11”活动的文章转载而道歉。其实根本用不着这样,只要实事求是就可以了,这个要求并不高。


在我看来,如果是拥有利益相关的媒体,在夸耀企业的好处方面,反而可以更加理直气壮,不用遮遮掩掩。只有负面报道,没有正面报道的媒介生态也是不正常的。同样,夸奖和批评只要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任何问题,读者也不必唯“负面”马首是瞻。


编辑自由


马云之前接受《南华早报》的采访被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引发一场小型公关危机。《今晚报》被阿里起诉后今日道歉,坊间就有了“坐等阿里收购《今晚报》”的玩笑。


任何的财团在入股或控股媒体时都会保证不干涉编辑自由。同样,任何的财团也都可能会有事实上已经侵犯了新闻自由的事件。只不过,大家如何看待则是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否会把同样量级的事情,因为做的人或者公司不同而区别对待,这可说不准。


如果说人们认为媒体的公信力是“一票否决制”,任何可能破坏公信力的事件会让该机构所做过的其他努力付之东流,那自然会对中国的媒体生态得出非常差劲的印象。《金融时报》寻求买家时,编辑部对中国媒体印象不佳,后来选择《日本经济新闻》接手。然而印象归印象,在涉及中国的新闻报道方面,一个不能否认的趋势是,外媒引用国内不同信源报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对引用信源不是加上一堆注释“供批判使用”,而是老老实实引用的比例也在增加。


对于负面报道的选材和角度都是艺术。比如同样针对阿里平台的打击假货问题,你既需要强调现在假货问题依然严重,很多跨国企业的利益依然没有完全保障,也需要强调阿里的大数据系统和专业的检查,杜绝监守自盗等等的努力成果。两者可因顺序不同而组合成立场各异的文章,而其舆论监督的效果并不会因此而折损。


对事实的披露需要真实,而且要反映全面的真实,而不是部分真实。在事实基础之上使用的笔法差异,只是用来供不同立场的人们巩固自己已有的结论。如果只是为了一个旗帜鲜明的立场徒增敌意,而放弃了可能接触更多内部资料和内部人士,并且第一时间寻求企业澄清和改进的机会,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打造“优质窗口”


阿里方面表示,收购的目的是“把阿里的互联网优势和《南华早报》的采编优势结合到 一起,打造一个让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优质窗口”。长久以来,当我们说让西方“客观”认识中国的时候,基本等同于多一些对中国的正面报道的意思。


其实,说外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真是会让本国居民觉得更幸福,这个就算“外国”也不能免俗。然而除了严肃新闻和社会议题之外,再多一点生活趣闻和鼓舞人心的感动事件,这类消息能不能更多些发生在中国呢?当然可以。而且有些时候,正是这样的软新闻才能够进一步的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民间交流。


中国花了这么大经历做了不少的外宣,然而就因为媒体本身带有官方属性,导致不少本来是高质量的报道也没有被介绍给外国主力读者。像是央视的体育频道和英语新闻频道,都曾经因为深度的人物访谈而捧回世界级新闻奖项,而这种案例实际上非常罕见。


这就好像我之前应邀给一家公司做咨询。负责人听完之后跟我说,这些事情他作为负责人都知道,但是跟自己员工讲的时候,员工没办法心服口服,只有一个外人作为“权威力量”,他们才会正眼看待。可能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还是无法摆脱刻板印象,会根据媒体的属性来判断报道是否可信。


当今世界的媒体生态,跟我几年前学习新闻和传播专业课程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课本上所讲的事情,很多已经跟这个时代相脱节。我想,在媒体行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会促使每一位媒体的读者在对新闻感兴趣之后,都能够花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跟这个时代一同进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