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凡亲述,当年华兴是怎么让滴滴和快的在一起的
2016-03-14 19:32

包凡亲述,当年华兴是怎么让滴滴和快的在一起的

对于华兴资本,关注创投的你理当是不陌生的,近年来几起著名的并购案,从美团、大众点评,58、赶集到去哪儿携程,几乎但凡是互联网圈“意料之外”的在一起,背后都“毫不意外”的有着一个华兴。这其中,滴滴快的一案当算是经典。然而,当事人当时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今天财经天下一文,详述了投行华兴资本的崛起,(原文太长,感兴趣的同学可戳这里)文中便透露了相关的细节,倒是不妨来一起看一看。


早还是再2014年4月的一天,包凡在等的士的间隙便说到:“滴滴和快的有什么好打的?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公司不断融资,管理层股份越来越少,对公司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这两个公司真应该合并了。”观者倒是这般清,而当局者也是逐渐吃不消——滴滴和快的在最高峰时,每天2000万美元的补贴已经令双方深受其困。而在2015年1月4日,双方的CEO先后致电包凡,想请起做媒撮合。据说一般情况下,买方和卖方各自当有一个顾问,但介于双方坚持不另找,“这个事情是程维和吕传伟坐下来正式谈之前双方就决定了的。”不另找的原因倒是简单,免得双方的顾问还要再交战一番。


虽说此前并购案也做过不少,但同时担任双方的顾问,对于包凡而言,也是头一回——并购一事本就复杂,而在滴滴快的合并案中,有15个投资人在里头。滴滴有8个人,快的有7个人,要把这15个人的条件全满足,那就是更加复杂的一件事了。不过包凡倒是自信:“滴滴和快的这个并购在找华兴之前,股东们已经达成共识了,但为什么临门一脚还是找华兴来踢?我们如果不帮他踢这一脚,他们也做不成。”


果然从开谈到最后交割,也只用了不过22日。何以如此顺利呢?


据包凡透露,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要求滴滴的程维及其股东和快的的吕传伟及其股东考虑,他们所有决策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合并完了这个公司是否增值,如果一方做的决定只是替自己争取利益,而损害了另一方股东的利益,这个事情肯定做不成。”


据本案的另一负责人王力行介绍,当时并购过程遇到的很大一个困难在于:“华兴是双方的独家财务顾问,但双方公司对我们都有防火墙,我们也不太方便去问公司要很多很细的业务数据。因此,我当时做估值分析证明给股东看的时候,其实还是费了挺大的劲,找了很多第三方数据。”而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 为了增进滴滴快的的信息透明度:华兴并购组设计了一套机制,这里面包括什么时间点双方互相开放什么样的信息,这个信息能够让双方做相应的判断。因为滴滴和快的双方很了解,比如说后台上你今天跑了多少单,我今天发出去多少单。


  • 让阿里巴巴和腾讯坐在一张桌子上:谈未来支付、地图、后台和账户这些东西怎么如何来和他们合作。


  • 做对价。所有股东都很关心对价,说白了就是你值多少钱,我值多少钱。虽然大家都刚做完一轮融资,也都有一个价格,但是大家是不会基于刚融完那一轮的价格来做一个互相评级的。


包凡还表示,“滴滴和快的合并的时候,我在酒店看到一本《希腊神话》。翻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感受,我觉得现在的场景就像希腊神话一样,我跟滴滴、快的这些兄弟们就是在人间打仗的凡人,而BAT就是天上的神仙,看着我们这些凡人在打仗。这两年发生的这些案子,可能每个案子背后都有BAT这只无形的手。”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