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用互联网思路做公益,蚂蚁金服推进的公益区块链技术为何形式大于实质?
2016-09-01 11:48

阿里用互联网思路做公益,蚂蚁金服推进的公益区块链技术为何形式大于实质?

今天(9月1日),中国首部慈善法正式实施,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是否会迎来分水岭还有待观察,至少已广泛兴起的网络平台募捐、公益众筹等互联网+公益形态有望逐步得到规范和认可。


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公益,无非是看重公益所承载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和在用户心中情感纽带的建立。阿里和腾讯这样的超级流量入口级企业,开放了最优质的流量资源,成立公益募捐平台,可以说直接改变了公益的参与方式,民间公益短短几年内就进入到了平民公益阶段。


不过,在公益这个另类的“秀场”里,从来不缺大咖和资金,痛点仍在如何保证物尽其用和公益善款开支的透明。特别是在大众参与公益的渠道普及后,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吃瓜群众们知道自己线上随手捐出的零钱,都帮助到了谁。


财大气粗活好的BAT到目前为止,也只解决了单向的参与度和筹款的问题,在线上筹集的善款拨给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后,并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善款执行细节与效果的回流反馈。这也是BAT唯一一个深耕后,却未能改变和重塑其运营生态的领域。


在公益财务透明化管理这样一个痛点如此明显,社会关注度又如此之高的领域里,你很难想象目前有实质性动作的社会力量屈指可数。除了阿里正在小范围试验的公益区块链外,也只有随手记的公益账本在做善款支出透明化的管理运营。


虽然公益并不是盈利项目,可是在平台思维里,公益透明化这块吸睛的流量场景,蕴含着不可低估的生态价值。

 

用区块链记公益的账? “前戏”撩人


现在张嘴不谈一下区块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了。这次,阿里将区块链和公益扯到一起,看重的是区块链作为数字账簿不可篡改的特性。并希望支付宝公益平台筹集的善款都记录在区块链里,用户可以持续追溯。


要让这个看似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阿里的区块链生态需要整合善款募集、资金跨平台流转、在线支付、现金交易4个核心环节。从线上筹款渠道来看,拥有流量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尝试为公益开放。腾讯着力打造9.9公益日,同样是生态级的玩家,在公益的战略上是超过阿里的。BAT级的互联网企业之间流量相互封闭,互有攻守,要打通全部线上筹款平台只能依赖马太效应,残酷的替代。


金融是阿里的强项,通过支付宝的发展对主流银行账户体系的打通,只要由阿里平台发起的金融交易,基本都能实现对资金流向的监控。而支付宝本身占据着第三方支付平台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国内接近1000家各类银行和270个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分散局面,对于阿里掌握线上的资金流来说并未构成太大的阻碍。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益支出都会在线上完成。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公益项目和长线资助类项目,公益开支现金支付的比例仍比较高。在这个最终执行环节没有闭环的话,想要让每一位捐款人都清楚知道善款最终流向哪里的体验是大打折扣的。


基于区块链云服务目前较有限的布局,以及金融行业整合分散产业链条复杂的利益关系。阿里目前用于公益的区块链只能是私有区块链,使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阿里数据平台自己独享区块链的写入权限。将旗下的公益平台线上善款募集、资金划拨、部分的线上支付数据写入区块链,来实现捐款信息的公开,资金去向有限的可追溯。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还需征得参与阿里公益平台的公益组织的同意。因为每一个公益组织的运营和管理能力不一,财务透明化管理只会增加公益组织自身的运营负担,特别是小微公益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公益资金的运营管理上其实是有成本的,比如资金跨平台流转的支付通道费用可能达到1%,基金会对于所募集公益善款的专业化管理运营成本在1%—3%之间。在国外,民间公益组织已非常完善,甚至说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商业化运作的组织。基金会的运营不仅会收取必要的运营费用,善款的投资理财收益已经成为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善款池收入的来源。当然这些与国外严格管理规定和完善的法律支持是分不开的。


而国内民间公益刚起步,社会公众将公益更多的理解为慈善,普遍认为公益的持续运营应该是无偿的,不计成本的。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民间公益面对的舆论环境异常苛刻。包括公益项目管理运营必要的成本支出和善款理财增值壮大公益基金的措施,也暂时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理解。


如果通过区块链去全盘透明公益基金的所有财务体系,将公益基金会管道化,一方面大多数公益基金的管理能力并不能匹配,政策法规上也暂时得不到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会让公益基金会在运营中承担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比如治理架构已相对完善的壹基金在近几年也同样遭遇了多次舆论危机。


所以,我们看到阿里的公益区块链首批试点只是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听障儿童重获新声”项目进行了合作。


如果将公益区块链仅应用到如此,其实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仅仅是数据库层面技术变革,并不能让终端用户感受到明显的体验变化。目前兴起的大病求助众筹类公益平台,已经能做到捐款人定向捐助指定个案项目,捐款额和捐款进度都能做到实时公开。从公益机构来看,像灵析这样的第三方管理软件能够做到跨平台的捐助善款数据管理,在阿里公益、腾讯公益等各自封闭的流量平台里,拥有更好的工具属性。


那么阿里要实现通过区块链“把每一笔公益捐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整个流程记清楚”的目标,必然是尊重区块链的技术原理,逐步扩展区块链的记账节点,由私有区块链向行业区块链演进,最终构建公有区块链生态。


在起步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本身具有不可篡改,开放性,去中心化,高可信的技术特点下,阿里仍强调未来将引入更多公益组织和审计机构,便于审计,方便公众和社会监督的自相矛盾表态。因为区块链本身就是去人工化、去中心环节的过程。

 

生态建设周期过长  公益区块链的高潮还较迷离


隐藏在这背后的另一幕大戏,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推进公益区块链技术的是蚂蚁金服,说白了区块链技术是蚂蚁金服在技术制高点上的战略投入,未来必将应用到金融服务当中。


区块链已被广泛认为是未来二十年重构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性技术,在证券、保险、大数据征信、跨境结算等主要金融服务领域都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科技金融和支付作为阿里的根基,其当然比谁都更急迫的在区块链应用领域抢得先发优势。


在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和匿名性的技术特点支撑下,目前大多数商业组织在未来将会面临被管道化,服务品牌会被弱化,用户自己成为账户的管理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权限。交易在未来将更多是点对点的撮合,中间环节将被大幅压缩。


这种去中心化的重构过程无疑将会触动庞大的结构性利益,特别是在金融这个更为敏感的领域。本身发展不太完善,诸多领域又饱受诟病的公益行业为区块链提供了最佳的实验田。


通过区块链要实现对每一笔零散捐款最终花在哪里的完整闭环,例如是支持了一顿午餐,还是付了某一天的医药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透明公益,阿里还需要尽量将更多类型,更低层级的边缘化支付场景整合到线上,尽量规避人工参与环节。对于极少部分偏远山区线上支付难以覆盖的地方,要有支出流水凭证式审核导入的补充机制。


原因就是一旦导入,不可更改,一次作假,终生留存,并被纳入公益组织的信用评级对所有人公开可查阅。作假和失误对于公益组织来说都将会有致命的影响。这也将会倒逼公益组织在财务透明化的建设上予以更高度的重视。


在对支付场景的围猎式覆盖全面导入线上的过程中,农村是最后的不确定性市场。蚂蚁金服的农村金融事业群,农村淘宝,菜鸟网络物流都在布局农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旦从城市到农村的纵向格局被全面打穿,电商、金融、物流无死角覆盖,完成平台管道服务的终极搭建后,我们将真正迎来用一部手机和区块链交易全球化的时代。


在垄断型平台管道的支撑下,透明公益的渐渐式推进将会迎来用户用脚投票倒逼行业改革的加速。捐款人、公益机构、资金通道、实物类产品购买与专业援助服务提供方、受捐人或受捐项目被最大范围的整合到公益区块链生态里。


公益未来将有望实现公益机构专业服务和资金管理的分离。在公益区块链体系里,公益善款将从捐款人直达受捐人,公益机构的专业服务也将会由政府或者商业组织提供购买服务维持运营,以及在审核和监督实施的公益项目中,按受捐善款一定比例的劳务提成来提供专业劳务购买服务。


如果阿里借助公益区块链完成从私有区块链向公有区块链的平台搭建,实现对公益行业的重构,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区块链使用的普及。那么由公有区块链平台、云服务、电商、全域支付场景和物流体系支撑的区块链生态将具备革新任何一个传统金融行业的能力。公益区块链这场前戏撩的是否精彩,将直接决定后面高潮的质量。


从支付宝到余额宝再到今天的区块链,技术变革和用户体验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唯一的变数就是时间。在一场跨度需要10年以上的生态构建中,独角兽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回归财务,草根财务工具有望成为过渡期的透明连接器


国内公益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很难想象“重筹款,轻财务”的倒挂现状至今没有太大的改变。一方面公众非常关心自己的善款最终都花在了哪里,另一方面,公益组织执行团队多为志愿者,在组织约束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上都有较大的瓶颈,特别是缺乏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工具。


绝大多数小微公益组织在项目执行上已经疲于奔命,管理较大规模公益基金的公益组织在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透明舆论压力下,也在积极探索财务透明化管理的方法。“公益账本”的诞生就是来自于“免费午餐”基金和个人财务管理应用“随手记”的一次无心插柳。


由于开餐学校已达100多所,每天午餐开支又十分琐碎,为了让捐款人和社会公众了解学校每日的开支,免费午餐此前让开餐学校的老师将每日蔬菜、肉类、米饭、油、水果、调料等午餐开支都记录在新浪微博里向社会公式。对于捐款人而言平时不太容易主动去关注此类信息,另外140个字符以内的文字和数字的堆砌,信息展示也不够直观。


后面免费午餐找到了随手记,希望帮助开发一款管理开餐学校支出,界面展示更为直观、能打通主要社交平台随时分享公开的公益财务管理工具。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开发,公益账本就这样在摸索中上线。


其主要特点是将捐款人和受捐项目通过公益账本实现了直联。每一个公益团队的具体执行人员,每一笔公益收支的时间、项目、金额都可以在手机中随手记录。所购物品、购物小票等相关凭证也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在公益账本上进行留存,供捐赠者和公众下载查看。


为了保证财务的准确性,公益组织的多级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对账本进行检查、补充和修正,并保留修改人、修改事项等具体信息。


这种捐款人与受捐项目直联,公益机构执行人员作为记账节点,完成善款流向闭环的过程与区块链未来将实现的绝对透明目标一致。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公益账本目前仍依赖人工参与的相对可靠,与公益区块链未来基于智能合约、代码交易的绝对可靠。


随手记公益账本已经在帮助免费午餐基金、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公益机构进行透明公益财务管理的试点运营,目前正在与包括灵析、恩派等小微公益组织的技术平台和孵化机构合作,为海量的小微公益组织提供可以说是目前唯一的财务透明化管理工具。


相对于阿里公益区块链生态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类似公益账本这样轻量级、定制化的财务工具,在过渡可能会成为绝大多数小微公益组织较务实的选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