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嗅评:用过5个邮箱,换过4个手机,只留下1个QQ号
2013-07-04 18:57

今日嗅评:用过5个邮箱,换过4个手机,只留下1个QQ号

在春节前,总监以上员工被通知到公司领取一份礼物。在避开讨债商家的视线的某楼层拐角处,像地下党接头一样领取了一个纸袋,里面有一块德芙巧克力、24元现金的红包,以及杜一楠的亲笔信:24元代表对24券的信心,巧克力代表阿甘精神。

莹莹:作为公司老板,你可能觉得,只要给员工足够多的提成,就能让员工认真工作,甚至是为你卖命工作,可事实上真的如此么?请问,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感性的。,人性的本质是需要别人关爱的,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周围人对他的关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高的劳动报酬,但是金钱并不等于真诚的关心。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去了解和关心我们的下属。人最讨厌的就是“机器感” ,就是被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在企业里只有一个没有意义的工号,这样他是完全没有归属感的。可是,一些管理者却不愿意真正去了解员工,只是一味地依靠惩罚制度、威胁来管理员工,或者只想靠物质、金钱来刺激员工,这样的管理效果是有限的、短暂的。

至于帖子里最后谈到了企业文化,但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并不是说大家非要在一起加班加点,何况就像帖子里写的那样,很多人看似在加班,自己上只是消磨时间,甚至是在假公济私,为自己的小公司去运作。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帖子里写到的,对老员工的毫无原则的容忍与放纵,只能说明,企业的管理人,并没有摆脱创业时的思维模式。当一个领导人走错路的时候,后面的人也会跟着出错,当企业的管理者,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的时候,除非他自己愿意打破陈旧而错误的观念,否则,也许谁都无能为力。

帖子的最后写到,巧克力代表着阿甘精神,其实巧克力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安抚人们失落紧张较早的心情。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反思和学习,再次匆忙上路。一流的企业,来自于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模式。读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在下一次时成功。

QQ帐号体系,是比微信更恐怖的“武器”
曾航:微信的强大从来没有人否认,但是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上腾讯最值钱的并不是微信,而是腾讯多年来积累的QQ帐号ID体系。腾讯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未来可以依靠大批接入腾讯QQ帐号体系的 App获得更多的外部流量…

robinhul大致认同作者的观点,其实相对来讲,不管是PCQQ还是手机QQ,都无需太过滤微信,当然,腾讯从总体来讲,也需要适当划清两者的界限,各自保持分区,允许适当的交集,才是利益最大的措施。微信的威力和口碑更多来自于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对于微信的认同,特别是第一次的收到了众多高端人士和海外用户的认可,这是腾讯也是业界持续保持高关注度的原因。微信很好,很棒,QQ没那么棒,但QQ却是几代人的生活之一。

tryfor_dream俺从中学到现在只用过1个QQ号,那就是现在一直使用着的;使用过5个邮箱,现在使用的邮箱一个是126的一个是QQ邮箱,不过我现在更愿意告诉对方我的QQ邮箱,因为数字比字母的传递更准确;使用过4个手机号,最近的手机号是2010年回郑州之后办的;使用过4个通讯地址,现在没有再使用地址了。

江南愤青:很多菜鸟问银行会没钱?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装修,银行员工都是最有钱的人,只有银行给人钱,怎么会自己没钱呢?如果在国外,银行没钱铁定是大事。在国内,我们每天在看热闹,却从没人担心自己会没钱。让我们来看看银行怎么运作。

困倦的:照理来说,这个叫正常。不过这个理。。就是克强的理。是正常状况下。不滥发钞票,市场调节所谓的自生自灭。无源的水啊 ,货币和生产的价值。我感觉我真的是……银行家们不再顺风顺水了,迎接市场洗礼。感觉好像可以不用成天不担忧的笑开怀了。政府的奶孩子,命根子。你的源头是政府,是强劲的强制力。否则,感觉真的是这些年,你都滥用了多少钞票。先是万,后是亿,现在是万亿。你出售好阔绰。印刷纸张,买物买地买人买气,买劳动力你什么都买,还创造了一个金钱至上,代替政府,麻痹人民的社会。发行量不断攀升。没看到冥币上写的 单位也是亿,你继续接近吧。我还想看到你们像日本人一样,在议会上打架呢。印几张纸,什么都买走了。

dvdv :《小时代》还没公映,争议就挂满了东南枝。非要声讨这类“坏品位”的三观之崩坏也不是不行,但有没有想过,消费社会的多元化已经在隐秘但浩荡地发生?来,放弃艺术权威式的旧梦跟思维定势,跟怀揣“坏品位”的新钱包们说声你好!

公主の琉璃小四的争议,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在我们读书越来越少的时代,一部电影 微博的放大效应自然比在特定年龄层的图书市场要热闹得多。或许不能说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但是当每次上图书批发市场看见大家一箱一箱往外搬他的书的时候、当书店或者报刊亭在显眼位置贴着他那些书的海报的时候,就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商业成功的“文化商人”。他的商人特性比他的笔更显眼,别的不说,就如主文里那个乐嘉的文章就可见一斑,他其实深刻知道他的受众在哪里,他的金主们都是哪个阶段,甚至这些目标用户的性格如何?消费习惯如何?他都清清楚楚,试想现在还有有的公司说不定连这样的市场观察都没有。

所以市场往更细更深的方向分化也一直是未来的方向,没必要去在意一部被导演认为“受众特定”的片不符合更多人的审美观,虽然里面的价值观的确不敢恭维,但我们的教育如果真怕某一部电影某一类图书就能摧毁我们未来的价值观,那么该反思的也不止是电影了吧,是我们不懂(或者不想懂)小时代,还是我们的所谓“权威主流”不懂青少年?

从另一个方面想,这样的娱乐泛生活化的根基如何?市场如何?简单的以XX后区分,或许在十年前值得一说,但到了这种年代,用10年5年甚至1年来界定一群数量庞大的人都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文中说了目前观影年龄21左右,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年龄,也恰是这样的年纪里因为未迈入社会而较少经济压力(请不要拿极端例子自觉代入),对于看电影、社交之类的社会性娱乐更能接受(其实观察一下别国,消费力惊人的社会里某一代的经济压力都不会太高)。而至于年龄更低一点的人,买本通俗易懂沾满各类不明觉厉国外品牌装得狂霸屌酷帅的情感小说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么?谁一上来就《红与黑》啊?

所以有的东西正好击中别人掏钱包的欲望,甚至有点和这个东西本身无关。网络时代有的东西火是有理由的,比如四月强番进击の巨人,年龄大点的人(如我)在废萌当道的现在看看这猎奇的设定自然眼前一亮,当然也会有人去看八块腹肌什么的,至于一米六的兵长和别人不得不说的故事不也正好击中某个群体么;有的东西成为现象是没理由的,没理由的东西,就像无根的绿藻,虽然某些时候不经意间能糊你熊脸,但洗洗之后依旧睡得自然。

在这样满地掉节操的年代还去想争论什么高下,为某些笔墨官司下定论,本身就是一件闲的蛋疼的事儿。对待自己真看不爽的事儿,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忽略他,否则众口铄金,不过是为他人添砖加瓦。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