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每经》
2013-07-05 14:55

两小儿辩《每经》

作者注:我在网易科技写了一篇专栏,针对的是称《每经》打360是有腾讯在背后插手的说法。因为要把文章写得尽可能不偏不倚,防止误解,于是这是那篇专栏的另一个不那么正式的版本:

随着昨天《360棱镜门》系列报道的发布,《每日经济新闻》和360的攻防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年2月,每经做了一系列对360的批判报道。360当即称批评不实,起诉每经,随后在记者会上驱赶每经记者。6月底,案件被法院受理,即将开庭。

7月1日起,一篇题为《马化腾频频投资媒体为哪般》的报道开始流传,其中写道:“马化腾与博瑞传播交叉入股合作,间接参股了《成都商报》及其旗下的《每日经济新闻》,这是马化腾在2012年7月入股财新传媒后,又一次投资媒体业务。”

此前,@万能的大熊 在6月28日写道:“博瑞是每日经济新闻的大股东,腾讯和博瑞有重大资本合作,@独立调查员 背后是腾讯朱平豆,每经采访独立调查员黑360的稿子是怎么回事就清楚了吧。”
——不,一点也不清楚。做采访的人是谁,跟报道内容是真是假,存在着必然联系吗?

“难道你傻掉了不成?”脑袋里面出现一个小人A问道,“腾讯通过博瑞间接控制了每经,发篇稿子岂在话下?”
“在讨论谁是后台之前,难道不应该先看看报道内容本身与事实有没有出入,有没有以偏概全、错误理解吗?”另一个小人B反问,“遇到攻击先问动机,猜阴谋,找幕后黑手,你不会觉得这样很奇怪吗?”

“腾讯的黑手难道还不明显吗?当年他们是怎样镇压《狗日的腾讯》的?”小人A不依不饶,“《计算机世界》明明还说‘我们选择忠实于媒体使命,选择忠实面对产业的客观问题,选择捅破窗纸、直面争议’,怎么一个月后就承认‘使用标题语言及图片不妥,缺少应用的公允、严谨和标准’,不仅服软致歉,总编辑都被撤换了?这不是黑手又是什么?”
“好吧,好吧。不过腾讯去年7月大张旗鼓的进入财新传媒,你怎么没说两句啊——因为财新没做过360的负面呢,还是因为想找财新的问题太困难了?”

A怒了:“哼哼,我早就知道,连你都变成腾讯的枪手了!你一定是收了腾讯的黑钱!”
B笑了。“找后台谁不会呀,你说 @独立调查员 是腾讯研究院的,我还说 @万能的大熊 是360公关部的呢。”

于是,我人还躺在床上,脑袋里已经有两个小人准备在朝阳公园约架了。

“来,不要吵了——”我打算出面调停两个“我”之间的纠纷,“我们来看下腾讯和每经的‘资本合作’是怎么一回事。”

《每日经济新闻》是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2004年起联合主办的。2008年10月,博瑞传播参股设立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有限公司,出版、经营《每日经济新闻》。

2012年10月25日,博瑞传播宣布收购拥有知名页游《七雄争霸》的漫游谷公司。这是与腾讯有关联的一家公司——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世纪凯旋)由马化腾控股。换算下来,马化腾间接持有漫游谷35%股权。此次出售后,归结到他名下的金额为3.626亿元。这就是所谓“腾讯和博瑞有重大资本合作”说法的来历。

这次交易,博瑞传播溢价7倍以10.36亿元收购漫游谷70%股权,剩下30%股权只要漫游谷明年不亏,也会另付4亿多照单全收。收购的钱从何来?博瑞传播选择定向增发股票。

本次定增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博瑞投资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博瑞投资之外的其他最终发行对象是谁,要根据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的申购报价情况确定,价高者得。

每次定向增发都需要证监会的批准。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证监会仍未审批通过博瑞传播这次定增申请。6月27日博瑞传播发布公告称,漫游谷售股股东承诺8月末之前不会“终止购股协议”。就这一公告推断,漫游谷项目的交易进展顺利,而审批也有望在8月末之前通过。

“照这么说,只有当腾讯、马化腾本人或其关联机构成为竞价成功的几个投资者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回购博瑞传播的增发股份时,所谓‘交叉入股’才是成立的。”B说,“就算这种关联再隐蔽,一旦发生,小A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切,博瑞为讨好腾讯,还不是要安排每经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换取腾讯对出售漫游谷的全面支持?”A说。
“你没有证据!”B轻蔑一笑,“你是在狡辩!博瑞传播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候很明白的说了,此次收购是漫游谷公司团队的意愿,‘如果他们继续在腾讯的控制之下,腾讯不可能溢价收购该公司团队的股份,他们也无法实现自身的利益’。”

“呵呵~”A说。

看来调停失败。

历史上,财团入主媒体都绕不开可能干预媒体编辑自主权的质疑。旺旺集团收购台湾《中国时报》和中天电视后,就曾经引发类似的争议,也有一部分当时的员工不满而离开。不过仅凭猜测和“合理怀疑”无法扳倒任何一个媒体,却可能将双方拖下争论泥潭,在外人看来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就算事实如1+1=2般简单,媒体的公信力还是会被慢慢消磨掉。

这次争端,参战各方其实早就在心中对报道真伪预设了立场,所以试图说服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即使法院裁决分出了输赢,失败的一方也不会服气,更宣称这是对手动用黑暗力量对自己打压迫害的结果。

从2010年3Q的直接交锋开始,甚至更早,这样的情景就已经一次次在我们身边重演。这使得舆论设置议题,最终影响人们消费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习惯用的接着用,不想用的接着不用,生活一切如常。

写文章夸奖了某公司,就被认为是枪手软文;骂了某公司,就被认为是竞争对手的黑公关——这活儿实在太累了,为了让脑袋里的两小儿赶紧闭嘴,我还是出去散个步好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