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少年
2016-11-02 20:22

微博的少年

虎嗅注:你已经很久不玩微博了?所以觉得微博活跃度下降?错,月活2.8个亿的微博依然每天生龙活虎,依然有迷妹在那里追爱豆,也依然有键盘侠在那里指点江山,至于网红嘛,简直是数量多多的、活得好好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纯银在这篇文章中答道:只不过是你们老了而已。


我身边3/4的人都不玩微博了。


谈到微博时,他们会很吃惊地问:“你还玩微博啊?”言下之意是,微博已经完全边沿化了,朋友圈才是主流。


还活着还活着,月活2.8个亿。


这让朋友们很吃惊,“我们都不玩了,到底是什么人在玩微博呢?”


官方解释是,微博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这个解释当然是对的,我再补充一些看法。


微博初期自带社交平台的属性,迅猛崛起,但很快就由于feed流的不可控,转进为媒体平台。


显而易见,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人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所以微博在前几年经历了剧烈的衰退,随后又因为渗透到三四线城市而复苏。那些离开的人说,上微博就是看别人玩,没人跟我玩,所以不好玩。


这个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社交行为和圈子化是一体的。成年人的圈子狭小,且很难扩张,一旦圈子里的多数人离开平台,则阻断了社交行为,变成围观大V的小透明。你去问一个求知欲不强烈,又无法在陌生人社交中建立影响力的小透明,当然会回答你微博不好玩。


但青少年又是另一回事情。


青少年的圈子除了熟人圈,还包括兴趣圈,在陌生人中间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2010年之前,他们在豆瓣上交朋友,而微博无疑是更好的替代品。青少年的社交比成年人更活跃,更开放,尤其是“兴趣”还没有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摧残而衰竭,互相之间容易找到话题与认同感。所以微博不仅仅是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也是向90后,95后下沉。对于青少年来说,微博的社交属性甚至强于朋友圈——恰好是热衷于“交朋友”的年纪。


在这个市场上,图片社交太单调,陌陌和Same缺乏话题,垂直类的社交产品体量太小,豆瓣的产品形态老化,如果目的是“发现趣味相投的人并与他们交往”,实在没有比微博更好的选择。而且微博足够大只,不会看不见,找不到。


共青团碰瓷赵薇事件时,我问莱拉,为什么这一次小粉红展示出过去没有过的,极其强烈的攻击性?就连我这种路人甲也被上门追杀。


当时的答案是“放暑假了”。


回头再想想,这也是微博向95后下沉的结果。微博用户趋于年轻化,新增用户与小粉红的年龄重叠,心智相仿,并通过活跃的社交行为互相影响,当然就会增加这个人群的比例与行动力。


所以成年人,尤其是离开微博的成年人说“微博无社交”,其实是一种偏见。


只不过是你们老了而已。


我们这些从业人员,经常说互联网的渗透率足够高,流量红利已经结束了。这句话大致不错,但流量红利结束,不代表拿不到廉价的流量。每年都有几千万小孩子变成少年,少年变成青年,在他们变成庸俗的成年人之前,对于获取新应用仍有着足够多的好奇心。再加上迎合青少年的应用并不算多,仅仅从获取新用户的角度,这个高增长的市场长期存在,Snapchat 的崛起就是一例。


再举一例,我去年做的“生辰”只花了6周研发,一年不迭代,几乎没推广,全靠口口传播,至今激活200万,用户平均年龄21岁。这就是青少年市场的力量。如果花点心思去研发和推广,低成本过1000万激活毫无压力。只不过产品架构没什么商业潜力,玩票就好,不必贪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