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的模仿无法达到预期?
2023-07-16 12:23

为何你的模仿无法达到预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原文标题:《勿在共识当中修自己》,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不管做什么,大家都喜欢模仿。比如:


你要学个技能,会找到一个原来曾经做过的师傅,让他带一带,或基于已有经验,学一学;你要开个门店,先看看别人怎么做,把对方的爆款、门店装修等一系列可视化的东西,先抄过来再说。


这样做有错吗?没有。


人类之所以会发展壮大,就是在学习中去之糟粕,取之精华而得以延续,就连基因都是可以慢慢变得强大的。


可是,模仿痕迹太深,各方面难免拓印下别人的痕迹;这导致,做事总下意识思考有没有可以抄的地方,一旦做过就开始抄,一旦看别人没有做过,就不会去冒风险。


动态型市场,基于旧经验的方法,并无法到达新地方,人生也同样,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很多模仿无法达到预期?



原因很简单,都在表面模仿。


什么是表面?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比如,朋友圈看别人每天跑步10公里能减肥,我也跑;看某个时尚博主怎么穿好看,我也买来穿。


这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最直接的体现是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独特风格、能力和需求,仅仅在形状上相似,并不适合自己。


最近我身边有一大批内容创作者涌入,他们看到别人日更做出的成绩,自己也要模仿,结果能力与知识储备差距,让人越来越拧巴。


其次,忽略深层次理解。表面往往关注结果导向,忽略别人背后取得成就的环境因素,即便做出成绩,也有种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的感觉;如同,到达理想状态,似乎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总觉得差点什么。


鉴于此类情况,我对模仿持中立态度。毕竟借鉴、模仿也有成功的一面,而且是牛人的共同特质——为此观点,我特意查阅诸多历史资料。


比如:


乔布斯说过,并非每个人都要种粮食给自己吃,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创造出一件了不起的事,有什么不可以?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事,大家都知道,当年Windows首次推出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乔布斯非常愤怒,甚至两家都走上了法庭。


关于“Windows图形界面,是否抄袭苹果的创新”这个问题,双方争论很长时间。


然而,20年后,比尔·盖茨公开承认,他们从施乐的PARC中“汲取”灵感,甚至雇佣了来自PARC的员工;结果,从这场不断较真的抄袭中,诞生两大操作系统巨头,即Windows和Mac。



不光企业,艺术界也一样。


梵高的一幅画《日本情趣:梅花》,是看了《巴黎画报》上的一幅画后,照着那画的轮廓画的,然后再自己加工一下,这幅画就变成了一件稀世珍宝。


2015年,毕加索的一幅画卖出了近18亿的价格。但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是参考了其他两位画家的作品,然后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来的。


微观层面,就更多了。几个月前,我听别人讲短视频爆款创作心得,过去几天,我又听了一位大佬的分享,我以为会有很多新知识,没想到,内容出奇相似。


更有意思的是,爆款心得是模仿、借鉴;如果能做到像素级,那成功概率更高,同样,我付费去向一些厉害的人学习,现在觉得反而是条正确的路。


为什么?


我以前觉得学了别人的东西再输出,有点像重读别人的课。后来思考后认为,这和学数学英语一样,理解了就没什么区别了。


像很多人问我,自媒体还能做吗?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他们想要的并非是“能或不能”,而是我的思考方法。


我经常说,你研究下行业里的大V们,模仿他们的风格,甚至超过他们,即使你超不过,能找到自己的风格,也是一种进步。


比尔·盖茨说过,除了竞争对手,大家都愿意分享成功的经验,你要做的就是愿意学习。


东方智慧也是这样,荀子有句话意思是说,我一整天想事情,也没有学习一会儿来得实在;我在地上看远处,也没有登高看得远;我挥手叫人,不是我手长了,而是我在高处看得远。


所以,人和人本身没什么区别。


通过上面例子,能看出要模仿什么吗?我想,你大概率没找到;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别人的成功经验,还有非共识部分。



你知道什么是共识吗?


按照理论,指群体间普遍认同,或接受某一观点、决策、规则、方法及价值观的统称,这种认同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默示的。


简单地说,你这么做大多数人接受,不会提出明确异议。


有个故事:


一个商人对他儿子说:我给你找个姑娘,你得娶她。儿子反驳:我会自己找。然后商人说:这个姑娘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儿子一听,立马高兴地说:那我可以考虑一下……


然后,商人找到比尔·盖茨说:我给你的女儿介绍个好男人;比尔·盖茨回答:我女儿还没打算结婚呢。


商人接着说:但我介绍的这个男人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啊;比尔·盖茨一听,立马说:嗯,那我可以考虑一下......


商人又找到世界银行的总裁,说:我给你介绍个新副总裁;总裁回答:我们已经有好多副总裁了。商人接着说:但我介绍的这个人,将成为比尔·盖茨的女婿。总裁听后,也说:“哦,那我可以考虑一下……”


最后,商人的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又成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商人的儿子、比尔·盖茨、世界银行总裁,他们都相信了“这个年轻人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也是比尔·盖茨的女婿”的消息,然后把它变成了现实。


当然,这个故事是一则寓言,不过生活中,由共识产生的奇迹(或者说笑话)比故事还要多。


比如:


比特币本质是复杂的数字代码。


没有实物存在,也没有政府背书,人们相信比特币具有价值,并接受用它作为交易的媒介,这就是一种共识。一旦这种共识建立,比特币就拥有了实际价值。


区块链技术同样如此。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中,如何确保所有参与者能够一致地记录和验证交易信息?


区块链技术使用共识(如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等)来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网络参与者必须根据共识机制来工作,一旦多数参与者(例如,51%以上)验证了某一笔交易,那么这笔交易就被认为是有效的。


所以,能看出共识带来了什么吗?


就像社群效应,少量人群的共识,能够快速形成一种文化自组织;大量人群共识会演变成某个大量级平台,像小红书、抖音、快手等。


一旦平台规模效应产生,如果人们在当中做一件事情想要出圈,就要找到“共识当中不同的部分”。


换言之,大家都在模仿的事情,如果直接完全模仿,并不会出彩,毕竟都在那样做,会陷入同质化当中,只有那些基于成功经验走通后,寻找自己不同的人,才有概率达到预期。



什么是不同呢?就是“非共识”。


简单讲,大家对某个事,某个行为,还没有达成一致认同,但并不等于这个事就是错的。


那是不是“非共识”就是共识的反面呢?不是的。非共识是对一些事物初始状态的概括,非共识从来不创造什么,它只是把被忽略,被遗忘的东西呈现出来。


比如说,你觉得吃方便面不方便,就去开了个“不方便面”店,你想一个人吃饭,就开了一个一人食餐馆。


这些可能开始会让人觉得有点古怪,它们不符合大家的共识,但并不表示它们是错的。


这就像,你把被人忽视的东西拿出来展示,让大家重新看待这些事物;一开始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然后,又会有人觉得这是个伟大的创新,最后大家都接受了,觉得这事儿很平常。


所以说,创新是打破大家的常规思维,用全新方式去做一些旧事物,就像是回到起点,然后再重新强化这个起点。


所以,虽然大家认同的共识很重要,但那些被大家忽视或遗忘的事物,也就是非共识,同样也很重要,毕竟,它们代表了一些被遗忘的需求和观念。



此类例子有很多:


以前,制作视频是专业的制作者的事儿,他们制作的都是适合电脑屏幕、16:9的横屏视频,播放视频设备也都是横屏的。


现在,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制作视频了;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一些应用程序,开始支持用手机制作视频。


这意味着内容时代,从横屏的电脑转移到竖屏的手机,自然,播放视频的方式也就变成了竖屏播放。


我记得原来个人做副业,会优先选择开一个线下小店,现在大家都跑到网络上,直接拍视频,或通过分享商品赚佣金,不仅灵活利用时间,还不受地域限制。


明白这些,你就理解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为什么会因为一个图形界面的创新,争论好几年;梵高与毕加索的画,凭什么能卖到十几亿。


他们不过是就“基于大众共识,或将两个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共识结合出来,制造一种”非共识“的现象,利用这些组合式创新,反而带来巨大机会红利。可是,他们都理解错了对方的行为。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也许这些例子,比较浅显。不过,我想让你思考下,现在做的事情,哪些属于已验证过的成功共识,是否基于某些成功,又挖掘到非共识?不过,比较难。我有一些经验分享给你:


很多人问我“自媒体适不适合个人入场”?这个问题回答,我认为,自媒体不适合做个人品牌,都是伪命题,读者爱上的不是你,而是你创建的品类。


古人有老子、孔子,现代有薛兆丰、刘润以及得到平台的大咖们,你关注他们品类,不是人本身。


不信你思考下,那些大V逐渐没落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脱离自己创建的品类,输出一些与价值、专业、自身定位相悖的内容。


反倒那些产品越细分、越具体、越稀缺的价格就越高,所以,一旦你创建了差异化的类别,就可以解决更多商业模式,走上“非共识”路线。


因此可以总结出,非共识的四个特征:


少数派、具有增长潜力、且有别人验证过,但目前还没有人组合创新的,以及主流之外的观点。


一旦理解它,就掌握一种新机会,帮助你发现和创造全新的价值,甚至可以用它突破新第二增长曲线。



我的写作是最好的例子。当别人一味追求热点,我忙着深耕营销洞察、心智思维两大领域,这种窄门反而吸引诸多用户关注。不过,找到非共识后执行也很难,过程中有几个原则需要注意:


1)不要觉得很难


如果一件有潜力、特别难的事情被你找到,你做不做呢?


大部分人会犹豫不决,要么,一开始着手做,就左顾右盼思考“会不会出错,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要么,刚开始好不容易做完,又对结果不满意。


很多人的确会困在这种无谓的胡思乱想中,我也同样,如果你是一名高敏感者,绝对逃不掉,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灾难性想象(Catastrophic Imagination)


简单讲,大脑不停往坏里想,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任何事情,放在完整系统中看,必存在整体和单一之间的联系;放在时间维度看,必定出现演化规律;放在空间中看,必定存在厚度积累。


这些变化也并非一朝一夕、单枪匹马、一气呵成的,你不要着急,难只是情绪问题,不代表不能解决;这也是《论系统工程》中核心部分之一。



2)学会压榨时间


找到“非共识”后要意识到,我需要足够多的空余时间,投入更多想做的事,那么,就要尽可能减少“不想做的事上的时间”。


这里,我不了解你的职业。但是,你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把工作中重复,占用时间的事情自动化;然后,关注那些可以反复利用和积累的行为。


再者,你可能需要断开那些无效的社交,充分思考,哪些人能为我“非共识”的事赋能,我要关注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不让烦心事影响我。


此外,追求完美并不值得。可能只需花N小时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足够好,如果为了追求完美,花费更多的时间,明显就没必要,了解什么时候停下来很重要


上述是我目前所践行的。还有一条,试着看看,如果我什么都不做,过段时间,生活是否能维持现状、甚至让我变得更好,还可以想想,走错路是否能迅速调整。


3)视角切换长远点


讲真的,我经常性因为“非共识事情”短期看不到反馈感到焦虑。执行中,如果你有同样感受,不妨退一步,从更高视角,更长远审视这件事。


人生只有3万天,折下来4000周,把目光拉远一点看,比如:半年,一年、3年,5年.......


这个距离到底如何掌握呢?社会心理学中有个名词被称作“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简单讲,你跟一件事反馈的心理距离越近,就越受到它的影响。


换在你身上思考下,客观、冷静、处理一件事需要多长时间,实际上,许多时候,阻碍我们的不是事情多复杂,而是没有找到“强反馈”。


总体而言:


正确非共识,能够抵挡周期。


一旦你铁定认为那些“非共识”,足够让人生复利,或者有增长可能;这三点,会在你的心中,建立一个隐形的长焦镜头,帮你抵御风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