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专家杨晨辉:信披只是基础环节,它不能治病
2023-08-13 15:15

ESG专家杨晨辉:信披只是基础环节,它不能治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在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7月下发的《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简称《通知》)中的课题研究中,主要负责治理(G)这个维度的相关推进工作。


8月10日,中财绿指(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也是中财大绿金院ESG中心联合主任杨晨辉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解读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上述通知,并为央企如何完成国务院国资委要求的“力争2023年底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的目标”提出建议。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当时要做这个课题,为了以后强制出台央企ESG披露的统一标准?


杨晨辉:这是一方面。当然最主要其实是政策响应,从2008年,再到去年7月份国务院国资委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到了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现在国资委的课题更多是一个指引线,帮助国央企知道,ESG披露时要关注什么。


我们中财大绿金院经常讲1+1,第一个1,是国际相关标准,另外一个1,是符合中国特色国情的基本要求,从政策规范到研究层面,我们都觉得国外ESG标准的有些内容不能直接适用于国内上市公司。尤其是国央企具有承担社会责任、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属性,更不能直接沿用,我觉得这是这个课题研究的初衷,也是一个核心的要义。


经济观察报:你们已经帮多少家央企出了ESG报告?和多少家央企展开了合作?


杨晨辉:数量上不方便直接公开,从行业端来说,包含家电行业、电子设备制造等制造业,以及金融业、采矿业等范畴的头部企业。


经济观察报:2022年时,央企ESG披露率其实不高,信息管理存在一些挑战,有一些数据企业采集不到,对于这种情况,央企应该怎么办?


杨晨辉:这是目前客观的现实,其实信息披露本身具有一个时间滞后性,不管是财务报告还是ESG信披。现阶段,国务院国资委已经重点推进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的编制执行指南,内容包含大量的定量数据基础披露的要求,能够帮助企业公开这些信息,也能帮助政府部门、投资者以及公众采集到这些信息。


经济观察报:国资委发给央企的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都是建议披露,为什么不强制披露?


杨晨辉:这取决于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比如英国的企业,不仅是碳排放,各个产品碳标签、碳足迹都有明确数据,范围一、范围二,甚至于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获取都比较简单。但是我国的ESG发展相对起步较晚,许多企业对于ESG定量数据的概念相对模糊。


此外,各行各业的国央企在规模上也有差异,如果整齐划一让他们按照标准强制披露,很多企业实操端存在困难。


指标体系的编制过程时,也参考了很多调研问卷,综合各个企业披露的情况,综合研究数据库的披露现状,最后再进行考评。


经济观察报:有央企和我说,他们看了这个指标体系,觉得操作路径上还是有一些困惑。


杨晨辉:事实上,现在也有一些国央企找到我们,请我们进行一些文件的解读,希望我们开设一些培训课程。


一方面,从国资委的角度,相信未来也会对应开设系列解读,或者配套一些举措支持。


另外,前期企业的确存在ESG专业知识赋能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智库,相信ESG理念理解与工作开展会有一个阶段性。


许多国央企体量非常大,子公司涉及范围广,业务领域特别多,可能有十几个板块甚至更多,如果要将ESG列成顶层战略,存在一定难度。


据我了解,有一些大型国央企业开展ESG整体体系建设咨询的周期超过一年,现在还在持续完善。所以其实国央企都很关注ESG,也都在展开部署,但是具体落地的确需要一段时间。


但我也看到,有一些行业头部企业已经将企业高管绩效和ESG绩效相挂钩。


经济观察报:您刚说有企业做ESG咨询做了一年,咨询什么内容?


杨晨辉:比如一个大的集团,贯穿到子公司,有怎样的制度规范、职能权责划分、配套制度文件等一系列内容,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正在做一些类似的项目,对相关涉及范围比较广的系列咨询,的确耗时比较久。


经济观察报:最近有很多央企找你寻求帮助吗?央企主要的诉求包括哪些方面?


杨晨辉:有国央企找到我们开展培训,不过培训只是一个赋能,是意识的认知,再往下是信披,信披完成后,再往下是能力提升,是有层层递进的关系。


能力提升也分很多种,比如评级提升的诉求、提升供应链有效性的诉求、风险管理的诉求等等,相关的ESG咨询类型可能超过十几个分支。


经济观察报:2023年底要力争全覆盖,现在已经8月份,没几个月了,央企压力很大吗?


杨晨辉:倒不会那么大,很多企业现在的确还没发布,也是因为报告一般有周期性,大多数企业会选择把ESG报告和年报一起披露。


经济观察报:国资委的指标体系和联交所那边有什么区别?国资委有什么创新?


杨晨辉:港交所对ESG的研究也经历过比较长的周期,一开始是鼓励,然后偏半强制,现在则是更具系统性、不披露就要解释。


从整体发展阶段上来看,国资委的国央企ESG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是个具有突破性、探索性的开端。从指标特性上看,国务院国资委这次不仅融入了国际ESG标准内容,更核心的还有针对于我国国情的具体内容,对于国央企更具有适用性。


经济观察报:基础披露其实就是强制披露?


杨晨辉:可以理解为基本要求,但是我不建议直接采用“强制”这个词。ESG信披的核心是帮助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深入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而每个企业的地域性、所属行业以及自身发展阶段不径相同,会有不同的披露重点。


首先得看利益相关方的实质性要求,如果一些关键议题并不是利益相关方重点考量的范畴,单指标的强制披露未必能真实反映企业情况。


其次也要考虑到一些企业的真实情况,现行基础披露要求对大多数企业没有难度,但还是有些企业所处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涉及信息收集难度、数据安全等客观因素,也需要综合判断。


经济观察报:2023年底基本全覆盖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吗?


杨晨辉:这个没有办法直接预估,但是就我国政策的推进情况,还有就我国ESG发展的实情而言,顺应我国绿色金融和ESG发展自上而下的脉络,国央企势必会配合完成相关信披工作。


经济观察报:在这个基础上,以后会出国标吗?


杨晨辉:我可能没有办法直接给出结论,还是要看国务院国资委具体的安排。不过从政策解读的角度,一般制度规范都以研究作为起点,在推行和落实的过程中了解企业执行的具体情况,收集市场的各类反馈后,再进行调整。


经济观察报:还有什么建议给到央企?


杨晨辉:从国央企角度而言,现在有了专项报告编制的研究作为参考,暂时还没上升到强制的阶段,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先进行内部自我诊断。


我们在和很多国央企沟通时,也会建议对方先了解自身生产运营的归口数据是否完备,了解企业内部整体情况,包括现行绩效处于什么阶段,才能更好理解自身ESG发展未来如何与国际、国内的要求接轨。


其实ESG信批只是很基础的一个环节,它不能治病,它只能帮助企业了解现存ESG风险在哪里,甚至在这部分可能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还是需要企业系统性、自发性能力的提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雅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