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处都是诈骗?
2023-08-28 09:40

为什么到处都是诈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达叔读书会(ID:dashen0613),作者:达叔,原文标题:《经济一差,到处都是诈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浙江台州:民警宣传防诈骗,守护市民养老金)

文章摘要
1. 本文探讨了为什么现在到处都是诈骗的现象。

2. 作者认为我们对诈骗感到惊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接触到的骗局较少。

3. 作者提醒读者要警惕诈骗,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借贷和投资。

最近出差,和医疗同行交流(为方便起见,以下简称“医疗”)


医疗问:最近有个叫《孤注一掷》的电影,非常火。讲诈骗的,你有看么?


达叔说:有。


医疗说:你前段时间,在星球里专门写过一个女孩子被身边的人诈骗的事,当时看了,觉得没啥。对照这个电影里,女主角被身边闺蜜骗,就很惊悚了。(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达叔说:你们觉得惊悚,很大原因是因为见的少,经历的少,身边人被骗的少。


我们是做业务的,每年要接触成百上千的陌生人,要听很多新故事,见很多有意思的赚钱模式。


在三年前,我就写过一个混迹江湖20年的经销商老板,被人骗得团团转。那个故事写完,又有好几个经销商老板,给我发信息,说他们在其它地方,也被其它模式骗过。


为什么达叔不喜欢写大而空的道理?因为大家,都记不住道理,只能记住故事。


以这个诈骗的电影为例,这比警察在街道、酒店,拉10万条横幅、印千万个反诈贴纸,效果都要好。


达叔投了十几期的微天使投资,最近又开始搞一些金额比较大的投资。对被投资的创业者,达叔有什么建议?


除了商业模式的梳理、帮他们资源对接外,剩下最后一条,就是苦口婆心告诫对方:要防诈骗。


一旦你开始赚钱,就有很多人,拎着镰刀,要来割你的头,割你的腰子了。


这种镰刀,有的是糖衣模式,有的是美色模式。


要专注主业,不要进入自己不懂的领域,不要轻易扩大规模,轻易不要借钱。


如果要激进,想搞把大的,就先在自己熟悉的主业里,赚到3套房,给父母、老婆、孩子各一套。这三套房子给他们打底,是不能动的资产。


剩下的钱,你再去冒进。


对方能听进去么?


表面上是听进去了。


但达叔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没吃过亏的人,你和他说任何道理,都可能是白扯。


另一个大V,自己开公司的。上周末,给达叔发信息,说自己也被诈骗了。


被骗了多少?


20万,怎么骗的?


朋友借钱——他很谨慎,用电话、微信语音、微信通话、视频,都验证了一遍,仍然被骗了。


听不出来么?


现在语音模拟技术、视频技术,是真的听不出来。


以前达叔有个观点,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一方面用在杀人,另一方面用在救人。前者是军事技术,后者是医疗生物技术。


还有一个技术,就是金融、诈骗技术。


距离钱越近,越能提高效率的技术,就越会得到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在正事上的应用如何,还不知道。但在色情和诈骗上的应用,肯定是距离钱比较近的赛道。


达叔身边,有个家伙,公司在美国,IT人员在国内。他们公司以前是干电子邮箱、发垃圾邮件的,干得半死不活。


后来直播兴起,立马转型,搞色情直播。


主要针对中东、拉美客户。


赚疯了。


人是坏人么?


不是。


很老实的程序员,说话都脸红的那种。



医疗说:电影里,令我比较困惑的是——一个女孩子发现男朋友沉迷赌博,还不分手,不跑。是不是犯了圣母情节?想拯救失足男人?


达叔说:你是正常人,看到危险本能地会躲、会跑、能立马斩断危险关系。


但是,在心理学里,有一类人,他们天然就会靠近危险,就被危险吸引,也会吸引危险的人。


在那种危险的关系里,痛并快乐着,被家暴男、赌博男、吸毒男打得死去活来,仍然不能离开。


或者,离开了,再找下一个,还是同样类型的伴侣。


男人,就没这种癖好么?


有的。


我见过一个家伙,身边正常的女孩子,是吸引不了他的,他的女朋友,来回换,都在欢场里面找。


理解不了,就不要理解,记住有这样的人,躲远点,就可以了。


我关注的,反而不是赌徒的女朋友,而是赌徒的父母。


当爹的,给没毕业的孩子,买豪车,给孩子名下买了800万的房子。


当妈的,出了事,只会哇哇哭。


孩子都赌博、欠钱,被追上门了,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是比较写实的。


你对孩子狠不起来,犯了错,不多给一些教训,就只能由社会上的其他人,对他狠,多给一些教训了。


医疗说:有个段子,叫远离黄赌毒。现在来看,赌、毒的害处,比黄要大多了。


达叔说:但你如果看过一些奇怪的知识网站,就知道里面的广告是高度重叠的。


比如你下载电影,会看到一些博彩类广告,原来是几千块一条,被字幕组植入进去的。


以前看新闻,说某字幕组,被警方连锅端了,一群网友在那边唏嘘,以为是因为小电影的事。


在这个电影里,很多人才知道,是因为协助诈骗的事。


医疗问:我总结过很多扫毒、扫黑、扫黄、诈骗类的影视剧,为什么几乎都是广东、福建类的区域?


达叔说:我小时候,家在苏北农村。刚开始,大家都在农村种地,后来有一个人,因缘际会,到了宁波去打工。发现打工一个月,赚的钱,比种地一年赚得都多。


几年下来,半个村子的劳动力,都跑到宁波去了。在一些宁波的郊区,城中村里,形成了一股苏北势力。


站在宁波警方的角度,这些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的小混混,怎么都是苏北的?


同样的逻辑,地缘、血缘关系。


历史原因,海外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华人里,有很多都是广东、福建人的后代。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三个广东,一个厦门。


开放这4个城市,也是因为地缘和血缘关系,能从华人华侨里,吸引到钱。


人情社会,差序格局的模式下,一个人搞诈骗,赚到了钱,可能会带领一堆人去搞诈骗。



会有心理障碍么?


没有。


吴晓波,早期是做财经记者出身,他在十几年前写的《激荡三十年》里,就写过一个福建的故事——晋江假药案。晋江假药的工厂里,都是骗子、是社会边缘人么?


不是。


工厂的创办人、经营者,都是乡镇里的干部。


吴晓波去采访问:你知道你在造假药么?


对方说:知道。


吴晓波又问:那为什么还造假?


对方说:要解决就业、要吃饭、要摆脱贫困。


这是只有晋江这样么?


不是。


那是1985年左右的故事,在华夏大地上,普遍上演。而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野蛮的阶段。要解决就业、要吃饭、要摆脱贫困、要发展经济,然后野蛮的方案就出来了。


而且经营者,就像电影里的王传君一样,是理直气壮的,是带领大家致富的,是能喊出:“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钱冲;拼一次,富三代,拼命才能不失败”。


有人这么野蛮,成功洗白了,就比如欧美的奴隶贸易、印第安人洗劫、屠杀华工,铁路潮、淘金热。


现在提到晋江,你只会想到有钱,鞋子、运动品牌、豪门联姻,嫁女儿浑身戴满了黄金,想不到乡镇干部带头搞的假药案。


这就是缅甸一些地方操盘手,内心想的事——如果他们有更高级的产业,他们也不会干肮脏的产业。


问题是,没有高级的产业。


于是,黄赌毒,就被安排上了。


能把警察等机构一起牵扯进去的,一定是系统性的暴力,在内部形成共识的。


思考到这一点,就结束了么?


不是。


再往下想一层,会引发一个很可怕的观点。


比如,你在看到小女儿问中国女警官,为什么不去抓,为什么不能管,没有执法权的时候。


愤怒么?


愤怒,恨不得自己拎着枪,就杀过去了。


而这股愤怒,达叔一旦产生,立马就对自己的愤怒,产生了警惕。


为什么?


因为100年前,日本关东军之所以在东北,能挑起事,并且获得日本国内的支持。很大原因,就是各种舆论,在日本内部,造成一种错觉,日本人在东北,被欺负了。


没有执法权,怎么办?


那必须得保护侨民,然后关东军就出手了。


我们是关东军么?


不是。


但是我们很强大,你想想东南亚、尤其是缅甸的操盘手,看到这样的电影,心里慌不慌?


你这是对内讲反诈,还是在对内搞宣传,要在他们的地盘上,要执法权?


类似的电影,偶尔搞一个,那没问题。


上一个,走得更远,是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


以2011年的湄公河惨案为背景,讲的是中国船员被害,贩毒题材相关的。如果每年类似的题材,多来几个,慢慢舆论就变了,就不仅仅是反诈了。


要警惕自己的愤怒。


能让你愤怒,也是一种定向收割的方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达叔读书会(ID:dashen0613),作者:达叔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