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60之后,没有一劳永逸
2023-09-06 14:44

华为Mate 60之后,没有一劳永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原文标题:《轻舟已过,前路仍艰——对Mate 60的一些简单看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截至目前,关于Mate 60芯片99%的中文信息都没有任何价值。Techinsights的报告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来源,剩下1%的有价值的中文信息来源于翻译相关文章。


接下来要讲的逻辑会比较复杂,尽量简单表述。


一、美国的制裁禁令是关于出口管制的,其真实含义是,不是华为不能买(被限制的零部件或设备)而是其他企业不能卖或代工这部分受限零部件(给华为)


二、从结果来看,Mate 60生产出来了,产量还很大,不只是kirin 9000s,还有其他的零部件,这是一个集体作品。这个作品中有部分零部件是不受限的,有部分是受限的;有部分零部件是生产出来出售给其他一些企业不存在风险但出售给华为是存在风险的,有部分生产服务行为是提供给华为等个别受制裁企业有风险,但提供给其他企业是无风险的。


所以,Mate 60其实是一个风险共担的产品。但具体哪些企业承担风险,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是接下来BIS需要去明确的。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出口许可证的颁发其实只有相关企业自己知晓(除非主动披露),因此,部分初看起来有风险的企业存在当前尚无风险的可能。


三、美国的禁令一直在,逻辑上,相关企业是明知风险而做出了这个产品,而不是认为已经无风险了,更不能理解成当前能做出来,所以今后就无风险了。因为,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智能手机可以摆脱全部的美国技术。


四、所谓风险是指,相关企业因违反出口管制规定而被处罚的情况,包括罚款以及扩大断供的范围。就此而言,说明相关企业有相当大的决心。


五、与媒体、网络舆论的兴奋不同,专业判断者当前是在仔细观察来自美国的反馈,相信相关企业也在密切观察。


六、这款产品的意义在哪里?


1. 验证了在高度受限状态下抱团科技攻关的有效性,打通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部分,以及最重要的,获得市场的认可,形成商业循环


2. 在生产设备有较大技术代差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技术演进缩短了产品的技术代差,展示技术潜力;


3. 最为重要的:利用现有资源大规模生产中高端制程半导体产品,可以直接冲击海外竞对的现金流和研发规划。正如此前多次提及的,尖端制程的研发经费其实是成熟的中端和中高端制程产品来提供的,冲击成熟竞品的现金流,其实就是在抑制尖端制程的研发。


七、海外可能的反应:


1. 正如作者在《繁荣、安全与成本——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破解之道》和《美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的内部博弈》中已经提及的,成本约束正在纠正硅谷半导体企业的行为。如果“国家安全”的初衷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丧失中国大陆市场,就会出现美国“安全成本过大,进而危及安全本身”的情况。SIA在7月发布声明,Intel高管在7月赴华盛顿面见布林肯和雷蒙多,都证明作者预判的上述时刻已经开始到来。


2. 但美国企业的政策博弈目标是继续保有和扩大中国大陆市场,而非让中国企业自给自足,因此从逻辑而言,中国大陆更加完整的自主研发制造产业链其实是美国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3. 就此而言,美国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施以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对相关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喝止策略);二是退守到更高的制程进行更加严格的防守(防守策略)。或者,一边严厉喝止,一边严格防守。


4. 喝止策略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出现困难,关键看,前期基于风险预判的防范措施是否充足,简言之,时间就是空间,能够抵抗的时间越长,成品就越多,市场占有率就会越高,现金流和心理冲击就越大。防守策略是一定会实施的,简言之,在艰难的努力下,当前的成果有可能会得到保留,但再进一步,难度就远不只是倍增那么简单。


八、你能做什么?


少看、少信、少转各种吹牛的文章。如果你愿意支持,等有货的时候,你就买,因为市场认可度越高,现金流和心理冲击就越大,短期博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实在不行,你多抽两包烟,说不定大基金回头还要你做贡献。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