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长最萌的脸,下最狠的手
2023-09-19 14:36

猫头鹰:长最萌的脸,下最狠的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作者:镜子,图片:杨启帆&秦南,设计:张琪月&李雪茜,地图:刘遥,审校:胡启晨&黄太极&郑艺,审核专家:朱磊博士【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原文标题:《我,猫头鹰,猛禽!》,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猫头鹰这一最被低估的猛禽,它们长着呆萌的脸,却敢下最狠的手。文章从猫头鹰的生活习性、隐身能力、狩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 猫头鹰拥有超凡的夜视能力和听觉定位能力,能在黑暗中精确捕捉猎物。

• 猫头鹰的静音飞行技巧让它们能够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

• 猫头鹰的翅膀结构和羽毛覆盖能够减少飞行噪音,对科技应用具有潜力。

猫头鹰无疑是最被低估的猛禽,长着最呆萌的脸,却敢下最狠的手。看似胖成球,实则轻如燕。


(纵纹腹小鸮:“谁不会点轻功?”,摄影师@Gin)▼


上一秒“笑意盈盈”:


(“哈哈!看我发现了谁”仿佛在憨笑的雪鸮)▼


下一秒来势汹汹:


(雕鸮:“干活了,严肃点”,摄影师@朱润禄)▼


水陆空都是它们的猎场,捉拿“鼠辈”易如反掌,甚至敢与其他猛禽对抗。


(短耳鸮[左]大战红隼[右];大多数猫头鹰的主食是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大型猫头鹰有时也会捕捉兔子、鲑鱼等更大的猎物,甚至还会袭击红隼[sǔn]、鵟[kuáng]等猛禽,摄影师@李宪)▼


实际上,它们早已悄然“占领”全球,从干旱荒漠到极寒之地,分布着约250种猫头鹰,在中国就有32种。


(请横屏观看,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俗称,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摄影@赵永清、邹滔、冯江、王奥、Gin、李艳霞、怀彪云、卢鸣浪、韩霄林、视觉中国、Wikimedia Commons,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猫头鹰多隐藏在夜色中活动,却“隐”来了种种误解与传说。民间认为不吉利的“夜猫子”是它们,“枭雄”的“枭”指的是它们,“雅典娜圣鸟”也是它们。


(黑夜中眼神凌厉的角鸮,摄影师@王斌)▼


如今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一窥这个隐士家族的秘密。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它们的“隐”早已超越黑夜。


隐匿的身影


夜幕是猫头鹰的最佳掩护,早在数千万年前,它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夜间捕猎,因为当时有许多小型哺乳动物都在夜晚活动,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夜宵,且错峰行动竞争者更少。


如今的猫头鹰大多保留了夜猫子习性,晚上“鼠条”管饱,白天养精蓄锐,藏好自己,随机应变,始终遵循“隐士之道”。


树林是绝佳的藏身之处,灰林鸮(Strix nivicolum),斑驳的羽毛融入树干。


(一只灰林鸮几乎与树干融为一体,摄影师@徐永春)▼


领角鸮(Otus lettia),圆滚滚的身躯嵌入树干。


(一只领角鸮坐在树洞中,摄影师@周权)▼


红角鸮(Otus sunia),在花叶间化身枝干。


(一只红角鸮头顶花叶,如同伸出的树枝,摄影师@周权)▼


白脸角鸮Ptilopsis leucotis),收窄身体瘦成树枝。


即使是同一种猫头鹰,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也会适配不同的羽色,既能低调灰暗,也能明艳似火。


(一些猫头鹰如红角鸮的羽色有灰褐到红褐的不同类型,以适应不同的栖息地环境,摄影师@李艳霞&韩霄林,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许多猫头鹰不只在夜间活动,还会在清晨或黄昏行动,无论大小都有藏身妙计。


雕鸮(Bubo bubo),在岩壁上仿佛石化,体长超半米却不见踪影。


(下图中有一只雕鸮,你找到了吗?请左滑查看答案,雕鸮是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之一,体长可达70多厘米,摄影师@欧鹏,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在山崖钻进岩洞,小小足迹横跨欧、亚、非。


(纵纹腹小鸮全天都可活动,晨昏最活跃,摄影师@单成)▼


娇鸺鹠[xiū liú](Micrathene whitneyi),在沙漠钻入仙人掌,娇小身材与麻雀不相上下。


大多数猫头鹰都在夜间或晨昏活跃,但也有少数异类常在大白天出动,约6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上,草原扩张和气候变冷,促使一些猫头鹰从夜班转向了白班。


(2022年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日行中新猛鸮化石,它们是一种白天活跃的猫头鹰,生活在约600万年前,现已灭绝,以下为复原图,图片来源@李志恒&郑秋旸,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时至今日,会在白天活跃的猫头鹰仍大多生活在开阔地带,它们缺少密林的掩护,但依然能够隐藏自己。


猛鸮(Surnia ulula)在北方疏林身披“条纹衫”,如同落雪的光秃枝干。


(猛鸮生活在北方的开阔林地中,它们是极少数主要在白天活跃的猫头鹰,摄影师@刘璐)▼


雪鸮(Bubo scandiacus)在极地化为皑皑白雪,厚实的“羽绒服”能够抵御-50℃的低温。


(雪鸮的活跃时间会随季节变化;雌性和亚成年雪鸮身上有更多黑色横斑,成年雄性雪鸮的毛色更白,摄影师@王奥)▼


穴小鸮(Athene cunicularia)在荒原躲进地洞,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短耳鸮(Asio flammeus)在草原展翅翱翔,黄褐色羽毛与枯草无异。


(短耳鸮会在白天和晨昏活动,它们主要栖息在空旷的稀树草原或大草原上,摄影师@王奥)▼


不过藏得再好,偶尔也难免被骚扰。


(一只猛鸮被一只灰喜鹊袭击,看上去满脸无奈;暴露在空旷地带的猫头鹰有时会被群鸟围攻,原因尚不明确,摄影师@刘璐)▼


猫头鹰就连“眼色”也与节律相适应,偏夜行的猫头鹰虹膜颜色往往更深。


(猫头鹰的虹膜颜色与其活跃时间存在一定规律,但也有不少例外;严格夜行的猫头鹰更常出现深色虹膜,有学者推测这样在夜间更隐蔽,但尚无定论,摄影@曾祥乐、视觉中国,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无论白天黑夜,猫头鹰都能巧妙隐形,但对夜行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周围事物现形。这时候猫头鹰的双眼就会开启夜视模式,表面上看它们的眼睛又圆又大,眼球重量是其他同体重鸟类的2.2倍,可以接收更多光线。


(夜间瞳孔放大的北领角鸮,摄影师@周权)▼


再往深处看,它们的眼球竟是独特的梨形,几乎占据半个头颅,扩大的眼底分布着大量视杆细胞,这些细胞对弱光更敏感,能让猫头鹰的眼睛变成微光夜视仪。


(一些猫头鹰的暗视力可达人类的100倍,看到的夜晚如同阴天,因此夜间观察时,不当使用强光手电筒或闪光灯可能会对它们造成伤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可机敏的田鼠同样擅于隐藏,它们藏在草丛深处或地下,猫头鹰无法透视,此时就该另一项技能派上用场,听声辨位,但负责听觉的不是它们头顶的“猫耳”,它们真正的耳朵藏在头部两侧。


(猫头鹰头顶像耳朵的羽毛叫做耳羽簇,有表达情绪、伪装等功能;长耳鸮的耳羽簇很长,俗称长耳木兔,当它们感到警觉时,耳羽簇会直直立起,摄影师@Gin)▼


一些猫头鹰的耳孔是不对称的,通过分辨左右耳接收声波的微弱差异,它们便能精确地定位声源。


(即使在完全看不到的地下,猫头鹰也能通过听觉定位猎物,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实际上猫头鹰的整个面盘都是“耳朵”的一部分,圆盘状的脸就像卫星天线的反射面,能够收集更多声波并传导到耳孔,让它们能听到8米外一只老鼠的心跳声。


(仓鸮的面盘圆且下凹,形似卫星天线的反射面,面盘上的羽毛呈放射状排列,将声音导入耳孔,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每一根羽毛,每一种感官都让猫头鹰在隐身的同时能够洞悉周围的风吹草动,但静静观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行动才更为关键。寂静的夜晚会放大一切微小的声音,它们该如何一隐到底?


隐蔽的行踪


夜色渐浓,猎杀时刻将至,一只猫头鹰已隐身就位,夜视仪般的双眼在暗中观察,卫星天线般的面盘在仔细聆听。


(一只眼镜鸮正在暗中观察,摄影师@李艳霞)▼


目标定位,它俯冲而下,锋利的爪子前后夹击,猎物却毫无察觉,至死都以为这是个安宁的夜晚。


(一只长尾林鸮扑向猎物;不同于鸟类常见的前3后1趾型,猫头鹰常呈前2后2趾型,这样能更稳地抓牢物体,摄影师@Gin)▼


要做到如此行踪隐蔽,首先它需要对猎物的动向了如指掌,朝前的眼睛让它拥有了双眼视觉,这让它眼中的世界更加立体,但代价显而易见——视野受限。


(猫头鹰的双眼视觉和其他鸟类的单眼视觉对比示意;猫头鹰的喙几乎垂直向下弯折,也减少了对视线的遮挡,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它总是目不转睛地看向前方。实际上它根本就无法转动眼球,而转身又动静太大,所以它采取了一种折中方式,灵活扭头。


当它在身后听到异响,脑袋就会瞬间转至背面,甚至能水平单向扭转270°。横着转、竖着转、左右转、前后转。


(纵纹腹小鸮:“让我看看”;这种转动方式看似滑稽,但有助于猫头鹰形成立体视觉,图片来源@美华影像)▼


如此“自杀式”扭头,猫头鹰为什么不会气绝身亡?


原来它有多达14块颈椎骨,是人类的两倍,这些颈椎骨内部有足够的空腔供动脉移动,而且它的头颅下方还有个血泵,能够始终保障头部供血。


(猫头鹰骨骼标本,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有了这样灵巧的脖子,它便能以最小的动静看到最广的视野,然而飞行会制造更大的动静,尤其是扇动翅膀的噪声很容易吓跑猎物,但猫头鹰拥有一项无“鸟”能及的技能——静音飞行


巨大的翅膀划破夜空,却悄无声息,只闪过幽灵般的魅影。


(一些猫头鹰如草鸮、仓鸮飞行时产生的噪音极其微弱,人耳听不到;不是所有猫头鹰都有静音飞行的技能,例如毛腿渔鸮就没有,摄影师@曾祥乐)▼


鸟翼末端有一系列大而强健的羽毛,叫做初级飞羽,猫头鹰的这些羽毛边缘结构特殊,能够分解经过翅膀的湍急气流,从而减少噪声。


(猫头鹰飞羽结构示意图,当气流经过初级飞羽的梳齿状外缘时会被分解成细碎的小涡流,再经过流苏状后缘时则会分散地脱离,从而抑制噪音产生,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不仅如此,猫头鹰的大部分体表,甚至腿爪上都覆盖着松软的绒毛,能像吸音海绵一样吸收声波。正是这样的“毛裤”“毛袜”,让它的双腿在伸向猎物时,依然波澜不惊。


(雕鸮的“飞毛腿”;许多猫头鹰的翅膀、腹部、颈部和腿爪上都覆盖着绒毛,这些绒毛除了吸声,还能起保护作用,摄影师@李艳霞)▼


谁能想到,猫头鹰蓬松的身躯下竟藏着这样一双大长腿,这双强健的长腿不仅适合空袭,还能在地面追击猎物。


(一只纵纹腹小鸮在地面奔跑,仅作示意,摄影师@李艳霞)▼


金鸡独立:


(单腿站立的纵纹腹小鸮,摄影师@李艳霞)▼


或者跳个“芭蕾舞”:


(短耳鸮的“妖娆舞姿”,摄影师@赖宇宁)▼


看透黑夜的铜铃大眼睛,准定位的敏锐听觉,270°扭转的灵活脖颈,神出鬼没的静音巡航,一击致命的强健腿爪,正是在这些利器的配合下,这位“沉默杀手”才能顺利捕获晚餐。


(猫头鹰的“超能力”,以雕鸮为例,摄影@Kalavinka、Gin、李艳霞、王奥、李禄、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月&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在大多数日常里,“隐”都是猫头鹰生活的主调,没想到却由此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甚至招致杀身之祸。


隐秘的传说


早在3万年前的史前时期,猫头鹰就出现在了壁画上。


(在法国肖维岩洞中发现的史前猫头鹰壁画,其历史可追溯至3万年前,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隐匿的古怪身影,隐蔽的不定行踪,让人类对它们产生了种种神秘联想,塑造出了亦正亦邪的猫头鹰形象。


(一对短耳鸮在空中如同镜像,一只展现了灰暗面,另一只展现了白亮面,就像人类对它们的看法并不全面,摄影师@韩霄林)▼


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朝,将军妇好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她是商王武丁的后妃,更是开疆拓土的功臣,在她丰厚的随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件猫头鹰形的酒尊——妇好鸮尊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鸮尊,摄影师@吴其平,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鸮或枭是古人对猫头鹰的称呼,因为擅于在黑暗中击杀猎物,鸮在商朝象征着勇猛的战神,商朝对鸮是如此崇拜。


《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中商的图腾“玄鸟”,可能就是猫头鹰。


(上文出自《诗经·商颂》,帝喾[kù]是五帝之一,传说他的妃子简狄吃下一枚玄鸟蛋后,怀孕生下了契,契建立了商部落。有学者认为“玄鸟”指的是猫头鹰,而非主流解释中的燕子或凤凰,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然而自商朝覆灭后,鸮的盛名也逐渐走向衰落,甚至背上恶名。


西周时期,鸮就在诗经中成了恶鸟。


“鸱[chī]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上文出自诗经·国风·豳[bīn]风的《 鸱鸮 》,意为“猫头鹰啊猫头鹰!你已抓走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家”;有学者推测是周人对前代的敌对态度殃及了鸮的地位,鸮形器数量也减少了,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此后人们对猫头鹰的厌恶有增无减,在汉朝猫头鹰成了官方认定的“不孝鸟”,每逢夏至就要将其煮成汤羹,赐给百官,因为传闻它们会吃掉自己的母亲。


(北领角鸮雏鸟;东汉《汉官仪》有记载:“夏至,赐百官枭羹,欲绝其类也。夏至,微阴始起,有万物,枭害其母,故此日杀之”,摄影师@赵俊)▼


不仅如此,还要砍下猫头鹰的脑袋,挂在木头上示众,“枭首示众”一词由此而来,后世也将强横之徒称为“枭雄”。


(一只短耳鸮站在枯枝上;东汉《说文解字》对“枭”的解释:“枭,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zhé]之,从鸟头在木上”,摄影师@曾祥乐)▼


事实上猫头鹰并不会吃掉母亲,雏鸟还得依赖父母喂食。除了鼠类,猫头鹰的猎物相当丰富,地上跳的:


(斑头鸺鹠嘴里叼着一只蛙,小型猫头鹰会捕捉蛙类、蜥蜴和昆虫等小动物,摄影师@怀彪云)▼


水里游的、天上飞的:


(一只猛鸮捕捉到一只小鸟,一些大型猫头鹰也会捕捉其他小型猫头鹰,摄影师@赵俊)▼


猫头鹰进食后还有一个“古怪”的习性,它们会将无法消化的食物残渣吐出来,这些残渣呈丸状被称为食丸或食茧


(一只纵纹腹小鸮在吐食丸;食丸中包含了猫头鹰无法消化的猎物毛发、骨头等残渣;许多鸟类都会吐食丸,通过分析食丸的成分,科学家可以了解它们的食性,摄影师@李艳霞)▼


直至近现代,猫头鹰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依然是不祥之兆,流传着“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俗语,一些猫头鹰会在夜间发出凄厉的叫声,有时还会在墓地周围活动,这些都加深了猫头鹰的阴暗形象,让人们将其与不祥、死亡联系在一起。


现代研究发现,猫头鹰之所以会活跃在墓地周围,其实是因为那里的环境适合鼠类等动物生存,猫头鹰不过是被丰富的食物吸引而来。


不仅是在中国,猫头鹰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隐秘传闻,人们眼中的猫头鹰或贵为神灵,受人敬仰,或沦为恶魔,遭人唾弃。


在古埃及,它在文字、绘画、雕刻中频频现身,甚至被制成尊贵的木乃伊。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墓中的壁画,画上有猫头鹰形象的象形字,它相当于字母M,摄影师@张铭涵,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在古巴比伦,它是“夜之女王”的使者,正邪难辨。


(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夜之女王浮雕,女王身旁立着猫头鹰;夜之女王的身份有两种广为流传的版本:一是尊贵的冥界女王埃列什基伽;二是亚当的第一任妻子,因背叛上帝而堕落,图片来源@Wikipedia Commons,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在古希腊,它是雅典娜的圣鸟,象征智慧与胜利。


(古希腊红绘陶瓶上的雅典娜和猫头鹰;小鸮属的学名Athene就来自雅典娜,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在古罗马民间,猫头鹰却是邪恶女巫的化身,是死亡预兆。


(下图仅作示意,这幅古罗马镶嵌画中央是一只猫头鹰,周围的鸟儿们都因嫉妒它而亡,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随着近现代文明揭开猫头鹰的神秘面纱,人们开始意识到猫头鹰并不可怕,而且还是捕鼠能手,它们在主流文化中拥有了睿智、友善的形象。


在近代文化中,黑格尔用其象征哲思:


“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


(引文出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法哲学》序言,古罗马神话中的密涅瓦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她的猫头鹰则是智慧和理性的象征)


鲁迅也以猫头鹰自喻:


“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引文出自鲁迅的《夜颂》)


在当代文化中,猫头鹰更是备受喜爱,成为影视明星,成为省份象征。


实际上,猫头鹰相比乌鸦等鸟类并不算聪明,也与福祸、巫术毫不相干,一切误解都源于不了解,它们没有魔法,但的确有“超能力”。超凡夜视、听声辨位、静音飞行等等本领令科学家着迷,并尝试将其应用于科技。


(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猫头鹰的翅膀结构应用于飞行器的机翼、风机的叶片等机械结构上,以降低噪音,增加能效,下图仅作示意,摄影师@李白的酒杯)▼


在科学文明的照耀下,现代猫头鹰终于走出暗夜,不再背负种种莫须有的恶名,它们在各个国家都被列为保护动物,得到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和救助。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放飞一只短耳鸮;在中国,所有猫头鹰都是国家保护动物,摄影师@徐可意)▼


对于同一事物,人类的看法总在随着时代变迁,但无论人类赋予猫头鹰怎样的寓意,这个隐士家族都不会知晓,就让它们隐于夜色,隐于山野。


(月下的鹰鸮,摄影师@曾祥乐,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Mikkola H. Owls of the world: a photographic guide[M]. A&C Black, 2013.

[2]Li Z, Stidham T A, Zheng X, et al. Early evolution of diurnal habits in owls (Aves, Strigiformes) documented by a new and exquisitely preserved Miocene owl fossil from Chin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119(15): e2119217119.

[3]Passarotto A, Parejo D, Cruz‐Miralles A, et al. The evolution of iris colour in relation to nocturnality in owls[J].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018, 49(12).

[4]Lisney T J, Iwaniuk A N, Bandet M V, et al. Eye shape and retinal topography in owls (Aves: Strigiformes)[J]. Brain, behavior and evolution, 2012, 79(4): 218-236.

[5]Grothe B. How the barn owl computes auditory space[J].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2018, 41(3): 115-117.

[6]von Campenhausen M, Wagner H. Influence of the facial ruff on the sound-rece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rn owl’s ear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2006, 192: 1073-1082.

[7]Martin G R. What is binocular vision for? A birds' eye view[J]. Journal of Vision, 2009, 9(11): 14-14.

[8]Bodling A, Agrawal B R, Sharma A,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bio-inspired blade designs to reduce broadband noise in aircraft engines and wind turbines[C]//55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2017: 0458.

[9]Levey D J, Duncan R S, Levins C F. Use of dung as a tool by burrowing owls[J]. Nature, 2004, 431(7004): 39-39.

[10] [英]德斯蒙德·莫里斯.一只猫头鹰是一只猫头鹰[M].中信出版社,2019.

[11] [美]利·卡尔韦.猫头鹰的秘密生活[M].商务印书馆,2016.

[12]朱磊,孙悦华,胡锦矗.中国鸮形目鸟类分类现状[J].四川动物,2012,31(01):170-175.

[13]孔德义, 梁爱萍, 褚金奎, 梅涛. 猫头鹰的静音飞行机理研究[J]. 应用物理, 2015, 5(11): 137-146. http://dx.doi.org/10.12677/APP.2015.511019

[14]乔渭阳,仝帆,陈伟杰等.仿生学气动噪声控制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进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8,36(01):98-121.

[15]饶胜. 鸮形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16]尹晓娟.浅谈中西方文化中猫头鹰的认知差异[J].才智,2011(10):187.

[17]刘敦愿.中国古代有关梟类的好恶覌及其演变[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79(02):214-226.

[18]孙新周.鸱鴞崇拜与华夏历史文明[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31-37.

[19]叶舒宪.玄鸟原型的图像学探源——六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J].民族艺术,2009(03):84-93.DOI:10.16564/j.cnki.1003-2568.2009.03.015.

[20]柏桦,金潇.枭首与死刑制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443-448.

[21]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10.0版(2022)

[22]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世界鸟类名录"(IOC World Bird List, v13.2)

[23] [美]乔纳森·斯拉特.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24]纪录片《超能猫头鹰》(Natural World: Super Powered Owls),20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作者:镜子,图片:杨启帆&秦南,设计:张琪月&李雪茜,地图:刘遥,审校:胡启晨&黄太极&郑艺,审核专家:朱磊博士【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