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创始人认为,既然我是在找合伙人,那大家就是要全情投入,立刻辞职,不拿薪水,共同奋斗,为了未来的收益而努力拼搏。你这上来朝我要钱,那怎么能算合伙人呢,这不就是外包和招聘了吗?
随着更多类似的抱怨,我开始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有一次,我在缘创派的线下活动中对技术人员这个群体做了一些分析。告诉现场的一些创业主导者,为什么很多技术人员会这样做。大家听完之后,表示很认可。
我认为,正是因为很多主导创业者没有接触过技术人群,所以才需要通过缘创派这样的找互联网创业合伙人的网站来有机会接触到希望参与创业的技术人员。之所以产生沟通中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很多创业者对技术人群的了解太少造成的。
因为我在全球最大的技术人员社区CSDN工作过十多年,经常与技术人员打交道。比较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思维模式。所以,我希望简单介绍一下,大家可以和技术合伙人互换一下角色,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观察创业。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并更好地合作。
技术人员与其他的创业者相比,有几个很大的不同:
一、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很短暂,机会成本高,他们对风险的控制要求极高。
很久之前,就有“程序员和**一样,都是吃青春饭”的说法。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在中国,程序员的职业生涯的确有限制。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一般四十岁之后再编程就很难得到认可(现在,开始有很好的转变了。)而在这个期间,早期的几年还是处在学习的阶段,而在工作超过六年以后,很可能他在公司中会有强大的发展,获得了足够的重视。
其实,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只有中间寥寥几年会是技术水平可以,同时关注创业的时机。当他面临选择的时候,他考虑并不是所谓的虚拟的1%的成功机会带来的巨额回报,而是自己的职业发展向何处去。
技术人员评估风险主要有:技术成长和收入,其中技术成长的重要性更大。很多技术人员加入BAT这样的公司,除了收入不菲,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公司的技术大牛多,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而创业公司,往往是实现某个特定的业务,对他们的技术成长可能帮助不大。
我们都知道,95%的创业项目会失败。如果失败,与主导创业者、市场或者运营人员相比,技术人员的损失和挫折感最大。因为,其他的创业者会感觉自己虽然没有成功,但得到了很多教训,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技术人员会认为,自己写的代码最终的价值等于零,这段时间的付出完全没有回报。如果技术再没有什么进步,这对他们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这些原因造成他们对走出创业这一步的风险控制要求极高。再加上双方之前不认识,要基于陌生关系开始合作,这个信任基础需要逐步建立。
如果你还不相信,请看《乔布斯传》里的真实故事:沃茨负责Apple电脑的技术,当他把产品设计出来之后,乔布斯让沃茨出来创业成立公司一起做。沃茨直接拒绝了乔布斯,因为自己在惠普工作,他给乔布斯提议自己能不能先兼职干(要知道,他们两个是从小时候就认识的。请哪些感觉自己创业项目很NB的创始人体会一下。) 最后是乔布斯到沃茨家去哭,给他所有的亲戚打电话,逼着沃茨才出来的。这是因为,技术人员天生就是对风险控制的,他们是非常理性的人群,要他们去冒险需要更强的说服力。
所以,当对方提出来兼职的时候,不要把这个看作他们不想创业,不是技术合伙人。他们只是在控制风险,觉得没有到时机。
二、技术合伙人是互联网创业中前期最重要的实现者,但他们的核心价值是有阶段性和替代性的。
如果问你,在互联网创业中,技术合伙人重要吗?你肯定要说废话,当然重要。但很多创业项目的创始人并不是特别明白:技术合伙人什么时候最重要?
技术合伙人在开始阶段最重要。因为,只要是互联网创业项目,你总是需要要依托技术实现某个产品原型的。现在要想拿到投资,基本上很难凭一个idea了,至少需要一个原型,甚至是早期的产品上线。但事实上,因为找不到早期的技术人员参与,大部分人都折在只有一个创业项目的阶段。
所有的投资人都说,创业最重要的是团队,所以很多创始人想先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伙人。这对于已经成型,有着良好磨合的创业团队,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很多项目来说,其实其实投资人主要看的团队是创始人自己,另外就是你的原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