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不相信故事,凭什么相信你的PPT?
2023-11-14 13:29

资本不相信故事,凭什么相信你的PPT?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贾紫璇,编辑:张丽娟,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在创投领域中,资本对于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BP)的重要性以及BP的质量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文章指出,一份好的BP需要清晰地表达公司的定位、市场痛点和解决方案,并向投资人说明融资的目的和用途。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一些创业者在制作BP时常见的问题,例如过于冗长、技术重点和商业模式不清晰等。最后,文章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与FA和投资人的沟通交流以及深入了解资本市场的需求和关注点。

• 资本市场对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BP)的质量要求较高,BP需要清晰地表达公司的定位、市场痛点和解决方案

• 创业者在制作BP时常见的问题包括过于冗长、技术重点和商业模式不清晰

•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与FA和投资人的沟通交流以及深入了解资本市场的需求和关注点

最近,小饭桌桌友群的一小段讨论引起了我的好奇。起因是在群里,不断有朋友分享自己的 BP,从而跟群里其他人讨论自己的商业模式,但真正引起我好奇的是,甚至有所谓的投资人因为 BP 想跟桌友收80万的咨询费。


这确实闻所未闻。在这背后,是创投两端极度信息差的现实,即便到了2023年也没有更多的改变。


“当今天下,能用 PPT 融资,其实段位已经算是非常非常高了,因为市场上99%的创业者,都拿不出专业的融资 BP(商业计划书),连画饼都不会,能用专业的PPT去融资的人,实力都已经不简单,认知也相当高了,这是事实!”棒棒创投创始人丁新松在朋友圈发文吐槽。


但其实,当下资本市场里更多的声音是:资本不再相信故事,靠 PPT 融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什么一份简单的 BP 会成为投资人和创业者双方“隐形的痛”?


创业者抱怨投资人“既要又要还要”,门槛越来越高;投资人吐槽创业者商业模式混乱,讲不清楚究竟要做什么?


殊不知,双方或许是在一份不及格的 BP 上浪费了过多时间和精力,连基础沟通都无法顺利进行,投资人如何放心把钱投给企业?


正因如此,我们关注到这个投融资过程中最基础且重要,但总容易被人忽视的“BP 矛盾”,毕竟 BP 是企业向资本展示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利刃,刀不锋利,会让展示效果大打折扣。


莫怪资本不相信故事,只怪自己没过及格线。


一、BP背后,资本需要安全感


什么样的 BP 才算及格?


关注早期项目的 FA 佳佳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逻辑闭环的阐述。


首先是公司定位是否能在 BP 中清晰体现。一家初创公司不可能包揽整个行业全链条的产品,因此需要在整个链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说清楚上下游分别是什么?目标市场又是什么?


其次,要清楚地描述出市场痛点,并解释为什么市场需要这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最后,仔细讲出该公司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亮点和优势。包括技术加持、团队背景等。


此外,在这些都阐述清楚后,要向投资人说明此次融资的目的和用途。


BP 是企业与资本沟通的媒介,让双方都能更好地了解彼此。但 BP 也不是左右资本的决定性因素。


佳佳告诉小饭桌:“更多的还是看项目本身,BP 只是基础。”


揭开 BP 这层面纱,这是一个资本在众多因素中反复衡量的过程。


某FA Cathy 解释说,如果创业公司团队实力够硬,或许可以暂时不需要商业化,因为团队足够强,并且所做的事情听起来足够合理化,是有机会的;如果团队较弱,但在当下的阶段已经实现商业化,也非常厉害。


给足资本安全感才是投资人所需要的。


风口之下人人都想起飞,也是资本缺乏安全感的另一层隐性原因。


Cathy告诉我们,在那些门槛不高的风口行业里,这类现象更多。如过去的消费行业、社区团购、TMT 等。“随便有一个想法,就觉得钱很好拿。”


据 Cathy 观察,BP 不清晰的企业在当下的 AI 创业里也频繁出现。“特别是那些 to C 的产品,本质上还是看 sense 和 idea,招一个程序员,或一个 CTO 拼凑一下就能凑出来一个。”


当创业启动成本被认为足够低时,很容易出现一个 idea 撑起一家公司的情况。然而时代不同了,资本的钱要凭实力才能得到。


赛博联物创始人张颖华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BP 的好坏与否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沟通方式。“马云在找孙正义聊投资时,应该不是用一个 BP 去谈。”他调侃道。


张颖华告诉小饭桌,讲述 BP 的本质在于向投资人讲清楚项目,至于通过哪种维度阐述,要视情况而定。


让投资人足够了解企业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投资价值,才是根本所在。


二、PPT不是BP,资产负债表不是估值


繁杂的数据、冗长的罗列、模糊的架构,都是在早期融资过程中,投资人和 FA 们常常会碰到的情况。


“其实在腰部以下FA序列中,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遇到的企业前期科普成本太高了。很多天使轮创业企业,根本就不懂融资需要一个BP,尽调和估值更不懂,非要拿自己做的PPT说是BP,拿资产负债表数据当估值,而且95%以上是不愿意掏钱让机构出报告的。”丁新松在社交媒体发文吐槽。


佳佳也经历过很多“BP 真的很丑”的案例。


令她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家做物联网相关的企业,与佳佳接触时,计划开启 A 轮融资。这也意味着,在此之前,这家企业至少经历过一轮融资。但给佳佳的感觉是,“他们的 BP 更像是公司介绍说明书”。


这家公司规模并不算太小,接近一百人。但其展示的 BP 里,更多是平均功耗、工艺参数等等这些产品的技术简介。佳佳用“土土的”来形容这家公司的 BP 带给她关于整个公司的总体调性。


“很多企业知道先要说一下行业情况,但讲到自己时又过于冗长,因为他们本能地觉得自己的项目哪里都好,就容易出现罗列数据和表格的情况,但这些是不适合拿给资本市场看的。”


佳佳告诉我们,类似这样的企业,多集中在工业、能源行业。相比一些如 AI、消费等行业,他们更保守和传统,“对于资本市场的感知,也不如美元项目创始人。”


类似的情况,Cathy 也遇到过,这家公司甚至连一份 BP 也没有。


这是一家由北美华人创立的企业,很难形容其具体做什么业务。与 FA 交谈的现场,创始人用一份公司内部效果图来讲述公司项目。Cathy 听完后的感受是:“他想做很多事情。” 既有to B,也有 to C;既要做AR,也要做Agent。产品形态多样,商业模式多样,市场定位不详。


“给我的感觉是他并没有把思路完全捋清楚,究竟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或者计划深耕哪一项?完全没有重点。”Cathy吐槽到。


在 Cathy 看来,BP 除了给投资人看,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有必要的。首先可以保证创业者在与投资人聊的过程中没有遗漏信息。其次,制作 BP 的过程,也是创业者梳理逻辑的过程,可以很好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搭建好基础框架。


“没有一个像样的 BP,会给投资人一个信号:这家企业还没有准备好。”Cathy 说到。


三、破局,或许就在了解当下


对于出现这样 BP 质量不过关的原因,投资人和创业者这次站在了同一战线。他们共同认可的核心原因是:项目较早,对 BP 了解甚少。


佳佳告诉小饭桌:“如果创始人是久经资本市场的,他或许清楚自己的 BP 哪里存在问题。但如果是刚刚接触资本市场的初创型公司,甚至需要 FA 告诉他们每一页 BP 应该讲什么内容。”


不过站在创业者的角度看,面对资本市场,创业者是相对陌生的。特别是纯技术出身的团队,更多精力放在了创业项目本身和技术研发。在实验室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了解资本市场的时间。


“现在有很多从校园走出来的创业者,有些是研究生,有些是博士、教授等,他们以为的 BP 或许是一份能够说清楚项目的 PPT,然而 BP 远不止这么简单。”佳佳说到。


创业者的确因为 BP 踩过不少坑。


张颖华算是初创企业里对 BP 比较有认知的创始人,在经历了种子轮、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后,也有了一份漂亮的 BP。他告诉小饭桌,在创办赛博联物前,自己曾经在已有的理工科背景基础上,攻读过企业管理专业。但当时依然对 BP 没有深入直观的认识。


“书本上学到的都是理论,拿着理论去按图索骥,甚至去搜寻网上的 BP 模板,会发现依然做不好一份商业计划书。”张颖华发现,大部分网络模板会给创业者带来误导,因为企业在不同阶段的 BP 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而非一套模式贯穿到底。IPO 前的 BP 与种子轮的 BP 是天差地别的。


“很多模板一上来就是公司介绍、三个月使命愿景,紧接着是营销策略方案、风控,最后具体到财务层面。这种模型其实偏了,在项目的早期根本用不到。”张颖华说到。


张颖华坦诚地说,一个创业者无论通过什么渠道,一定知道要融资需要有一份 BP,或至少是讲给投资人听的 PPT。至于究竟该做成什么样,或许大部分创业者依然不够了解。


最终,通过与更多的 FA 和投资人聊,观察和了解对方普遍的关注点,让张颖华找到了一条通往“合格 BP ”的路径。


此外,张颖华认为,阐述的过程是与投资人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随时被提问,在投资人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领域,讲述 BP 的节奏也是不同的。


相比之下,Khtain Digital Itd 创始人Jack 制作 BP 则更从容些。原因在于其有着海外从业与创业的背景,在国内创业公司面临融资时,Jack 与几位合伙人基于已有经验很快便将 BP 制作出来。


同时,Jack 还能指出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于 BP 的侧重差别。他认为,海外市场更看重商业模式,而国内则注重产品本身。


一家企业从启动融资开始会经历漫长的谈判阶段,这个过程会借助包括但不限于 BP 去让资本了解企业,技术、团队、商业模式等都会是资本考量这家企业清单上的一项。


了解资本与否,与一份漂亮的 BP 直接相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饭桌(ID:xfzmedia),作者:贾紫璇,编辑:张丽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