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杨仲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杨仲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捞金的小罗,让各路国际足球大咖的中国行乱象再次真实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在金球奖得主、两届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迪尼奥于11月进行一次中国行后,主办方再次成了被抨击的主要对象。
源于红星新闻发表的一篇文章,在小罗成都行期间,主办方先是宣称私人晚宴已满员,要想与小罗合影签名,需付8000元,随后又突然宣布小罗的见面会因“没报备”而取消。但令人疑惑的是,当该报记者联系主办方时,却被告知,只要花费8800元,就可以去举办晚宴的酒店与小罗合影,如果愿意出2万元以上,还可以参加晚宴。主办方前后矛盾的消息,让关注此事的该报记者一头雾水。
“其实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大部分职业球员,尤其是上年纪的都会有一定职业操守。”有深入参与小罗中国行的圈内人士向体坛经济观察透露,小罗这次在北京行期间也临时缺席了“3v3对抗赛”环节,原因是小罗到了酒店之后,直奔房间先睡了一觉。
“所以说这就牵扯到执行团队和经纪团队的专业程度,比如说跟球星或者是球星经纪团队签的合同里面是不是足够细致,包括权益是不是非常明确,如果是忘记跟球星去签这一部分内容,球星来了,他也确实没有任何义务要配合你。”上述人士说道。
翻看社交媒体平台,欧美球星的中国行活动正在扎堆。卡卡、里瓦尔多、巴雷西、巴蒂斯图塔等,无论当红还是退役球星,都在近期造访中国。今夏梅西的中国行,在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吸引更多资本效仿。但是,想要通过球星中国行赚钱的公司,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他们能否给中国的球迷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体验,还是只是把他们当作了一次性的消费者?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一方面,球星来华的确能够带来收益,也能够满足球迷的观赛需求或崇拜情感,但如果纯粹奔着活动赛事本身就希望盈利,还是极其困难的。无论是球星、俱乐部的高昂报酬,还是执行落地的复杂环节,都绝非易事。
更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