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鏖战3000点,A股熊转牛有何底牌?
2023-12-09 14:47

沪指鏖战3000点,A股熊转牛有何底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 (ID:tf-app),作者:黄嘉祥,编辑:魏琼,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A股市场近期沪指失守3000点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虽然沪指陷入3000点拉锯战,但近期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将提供支撑,A股市场有望逐渐走出熊市。同时,文章还认为,明年A股可能进入熊牛转换期,盈利筑底反弹、中美货币政策共振以及政策定力与张力并举等因素将推动A股市场的发展。

• 💼 利好政策的出台,包括社保基金投资范围调整等,将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 💰 沪指失守3000点并不意味着大幅下跌的空间,市场底已经初步形成

• 📈 明年A股有望进入熊牛转换期,盈利筑底反弹、中美货币政策共振等因素将推动市场发展

临近年末,沪指再度陷入3000点拉锯战中。


12月8日,沪指收盘微涨0.11%,报2969.56点。12月5日,沪指跌破3000点大关,而上次跌破该关口是在10月20日,直到7日后重返3000点,未料时隔一个半月就再次失守。


“大盘再次跌破3000点指数关口,让很多投资者感觉到很担忧。在过去16年的时间,大盘已经52次跌破了3000点,但是无一例外,每一次都重新站上了3000点。现在第53次跌破了3000点,市场能否重新站上3000点,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3000点不破不立,下一轮牛市不会等待太久。


在沪指跌破3000点之际,迎来利好政策。12月6日,财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个重要变化是,《征求意见稿》提出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类、股权类资产的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与30%。相比此前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类、股权类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40%,新规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灵活度,有利于持续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这或将吸引逾千亿社保基金中长期资本入市,有望给A股指数企稳带来更强的支撑。


“将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包括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12月5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出。


同一天,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在2024年度资本市场投资峰会上表示,2024年A股有望呈现小牛市,未来将进入熊牛转换期,明年至少有两大改善因素一是全球宏观流动性明显改善,二是国内稳增长力度增强。这将推动A股盈利正增长,估值修复。


一、失守3000点AB面


作为A股一个重要的指数关口,沪指3000点每次失守都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从2008年4月22日沪指盘中首次跌破3000点起,这10多年以来已53次跌破该指数关口,2023年已跌破两次,每次市场都会进行一场“3000点保卫战”。


10月20日,沪指失守3000点关口,经过一周的拉锯战,沪指重回3000点。从10月下旬开始,受益于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A股连续4周反弹。只不过,投资者信心修复并非一蹴而就,近期再次出现波动,沪指在12月5日再度失守3000点。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分析,这次市场再破3000点,是由多方因素导致的。进入四季度以来,实体经济的一些数据与市场预期还是有点距离,包括PMI指数等比预期弱,重回收缩区间,所以大家对实体经济能否较快进入到明显的扩张阶段有所担忧,导致最近蓝筹股等表现比较弱。


“加上临近年终,投资者心态比较谨慎,有些资金希望年底之前能够退出,叠加了抛压。”桂浩明说。


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家可能对明年经济起色的预期不够强,因此对股市信心不大,加上外资在持续流出,以及一些基金、散户在底部减仓,导致沪指跌破3000点。


“我们最近也在跟各个投资者、各个政策研究机构做了充分交流和沟通,可以看到现在的估值、整体流动性都处于市场低估状态,但过度的悲观情绪仍在市场。”12月7日,瑞银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王咏辉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华夏基金认为,A股近期走势再度偏弱,从宏观因素来看,地产链相关行业基本面尚未企稳,短期边际改善后又再度回落,引发部分担忧。此外,随着市场回调,部分绝对收益产品达到警戒线及止损线,控制回撤而引发止损压力,或是部分抛压来源。


沪指这次失守3000点,穆迪的评级报告亦或是导火索之一。


12月5日,穆迪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当天,沪指跌破3000点。桂浩明认为,穆迪调低评级会给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冲击。


“穆迪作出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决定,对此,我们感到失望。”12月5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尤其是三季度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将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杨德龙看来,从经济面、政策面来看,其实现在也基本到了拐点,经济最差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现在已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而政策上已经出现了拐点。监管层这段时间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当然,资本市场的改革对市场是中长期的影响,要想彻底扭转投资者的悲观预期,要在经济面上放大招来扭转投资者对于经济层面的预期。


二、长期资金入市进行时


沪指一个半月内两度失守3000点,引入中长期资金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不过,总体上看,中长期资金不足仍制约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目前,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


2023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在8月下旬表示,下一步,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共同为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促进资本市场与中长期资金良性互动。


利好政策接踵而至。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降低了对负债久期长的保险品种偿付能力要求,同时降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公募REITs的风险因子,提升保险资金大盘蓝筹股、科技股配置积极性。


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实施3年长周期考核,引导提升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11月29日,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双方将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该私募基金公司将聚焦二级市场并长期投资优质上市公司。


如今,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管理费率和投资监管比例等方面亦将迎来优化调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社保基金的直接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符合条件的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优先股、经批准的股票指数投资与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投资行为的调整将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尤其是作为国内最大的中长期资金来源,本次征求意见稿调整优化了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比例限制,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根据过往社保基金会计报表,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中一半为权益类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为权益类投资推算,股票与股权投资仍有较大的增量资金空间。


“结合目前A股市场表现看,近日沪指失守3000点关口,主要股指出现下调,社保基金有低位加仓优质股票的机会。”在杨德龙看来,对市场而言,社保基金投入股市也将有利于改变市场大幅下跌的走势。社保基金属于长期资金,增加社保基金入市的资金量,也有利于推动A股市场更加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理念。


实际上,四季度以来,上市公司、中央汇金、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各类资金出手,增量资金正在陆续入市,支持资本市场。10月11日,中央汇金增持四大行;10月23日,中央汇金买入ETF产品,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12月1日,中国国新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当日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从短期来看,部分市场人士对长期资金入市持谨慎态度。桂浩明表示,最近国有资本接连进入股市,并表态持续增持,但目前并没有更多信息披露出来,其利好作用还不是特别受市场看重;而社保基金入市比较慎重,目前对市场影响也比较有限,“监管层正在推出各项政策,但是真正反映到市场还需要时间。”


“7月份以来,国家政策持续发力,虽然并没有那种大干快上的力度,但也是不温不火,在持续地增加整个市场的信心。”张可兴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这跟每次股市的底部都比较相似,利好政策在持续发力,相信会持续到让市场企稳上涨,只不过可能不会那么快见效,还需要等待和忍耐。


三、A股明年何以熊转牛?


在沪指跌破3000点之际,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底已经确定,市场底还需要反复磨底确认,A股后续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应该不大。各大机构亦开始展望2024年A股走势,有机构喊出明年A股将进入熊牛转换期。


“在3000点附近建议大家不要做空,反而要做多,优质的股票或者是基金,从估值上来看,3000点属于A股市场的历史大底区域,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经相当于历史上几次大底区域的位置。”杨德龙表示,每次投资者不愿意入场的时候,大致就是历史大底的位置,屡试不爽。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2024年,虽需应对内外部一些中长期问题的显化,但考虑我国政策空间大、根基牢、发展潜力够、较多领域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对后市表现不必悲观,市场机会大于风险,重视阶段性及结构性配置。


“最艰难的时刻或已过去,是时候转向乐观了。”瑞银在近日发布的《2024-2025年全球宏观策略展望》报告中指出,当前,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接近于2016年、2018年和2022年的低点。


瑞银表示,考虑到领先经济指标已有触底反弹迹象,且宏观政策宽松持续加码,这一低估值水平并不合理。同时,预计营收增速回升与下游行业利润率改善,将带动A股沪深300指数的每股盈利增速从2023年的3%提升至2024年的8%。预计疫情后消费的进一步复苏、更为显性的政策支持以及北向资金的回归,将推动A股市场。


王咏辉表示,展望明年,市场信心会逐渐恢复,外资投资者也会逐步回到中国市场,这是瑞银一个比较好的判断。从全球角度看,今年国外市场不错,但中国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富国基金星投顾发布的《2024年A股市场策略与展望》显示,从2023过渡到2024,三大A股核心驱动将显著改变。首先,盈利筑底反弹,逐渐走向低幅度修复通道;其次,中美货币政策有望走向共振,流动性维持宽松格局;第三,由于政策定力与张力并举,美债、美元对A股的影响有望逆转,风险偏好有望迎来积极改善的窗口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 (ID:tf-app),作者:黄嘉祥,编辑:魏琼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