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问津的金曲奖,孤独得像个101斤的小孩
2018-06-29 08:11

无人问津的金曲奖,孤独得像个101斤的小孩

来源:跳海大院(ID:meerjump)

作者:院办大人


6月23号那天晚上,娱乐圈的新星——“火箭少女101”,在千百万吃瓜群众及撒钱无数助她们上神坛的粉丝的注目下冉冉升起,光辉耀眼。


数学不好的院办也就数了十来次才数清这个点赞数


同样是这一晚,却有一个孤独的小孩被冷落在灰黑色的角落。它,就是“华人地区兼具荣誉和影响力的音乐奖”金曲奖颁奖典礼。这个孩子唯一还能引起吃瓜群众们注意的地方,竟然是张惠妹因穿着荣获“最会藏肉的人”的称号。


阿妹:我最时尚我怕谁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大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院办隐隐感到,当泛娱乐化的大浪打来,金x奖们(注:金x奖,乃学名金曲奖、金马奖、金像奖、金鸡百花奖等华语演艺圈各大奖的合称)似乎要被拍倒在沙滩上黯然神伤了。

 

 一言难尽,被101抢走风头的金曲奖 

 

金曲奖这个孩子真的好可怜,可怜到自家官博上都对其不理不睬。院办上一秒去看,金曲奖官博还停留在5月17号的“和JJ不见不散” :


JJ:金曲奖这个坏孩子一个奖都还没给我见到,我真的不想散 


具备饮水思源这种优良品德的院办,回顾了一下当年金曲奖当年是怎么办成的,再看看如今这般气象,竟体会到几分操碎了心的老母亲望着不成器的小儿子时的心理。

 

不知为何,看Eason领奖,院办都看出了透着忧伤的孤独感


时光倒流回八十年代初。自早些年杨弦创作“中国现代民歌”、李双泽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号,到1980年台湾民歌运动已形成了气候。彼时一班年轻人怀抱热情和音乐理想,誓要接过前辈的大旗继续为乐坛做出点事情。他们聚在台北新生南路的“紫藤庐”谈天说地搞创作,不满唱片公司对年轻人的“欺负”,就以独立创作人的身份“大干一票”做出了经典《天水乐集》。



其中有个在22岁就凭一曲《恰似你的温柔》红遍了大街小巷的小姑娘,名叫蔡琴。她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1982年25岁的时候,居然给当时在政坛上如日中天的新闻局局长宋楚瑜寄了一封信,建议台湾应该有一个专门为歌手举办的大型音乐奖。这封长达8页的手写信,言辞恳切地论述了举办金曲奖是多么重要。

 

 蔡琴后来成为第二届金曲奖的得主。为她颁奖的是永远的台语歌后江蕙,两大歌后同台堪称历史性经典画面


4年后,第一届金曲奖正式举办,华语歌坛的历史由此改写。



台湾金曲奖,从台湾歌手们的“家”,一路扩大影响成为华语乐坛的标杆。大概谁也没想到,多年以后的现在,金曲奖官博粉丝数量竟然不及娱乐综艺节目《创造101》,真是令人感到唏嘘。

  

时代夹缝中挣扎的港片和金像奖 

 

颁奖始终要先有作品。奖成不成气候,要看背后的市场繁不繁荣,而市场,无疑是大时代的投影。这句话用在香港电影和一直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港产片”为核心信念的香港金像奖身上,恐怕再合适不过。

 

说到港片,先插播一条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阿飞正传》重映啦!又一条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1991年,“哥哥”张国荣终于凭借《阿飞正传》拿到金像奖影帝啦!

 


而这,也是哥哥唯一一次拿金像奖!


1991年,是港片黄金年代的其中一年。这一年,替张国荣上台领奖的是周润发,与他竞争最佳男主角的是《赌圣》里的星爷,《新八斤八两》里的许冠文,《爱在他乡的季节》里的梁家辉和《喋血街头》的张学友,随便一个名字,现在拿出来那都是响当当。


这一年,出现在提名名单里的电影还有《庙街皇后》《倩女幽魂2人间道》《川岛芳子》《笑傲江湖》《滚滚红尘》……这一年,主持颁奖典礼的司仪是陈欣健和梅艳芳。

 

震撼到说不出话。“哥哥”当时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拿奖感受:


 

全盛时期的香港电影,一年产出300多部,几乎日均一部。经过2003年非典、2008年金融海啸,相关电影的产量差点儿掉到50部以下,似乎整个香港电影工业都要完了。


2008年金融风暴,忧心忡忡的香港股民


去年香港电影产出70多部。正如现任金像奖协会主席尔冬升所说,这和内地市场开放,很多投资方北移有关。但从老一辈影人如许鞍华、杜琪峰等对电影新人的不断培养来看,香港电影仍在夹缝中求发展。


 香港资深影视人萧定一曾笑言:由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整个幕后团队可都是香港人


香港电影的气数是否已尽?这种问题大概是没必要去争论的,且让历史自己把清晰面貌慢慢呈现吧。


金鸡百花奖的黑色幽默  

 

泛娱乐化冲击也好,时运不济也罢,可以说都是各类奖项表现大不如前的原因。在所有金x奖中,我要把“最有自毁精神奖”颁发给金鸡百花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大陆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设立于1981年;大众电影百花奖,一个据说是把投票权交到广大影迷手中的观众奖,设立于1962年,是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奖。2005年起,二者隔年举办,合称金鸡百花奖。


左手一只金鸡,右手一只百花的80年代大众情人刘晓庆


曾经,这两个奖也是咱老百姓心中的标杆。让我们看一看拿奖的都是谁:张瑜《庐山恋》、小陶虹《黑眼镜》、宁静《黄河绝恋》、夏雨《警察有约》、刘烨《美人草》,章子怡《茉莉花开》、陈道明《我的1919》、蒋雯丽《立春》.....


在21世纪的新时代,或许是金鸡百花奖想玩一把黑色幽默,把自己当中国版金酸梅奖来办?就在第33届大众百花奖上,冯绍峰击败了黄渤、邓超,李易峰击败了夏雨、段亦宏,更有Angela Baby凭着《寻龙诀》中千年女尸一角卫冕最佳女配角。


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告诉我们,演尸体可不简单哦


行业标杆级的大奖颇有蹭小鲜肉流量之嫌,此事被网友们批得很厉害。于是有大众评委在微博爆料,称:“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投出来的,这锅我们不背。”不管真相如何,这么多年下来,金鸡百花奖到底还剩多少点含金量,我想大家都心里有点数吧。


不仅如此,金鸡百花奖现在似乎连面子工程都懒得做了。于是乎,我们有幸见到范冰冰小姐与邓超先生为我们倾情演绎“村干部领奖”的一幕:


实力演绎城乡结合部风格的第16届金鸡百花奖的媒体见面会,p.s. 超哥,您牙不硌么?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50年,彼时距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一本叫《大众电影》的杂志诞生了。这本杂志举办的一个由读者投票评选出中国大陆电影最佳奖,正是金鸡百花奖的前身。

 

第1刊和第9刊《大众电影》

 

主编梅朵激情回忆创刊的那天:“我们都沉浸在解放初期的热烈气氛中,一种将要实现人类理想的希望,使我们每个人像唱着歌一样地生活。”院办本人特意在此贴心地把这句话加粗放大,希望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专家等诸位大佬能看到,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做好共产主义接班人内地的电影奖。


金马奖和台湾电影的全盛时代  

 

 上个周末,在大院首席公关小姐正义哥的推荐下,我打开了电影《大佛普拉斯》。正义不愧是正义,看完这部极具张力、过瘾无比的好片子,词汇量严重匮乏的院办除了说“好”之外,也只能说“好”“真好”“非常好”。更让院办啧啧称奇的是,这样一部充斥着政治讽刺、黑色、暴力和情欲的片子,竟然在金马奖提名10项、拿奖5项。


 电影《大佛普拉斯》海报


金马奖跟戛纳、柏林一样,都是评委制选片标准,另外台湾电影创作环境的开放程度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不过,众所周知,曾经一度充斥在白色恐怖下的台湾,自然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

 


刚出生的金马奖就充斥着浓重的政治味道:名字取金门、马祖两地的首字;早期每年都在10月31日(老蒋的生日)举办。自然,金马奖初期的评选标准是以政治正确为第一要义:题材是否正面,意识形态是否光明,主题是否正确......



即便类型是军教宣传片,只要是好电影也会产生直扣观众心弦的力量,这也是为何《梅花》这部电影被老一辈台湾人奉为经典。当年大家一起在电影院里跟着大屏幕合唱《梅花》这支歌的景象,也是能引起共鸣的。

 

之后发生了很多事:美丽岛事件、蒋经国逝世、台湾民歌运动、电影审查制度逐步解禁......社会风气的转变下,台湾电影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类型更加多样化,曾经被压抑的戏剧元素不断喷涌,触及社会题材的电影也不断涌现。从吴念真、小野、侯孝贤到拍出《热带鱼》的陈玉勋,在一代代电影人的努力下台湾电影开始迎接它的全盛时代。


电影《热带鱼》剧照


《小城故事》这样来自独立电影公司的作品,也可以获最佳剧情片——金马奖也开始重新思考时代定位,不断转型,变得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一步步铸就起今日的辉煌。


 金扫帚奖属最大赢家 

 

说实在的,院办发现,现在谁拿什么奖不是很受大众关注了。反倒是中国版金酸梅奖——金扫帚奖,颇能吸引眼球。2018年,王宝强出现在颁奖现场领取“最令人失望导演”奖并发表感言:我对不起观众,一时成为热点。


宝强兄,娱乐圈领金扫帚奖第一人。他是真正尊重电影的人,院办为他点赞


这个由《青年电影手册》杂志创办的电影奖项可不是谁都可以拿的,入围的影片要求在大导演、大演员、大制作、大知名度上至少占有一项。虽然也网友质疑该奖是在变相蹭小鲜肉流量,但该总体来看还挺受追捧。毕竟,烂的就是烂;毕竟,大家都对现在的演艺圈太失望了。


让我们把目光看向欧美时:柏林金熊奖以偏爱有思想性、政治性话题的影片自成特色;威尼斯金狮奖引领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戛纳金棕榈奖也已成为世界最有声望的天才电影人的集合地;就连被批玩公关手段的奥斯卡,也依旧年年有着极高的社会关注度。


在美国,全民关注颁奖,甚至形成了“颁奖季”


院办不禁发问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大家真的没有发现,现在我们的娱乐过度得非常严重?各种颁奖礼萧条成这种鬼样子,大家的小心肝真的不会痛吗?试问演艺圈内若没有一个好的奖项来作为行业标杆,为圈子带来正向激励,这个圈子还能好好走下去吗?


叹叹叹。


1995年,第32届金马奖,萧芳芳凭借《女人四十》一举夺得影后。即将奔五的她在领奖时肩带滑落,以自嘲得体化解了危机:“女人一上年纪什么都垮下来了。”


2017年,第54届金马奖,担任了四年金马奖主席的张艾嘉,正式宣布李安将接任下一届主席。曾经也是新浪潮“情人”的票房女王这样说:“金马54年,我64岁,但我依然希望跑着走下去。”

 

凭《女人四十》,萧芳芳同样获得了第十五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


两句话,似乎预示着金x奖的两个方向。在看上去演艺界格外热络的当下,操碎了心的院办不禁发问,金x奖们将何去何从?华语演艺圈的发展又将走向何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