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城市争夺战,第一省易主了
2024-01-11 13:22

万亿城市争夺战,第一省易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江苏常州成为第五个突破万亿GDP的城市,扩大了中国的万亿城市俱乐部。江苏的经济发展相对均衡,不仅苏南地区崛起,其他地区也有强势城市。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有望是惠州,而浙江的温州、绍兴、嘉兴以及福建的厦门都有望成为万亿城市。

• 💰 江苏是中国仅有的两个12万亿级强省之一,区域发展相对均衡,不仅苏南地区崛起,其他地区也有经济强市。

• 🌟 惠州有望成为广东的第五个万亿城市,受益于与深圳的接壤和深莞惠同城化发展。

• 🚀 浙江的温州、绍兴、嘉兴以及福建的厦门都有望成为万亿城市,这些城市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特色产业。

万亿俱乐部,再次扩容。


随着江苏常州、山东烟台GDP迈过万亿大关,我国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正式扩容到27席,内地共有26个。


万亿城市,仍以南方为主,北方仅有7席;且集中于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占了3/4左右。


从省域来看,江苏以5座城市跃居首位,广东4席,山东3席,浙江、福建都是2席,其他为香港、四大直辖市和中西部强省会。


江苏为何这么猛?广东下一个万亿城市何时突围?山东、浙江、福建谁能更进一步?



江苏,为何盛产万亿城市?


日前,常州正式官宣2023年GDP破万亿,由此成为江苏省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的第5个万亿城市。


5大万亿城市,除了省会南京之外,均属于广义上的苏南地区,都与上海毗邻,全部属于上海大都市圈的成员,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苏南地区的崛起,除了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及外向型经济的支撑,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上海的产业外溢效应,当年的“星期天工程师”现象就是典型例证。


不过,苏南之外,江苏其他地区也不弱,所谓“苏大强”说的就是这一点。


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江苏与广东是全国仅有的两个12万亿级强省,与广东相比,江苏最大的优势在于区域发展相对均衡。


在坊间,江苏素有“散装江苏”之称,下辖的13个设区市又获得了“十三太保”的称号,个个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虽说苏北与苏南地区仍有着巨大差距,但对比其他经济大省,江苏“十三太保”都足以称得上经济大市,全部跻身百强市之列,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市都晋级百强的省份



且不说苏州、南京等第一梯队的领跑者,即使在江苏经济排名垫底的宿迁、连云港等地,放在新疆、甘肃等西部省份可排在第一,在四川、湖南等省份可位居第二。


所以,当苏南地区集体突围之后,江苏经济并未进入断层,仍旧“后继有城”。


徐州为8000亿俱乐部成员,扬州、盐城为7000亿俱乐部成员,如果不出意外,未来3~5年,都不乏挑战万亿城市的可能性。


换言之,到2027年前后,江苏万亿俱乐部城市很有可能扩容到7~8席,超过一半城市都为万亿城市,堪称冠绝全国。



谁是广东第5个万亿城市?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万亿城市数量一度领跑于全国,且广深两大一线城市经济总量抵得上6座万亿城市。


然而,当广深佛莞四大经济强市集体晋级之后,却不得不面临断层的尴尬。


究其原因,广东下辖21个地市,行政区划数量全国最多,远超苏浙鲁等大省,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差距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广深佛莞之后,最接近万亿大关的是惠州,但惠州2022年GDP仅为5400亿元,2023年有望达到6000亿水平,但离万亿仍有距离。



前不久,惠州市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成为广东第五个万亿GDP城市,这意味着,在2027年~2028年惠州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


惠州最大的优势,在于与深圳毗邻,作为深圳都市圈的正式成员而存在,深莞惠同城化,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基本盘所在。


背靠深圳,惠州自身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迈过万亿大关,其中作为最大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突破5000亿元,而第二大支柱石化产业也达到3500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5年,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6000亿元、8500亿元,这是惠州晋级万亿的最大支撑。


惠州之后,珠海、茂名、湛江、中山、汕头都未突破5000亿元,在未来5年,恐怕都没有挑战万亿城市的可能性。


不过,随着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定,以及“百千万工程”的推进,这些城市正在迎来飞速发展期。


日前,广东正式发布5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除了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都市圈外,还有珠江口西岸、汕揭潮、湛茂三大省级都市圈。(参阅《第一个5万亿国家级都市圈,终于来了》



珠海、汕头、湛江正是三大省级都市圈的领头羊,也是广东划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起未来万亿城市突围的希望。


珠海,人均GDP超过广州,位列全国前十,之所以未能晋级万亿俱乐部,原因是体量太小,陆域面积仅有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多万人,放在全国地级市中都属于垫底水平。


不过,珠海的优势在于与澳门毗邻,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极而存在,且不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国家级平台,有望打造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同时,珠海的战新产业开始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家电、低空经济都为长远发展提供可能。


与之对比,汕头、湛江分别作为粤东、粤西的龙头城市,都属于沿海城市,不乏港口优势,也不乏做大化工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基础。


前不久,湛江拿下了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额将达100 亿欧元,将为湛江经济带来新的支撑。


一旦粤东、粤西两极崛起,广东经济总量还能再上新的台阶。



山东、浙江、福建,谁将领跑万亿城市?


以5年周期来看,山东潍坊,浙江温州、绍兴、嘉兴,福建厦门等地都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


届时,浙江万亿成员有望扩容到5席,山东增加到4席,福建扩大到3席,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经济强市的矩阵力量。


先看山东,作为经济第三大省,山东承载着北方经济崛起的希望。


与江苏坐拥“十三太保”相似,山东同样没有强省会,没有独一无二的强中心城市,各个地市都有独当一面的产业。(参阅《官宣!又一个9万亿大省,诞生了》


山东共有16个地市,其中11市晋级全国百强市之列,总量超过了广东。



在青岛、济南、烟台之后,潍坊正在向着8000亿俱乐部进军,临沂、济宁向着6000亿迈进,这都是万亿城市的后备力量。


再看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城乡差距全国最小,各地市发展同样相对均衡。


杭州、宁波都是副省级城市,形成了杭甬“双城记”的格局,但温州、绍兴、嘉兴等普通地级市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早在两年之前,温州就提出了2025年“GDP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宏大目标,而嘉兴则将万亿突围的时间表放在2027年。


这些城市都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也是“块状经济”的探索者,大大小小的产业园、批发市场和特色产业集群不计其数,目前多以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为新兴产业,竞争力都不弱。


与山东、浙江的双城争锋相比,福建呈现出明显的“三城鼎立”的格局。


根据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福州是省会,泉州是经济强市,而厦门更是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经济特区为一体,形成了三城鼎立的奇特局面。


目前,福州、泉州都已迈过万亿大关,厦门正朝着8000亿俱乐部迈进,到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大关。



受制于城市体量过小,厦门GDP总量不算高,但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国际知名度、高新产业实力、城市能级,都在福建遥遥领先。


这从厦门“五中心一基地”的城市定位就可见一斑: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


相对独特的身份,更高的宏观定位,让厦门早就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未来晋级万亿不是太大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