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难北京南站了,“不打骂顾客”曾经就是北京最好的服务
2018-08-14 12:20

别为难北京南站了,“不打骂顾客”曾经就是北京最好的服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骚客文艺(soulker2017),值班主编:董啸,值班编辑:李星锐,作者:叶克飞,虎嗅获授权发表。


这两天,一篇名为《别再为难北京南站了,因为他们根本改不了》的文章小小刷了个屏。作者在批评北京南站规划与设计不佳的同时,也说到管理方服务意识的低下。正是规划和服务的双缺失,导致北京南站变成了闷热无比、接驳困难、周边道路强制封闭以至于旅客只能兜远路的“北京难站”。


相比因规划和设计问题导致的闷热,服务的缺失更让人烦躁。正如许多人所吐槽:北京是一个没有服务的城市。


其实,跑到大东北和大西北,你会见到无数服务业比北京更差的城市,但北京被吐槽,显然是因为它的“身份”。它的服务意识配不上超一线城市的名头,尤其是跟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前几天看到朋友吐槽,说自己在北京稻香村购物,多问了几句就被店员摆脸色。在另一家店的体验更糟糕,看了一阵没买东西,走的时候还被店员说了一通,说她不买东西为什么还要看来看去,没钱就别来装。可她在广州,就算不买东西,看多久试多久都不会有问题。买了东西,店员会双手递上再说声“谢谢”,哪里会像北京这样直接甩在柜台上?


当年的北京可不是这样。大导演胡金铨曾回忆,民国时北京琉璃厂最出名的纸店是荣宝斋,店里伙计极为客气,哪怕你在店里呆俩小时不买东西,伙计还是笑脸相送。如果是熟客,伙计还会奉茶敬烟。


文革后,胡金铨回北京探亲,重访早已公私合营的荣宝斋。才逛了一阵子,售货员看他不像买东西的,就开始摆脸色。


民国时的北京服务业,即便不是中国最好的,肯定也是数得着的,配得上京城的名头。即使放浪不羁如古龙,提起这个也不会怠慢。比如他写朋友王冲,先是一连串形容,说他是“甄珍首做女主角的电影《凤阳花鼓》的男主角,《蓝与黑》中的表少爷,《四千金》中叶枫和穆虹共同争夺的对象,胡金铨《迎春阁风波》的编剧,《天涯怪客》和《黄金劫》的导演”,本职工作说完了,立马加上一句“他是北平人,家里开北平最有名的西餐厅雅叙园”。在古龙看来,王冲的极佳人缘,兼具温文有礼和豪爽义气的气质,跟他背后的北平气质分不开。


现在倒好,港澳台一直是服务业典范,以广深为核心的珠三角则是内地服务业标杆,江浙的口碑也很不错。至于北京,则被归入“服务差的北方”,专供吐槽之用。


珠三角地区上点档次的酒楼里,每位客人的面前除了自己的筷子,往往还摆了一副公筷


做个南方人,准确来说是做个东南沿海人


要想搞明白南北方服务业的差别,就得先搞清楚南北差别。


我的朋友贾葭主持的公号“西洋参考”曾发过一篇爆款文——《你为什么要努力做一个南方人》,其中提出了中国人的三重人生境界,其中第二境界就是从北方人变成南方人。


那篇文章提到,无论是晚清时期的洋务自救,还是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均由南方开始。从现代化程度而言,今天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远超京津唐、西北、东北及中原地区。


更大的差距是观念上的差距,即使GDP排名全国第三,在北方首屈一指的山东,在网上的形象也早已变成“直男癌大省”,还有“只要不是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哪怕你月入数万,在老家人眼里也是不靠谱社会闲散人员”的官本位思想。至于东北,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就足够了。至于几千人报考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其中不乏博士硕士的场面,想必未来几年都仍是笑柄。


在官本位思想下热衷于“公家饭”,出发点当然不会是服务意识,而是权力意识。


有意思的是,服务业并不被权力意志左右,反倒恰恰相反。权力意识爆棚的地方,权力拥有者并不会在服务业上得到满意的服务,除非他们去私人会所。反倒是权力意识相对较淡的地方,绝大多数人都会得到相对更好的服务。


顾客就是上帝,但北方营业员很有可能是上帝他妈


前两年海底捞爆红,让人跑去“吃服务”也吃得心甘情愿。比如顾客脸上有蚊子包,服务员就买来风油精,顾客的丝袜刮坏了,服务员会递上全新丝袜,小朋友要睡觉,服务员会搬来婴儿床,还有顾客在吃饭,服务员帮忙代练游戏……


不过老实说,这些都属于华而不实的过度服务,有这时间,不如把厨房和仓库搞干净一点。


至于那些份内服务,海底捞有的,珠三角也有,广东人早已习惯。所以我们一见到北京朋友在朋友圈里盛赞海底捞的服务,就会慨叹一句:这是受了多少罪,才会连海底捞都视为心灵慰藉啊!


没错,某些地方习以为常的服务,放在另一些地方就是天大的恩赐。有文章称全聚德营业额急剧下降,就是因为海底捞的服务意识太好,抢走了客人,且不说二者到底有没有关联,即使真的有,那也不是因为海底捞有多好,而是因为全聚德的服务实在太糟糕。


一般来说,广东人去外省吃饭,跟服务员肯定是互相看不顺眼。广东人一上来就祭出洗杯碟碗筷大法,服务员心想这群人太矫情了。点个菜吧,一再问分量多大,会不会浪费,这群广东人一点也不大气。到了上菜的时候,咣一声把碟子扔在桌子上,这群广东人一个个很惊讶地看着你,就像你掀翻了地球,多大点事儿啊!


还有更矫情的,跟你说别在这个位置上菜,这里有小孩,那边有空位,你到另一边上菜,有你这么使唤人的吗?吃着吃着还招手让你换碟子,说骨头装不下了,你们这群广东人麻不麻烦?吃完的菜居然要让你赶紧收盘子,桌子上放不下,难道不知道我们这旮旯儿都是到最后才收拾的吗?最可恨的居然还敢批评服务员,动不动就说服务不好态度不好,嫌这嫌那你们别吃啊。


图by  《食神》


可是在广东,服务员随叫随到,及时斟茶递水换骨碟盛汤盛饭,上菜前先说一声“请小心”,然后避开有孩子的座位,及时收走吃完的盘子,这可都是标准化服务啊!


市场买菜也一样,有篇文章里提到一个姑娘,她从南方迁居北方。有一天去市场买菜,想让卖菜阿姨帮忙把莴笋皮削一下,结果被卖菜阿姨好一通怼。可是在南方,买肉之后让卖肉人帮忙切开,排骨全部剁好,买菜之后掐头去尾处理干净,也是标准化服务啊!


当年堂倌已不再


若以为北京餐饮业没有过好服务,那可就错了。有人回忆,民国时代的北平饭馆,别管东西好不好吃,起码堂倌就以眼尖嘴灵、脚快手勤闻名。这些堂倌惯于笑脸相迎,察言观色,不用客人开口,就知道客人需要什么(海底捞标榜的服务也不过如此)。好的堂倌,能记住熟客喜欢的菜式。


如果你不喜欢点头哈腰的过度低姿态,那么去新式的西餐厅也可以,比如前文提到的古龙老友王冲家里所开的雅叙园。堂倌们变身服务员,穿着制服皮鞋,服务态度不再那么熟络谦卑,但却有着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现代化气质。


真正让北京餐饮业乃至服务业跌至谷底的,应该是六十年代。有人回忆,当时的热情服务就是修正主义,所以“服务员变成了饭店里的交警,指挥顾客端菜取饭、送盘涮碗”。“巅峰”时期,北京甚至有饭馆贴出了“谁不肯端饭菜,谁就是狗崽子”的标语。


八十年代初期,不少城市都对服务业提出了标准,但要求之低,现在看来实在搞笑,比如要求服务员不能打骂顾客,可见当时的服务业已经糟糕到何等地步。


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局面,大家会选择用脚投票。有意思的是,如今在网上查找旅行攻略,许多人都会告诉你一座城市有哪些老字号酒楼或小吃,末了往往会来一句标配用语:“还是国营的样子,大妈态度很差,忍忍吧。” 


北方的所谓服务不好,是直爽豪迈吗


回到前面提到的观点:为什么服务业不被权力意志左右,反倒恰恰相反?为什么权力意识爆棚的地方,权力拥有者并不会在服务业上得到满意的服务,反倒是权力意识相对较淡的地方,绝大多数人都会得到相对更好的服务?


原因很简单,因为商业发达程度的差异。商业越发达的地方,竞争就越充分,权力所能左右的空间就越小,权力拥有者就越谦恭。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观念和素质问题。它不仅仅是服务行业从业者的素质,更是所有人的素质。有人曾说,北方服务行业之所以态度不好,跟客人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而在珠三角,服务员为客人倒茶时,客人说声谢谢或以手指叩谢,也是基本礼节。


我曾见过一种说法,认为发达地区的所谓“服务”太矫情,北方的所谓服务不好,其实是直爽豪迈。这种说法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不少人都将粗鄙当成真性情,把爱干净、讲究细节视为矫情。仅仅是这种观念,也许就印证着素质的差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骚客文艺(soulker2017),值班主编:董啸,值班编辑:李星锐,作者:叶克飞,作家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