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几点思考
2018-08-28 09:43

关于滴滴顺风车事件的几点思考

虎嗅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虎嗅获得授权转载。


过去几天,滴滴顺风车事件喧嚣甚上,纵观整个事件前后发生的种种,颇有些思考和感慨。


于是,我也想抽空聊两句。


1. 过去一个周末,围绕着滴滴顺风车事件,出现了超过200篇10W+爆文,粗略看了下,其中95%以上都是指责或讽刺滴滴顺风车不作为,呼吁关停或大家停止使用滴滴的。


很难讲这当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因为愤怒而发声,有多少人是纯属事发之后蹭一把以便拿到更多流量,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后者不在少数。


但,我真正更在意的问题是,从来,拿起手中的大棒,站在道德高地指手画脚都是很容易的事,问题是,当我们指责完了,流量、爆文、10W+和刷屏也都有了,然后呢?出行过程中如何既能保证乘客安全,又能尽量高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问题到底谁来解决?


公众事件面前,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让事情产生一个更积极、更有希望的结果,而非一味关注“流量”和“获利”,这既是我对自身和团队的要求,也是我对这个行业的期望。


2. 大约几个月前,我就曾经提到过,新媒体从业者在这个时代,天然是拥有话语权的,且这种话语权很容易影响到更多其他人。因而,或许新媒体从业者们更应该渐渐形成一套在业内能够有些共识的“伦理观”以及“职业操守”,尤其是在公众事件面前。


而现在,我想也许可以试着把这种新媒体人们的“职业操守”更具体化一些——在面对一个可能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公众事件时,倘若还没有人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站出来,发现和指出问题所在。


而当所有人都已经瞄准了这个问题,甚至已经形成情绪时,我们或许不应任由情绪继续泛滥,而是更应该思考和引导大家思考:到底如何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要知道,情绪总是跟暴力站在一起,是天然带有破坏性的,倘若一个环境下大家都在宣导破坏而无人建设,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事。


3. 此事过程中,滴滴官方有着不可推卸、不容回避的责任。但如果放开一点理性看,事件背后,也许一半是社会问题,另一半才是滴滴官方的运营管理问题。


长久以来,关于“出租车司机生存现状和压力”、“黑车乱象”、“底层边缘群体犯罪”等现象其实一直都或多或少地在这个国家存在着,它不太会因为滴滴的出现就被放大或加剧,也不太会因为滴滴消失就随之消失,在很长时间里,它可能都会长期存在。一定意义上,滴滴顺风车事件正好在这个时间节点下,成为了一类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


诚然,滴滴官方的运营管理问题,包括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客服处理流程的混乱和无序等,自然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只是,我们应该认识到, 我们不能不在社会责任上对一家涉及海量用户的商业公司有所要求,但也不应该一家商业公司承担所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压力,这天然是不合理的。


一家企业应该有一家企业的担当,但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也应该有直面问题本源的勇气。


4. 如果立场再转换到产品发展和运营的角度来看,滴滴顺风车其本身的定位和长期运营策略之间,就存在诸多矛盾和不清晰。一定意义上,这些矛盾和不清晰可能也导致了顺风车生态中,劣币驱逐良币,乃至最后优质司机越来越少。


具体一点讲,顺风车背后可能存在两类需求,一是希望路途中找人聊天解闷的需求,或称所谓“社交”,二则是纯粹的把顺风车当作一种廉价出行方式。


一直以来,滴滴顺风车面前都有着两条产品发展路线,一是偏向“社交”,如果走向此途,运营重点将是司乘双方的身份标签确立、审核、质量保障和匹配,进一步可能延伸到头像、个人主页、身份标签等;二则是“C2C用车”,如果是这个导向,运营重点则是如何尽可能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重点将围绕路线匹配、服务流程优化、价格策略等展开。


进一步再看核心指标的话,前者也许会看关系,后者也许会看订单,导向完全不同。


然而,滴滴一直以来的立场,则显得比较“骑墙”,导致了其运营策略、防风险机制等都无法做到极致,甚至,当两种需求并存的时候,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优质司机慢慢流失。


以我和我们公司的几位同事为例,从“社交”角度看,我们应该都算得上是优质用户,早期也确实因为“想要路上有个靠谱的人聊天解闷”这样的需求多叫拉过顺风车,但我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在后来遇到多次“价格+服务敏感型的用户”。


试想一下,你本身也不图赚钱,时间也很宝贵,只求路上有个合适对象聊天解个闷,但却不幸拉了个一路上都对你指手画脚,让你走一些你不习惯走的路线,或者在你车上换鞋等等之类的用户,你会怎么想?


毋庸置疑,我和我的那几位同事后来都慢慢放弃了顺风车。


因此,我的推测是,这样的运营策略导向下,长期来看,顺风车生态下的司机大多数都将是“非优质社交型”司机,也就必然会有更大概率出现一些风险型事故。


我的合伙人,三节课CEO Luke的一句话我觉得挺精辟的:一个产品,如果产品定位在逻辑上有裂痕,所有策略都被吞噬,体量越大越分裂。


如果抛开“社会道德”等层面的指责,只从产品发展和运营策略的层面上来思考,也许这才是真正值得滴滴内部反思的问题。


5. 毫无疑问,滴滴正在承受着自其创办以来最艰难的日子。但也要意识到,每一家企业成长路上,阵痛往往是必需品,包括三节课自创办以来,也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都承受过大小等级不同的阵痛。


只是,阵痛面前,要么固步自封就此沉沦,要么破茧成蝶,一家没有经历过大量阵痛的公司,何以伟大?


从这个角度看,每一次阵痛,或许都是一次再造新生的机会。当然,也并非每一家公司都能在阵痛之后变得更加强大。这方面,曾经的腾讯或许可被视为是一个“楷模”,也许滴滴可以想想当年“狗日的腾讯”那个时代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无论如何,我对于“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程维,还是存有期待。


出行从来不是一个容易做的事情,希望滴滴可以直面问题,迎难而上。


6. 最后,还是引用一个曾经引用过的故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报纸业在美国发展得异常兴盛。这波浪潮中,为了抢夺读者的注意力,诸多美国报纸开始大量出现众多与色情、自杀、灾祸、暴力等刺激性内容有关的报道。


随之同时出现的,还有诸多吸引眼球、耸人听闻、模棱两可的标题,还有大量无法验证真实性、出处都无法追溯的事件叙述,甚至还有大量胡编乱造的新闻出现在报纸中。


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内容可以最大程度获取到用户的关注。事实上,一些报纸也确实据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巨大的销量,走上巅峰。它们就这样不断的宣扬着诸多情绪、暴力、色情导向的内容,挑动着读者的情绪,并从中获得商业收益。同时,它们也制造了诸多混乱,比如说,当时的《纽约日报》和《纽约世界报》夸大和编造了诸多西班牙统治者在古巴境内统治下的惨无人道的故事,渲染了各种言论和民族敌对情绪,最后,引发了美西战争。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还有更惊人的事发生。1901年9月14日,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遇刺身亡,人们当场从凶手的口袋里搜出了一份《纽约新闻报》,而这张报纸上恰恰刊载着鼓吹刺杀总统的文章。


自此,这份报纸身败名裂,销量大减,最终破产关门。


而以此事为节点,美国的新闻媒体开始反思自己,提出了大量关于“媒体伦理”的探讨。并慢慢形成了媒体应该更在意“文字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伦理观。


最后,愿这个时代有了更多“话语权”的你我,都可以多一些理性、思考和坚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