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前手机圈的霸主,不是 iPhone 而是它
2018-09-12 21:08

5 年前手机圈的霸主,不是 iPhone 而是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木斯。


在 Android 手机的发展史上,摩托罗拉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初代里程碑 Milestone 自不必说,此后的 Defy、Droid Razer 系列也都拥有极为出色的工业设计。但假如要让我从众多摩托罗拉手机中选出一个最有个性的型号,我会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 moto X,而且应该也不止我一个人会这么想。 

   


回过头来看,虽然你很难用“革命性”和“改变世界”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moto X,但在智能手机的历史上,和它一样不按常理出牌,不玩配置堆砌的设备并不多,无论是对于摩托罗拉这家公司还是整个手机行业来说,它都是一款值得怀念的设备。所以,不管你现在手上用的是不是摩托罗拉的手机,你都应该了解一下 moto X,看看 5 年前它都在这个行业里留下了哪些故事。


在“嘿,Siri”出现之前,Google 和摩托罗拉就想着靠语音来控制手机


前段时间网传了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人在公交车上丢了小米手机,而机主确定小偷就在车上,所以马上叫司机让车停下不开门,车里瞬时安静起来,此时机主大喊了一声:“小爱同学!”,某个角落就传出了“我在!”的声音。虽然这更像是一个段子,但这种类似于苹果“嘿 Siri!”式的隔空语音交互,在当下的智能手机产品中并不少见,最早有这个想法的便是 Google 和 Moto。



2012 年,Google Glass 眼镜上就率先尝试通过语音来控制设备各种功能比如拍照,只要你喊一句“OK,Glass”就能随时唤醒设备,这也是 Google 第一次尝试在硬件设备上展示语音交互的作用。2013 年,Moto X 接踵而来,此时的摩托罗拉已经被 Google 收入囊中,而 moto X 也成为了首款充分运用了 Google 软件和服务的设备,其中就包括了新的 Google Now 语音助手。



为了让助手的概念进一步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摩托罗拉打造了一项名为Touchless Control的无接触控制功能,它和“嘿,Siri”等多数语音服务类似,就算是手机处于锁屏状态放在一旁,你只要来一句清晰的“OK,Google Now”,便可以直接启动语音服务,并实现打电话和发短信等日常操作。



为了让这种语音服务可以随时被唤醒,当时 moto X 搭载的是摩托罗拉专门研发的 X8 处理器,主核心采用的是当时的高通骁龙 S4 Pro,同时还额外加入了两颗语境计算和自然语言处理核心,前者主要负责各种接触交互和各种传感器的控制,后者则负责和音频相关的识别和处理。这种架构和现在的协处理器很相似,意味着手机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工作指令交给低功耗芯片来处理,而无需再启用高功耗的主核心,所以哪怕是当时 moto X 仅有 2200 毫安电池容量,依旧能保证足够的续航与待机时间。这么做的并不是摩托罗拉一家,苹果在同年发布的 iPhone 5s 中也加入了名为M7的协处理器,专门用于各种传感器数据的测量,但类似于 moto X 实时语音交互的“嘿,Siri”功能,苹果在两年后的 iPhone 6s 中才得以实现。也许 Google 和摩托罗拉对于当时的 moto X 都有一种期盼,它们希望达成一种理想的合作,一种像是 iPhone 那样的能够在软硬件层面进行深度结合的产品,而不再是单纯的第三方和割裂的 Android 系统。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还有效果的,moto X 成为了当时理念最领先的设备,也多少让手机朝着智能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Made in America的口号很美好,但这件事摩托罗拉和苹果都没成功


在moto X 发布前,Google 投入重金在美国多家的主流报纸刊登了整版广告,但宣传的重点并不是手机本身的功能,反而是在强调它的国货属性——由你设计,美国组装,这是当时广告的口号,专门拿去给了老美们看的。没错,这是一款设计、制造和组装都在美国本土完成的智能手机。



这个口号的背后,摩托罗拉在 moto X 上市前就花了 6 个月的时间,重新对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废旧工厂进行改造,并招聘了 2500 名工人,实现每周 10 万台设备的出货量。时任摩托罗拉 CEO 的 Dennis Woodsid 还表示:“因为成本而不能在美国制造手机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假象。”按照摩托罗拉的设想,将制造地设在美国主要是为了 moto X 的定制化服务 Moto Maker 而准备的,这项服务可以让用户像定制 Nike 球鞋一样对 moto X 手机进行 DIY,自己选择手机的背盖和材质,甚至还包括配色,因为随机性较强,只有工厂在本地才能更快地对定制产品做出响应,同时保证发货的速度。



另一方面,从营销策略上,Google 和摩托罗拉也希望借助美国制造的精神标签,进一步推动 moto X 的热度和销售。但这项投入只持续了一年就被迫中止了。摩托罗拉在 2014 年 5 月宣布将会关闭工厂,原因大概归咎于 moto X 低迷的销量,工厂已经没办法维持正常的运转。此时工厂仅剩下约 700 名员工,主要负责的仍然是 moto X 的组装和全美发货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成本问题,按照摩托罗拉当时的供应链负责人 Mark Randall 指出,销量较低也意味着工厂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美国本土工厂较高的人力和配送成本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所以在之后的中低端产品如 moto G 和 moto E 上,摩托罗拉重新选择了中国等劳动密集型地区进行生产。



所以,纵使美国制造这样的光环能够让本土消费者产生更多的信赖感,但考虑到人力成本,美国消费者们也无法指望在美国生产的东西能够获得与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一样的价格。而对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和稳定的量产化始终是销售产品的关键。正如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师 Neil Mawston 当时所说的:“在美国生产或组装智能手机会让摩托罗拉自尝苦果。美国是设计智能手机的好地方,苹果也是这么做的,但在这里造手机是另一回事。”



类似的问题也曾让苹果感到头疼。在 2013 年,苹果就将最新的 Mac Pro 搬到美国进行组装,还专门制作了一个介绍视频来彰显本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然而这款原定于 12 月开卖的设备一直拖到隔年 3 月才上架,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缺货的状态,预定后的发货时间更是要长达五六周。两年后,库克接受 CBS《60 分钟》采访时也说,苹果之所以不愿把 iPhone 产线从中国搬回美国,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数量的专业技工,但美国却无法满足苹果的需求,这决定了在中国进行产品生产依旧是平衡效率和质量的最佳选择。


moto X 第一次让大众知道,原来智能手机也可以玩专属定制


在之前我们曾提过一个观点,即智能手机这种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决定了,它很难会去为少部分人的个性需求而放弃掉大部分人的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均摊设计和生产上的成本,并最大化地降低风险。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手机厂商一般只会给自己的设备做 2-3 个颜色和款式,只有体量较大一点的品牌才会有余力做一些另类的设计,但出于对风险的考虑,黑白款式依旧供货量最高。但在 moto X 上,摩托罗拉却推出了一项服务,让用户可以在购买手机前先对存储空间、机身颜色、手机背壳和材质进行定制,甚至还能在手机背壳上进行刻字,最后再将它们组合到一起,让这款手机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产品。



这项服务名为Moto Maker,一度让 moto X 成为手机个性化的代名词。和以前那种仅仅只是换换外壳颜色的手机不同,单纯手机背部的颜色,Moto Maker 就提供了超过 200 项的可选组合,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选项。具体来说,大到背盖的颜色、材质和存储空间,小到侧边的音量键样式、镜头的线圈和内置铃声,你都可以亲自在网站上挑选,最终确定的型号会直接在前文所说的德克萨斯州工厂进行生产,用户在一周后就能收到手机。



哪怕是在现在,你依旧很难找到一个类似于 Moto Maker 这样,能够让用户亲自对消费电子产品进行定制的平台,这种理念在当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声。比如苹果的设计总监 Johny Ive 就曾在《纽约客》的采访中表示,让消费者决定工业产品中的设计,是一种偷懒的价值主张,其实就是在暗指 Moto Maker;之后摩托罗拉的 CEO 也对苹果的高定价策略进行了一番嘲讽,同时认为这只是不同的产品哲学而已。但很现实的问题是,moto X 这项最大的定制卖点,某种程度也局限了它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这项定制服务当时只向美国本土地区消费者开放,而且大部分消费者想要的木质后盖在开售的几个月后才正式上线,这让不少潜在的用户都投奔到了同期的三星、HTC 和 LG 手机上。



另一方面,这种 DIY 的性质也决定了 Moto Maker 只能引起小众群体的关注,这种高随机性的设计,也导致它无法像其它手机一样摆在门店的货架上任人挑选,基本上就是告别了线下销售的模式,也失去了一定的曝光度,后几代的 moto X 产品虽然仍然有 Moto Maker 支持,但定制的深度就远不如初代了。如今,摩托罗拉品牌一息尚存,新产品依旧在按部就班地更新,但被联想收购之后的它愈发像是一个跟随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成功设计,少了推陈出新的创意,多了东施效颦的无趣,不提也罢。这只能说是一个悲伤的延续。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木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