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离职员工口述:我是一颗被离职的螺丝钉
2018-09-18 16:32

华为离职员工口述:我是一颗被离职的螺丝钉

题图源自视觉中国


加班勤、收入高,是外界对于华为员工的一致看法。但对每一个华为员工来说,不管是现任的还是离职的,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华为故事”。


三年前,一篇《别了!华为八年理工女硕离职感言》成为朋友圈刷屏作,作者末末将自己在华为研发体系就职的八年经历写成长文。在文中,她描述自己曾拥有过“挺尸而过的鸡血岁月”,也被锤炼成“女汉子”,但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华为。


在她眼中,华为公司整体的执行力非常强大,“多年来自上而下一脉相承,带着军队的色彩”;团队作战宛如“群狼共舞”;公司提供的物质刺激“对付屌丝有奇效”,让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小城市的华为员工想一门心思待下去。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她将华为艰苦奋斗的工作氛围比喻为“长勺一直在华为的大锅里搅动,谁都别想安分”。


离职后,她应出版社之邀写就《神坛在左,华为往右》,书由若干离职华为人的自述组成。从走进这家公司,到最后离开,每个个体的故事不尽相同,但多多少少能够反映出华为这个公司赋予了员工怎样的烙印。


澎湃新闻请讲栏目经海天出版社及作者末末授权,摘录了书中部分华为离职员工口述。


一位名叫“汤姆波”的离职员工说,他因“到期不续签”的合同而成为一颗被迫离职的螺丝钉。


他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华为,“写代码出身,工龄十二年”。因为从小物质匮乏、背负的希望又大,上学的时候就一直选择保守的道路走。进入华为以后,也像“进入一个社会属性单一的世界”。他觉得自己在勤奋和情商两方面都有缺陷,感觉脑子里那些通往其他社会属性的细胞都没有发育。


他说:“我一直活在生活之外。”


文章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华为为了防止公司僵化,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对于员工个体来讲显得不近人情,但华为体量如此庞大,竟有这么坚定的决心,确实令人感慨。汤姆波在文中提到了华为为保证公司人员流动性所采取的三种措施:


第一种,最先发酵起来的,2016 年10 月份,2000 位研发高级专家和干部出征海外。官方的说辞是,华为的人才发展路线是“之”字形, 大家要在不同的岗位锻炼,要求部门输送优秀研发人员去一线,走进客户,抓住新的机会窗。


(但)这回直接把指标分到部门。要求是要优秀员工,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不好说了。培养一个得力的人多难,哪个主管会拱手相让呢。


第二种,45岁退休政策有所调整,以前是针对有杰出贡献、身体有恙不能在公司继续奋斗的老员工的福利。想退休要申请,大部分员工都是不好意思申请的,毕竟对公司有特别贡献的人不多,大家觉着不干活还保留股票拿分红都不好意思。


现在到了45岁想继续工作要申请。HR会提前识别出个人价值,有价值的续约, 其他的沟通退休。宁愿支付每年可观的股票分红,也不愿意让组织僵化。限制是,保留股票退休后不能再在竞业岗位工作。


第三种,部门人才流动僵化,末位淘汰凸显。有时候淘汰的并不是绩效最不好的,主要是在那个当口儿上,正好你的合同快到期了,不续约。如今,合同到期是要答辩的,答辩通过会公示,再续约。


他得知了自己不被续签的消息后,不想回家面对家人:“这么多年来,我加班,他们踏实。”于是在离职后的三个月中,他依旧装出上班的样子,每天早出晚归佯装上班,但其实是去咖啡馆或图书馆边找工作边学习。


直到找到了新工作,他才觉得自己“像煎鱼的时候翻了个面,正过来了”。


如果华为是一个油锅,或许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员工都曾因耳边萦绕着那“滋滋”的煎油声而倍感焦虑。


对华为离职员工的感想感兴趣的话,不妨移步澎湃新闻阅读原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