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乔布斯、禅与投资(下)
2018-09-28 08:42

新乔布斯、禅与投资(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国飞哲学与投资笔记,作者:李国飞(厦大经济学博士,北大光华EMBA,资深投资人)。


轮回真的存在吗?


佛法说的轮回是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只要没有获得解脱,就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备受煎熬,很多佛教学籍书作了大量论述,但非常艰涩,今天我换一个新的角度,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人死了之后到底会经历什么?活着的人不可能知道,但又非常渴望知道以摆脱恐惧,这怎么办呢?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些非常有智慧的人来思考这个问题并宣称已有答案,我归纳了一下他们的答案,主要有两类,并不复杂,不过是把活着的人的人生经验进行一些简单的推导,第一类思考就是人死了那就换个地方继续活着,第二类思考更直截了当,就是人死后又重新投胎再生。


第一类思考的典型代表就是基督教,人死后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第二类思考的典型代表就是佛教,普通人死后投胎再活,好人下辈子活得好些,坏人下辈子活得坏些,这两种思考都简单粗暴,非常容易理解,而且带有强烈的赏罚机制,让人内心充满敬畏。


但这两种思考都不完美,都存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难题而令人难以信服,我先来介绍以基督教为代表的第一种。近两年有一本轰动世界的书叫做《人类简史》,分析了基督教一个最大的理论难题——“恶之难题”,作者的分析方法通俗易懂,不遮遮掩掩,不故作高深,一针见血,直击要害,令人眼目一新,我之所以写这篇关于佛教轮回的文章,也是受到了这种分析方法的重大启发。


书中写道: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邪恶?为什么有苦难?为什么会有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如果神真的是如此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事事完美,又怎么会允许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苦难?这让一神论者(基督教神学家们)伤透了脑筋。一种很流行的解释认为,神借着这种方式让人类拥有了自由意志。因为如果没有邪恶,人类就无法在善恶之间做选择,也就没有了自由意志,然而,这种解释非但不直观,还立即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有自由意志,也就代表可以选择邪恶。而且,根据标准的一神论说法,还真有许多人选择了邪恶的道路,于是神不得不施加惩罚。然而,如果神真的能事先知道某个人会用自己的自由意志走上邪恶的道路,而且又会因此受到惩罚,永远在地狱受苦,那么神一开始为什么要创造这个人?”


“有无数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都相信有某个强大的邪恶力量(例如基督教的魔鬼或撒旦),他自行其事、与善神(上帝)作对,兴风作浪不受神的控制。”


这太奇怪了,这样一种认识,置无所不能的上帝于何地呢?


“《圣经·旧约》里压根就找不到这些情节。这在逻辑上根本不通。”


“然而,尽管如此不合理,人类还是很能接受这种矛盾的概念。因此,我们看到有几百万虔诚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居然能够相信既有全能的神,又有独立行事的魔鬼,倒也不用太过惊讶。更有甚者,无数的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居然还能想象善神(上帝)需要人类的协助,好与魔鬼对抗,由此再推导引发了圣战和十字军东征。”



我大段引述书里的一些内容,是想说明,虽然千百年来极有智慧的神学家们已经无比努力,但是,对于“恶之难题”的解释还是非常脆弱的,有人就是据此认为上帝并不存在,基督教所宣扬的来世是怎么一回事,本来就没人可以知道,只能凭想象,也就是没有逻辑的,把没有逻辑的事情完全用逻辑来解释,毫无破绽,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把无逻辑的事情比喻为一大片荒漠,那么神学家用逻辑来解释的努力,就是在这块荒漠中的一角培育出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之外的地方虽然仍然还是荒漠,但是总比举目四望全是荒漠赏心悦目得多。


非常幸运的是,人类的理性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能够非常顺畅地接受缺乏逻辑,甚至自相矛盾的观念。尽管如此,为了弥补不完全能用逻辑解释的理论的缺陷,基督教非常强调激发信徒无条件的、无需逻辑的“信”,所谓“信则灵”。


“信”本质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感觉,激发这种感觉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寻找“神迹”,所谓“神迹”,就是指一些无法用理性解释、不可思议的事情,以此证明神的存在,对大部分的信徒而言,你给他们讲理论讲逻辑,他们其实没什么兴趣好好听,如果引导他相信真有神迹出现了,那么比什么都管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一旦你真的“信”了,那么即使你觉得理论虽然不是那么有逻辑,但也“够”了,也可以接受了。


现在我再来谈谈以佛教为代表的第二类思考。佛教宣称众生的思想行为都会产生某种后果,叫做“业”,业分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既不能归为善也不能归为恶的业,如吃饭睡觉的后果),一个人在生时所累积的善业和恶业,直接决定了他死后的际遇,这个理论很容易理解,但是却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理论难题,就是如何评判善与恶。


轮回就像一座庞大的精密的水车,众生的善恶就像那奔腾的河水推动轮子永无止息地在旋转,如果善恶判断出了问题,那么这座宏大的旋转系统就难以运转了。基督教不存在这个问题,善恶的标准由上帝制定而且由上帝本人亲自评判,而佛教并没有统一的善恶标准,有些教派定义利于众生的行为为善,否则为恶,哪什么叫做利于众生呢?解释得含含糊糊,还有很多别的教派,他们的标准五花八门。这还不算,比善恶标准不统一更麻烦的是,佛教并没有一个类似上帝的唯一的权威裁判来判断善恶,这就会碰到巨大的问题。


自古以来对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有很多思考,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我试着列举几个,从结果评判善恶,行吗?有问题,例如一个人用砒霜下毒杀人,没想到治好了这个人的恶疾,这个人的行为难道是善行吗?从动机去评判善恶行吗?也有问题,好心做坏事的例子太多了,看过狂魔希特勒的传记,书里写道,他发自内心地认为他之所以要屠杀犹太人,是为了消灭劣等人种,他是为净化人类的人种而这么做的,他觉得自己的动机非常崇高;还有,过去所做的一些事,当时被认为是善事或坏事,但是若干年后,大家却完全不认同,例如,文革时红卫兵响应号召破四旧,捣毁各种文物,当时普遍被认为是好事,若干年后大家对此痛心疾首。


这些还不算,还有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裁判的立场问题,例如,做一件事情,有时候会有一方受益一方受损,对这件事情善恶的评判,双方就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举个熟悉的历史案例,汉朝飞将军李广骁勇善战,一生剿灭匈奴无数,汉朝百姓敬若天神,而匈奴百姓则切齿痛恨,汉朝百姓看来,李将军是大善人,而匈奴百姓则认为李将军是大恶人,那么李将军死后,他该如何进入轮回呢?(可能有人会纠结于战争杀戮是否可能是善事,其实这不重要,提出这个例子是由于大家比较熟悉,它所想表达的是由于利益存在重大差异,对同一件事情相关各方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善恶评价。)



对善恶的评判,真的没有解决的方法吗?其实不是,佛陀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佛陀看来,所有事情都不过是一些因缘(条件)的和合,既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对一件事情作出分别,例如善恶(好坏美丑等也一样),只是具体某人在某个特定时刻,根据自己的喜好所作出的主观判断,会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或者时代特色,因此,不同的人在同一个时间,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都可能会对同样一件事情的善恶作出非常不一样的判断。


佛陀在世时说就过比丘(和尚)是绝对不能犯淫戒的,那是大恶,但是今天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我们难道能说日本和尚在集体作恶吗?这个例子说明,何者为善何者为恶,即使是无比尊贵的佛陀亲口说过的,到了今天,不同地方不同的人都可能有新的理解。


有个好的例子,榴莲是很一种分歧很大的水果,很多人包括我觉得浓香四溢,但也有很多人觉得恶臭熏天,而且,我记得当我第一次见到榴莲之时,觉得气味非常恶心,但是鼓起勇气吃下一块之后,才惊觉天下美味不过如此,越吃越觉得异香扑鼻,其实榴莲天性如此,你觉得香也好,臭也罢,于它何干?一个水果的香臭尚且难有定论,何况世间万法的善恶,六祖说过,“不思善不思恶”之时,才能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所谓有善有恶,一定是主观的和相对的,就绝对意义(或者说是本质)而言,事情是无善无恶的。


佛教把真理分为两种:真谛和俗谛,尽管各家各派对二谛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基本可以这么认为,俗谛是境界不高的凡夫所知道的世俗的真理,而真谛是已经证悟的圣者所证悟的真理,把真理分为两种是佛教的一种独特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相对俗谛,真谛是更高层次的真理,掌握真谛意味着对事物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于善恶这个问题,有善有恶是俗谛,也就是说善恶是相对的,只是某些人某个时期主观的判断,而无善无恶或者说善恶不二是真谛,这是大乘佛法的见地,并没什么争议。


由于轮回和善恶息息相关,深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境界很低的时候,他认为善恶是了了分明的,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当他的境界很高,证悟了善恶不二之后,他就明白其实轮回是根本不存在的?


台湾佛教领袖圣严法师在《禅的体验》一书对这种观点的解释非常透彻,他说:


“当我们内心完全清净时,便不会有善行与恶行,也不会有轮回与涅槃。轮回与涅槃之概念的存在,是因为首先我们需要依据它而修行。它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力量,当我们内心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便不需要轮回和涅槃的概念了。”


 “当我们治好我们内心的问题,我们便不会相信轮回,而实际上,我们明白它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圣严法师的意思似乎很明确地说轮回其实是不真实存在的,但在另一本书里《禅的智慧》里,说到生死,他又重复了原始佛教的说法,人在世所累积的善业恶业决定他未来的转世,“如果恶业很强,就会投身于鬼界、畜生界或者地狱界;如果善业很强,就会投身于天界;如果善业与恶业相当,就会投身于人界”,还谈到了人死后到来生的阶段,会存在着中阴身,我们应该如何修行中阴身等等,这么说来,似乎说轮回又确实是存在的。


我之所以在这里比较详细地介绍圣严法师的见地,是由于我看过很多佛学大师的著作,圣严法师对轮回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有趣的是藏传佛教的一些活佛的著作,会把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见地发挥到极致,原因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活佛,是他们宣称自己就是由上一辈子的佛转世而来的,他们又怎么会否定轮回呢?


这些大师们是如何自圆其说的呢?他们抓住俗谛和真谛做文章,他们会说掌握真谛并不是等于彻底否定俗谛,对于善恶,他们也承认有善有恶是普通人理解的俗谛,无善无恶或者说善恶不二是境界高的人证悟的真谛,两者都是对的,只是两者境界非常不同,那么轮回是存在的,和轮回是不存在的都是对的。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一个人去世后未来会否投胎转世,如果会,轮回就存在,如果不会,轮回就不存在,和这个人生前境界是高是低并没有什么关系。


轮回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善恶的评判,善恶的评判标准按佛家的说法有两种,分别是真谛的标准和俗谛的标准,它采用的是哪一种标准呢?有没有可能同时采用两种标准?例如对某些人采用俗谛的标准,对某些人采用真谛的标准,就像一台手机既有高配版也有低配版一样,如果是,那么以上的说法可能是有道理的,但这种说法显然有违佛法的基本理念,佛陀强调众生平等,因此这个善恶标准就一定是唯一的。既然是唯一的,那么采用的是那套标准呢?


如果采用的是俗谛的标准,也就是有善有恶的标准,由于善恶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那么这个评判的结果就不可能是唯一的,还是举李广将军为例子,由于汉朝百姓与匈奴百姓对他善恶的判断截然不同,那么李广将军的轮回就可能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在佛教的教理里,从来没有说一个人死后可能出现两个轮回的结果,从这个意义看,在轮回这个体系里,善恶的判断必然是超越相对的,也就是说只可能采用真谛的标准,但是新的问题如影随形,既然此中真谛就是无善无恶,那么轮回这个系统还能运转吗?


这种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情况,和我在前文详细介绍的基督教解释“恶之难题”所遇到的境况非常相似。看佛教史,轮回这种说法,并不是佛陀的首创,而是他是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发展而形成的,这种说法,和佛法中的因果报应理论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轮回说把因果报应从现世延展到了来世,但是,和基督教的“恶之难题”一样,都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从逻辑来说很难成立,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信徒只要信了,那么他们完全能够接受缺乏逻辑,甚至自相矛盾的观念。


此外常能听到这样一些故事,一般发生在西藏或不丹等原始佛教地区,某些人言之凿凿说能记得住上辈子所做的事,以此证明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对大部分的信众来说,这样的故事比什么理论都要管用的多。在研究宗教理论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一些说法觉得没有逻辑,百思不得其解,不必总怀疑自己悟性不够,很有可能那些神学家们或者大师们对此也非常头痛,想了千百年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释。


以上所说的轮回,由善恶驱动的轮回,我称之为狭义的轮回,是否真的存在,确实令人生疑。轮回的本义是永无休止的重复,当我们突破思维的局限更深入地思考,我们会对轮回有更深刻的认识。佛学非常强调因果报应,经典的比喻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是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这个比喻实质是说做一件事,一定会引起相应的后果,至于这种后果是善是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轮回说实质上是因果论的一种延伸。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至少会引起两个非常重要的后果,一是会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在父母所创造的环境里成长,同时父母就是他们行动的榜样,儒家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很有道理,我们死后,我们的孩子其实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换一个角度看,这何曾不是一种轮回?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心里状态,有人把佛教所宣称的“六道”引申解释为人的不同的心里状态,六祖就阐述了这种思想,他说:


”贪嗔是地狱 ,愚痴是畜生。”


“常行十善,天堂至。”


这种解释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情绪经常变化,一种情绪刚结束,另一种情绪又在生起,不断反复,如在六道中轮转,从这个角度看,又何曾不是一种轮回?这些方法所解释的轮回,我称之为“广义的轮回”,这种轮回不必在来生才能判断真伪,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大量的真实的案例,并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事。


一个朋友说,以善业恶业驱动的轮回,确实存在很多疑点,但是他仍然相信轮回是存在的,即我们死后还是会重新投胎再生,只是这种机制是怎么样的,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应该和因果有关系,因为善恶是相对的,是善是恶不过是一种方便说法,或者说是一个假名,而因果是绝对的,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引发相应的后果。


我想了又想,从逻辑上我们无法否定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因果决定轮回”的观点碰到的难题和“善恶决定轮回”观点一样,就是佛教理论没能说明,“今世因”结出“来世果”的令人信服的机制是什么,由于没有唯一的权威裁判,也没有权威的裁定标准,轮回的结果就变得无法判断,佛教界当然不喜欢这个观点,因为一门关于来世的宗教如果不能清晰地告诉信徒来世是由什么决定的,不能导人向善去恶,而是变成了糊里糊涂的不可知论,信徒们怎么可能会相信并追随呢?但是,这种说法仍然有价值,确实可以给我们提供不一样的思路。


例如由于量子力学的发展,有一种理论说这个世界存在多重平行宇宙,一个人可能同时进入两个时空,在一个时空里他可能默默无闻,但在另一个时空里他可能名扬四海,也就是说,同一个因可能在不同时空中结出了不同的果,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轮回也很有意思。还有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把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和所有数据存入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我们的肉体老死了并不要紧,我们的意识还可以在计算机系统里实现永生,这可能吗?如此真的可能,我们还需要轮回吗?


有唯物论者认为人死了只是白骨一堆,对此我强烈不认同,我们一定要明白,即使科技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人类对宇宙真相的了解仍然非常肤浅。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包括时间在内共有四维,霍金说这个宇宙应该有十一维,一定存在着更高维度更有智慧的生物,更高维的生物看待我们的智慧,就像我们看待蚂蚁的智慧一样,觉得渺小得不可思议。


我之前在《失控与投资》中写过一段对轮回的思考:


“我举一个例子,一群蚂蚁里面有一只最聪明的蚂蚁,它是哲学家,它在思考,但是无论它如何聪明、如何努力,它都不可能明白人类社会发展的游戏规则。我们讨论人死后是不是有轮回,我怀疑我们这个维度的人类是无法理解的,无论我们多么勤奋。有些信徒说总之我就是相信,这当然可以,但是这种虔诚和真相没有什么关系。我不知道我们死之后,会不会有灵魂或者阿赖耶识进入一个新的维度,但我觉得会有,只是如果真有知道真相的那一刻,我相信那一刻我们所领悟的,和我们今天所能想象到的,一定会非常非常不同,譬如说,我们告诉一个盲人什么是月亮,我们拿来一个光洁的圆形的瓷盘子放到他的手上说:‘月亮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盲人作恍然大悟状,我们此刻对来世和轮回的理解,就一定比这位盲人对月亮的理解更有深度吗?”


我们回顾一下世界宗教的发展,世界几大宗教起源于两三千年前,那时物质科技水平都极为低下,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生老病死非常恐惧,人们普遍愚昧无知,宗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宗教普遍宣称有一个或多个无神不能的神主宰了我们凡人的命运,如基督教等,佛陀乔达摩的领悟非常独特,一言概之就是“缘起性空”,他宣称没有任何神决定我们的命运,一切事情的发展包括人的际遇都是由一些条件相互和合而决定的,而且这些条件不是恒定的,因此一切事情都在变化之中。这种教义今天看起来都是非常合乎科学和逻辑的,但是这样的教义如何才能传承呢?佛陀把这种教义融合早已存在的轮回说等一起向信徒传授,完美解决了信徒最为关心的来世问题,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轮回说流传千年,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对来世的认知,头脑里的印象是刻根深蒂固的,说到地狱,那就是阴森恐怖、鬼哭狼嚎,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亭台美阁、百花盛开。学佛之初,我们的心力还很弱,脑袋里的这些景象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敬畏,是我们精进修行的重要动力,但当我们境界比较高的时候,我们的心力会变得日渐强大。


如果我们真正领悟了《金刚经》的开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就会知道,这些景象其实不过是我们内心的幻象,不仅如此,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有求必就应的菩萨,头顶放光慈爱无限无所不能的耶稣,同样是我们内心的幻象。幻象再动人,但幻象始终是幻象,最终,当我们内心非常强大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抛弃它,佛陀在《金刚经》里说,他的说法,有如渡人过河,没有舟人过不了河,但人过了河,就要把舟放下,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心攀附在这些幻象中,看起来好像找到了寄托,但是这种寄托非常脆弱,并不能实质解决问题,如何真正解决问题呢,我觉得有两点,第一,我们要学会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分析事物的因缘,在无常中探索有常(规律),洞察它的本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是让我们信心增长、内心变得强大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股市极度无常,巴菲特没有一天到晚求神问佛保佑,他只在有安全边际的前提下购买那些具有强大护城河的公司,市场再动荡,巴菲特仍然心定神闲,每天踏着踢踏舞步快乐地生活。第二,无论我们如何深思熟虑,总有一些因素是我们无法预知的,当出现不利情况时,我们切不可执著于过往而怨天尤人,而是要欣然面对,并积极应变。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两点,我们的心就自由了,就不必攀附在一些幻象中寻求慰藉,从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才是解决问题最终极的法门。


六祖在《坛经》里通篇都没有谈到轮回,六祖说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所谓“解脱”,是指摆脱生的烦恼而获得身心彻底的自由,原始佛教认为,获得解脱,就意味着不需要反复进入轮回。如何才能做到?原始佛教认为要通过“禅定”,主要是指坐禅,原始佛教认为通过坐禅就以达到各种境界,如《坛经》所述,六祖对长时间坐禅就可以获得证悟这种见地非常不认同。


读“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句话无数次后,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六祖的禅强调的是见性,也就是证悟空性,是佛陀所证悟的真理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原始佛教里关于禅定解脱的见解,有很多只是佛陀为了能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传授的方便说法,并不究竟,因此他“不论”这些传统的见解,而是革命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地,实际上,解脱当然非常重要,只是如果真正领悟了什么是空性(“明心见性”),你当下就能获得解脱,而不必借助一些幻象,例如脱离轮回;禅定当然也非常重要,只是主要方法并非密室坐禅,而是在世间修行。


在正文(上篇)“指月之指”那一章,我谈到佛法与佛教的区别,佛法是佛陀证悟的真理,空性是其精髓,而佛教是宣扬佛法的宗教组织体系,为传承佛法,在其外面加了一些包装,轮回说就是其中最重要素材之一,也就是说空性属于佛法的范畴,而轮回说属于佛教的范畴。六祖的禅,非常勇猛,单刀直入,洞穿包装,洞穿幻象,直指真理本身!而这种真理是超越宗教的(也有人理解为“去宗教化”的)


六祖的禅是原始佛教的一次重大进化,六祖对佛教的改革,比马丁路德对天主教的改革,早了八九百年。传统学术认为他对持戒、禅定、功德、定慧、出家等原始佛教观念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解读,但是,以我认为,他提出的“不论禅定解脱”才是他最重要的革命性的思想,他“不论”原始佛教的解脱禅定,从而一举摆脱了原始佛教中沉重的历史负担以及夹杂其中的很多糟粕弊病。六祖的禅法,不重传统经教,而是强调自悟心性,它不重密室坐禅,而是提倡世间修行,它更关注的不是来世,而是当下的内心,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革命性的宗教改革纲领,但是由于在当时他的改革实际是太前卫了,六祖之后,无人可以接过他的衣钵,禅宗在中土很快就盛极而衰。


冯友兰说,六祖的改革,把之前极为出世的佛教发展到“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就是说日常生活的各种小事都是禅修、皆可证悟,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问:


“如果担水砍柴,就是妙道,为什么‘事君事父’就不是妙道?如果从以上分析的禅宗的教义,推出逻辑的结论,我们就不能不作肯定的回答。可是禅师们自己,没有作出这个合乎逻辑的回答。”


到了今天,我觉得禅应该继续沿着六祖开辟的道路继续发展,禅应该和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何止事君事父,升职发财,创业投资,也无非妙道。


我的这份演讲,是想提供大家一种新的思路,其中借鉴了一些禅在日本发展的经验。禅自初唐传至日本,通过与日常生活工作的结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日本禅师如铃木大佐最早把禅向西方传播,宣称禅是让人明心见性的一种法门,任何宗教背景的人都可以来学习,影响非常大,今天在西方甚至出现了专供基督教徒修行的“基督禅”,也就是说一个相信来世是天堂地狱的基督徒,同时相信禅的明心见性与他个人的信仰并无冲突,这是禅超越宗教很好的证明。


我今天详细分析了轮回的来龙去脉,轮回在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有传统佛教学者用真谛说和俗谛说试图自圆其说,在逻辑上也是很难成立的,当然人类对来世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中。轮回不过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幻象,在我们境界很低心力很弱的时候,我们需要它,但当我们境界提高了心力强大的时候,我们就要放下它。


通篇介绍轮回,但本义在禅,六祖所创之禅,强调明心见性,揭示的是真理本身。禅不仅仅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个,更重要的是,它是对原始佛教的一次重大进化。对轮回理解越深,我们就会对禅“不论禅定解脱”内涵的理解、对禅超越宗教的理解越透彻,这是我把这篇文章作为《新乔布斯、禅与投资》附录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轮回,而我们仍然对佛法、对禅、对生活深具信心,那么我们就是一名真正的禅的修行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国飞哲学与投资笔记,作者:李国飞(厦大经济学博士,北大光华EMBA,资深投资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