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旷野
2024-02-17 12:16

人生如旷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橙竹洞见(ID:gh_013fe5eb0b97),作者:竺大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竺大炜在陪同一个19岁的美国小朋友G在中国旅行的经历,以及G在中国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挑战。作者通过观察G的操作,反思了数字化生活对人际交流的影响。

• 💼 G是美国孩子,拥有gap year的机会,能够在全世界旅行,开阔眼界。

• 📱 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对外国人来说是举步维艰的,但对中国人来说已成为基本生存工具。

• 🌍 数字化生活使得人们可以最小化人际联系,但也导致视线所及越来越狭窄,内卷化不可避免。

春节假期,接待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小朋友G。


G今年19岁。当年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与G的父亲是室友;还做了他的伴郎。所以也是看着G出生和成长,抱怀里玩。




而现在,G已经是身高2米的大汉了。



G去年高中毕业,今年9月份去上大学。最近的一年是他的gap year, 在全世界走动。已经去过澳洲和新西兰,然后是东亚和东南亚。他在日本先待了一个月,计划来中国玩上几个月,辗转联系上我。今年夏天还要去欧洲。


最初收到G的消息时,首先感慨美国孩子有gap year的机会。


我自己上大学前没见过世面,生活圈子非常小。鼓起勇气选择外地大学,遇见天南地北的同学,但是大家也大差不差。然后要到工作后,出国,再回国,游历美国,中国西北、东南亚,才知道世界的不同。


年轻时的游历总是能让人大开眼界。起码知道,世界并非是一条单行线。按最近流行的话说,“人生如旷野,而非轨道”。凯文·凯利在20岁~27岁之间游历亚洲各国。乔布斯在18岁时去印度求佛问禅。放在中国,这俩没文凭的,早就在轨道上刷了下来。


但在旷野中,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G在澳洲和日本的照片:






数字化生活


我在萧山机场接上他,陪他在杭州,上海转了几天,然后送他去浦东机场。G将去澳门和香港与同学汇合,等春节假期过后,他再从广州入境,一路北上,尝试他自己的探索。


我在杭州、上海的陪伴,主要是帮助他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做压力测试。等他二次入境,就可以自己安排旅行计划了。


G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外国人如何使用微信/支付宝,以便在中国生活下去?


这个问题分解为:


1. 外国人如何安装英文版的微信,以保持通讯;


2. 外国人如何使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在线收付款;


3. 外国人如何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中的其他功能,比如购买地铁票,火车票,使用共享单车等;


4. 如果以上方案不可行,有什么替代方案?或者说,没有微信和支付宝,他能在中国生活下去吗?


在他入境之前,我们通过邮件和Skype沟通,效率颇为低下。所幸他到了杭州之后,很快发现可以安装英文版的WeChat和高德导航,我们能够发消息,分享位置。


但是接下来不太顺利。要在微信上收红包或者转账,他必须要有一个本地银行账号。而在尝试使用微信的其他衍生服务时,我们时不时会遇到仍然是中文的中转页面,比如隐私确认等。如果我不在边上帮助,他几乎不可能完成操作。整个过程跟帮助长辈们用微信小程序差不多,得不停解释说,别点那个弹窗,那不过是个广告……


折腾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发现他可以用英文版的支付宝AliPay关联上美国的信用卡。而且有个翻译插件,可以对APP页面一键翻译成英文。这点很赞。然而不少页面插了图片,那翻译软件就无能为力了。




接下来尝试通过英文版支付宝打开地铁码和公交码,成功。去路边扫共享单车,也可以了。但是要记住只能扫小蓝车。


然后再尝试用微信传目的地,取到地址后用滴滴叫车,折腾一阵子以后总算也成功了。中间免不了需要翻译软件帮助,平时自己不假思索随手就能完成的动作,在G这里起码要3~5分钟。过程难免让人着急。


在观察G操作的同时,不禁也在想,越是对“我们”友好的环境,对外国人和老年人,障碍就越大。


在基本训练完成后,我安排了一个实战项目给到G。他要去本地一家大书店,找英文版的中国旅游地图和介绍书籍,以便他能够更好地判断去哪个城市旅游,去找他自己喜欢的景点。另外,在没有网络的时候,有本纸质的参考物可以应急。


我将与他同行,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出手相助。


整个过程挺顺利的,他自己搭地铁到了书店,然后又叫了车回到住处。但是我们在书店里一无所获。我们找不到一本介绍中国旅游的英文书,连地图也没有。服务员帮我找到一些陈旧的LP(孤独星球),而且不是介绍中国的。这点颇让我惊讶。十多年前美国朋友来中国旅游时,我曾经试过此招,记得当时收获颇丰。也许是现在网络过于发达,导致这种小众需求不存在了?我只能建议他去香港试试。


总结几点经验:


  • 对于外国人来说,不用微信/支付宝并非绝对无法生存,但起码是举步维艰;


  • 对于国人来说,基本上是微信扫一切;但支付宝的对外友好性略胜一筹,能成为基本的生存工具;


  • 最好有个本地手机提供网络信号,作为热点支持。我给G备了一个,这样他也能随时通过Signal、WhatsApp和美国亲友联系 ;


我的反思是,我们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否则视线所及就是“轨道”的一小段,内卷不可避免。而交流离不开交流工具。2000年的时候,大家都用邮件或者MSN Messenger,当时觉得挺方便,感觉世界是平的。现在反而更受困于各自的小世界中。


我为了训练G能在中国城市中生活,跟随他出行,观察他的操作;客观上也在观察我日常生活的城市。平时我完全可以做到无视他人,只是点手机、扫码,付款。现在我不得不跟G解释实际环境,为了他的特殊情况去和司机、服务员沟通。反而有机会去发现环境的变化,和网约车司机聊聊这些年过节的差异。


数字化生存使得我们可以最小化物理接触和人际联系,然而媒介即信息,圈层即茧房。


反向旅游


受益于特斯拉的辅助驾驶,G和我在杭州到上海的途中有很多自由聊天的时间。


关于教育


我问G,9月份会去哪所大学上学,什么专业?以及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G准备去一所州立大学,学习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他对计算机从小就有兴趣,又觉得生物技术会是改变未来的方向。这所大学他之前了解过,这方面专业比较强。


然后我问了典型的“轨道”问题,有没有考虑哈佛这样的常青藤学校;或者像他父亲那样去西部的名校如斯坦福?SAT分数是多少,申请学校有哪些条件?


G的回答是,他认为专业更重要,大学四年他打算先打基础;研究生再去尝试名校。SAT的分数并非申请学校的必要条件;他所在高中是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私立学校,只要能毕业就基本保证可以被大部分大学录取。


关于社交媒体


我问G,平时看什么电影、美剧,上什么社交媒体平台,追哪些明星?


出乎意料的是,G对美国大片和电视剧知之甚少,应该远低于中国的中产白领。比如像Friends, 他好像听过但是从来没看过。当然,对于05后的他,Friends属于远古剧。但现在的剧他也不看。


G属于Youtube一代,着迷于油管上的一些科技达人。他和他的朋友们也几乎不上Facebook和推特,觉得Facebook太陈旧,推特太乱,TikTok过于浅薄。G甚至不太看得上马斯克,觉得他经常过度承诺,言过其实。G更喜欢几位油管博主,我也让他给了推荐名单,回头挨个学习下。


我又问他,就他自己的感受,社交媒体也好,报纸电视也好,周边朋友也好,是怎么谈论中国的。G坦白地说,基本上都是负面的。


我想起20年前在美国,去过的地方都很友好。甚至只要在街头踯躅,就会有路人主动询问是否帮助。叹息。


关于中国


我问G,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有没有哪些特别感兴趣的景点?


G说整体来说都挺有趣的,高楼很多,人非常多。这是他对中国最主要的印象。我们从萧山机场回市区,他觉得一路上道路开阔,有点像洛杉矶,但机场比LAX要好太多了。而在上海看到的高楼大厦,有些像纽约,但地铁比纽约又强太多了。


从杭州去上海,我特意绕个弯从宁波走,让他看看杭州湾跨海大桥。当年我在美国,兴冲冲去看金门大桥。今天中国的基础建设,也给美国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不过在带他逛景点的同时,我自己也有一个“反向旅游”的过程。


初二西湖断桥上,游人如织。对于一个不知道白蛇传苏东坡的外国小孩,我很难解释这个景点的魅力所在。当晚在杭州河坊街,初三在上海豫园和南京路,其实也是差不多的人山人海和花团锦簇,连续几条街下来,我都审美疲劳了。以至于不得不找朋友讨论,对于一个不需要看迪斯尼的美国孩子,上海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地方?


后来G自己找了玉佛寺和M50创意园区进去玩,他觉得也很不错。可我从没去过。


晚上我把G这几天的照片传给他,也看了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的照片。当天因为人流限制,我们没能登上海中心和东方明珠,我还有些遗憾。但看他的相册,他已经去过东京晴空塔。除非是要特意打卡,否则也没必要一定要去登每一座高楼。


起码对我来说,澳大利亚的袋鼠、新西兰的洞穴、日本的火山湖,比人造建筑更有吸引力。


同样,如果换在G的角度,在街头随意骑自行车比去断桥到此一游,可能更有趣。


轨道上千篇一律,而在旷野中,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哪些是共同追求,哪些属于本地特色,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坐标体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橙竹洞见(ID:gh_013fe5eb0b97),作者:竺大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