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贵阳,兰州能找回失去的三十年吗?
2018-11-01 13:29

复制贵阳,兰州能找回失去的三十年吗?

文丨西部君


是的,兰州也开始发力大数据了。


10月30日的兰州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协议计划投资50亿元,建立中国西北部(兰州)大数据中心。


西北大数据中心之于兰州,的确是一对值得畅想的组合。至少对知名度和话题度的加持,能够带来基本的存在感。


存在感,正是兰州急缺的。在不算长的工业进程和城市发展史上,从盛极一时走向衰落的城市不在少数。但同样是没落,东北的存在感并没有降低,兰州却像是一座失意到让人忘记的城市。边缘化的兰州,因此失去了对资源要素的吸附力。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拱卫都城(西安)的要塞,占据天时地利的兰州,向来都是中国经济版图的重镇。直到1980年代,它还维持着全国20左右的排名。但今天的兰州,只能勉强跻身主要城市GDP的百强名单。


2017年,兰州GDP是2523.54亿,只有西安的三分之一。曾被它甩在后面的太原、贵阳甚至长沙、东莞,早已实现超车。三十年风云变幻,网上曾流传一篇很火的文章,叫《致最衰败的城市——兰州》,字里行间,写满了对兰州衰落的惋惜。


兰州需要找回失去的三十年,大数据产业能助它一臂之力吗?


1.兰州的衰落依旧没刹住车


历史上的兰州,商贾兴盛,全国几何中心的区位,让它在建国后也受到中央政策的重点照顾。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西固区就占了6个。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聚集了兰炼、兰化等诸多国企的兰州,都是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存在。但随着经济重心向沿海转移,兰州的优势地位很快化为乌有。


在《失意之城兰州》中,西部君已经分析过,这种转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陆权文明向海权文明转轨的结果。新的产业浪潮向沿海城市张开怀抱,失去了政策庇护后,传统的国企很快成了市场经济下尾大不掉的包袱;自然地理条件的劣势,则充分显露出来。


曾经强势的工业,很快成了塌陷地带。而对兰州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这种快速的衰落直到今天都没有刹住车。


兰州GDP


翻看2017年兰州的统计公报,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GDP增速从前一年的8.3%,降到只有5.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4:34.94:62.62,二产萎缩严重。连续三年,兰州的工业增加值低位徘徊,2015年是6.1%,2016年坠落到2.8%,2017年适当回升,但也只有4.6%。


这一年的兰州,甚至也失去了投资的动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315.35亿元,比上年下降33.9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下降幅度达到63.58%,在所有省会城市中都堪称罕见。


兰州的工业低迷,失去省会这个重要经济引擎的甘肃,去年以3.6%的增速垫底,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甘肃的经济有所回暖,不过依旧低于全国水平。


一带一路开启新的发展窗口后,兰州的表现,与外界的预期还有不小距离。这种落差感让人很难想像它曾经闪耀西北。


2.复制贵阳,兰州大数据目标毫不逊色


工业塌陷,是产业结构老化的必然结果,它也充分说明错失产业浪潮的代价有多沉重。


要抓住产业浪潮,就得朝前看,从等政策、靠国企、依赖传统资源的产业路径中彻底解放出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的确,以现时的技术看,大数据还是相当前沿的产业,但谁都无法否认它在未来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偏居西部地带的主要城市,也都早早地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


目前为止,重庆、成都和西安都发布了相关的大数据产业规划,并且在全力招募互联网巨头建设总部。贵阳不用说,“中国数谷”“大数据中心”的战略定位中,野心呼之欲出,就连内蒙古也入选了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省份(自治区)


兰州工业增加值


早在2015年2月,首个国家级大数据发展集聚区落户贵阳的贵安新区。作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的布局,其实没有晚多少,2015年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个大数据专职机构就在兰州诞生。而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兰州的产业规划目标丝毫不逊色。


比如按照规划,贵阳的大数据产业指标是:到2020年,培育10个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影响力的大数据品牌,推出100个以上大数据应用领域(场景),形成100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聚集10000家以上大数据市场主体。


再来看兰州。到2020年,全市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培育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其中,超亿元的企业43户。


考虑到兰州的经济体量比贵阳少,千亿级别的产业规模,可以看出兰州不甘落后的雄心。为此《兰州市扶持大数据企业发展措施细则》从资金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各个方面细化了扶持措施。


当然扶持力度与贵阳还有距离,不过兰州的战略定位很明确,不与贵阳争第一,它的辐射半径是西北——大数据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进入西北地区先进行列,西部地区中位居前列。


说的直白点,在大数据产业上,兰州要重新做回西北的中心角色。


3.兰州要摆脱历史包袱


2016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上,兰州成功跻身智慧城市建设50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的城市。


兰州布局大数据的意义,要放在大西北的视野下看。在《西安火了,西北何去何从》中,西部君提到西安高调抢人、动作频频背后,是西北整体沉寂的氛围。西北的沉寂,很大程度上源于城市思维相对保守,缺少求新求变,主动接纳新事物的准备。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陆权向海权转轨的过程中,兰州正是吃了依赖传统的亏,没能在产业革命到来时完成转型。


就像贵州布局大数据产业,哪怕它要打造“中国数谷”“大数据中心”,更多也只是机房的角色,大数据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的产业板块,仍然会聚集在东部沿海资金充裕、人才富足的一线城市。但提前进场,意味着早日将自己纳入到未来的产业分工上去。



这种竞争意识对准的是西部,而非东部。贵州的对手不会是上游的北上广深,而是西部的成都、重庆和西安等。从贵州和贵阳的前瞻意识,以及它目前取得的成果看,这种主动对接前沿产业,对兰州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还是那句话,如果承认大数据产业在未来极为重要,那就必须提前卡位,早日转型,哪怕它眼下带来的产业贡献在整个经济体量中不值得一提。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城市都打出了区域数据中心的规划目标,曾经籍籍无名的南昌,也在日前办起了世界VR产业大会。


如那篇热门网帖所吐槽,兰州衰落背后是城市管理的诸多问题。大数据之于兰州的意义还在于,它能逼着历史包袱重的兰州,换一种思维看待产业。


这种思维改造的意义,最终会反馈到城市治理水平上来。城市管理数字化之后,也能给城市市民带来直接的便利。


小结


就兰州目前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看,很难说它能帮助找回失去的三十年。但既然曾经的没落肇始于产业思路的守旧,那么主动迎新就值得鼓励。


不要说什么大数据产业是花瓶,未来的浪潮谁都无法预料。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城市主政者意识到,当下的产业格局和风口彻底变了,早已不是三十年前。发展大数据所需要的新思维,这是城市重新崛起所必不可少的。


当然对兰州来说,曾经的辉煌没能走出计划经济时代,这本身是很好的警醒。在市场经济环境发展大数据产业,靠砸钱是砸不出来的,相反还会扰乱市场规律。新兴产业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比任何产业都高,而这恰恰是兰州的短板所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