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期待……
2018-12-24 07:42

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ID:eeo-com-cn),作者:言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匆匆走过了一年。每一个个体默默亲历的平凡小事与聚光灯下被放大的公共事件共同汇聚成2018年我们社会的样貌。这一年里,你的心态是平和还是焦虑,你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


生活在一个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增多的时代,焦虑感也常常伴随而来。今年11月初,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显示31.6%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36.2%的受访者偶尔焦虑。生存压力、身份认同威胁以及大数据下人际交往的无蔽状态导致了社会焦虑的泛滥。另外,浮躁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情绪,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期望通过炒股、买彩票实现一夜暴富。社会愤恨情绪也有所上涨,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明显容易烦躁和激动、不能控制大发脾气、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回望这一年所经历的公共事件,可谓波澜起伏,与个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那些涉及幼小孩童食药安全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件,那些涉及商业操守与个体生命权的事件,那些凸显出城乡教育资源巨大差距的事件,那些透视出我们国家科研上自律和他律都有所缺失的事件,都如此牵动人心。如果把目光拓展得更广一些,经济下行的寒冬各种“活下去”的声音应该也是2018年这支交响曲中的一抹旋律。


把这些和《社会心态蓝皮书》两相对照,会发觉它们相互映照,显现出某种一致性。经济下行的压力;住房、医疗、教育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压力;转型时期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各种安全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焦虑产生的源头。实体经济的艰难、中小民营企业的艰难、房地产投资在过去几年里的凯歌高旋、虚拟货币带来的一夜暴富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浮躁情绪,虽然后两者在今年不再所向披靡。当愤恨情绪上涨而又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当城乡教育资源的鸿沟大到制约了阶层流动,当“留守儿童”沉疴愈重,一些社会问题就越滚越大,越难越难解。


梁漱溟晚年的口述结集成了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发问放到现在也合适。几乎所有社会焦虑的背后,都是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或追求。人们期待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安居乐业、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们期待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当谈论未来时,有安全感和希望感。


催生社会焦虑的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但每一个都值得认真对待,热点过后还应当持续地探索解决之道。疫苗事件后有一篇文章《不要浪费每一个公共事件》,说的就是喧嚣过后如何把公共事件切实变为进步的机遇。2003年的孙志刚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今年疫苗风波过去三个月后,药监部门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开出了一张91亿元的罚单;四个月后,国家市场监督监管总局公布《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五个月后,长春长生被强制退市,且高俊芳等高管终身禁止入市。希望以此为契机,疫苗管理上的疏失能被堵住,长效机制能建立起来。


每一年都不是孤立的,在漫长的时间轴线里,它们环环相扣相互接续。今年的一些事件是对去年的回应。比如11月出台的遏制资本过度逐利的学前教育新规,就是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延续。它是续曲,但不是终止符,因为一则新规不可能解决学前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在遏制资本过度逐利的同时,如果保障学前教育的供给?如何甄别真心做教育的民间力量并加以鼓励和支持?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在实践中摸索着解答。


同样,今年所暴露和呈现的诸多问题,也需要我们在长远的未来里认真对待,理性思考,建设性提出解决之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允许试错、不断完善……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我们将一点一滴地进步。这也是所发生的公共事件的意义。正如互联网上一篇文章里所说:“进步虽然很慢,但每一步都需要很坚实,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次以巨大社会代价换来的公共事件,我们都应有责任参与其中,从情绪到理智,从感性到理性,从眼前到长远。”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你有了孩子,你会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更安全,无论它本身有多糟”。其实,无论有没有孩子,我们都期待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附由经济观察报评论版与新媒体中心共同推出的“2018,你焦虑吗”调查结果:










具体数据信息,可查看往期推文——《调查:2018年,你焦虑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ID:eeo-com-cn),作者:言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