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蒙在犹豫与羞耻之下
2024-03-15 21:41

避孕药,蒙在犹豫与羞耻之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武大新视点(ID:whuxinshidian),作者:陈律雅、姚汶含、李佳昳、瞿王烨,编辑:姚佳宇、曾茜、陈怡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女性在使用避孕药时所面临的犹豫与羞耻心态。避孕药不仅仅是避孕工具,还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女性对于避孕药的了解有限,导致很多人不愿公开谈论自己的服药情况。药价和副作用也成为女性使用避孕药的担忧。此外,社会对妇科疾病的羞耻感和对性教育的疏忽也限制了女性选择避孕药来治疗生理问题。

• 💊 避孕药不仅仅是避孕工具,还可以治疗妇科疾病。

• 💰 避孕药的价格和安全性是女性的担忧点。

• 🙅‍♀️ 社会对妇科疾病和性教育的羞耻感限制了女性使用避孕药的选择。

2021年夏天,清晨七点,彻夜未睡的小杭上气不接下气地在跑步机上迈着步,希望借此甩掉体重秤上悄无声息骤增的数字给她带来的焦虑。在这之前,她曾有过4个多月服用短效避孕药“优思明”的经历,但此时的她还尚未将体重的增加与服药联系起来。


为了治疗月经不调,小杭从2019年4月到2022年3月断断续续地服用过许多不同药物,其中包括优思明、达英-35等避孕药。在此期间,她的饮食、作息与服药前相比均未发生变化。因此,她最后确信:体重的增加“实际上就是药的原因”。


许多女性长期受到生理问题的困扰,其中不仅包括月经带来的忧虑,更有疾病带来的阵痛。目前,我国常见的妇科病发病率在87.6%以上,但当患病的女性们努力摆脱羞耻与犹豫的心态、尝试寻求药物时,却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与困境。


避孕药是治疗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常见药物。多数人常误认为其仅仅具有避孕功能,而忽视了它在治愈妇科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避孕药的价格与安全性等因素往往可能引发更多女性的担忧。原本用于治愈女性疾病的避孕药,在发挥其药效的同时,也为她们带来了更多“难言之隐”。


一、不止“避孕”


悦悦每个月总会有两天只能蜷缩在宿舍的床上,用被子裹紧腹部,煎熬地忍受月经带来的剧烈阵痛。为了抑制痛感,她常常就着热水吞下散利痛或布洛芬。此类止痛药时而有效,时而无法缓解疼痛,药效较不稳定。


对于正在备战公务员考试的悦悦而言,痛经已经成为了她专心复习的一大阻碍。在一次疼痛感格外强烈的月经期间,她回想起在一门有关生理健康的选修课上,老师曾提到:短效避孕药可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调节月经周期,在缓解痛经方面也十分有效,且副作用较少。不愿再忍受腹痛的她,在网购软件上粗略搜索“短效避孕药”后,便立刻下单了一盒名为“妈富隆”的避孕药。


多数人对于避孕药的种类、功能等相关知识的了解较晚。悦悦直到大学才接触到避孕药的相关知识,小杭也是因月经不调问题在医院问诊后,才得知避孕药能够调节月经。


避孕药根据成分、服用周期和效果的不同,被分为紧急、短效和长效避孕药。虽然它们都有避孕的效果,但通常只有紧急避孕药会被专门用于避孕行为。


全球将紧急避孕药作为避孕措施的人数占比高达16%,但紧急避孕药的效果并不稳定,最高有效性与最低有效性间的差值在40%左右。三甲医院妇科的钱医生指出,如果个体有内分泌的疾病,且负责发放避孕药的社区医院不了解居民的既往病史,服用紧急避孕药很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



作为避孕用品,避孕药的效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但其功能并不仅限于“避孕”。据《复方口服避孕药中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5》显示,短效避孕药具有多种非避孕应用用途,如降低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通过调节激素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



避孕药也常被用以调节经期、缓解痛经,但许多因此服药的女性并不愿表露自己的服药行为。高考前,尚未了解到相关知识的悦悦曾发现室友在吃一种标有数字的药片,见室友不声不响地将其吃完,悦悦便没有多问。直到三年后自己为缓解痛经而开始服用避孕药时,悦悦才明白药片上的数字是用来提示服药日期和周期的,并意识到室友那时是在服用避孕药。


悦悦称,由于相关科普的缺乏,大部分人对于避孕药的话题仍然羞于启齿。无论是为了避孕还是治疗疾病,多数服药者很少公开显露或谈论自己服药的情况。因此,尽管服用避孕药的群体十分庞大,却难以受到关注。



更多的女性则完全不知道可以通过避孕药来治疗生理问题。同样是高中时期,小杭身边一位想要摆脱痛经的同学寻求过多方帮助,前去医院问诊时曾被要求过进行阴道检查,又服用过其他的激素类药物,痛经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却依然不知道可以从正规渠道获取的避孕药物来解决问题。悦悦的一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高中同学也是在升入大学后在校友群中求助,才从学医的高年级同学处得知可以通过服用避孕药进行治疗。


避孕药难以成为女性治愈自身的选择,这背后存在着许多原因:药价、副作用、心理上的排斥……这些因素让避孕药以及其服药群体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也使得女性在面临避孕需求与治愈生理问题的需要时陷入困境。


二、踌躇与忧虑


2022年,上大二的悦悦得知短效避孕药的作用,并购入了第一盒药,但真正选择服用却是在2023年的三月初。在购买到服用之间,她犹豫了将近一年。这一年里,她思虑过价格、担心过副作用,也曾因严格的服药要求而踌躇不前,迟迟不敢打开在宿舍积灰的药盒。


药价是女性在购买与服用避孕药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药店工作的孙医生说,适龄人群在社区医院登记后,便可领取国家免费发放的紧急避孕药和避孕套。然而,根据孙医生的观察,社区对于免费领药的宣传大多依靠人们聊天时的“口口相传”,效果十分有限。且每年领取避孕药的人群年龄集中在25到40岁,更年轻的适龄人群却因工作繁忙,或担心药品的质量而很少关注相关资讯。


若不通过免费渠道领取,以毓婷为代表的紧急避孕药在价格上约为6元/片,以优思明为代表的短效避孕药价格则约为100元/盒。除此之外,还有更为昂贵的进口避孕药,价格可达国内同类药物的二至三倍。



悦悦第一次购买避孕药时,通过网店里各式各样的折扣,用32元购入了一盒原价70~80元/盒的妈富隆。而她之后在网店分两次购入的优思明分别是80.8元一盒和269元三盒。去年“618”购物节的晚上,她提早进入购买页面等待,抢购窗口一打开她便立刻下单买药,后来还因担心商家调动价格或可能被退单而倍感忐忑。


在悦悦心中,能够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都是比较富有的,包括有一些(人)是丁克”。她们像独立的“大女主”,有一定经济实力,才能做出这种选择。


小杭认为对于经济水平较低,或自己独自打拼的女性,短效避孕药价格带来的压力不可小觑:“这一笔开销不能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但它可能会是压垮骆驼的众多稻草中的一根。”




同样为女性带来担忧的,是避孕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副作用产生的情况因人而异,有人服药后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也有人因药物中的雌性激素而出现增重、恶心甚至抑郁的症状。悦悦初次服用妈富隆时出现头疼、呕吐的症状,体重也快速增加,“大概一天就能长一斤”。她询问医生得知妈富隆是比较“老”的药,根据医生建议改服添加了新型合成孕激素屈螺酮的新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药物成分的改进,避孕药的副作用正逐渐减少。但对于部分人而言,副作用仍存在着,并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小杭从2020后半年开始先后服用优思明和同为激素类药物的地屈孕酮片,在服用药物的6个月内,她的体重从原先一直稳定的47kg增长到了52kg。期间,她曾在晚上焦虑得无法入睡,在脑中不断质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么胖”。最严重的一次,她失眠了一整晚,早晨7点钟爬起来在跑步机上跑步。而停药后,她的体重又渐渐恢复到原本的数字。


武汉市普仁医院药剂科的胡钰医生指出,恶心、头痛等常见避孕药副作用往往会随着数个周期的服用而缓解,或在停药后自行减弱。



避孕药是调节内分泌的激素类药物,若不按照指示服用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甚至不孕不育。因此,短效避孕药有着严格的服用要求:从经期周期的第1~5天开始服药,每天必须坚持在固定的时间服用,每服三周停一周,不可在其他时间随意停药。


悦悦曾查找过服用避孕药的注意事项,资料显示刚开始服药时最好按照规定连续服用三个月。为了保证能每天按时吃药,她定了一个晚上十点的闹钟用以提醒自己吃药,但仍难避免一时疏忽。她晚间在教室自习时,常会随手关掉闹钟,有两三回在关了闹钟后便忘记了吃药的事。所幸她每次都会在24小时内发现并及时服下。


每每想起那几次差点漏服避孕药的经历,她都感到后怕:“断了药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毕竟(吃药)是人为地给身体刺激,会不会激素紊乱?目前我漏服的时间最多也就是22个小时左右,如果(漏服)更久会怎样?”


根据“丁香医生”网站中关于短效避孕药服用方法的百科介绍,漏服短效避孕药须在24小时内进行补服,否则不仅会使药效减弱,还可能引发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三、心理上的束缚


悦悦至今未敢向家人透露自己正在服用避孕药的事实。在问及原因时,她提到自己的母亲“连止痛药都不愿意让我吃,吃避孕药(这件事)还是不要告诉她比较好”。悦悦表示,母亲在这一方面是相对传统的人,认为药物对身体多多少少有着害处,对避孕药更是格外排斥。


相关研究表明,短效避孕药的药效与安全性值得肯定,避孕成功率接近100%,避孕药对子宫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也高达96.36%。尽管如此,不少女性仍会因为更深层的心理原因,而对避孕药感到排斥甚至恐惧。


对药物本身的抗拒和对避孕药功能的怀疑成为阻碍女性用药的心理因素。不仅是她的母亲,悦悦曾经的同学长期痛经,却也坚持能不吃药就不吃的原则。甚至校医院的医生在听到悦悦因为痛经而萌生吃避孕药的想法时,也立刻露出了排斥的神态,告诫她“不要吃,吃了你就不来例假了。”


与此同时,对妇科疾病和药物的羞耻情绪也成为女性利用避孕药治愈自身时面临的难题。在较为传统的观念中,妇科疾病似乎总与不恰当的性行为挂钩。悦悦回忆,自己的母亲曾反对她打预防宫颈癌的九价疫苗,因为担心她打完疫苗后就会随意与他人发生关系。


据澎湃新闻的调查,我国每年都做妇科检查的女性仅占49%,而许多人甚至连一次妇科检查都没做过。悦悦观察到,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女生在面对痛经等生理问题时,宁可消极地忍耐,也不愿去医院问诊,“甚至到医院导诊台去问妇科怎么走,都感觉带点羞耻。”她认为,这种别扭和羞耻的心态已经延续了一代又一代,难以很快地得到改变。


孙医生也发现,女性在购买妇科药物时总显得十分局促或含糊,只能“慢慢地聊”,等她们“放松了戒备”,才能问出症状和病因。由于生理知识普及不到位,羞耻感、自卑感往往成为生理问题的附带品,本该用来解决问题的避孕药,却为女性带来心理层面的困境。


目前,悦悦对短效避孕药的效果很满意:她现在的经期稳定、量少,也不会再痛经。但她发现,自己身边还有许多女生受到生理问题的困扰,尽管她们的经济水平能够承受避孕药的花销,但她们或是因为“是药三分毒”的观念,或是因为对妇科疾病和药物的回避,迟迟不愿选择避孕药来治愈病痛。


悦悦认为,这是源于人们对避孕药不了解、对相关的女性生理知识接触过少,社会上也缺乏对此方面的科普和教育。“对这方面知识避而不谈的话,小孩就会随便找(相关资料)、偷偷去看。”如此反而会使许多人对避孕药产生错误的认识。


在药物本身之外,存在着更多阻碍女性用药、治疗生理问题的因素。而在根本上严重地阻碍着女性积极面对和治疗生理问题的,是人们对于性教育的疏忽甚至回避。


四、性教育之困


悦悦承认,尽管自己服用避孕药已有一段时间,但在谈及相关话题时仍会觉得不好意思。


小杭则直接对性教育的缺乏表示不满:“女孩刚来月经的时候只会被告知‘要藏好’。人们会教女孩们穿好看的衣服,但是没有人教她们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为了防止月经带来的不适影响自己在大考和体测中的发挥,许多初中女生已经开始接触并服用短效避孕药,但义务教育中的性教育难以做到为她们提供知识的保障。悦悦回忆,她的小学曾办过一次普及生理知识的活动,但效果极为有限。


活动中,男女生被分开教授不同内容。在女生的小班里,尽管老师讲述得声情并茂,还让两位女同学上台伸出双臂模拟卵巢的形状,学生们的神色却极为尴尬。课后,悦悦她们并没有记住多少生理知识,反而是老师的一些形象化表述转变成了令人难为情的“笑话”。


而悦悦的初中生物课本里,关于生理知识的那一单元没有被划进考试范围,因此老师讲课时往往会跳过许多内容。有时老师播放一个科普视频,整个单元就被一带而过了。


小杭认为,女性从小就应得到全方位性教育的支持,不仅是在生理知识方面,心理上的辅导也同样重要。她记得初中的政治课本似乎有相关的内容,但依然十分轻描淡写。



与此同时,社会对女性生理卫生领域的关注也有待提升。小杭表示,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高铁贩卖卫生巾事件就暴露出社会,尤其是男性群体,对女性生理卫生认知的不足和关注的缺失。小杭高中的女生也曾组织过“爱心卫生巾”活动,却遭到部分男同学的不理解甚至嘲讽,认为她们“管得太宽”。


“我们都需要更重视这些事”,小杭说,“性教育之路道阻且长。”


在孙医生的眼中,生理健康受到的关注正逐渐增加,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课程设置中,性教育的内容都得到补充与完善。孙医生发现,她上幼儿园的孩子已经从课堂上获得了基本的性教育启蒙,例如男女性别间的差异和生殖器官的对比。


上大学的悦悦同样感受到学校正在用心对待性教育工作。在她选修过的生理健康课上,老师会讲述常见的生理疾病,以及男性女性应如何保持生理健康,并提醒大家出现不适时不能因为害羞或害怕而不去就医。课上,有些同学会因不好意思而始终盯着自己的电脑,或在谈及敏感话题时挤眉弄眼,但也有不少同学认真地听课、做笔记。



“我认为应该一代比一代更开放,更包容一点。”悦悦说。女性的健康也是社会的健康的一部分,而避孕药是女性获取舒适与健康的众多途径中的一种。若想要女性能更积极地关注自身健康、治疗生理疾病,需要的不仅是药价的调整和药效的改进,更是全社会认知与态度的转变。


悦悦打算在公务员考试过后停止服用避孕药,并尝试中药等其他调理方法。她想通过一种更“自然”的方式让自己的身体达到舒适的状态。而她和小杭,以及许许多多的女性一样更加渴望的是,不论选择何种方式治愈自身,都不用再感到犹豫和羞耻,或遭受误解和怀疑。


她们希望避孕药无论之后是否还会再次服用,都能作为支持自己轻快前行的工具,而非焦虑失眠时自我怀疑的种子、自卑彷徨时心中的石子。从避孕药能被更多人接受、性教育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开始,更多女性正作出努力。她们逐渐学会向自己的身体倾注更多关注、自信与爱,并走向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时代。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杭、悦悦、钱医生、孙医生均为化名。闫医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武大新视点(ID:whuxinshidian),采访:陈律雅、姚汶含,制图:李佳昳、瞿王烨,撰文:姚汶含,编辑:姚佳宇、曾茜、陈怡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